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的编制原理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0.94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7年08月13日 06:46 中国青年报生活中的经济学兰纪平统计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物价在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上涨了3.2%,涨幅较去年同期的3.6%更低;而人们的收入则继续快速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高达12.5%,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0.8和1.6个百分点。
由此显示出:不论城里还是乡下,居民的收入在抵消了温和通胀后,仍有很高增幅的“大好形势”,其中农民的收入增长状况比城里人更好。
但如此信息却和一些普通人的感觉有所不同。
在他们看来,食品、肉类、水电、燃气、大米、食用油、蜂窝煤,有许多物品在涨价,特别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更是涨价甚多。
近年来的物价上涨正在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负担加重。
因此,不断有人质疑:是否计算有误?或是CPI这类的指标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用两个平均值衡量的物价与收入我国统计部门编制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原理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同。
都是试图通过统计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购买的一篮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来反映百姓生活所面临的涨价压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如何编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CPI 能够反映全国各地消费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其数据的高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PI 编制的基础工作是开展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通过一套系统的流程生产出价格指数。
一、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 CPI),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来反映城乡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CPI 报告期为月度。
二、CPI 的主要作用CPI 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以下主要作用 :(一)反映通货膨胀 ( 紧缩 ) 的程度。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测定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紧缩)程度有不同的方法,但应用最普遍的就是通过物价指数(CPI 或PPI),即以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即物价指数减去基数 100% 的结果)作为通货膨胀率。
严格地说,CPI 或 PPI 并不等于通货膨胀率,因为 CPI、PPI 都只反映了它们调查对象的价格变化,而不能代表全社会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但从这两个指标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价格变动的大趋势。
一般将 1%—3% 的年度 CPI 上涨率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将 3%—6% 的年度 CPI 上涨率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超过10% 的物价上涨率应引起重视。
我国从 1985 年开始统计全国的 CPI, 从 1985 年至2019 年的数据来看,CPI 最高涨幅出现在 1994年,年度涨幅为 24.1%。
下图是2000 年至 2019 年共二十年的 CPI 年度走势,除了 2002 年、2009 年 CPI 分别比上年下降 0.8% 和 0.7%,其他年份CPI 涨幅从 0.4%—5.9% 不等。
cpi是什么意思通俗讲通俗来讲,你所理解的CPI是什么?它的具体意思是?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通俗讲cpi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阅!通俗讲cpi是什么意思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的概念(1) CPI的基本定义CPI是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英文简称,我国通常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1944年取消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编制,开始正式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水平和变动趋势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的结果。
由于对比基期的区别以及指标汇总的层次性,目前我国CPI 的编制包括以下一系列指标: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代表规格品的价格个体指数、月度基本分类价格指数、月度各类别价格环比指数、汇总的定基价格指数、月环比指数、月同比指数、累计同比指数、以上年12月价格为基期的指数。
(2) CPI的主要用途总的来说CPI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作为度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经济指标,经常用于衡量整个经济的一般通货膨胀,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物价水平持续、普遍地上涨(或下降),此时物价水平的变动一般是通过CPI来描述。
因此,CPI是度量通货膨胀(或紧缩)主要的经济指标,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用于国民经济核算。
在核算GDP的过程中,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用CPI对最终现价消费进行缩减,得到住户不变价最终消费。
三是用于指数化的调整。
CPI通常用于对工资、利息、租金、税收之类的货币流量进行调整,缩减按现价计算的支出或者货币收入,以部分或全部地补偿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或生活费用的变化,衡量消费和收入的真实情况。
cpi经济学解释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一个衡量消费者物价水平变化的经济指标。
它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并将其与一个基期进行比较,以显示物价水平的增长或下降。
经济学家使用CPI来了解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的状况。
以下是CPI在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解释:1. 通货膨胀衡量:CPI用于测量通货膨胀水平。
当CPI上升时,意味着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相反,CPI下降则表示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2. 调整工资和福利:CPI作为物价指数,用于调整工资和福利水平的变化。
根据CPI的变化,可以确定工资和福利是否需要适当调整,以保持购买力的稳定。
3. 货币政策依据:央行和政府机构可以使用CPI数据来制定货币政策。
如果CPI上升过快,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大,可能需要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相反,如果CPI下降过多,可能需要放宽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4. 留存价值的考量:CPI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货币的留存价值。
如果CPI上升,说明同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的留存价值减少。
5. 宏观经济的影响:CPI作为经济数据的一部分,可以用于测量经济的整体表现。
高CPI可能意味着经济活动繁荣,但也可能伴随着通货膨胀风险。
低CPI则可能表明经济放缓或衰退。
总之,CPI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衡量通货膨胀,调整工资和福利,制定货币政策,考虑货币的留存价值以及分析宏观经济表现。
