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①了解华夏族的形成和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
②知道尧舜禹的禅让制,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前预习】一、炎黄联盟1、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蚩尤2、战役①阪泉之战结果:黄帝胜影响:炎黄联盟形成。
②涿鹿之战结果:炎黄联盟胜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发明①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手工业: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③商业:教人们交换物品。
④音乐历法: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①皇帝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
②下属发明: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4、尧舜禹的功绩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方法治理黄河水患)【课中探究】探究一: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解析: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探究二:问题: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解析: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探究三:问题:材料歌颂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采用了什么方法使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解析:人物:大禹方法:疏导品质: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启示:要有创新意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等。
第3课远古的传说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8年4月5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
(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图片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左为外景,右为内景)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贡献。
提示:(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等。
3.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黄帝的贡献。
提示: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
5.教师讲述:传说难免有神秘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更多地印证了传说的内容,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1.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尧舜禹禅让过程,形象地了解禅让制。
2.图片展示:尧、舜、禹3.教师提问:禅让制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提示: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继承人。
4.教师提问: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提示: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首领没有任何特权。
岗子中学导学案年月年级科目初二课题远古的传说编号003 主备人李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知道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了解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掌握华夏族的传说。
2. 知道尧舜禹的传说,理解并掌握禅让制。
3. 学习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了解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4.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形成的。
了解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了解炎帝黄帝蚩尤的传说,认识“逐鹿之战”的意义。
难点:掌握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原因,了解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1、炎黄联盟_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活动在_____.2、阪泉之战交战双方:_________PK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涿鹿之战(中华文明的奠基之战)交战双方:___________PK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黄帝部落打败蚩尤之后,________被推选为部落首领。
4、黄帝部落以后逐渐形成_______.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海内外华人以“_____"自称。
二、合作探究展示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发明炎帝活动范围:______传说中的发明:①教民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_____②制作___、发明___、会____,教人_____③制作乐器___,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传说中黄帝的发明黄帝,姓____,名_____传说中黄帝的发明:①为避暑寒能建造____②制作衣裳③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__,并发明了弓箭和____(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运用__________,打败蚩尤)3、传说中其他人的发明:___创造文字,伶伦制作____,学法指导重难点分析各环节操作思路板书设计课后教学反思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
教材通过讲述这些传说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传说时代的了解相对片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掌握传说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文献资料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使用,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如“黄帝战蚩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些传说人物吗?他们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说人物,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________中学“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课题《远古的传说》备课组:初一历史备课组主备人:________ 时间:2021年9月11日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中华民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知道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三.学习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讲解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生活上有什么不同?(二)新知学习:【导】教师: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1.自主学习(独学)【思】1.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氏族________时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在______大战,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_激战,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________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崇________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___”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________和蔬菜;还制作________,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________交换。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及炎黄联盟的意义。
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时期禅让的含义。
名师点睛【释疑解难】“禅让”的含义、实质、表现以及对“禅让”的认识。
(1)含义: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任能”。
(3)表现: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4)认识:“禅让”实际上反映了传说时代社会的民主政治状况。
其主要表现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出来的德才兼备之人。
【易错警示】1.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2.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黄帝同时存在。
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自主学习一、炎黄联盟1.背景: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黄帝、________等部落。
2.形成(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___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在__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蚩尤部落。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________,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自称为“________________”。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4.主要发明(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交换物品。
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________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________ 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________ 嫘祖会________,擅长纺织5.重要发现(1)内容: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
(2)意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6.禅让制:原始社会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________的方法。
初一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中国古代史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时【学习目标】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始祖。
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培养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名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
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难点】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学法指导】独立预习,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合作讨论。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的___和___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
在东方,____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___战胜___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___族的主干。
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___和___。
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___、___、____,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史上这一制度被称为“____”。
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___。
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检测反馈,学以致用】)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发明陶器“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A.女娲B.黄帝c.炎帝D.禹.今天汉族的前身是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传说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3课远古的传说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学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目录和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的主干。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趣味导入在西安和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那里有一座华夏始祖的陵墓。
每年清明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
黄帝为什么如此受人尊敬?中华民族又为何自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学生讨论回答:黄帝是人文始祖,我们的祖先,我们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1.谈话转承:刚才我们讲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去了解一下缘故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汉族的。
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作领导。
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这就是炎帝和黄帝。
(积极叫学生思考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吗?)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于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由开始的斗争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
2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学习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炎黄华夏的由来”。
第二部分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第三部分为“尧舜禹的禅让”。
一、炎黄华夏的由来1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阅读教材,简述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依据材料归纳“轩辕”的功绩。
3远古传说是历史事实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三、尧舜禹的“禅让”1什么是禅让制?2材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依据材料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
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岗子中学导学学案年月
年级
科目
初二课题远古的传说编号003 主备人李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 知道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了解炎帝和黄帝对
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掌握华夏族的传说。
2.
知道尧舜禹的传说,理解并掌握禅让制。
3.
学习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了解传说与
真实历史的区别。
4.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中
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形成
的。
了解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从
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了解炎帝黄帝蚩尤
的传说,认识“逐
鹿之战”的意义。
难点:掌握炎帝和
黄帝被尊崇为中华
民族的人文始祖的
原因,了解对中华
文明作出的贡献。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1、传说中,黄帝和炎帝都是部落首领,他们当时活动在【D】
A.珠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
2、下图中的人物是【B】
4、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B】①教民开垦耕种②种植五谷③炼铜④挖掘水井⑤制作乐器琴瑟⑥创造文字A.①②③④B. 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主要战役阪泉之战
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之间的大战。
最后炎帝
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涿鹿之战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之间的大战。
最
后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发明创造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
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
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
学法指导
重难点分析
各环节操作思
路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
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
形象的形成南切相关的传说是【B】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建造官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创造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禅让制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传位于舜
舜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
水,解除水患;传位于禹
禹
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远古传说
三、课堂检测
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B】A.炎帝陵 B.皇帝陵C.尧庙 D.大禹陵
2、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手工业品,我国有着“丝国”的美誉。
传说中,会缫丝,擅长纺织的是【D】
A.黄帝
B. 炎帝
C.蚩尤
D.嫘祖
3.禅让制,是我国上古时期民主联盟首领的一种方式。
相传,下列首领的禅让顺序是【B】
A.舜→尧→禹
B.尧→舜→禹
C.尧→禹→舜
D.禹→尧→舜
4 (知识点3)每年立春以后,我国南方地区常常阴雨不断,如何治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我国的传说中,下列哪一人物曾治理水患并取得了成功【D】
A.黄帝
B.舜
C.鲧
D.禹
四、拓展延伸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人文始祖】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常乃征师诸侯,与黄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
五帝本纪》
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
2.从材料中指出“轩辕”参加过的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
【民主政治】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
礼运》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禹。
授禹,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来得其利。
尧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
五帝本纪)
4.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5.请你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三幅图,并分别用句话对其评价。
参考答案1.黄帝。
2.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部落。
涿鹿之战,炎黄联盟与蚩尤部落。
3.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4.禅让制。
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应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5.图三、图一、图二。
尧:节俭、朴素、爱民;舜:吃苦勤劳、孝顺父母;禹:治水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