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对政府、央行、企业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政策应用与监管措施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是衡量一国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决策、货币政策制定和社会稳定控制等方面。
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中,政府通过监管措施对CPI进行引导和调控,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保障民生。
一、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政策应用CPI作为评价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和控制CPI的涨跌,并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1 巩固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是控制CPI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管,遏制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良性竞争,促使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公平、合理,有效抑制物价上涨。
1.2 优化供给结构,稳定物价水平政府应当加强对生产、供应和流通环节的管理,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供给能力,稳定物价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1.3 调整货币政策,平抑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是调控物价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根据CPI走势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货币政策调整,控制通货膨胀,防范经济风险,保持经济稳定。
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监管措施除了政策应用外,监管措施对于保障CPI的准确性和公信力也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监管措施,确保CPI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保持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1 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机制为了保证CPI数据的准确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机制。
加强对各类数据源的监管,督促各级统计机构按照统一标准和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防止数据失真和造假。
2.2 强化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对CPI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进行频繁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2.3 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公开CPI数据和报告,提高信息透明度。
国家物价水平指标
国家物价水平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指标。
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来度量国家的物价水平。
CPI是一种衡量一篮子常见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的指标。
CPI的计算基于一组选定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并将其与一个基准年份进行比较。
指数基准年份的CPI值被设定为100,其他年份的CPI值则根据相对价格变化进行调整。
CPI的计算包括各种消费类别,如食品、住房、交通、医疗保健、教育等。
CPI的变化反映了物价的通胀或通缩情况。
当CPI上升时,表示物价上涨,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
相反,当CPI下降时,表示物价下跌,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
国家物价水平指标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可以根据物价水平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企业可以根据物价水平指标来进行定价和预测市场需求。
个人可以根据物价水平指标来评估生活成本,制定个人消费和储蓄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物价水平指标只是一个综合指标,无法完全反映个体或特定商品的价格变动。
此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可能存在差异,因为各国的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和市场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物价的水平和波动。
1/ 1。
CPI的编制原理及应用
1. 什么是CPI
CPI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它是衡量特定时间段内一篮子消费品价格变动的指标。
CPI以某个基准年度的价格作为基础,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基准年度价格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内物价的涨跌情况。
2. CPI的编制原理
CPI的编制是基于以下原理:
2.1 选取代表性的消费品篮子
CPI编制的第一步是选择一组代表性的消费品篮子。
这个篮子应涵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交通、住房、教育等。
通过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确定每种商品的权重,以反映其在总体消费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2.2 采集价格数据
对于选定的消费品篮子中的每个项目,需要定期采集价格数据。
这通常通过市场调研、价格调查和样本调查来进行。
价格数据采集的频率应恰当,以确保CPI
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3 加权计算
根据每个商品的权重和价格数据,计算各个商品的价格指数。
将这些指数按照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总体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2.4 基期设定
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需要选定一个基准年度作为参照点。
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具有代表性的年度作为基期,将其CPI设定为100,其他年度的CPI与基期进行比较,反映价格变动的情况。
3. CPI的应用
CPI在经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
CPI是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和央行可以通过监测CPI的变化,了解整体物价水平的走势,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维持物价的稳定。
3.2 薪资调整与福利待遇确定
CPI的变动对于薪资制定和福利待遇的确定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根据CPI的涨跌情况来调整工资水平,可以保持劳动者的购买力不受通胀侵蚀。
同时,也可以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福利待遇,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3 经济研究与投资决策
CPI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对于经济研究和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CPI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经济走势和市场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4. 总结
CPI作为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其编制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代表性的消费品篮子,并采集价格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出反映物价变动的CPI。
CPI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到薪资调整和投资决策,都可以借助CPI来进行分析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