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语文《5 玲玲的画》廖传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 格式:docx
- 大小:15.12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课件《玲玲的画》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课。
本课讲述的是小女孩玲玲在画画比赛中,通过巧妙地利用画作中的错误,创作出一幅新的画作并赢得比赛的故事。
故事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旨在让学生体会“错误”背后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学生会认“评、奖”等13个生字,会写“本、正”等10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画画的聪明才智。
3. 学生能够理解“略”的意思,并能结合语境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会认生字,会写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略”的意思,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画,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发现画中的错误。
2.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引导学生关注错误背后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三、故事理解(10分钟)1.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玲玲为什么能够用“略”字赢得比赛?四、朗读感悟(5分钟)1.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倾听、互相学习。
2. 老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表扬,并指导其他学生进行改进。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讲解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点。
六、课堂小结(3分钟)板书设计:1. 生字词:略、评、奖、本、正等。
2. 重点句子:略。
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略”字写一个句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错误”背后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的学习,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公开课完整ppt课件•课程介绍•玲玲的画作品欣赏•绘画技巧指导与实践•课堂互动环节设计目•知识拓展与延伸•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录01课程介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及特点教材内容教材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02玲玲的画作品欣赏玲玲画作品风格简介简洁明快童趣盎然色彩丰富经典画作品欣赏与解读《动物园》《我的家》以动物园为主题,画出了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充满了童真和趣味。
《春天的公园》学生自主创作展示创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创作主题,如自然风景、动物世界、校园生活等。
创作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独立完成画作。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们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03绘画技巧指导与实践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原则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构图方法和视觉效果提升技巧构图方法视觉效果提升技巧通过运用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升视觉效果。
动手实践:绘制一幅玲玲风格画作01020304准备绘画材料构思画面内容开始绘制完成画作并展示04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包括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收获。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绘画主题展开讨论,分享个人的绘画心得和体会。
互动交流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促进全班同学的互动交流。
小组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体会提问环节:解答学生在绘画中遇到的问题收集问题01解答问题02拓展延伸03评价环节:互相评价同学作品,提出改进意见作品展示01互相评价02教师点评0305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其他著名儿童画家及其作品特点毕加索丰子恺儿童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艺术素养。
|课题与课型5.玲玲的画执教时间学情及教材简析教材:《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
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着急地哭了。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这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
第一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
可就在得意之时,她不小心把画弄脏了。
因为来不及重新画一张,所以又着急又伤心,哭了起来。
第五至八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
玲玲满意地笑了。
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写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
在结尾读到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学情: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寻找同类题材的文章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预设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教与学的预设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设疑启思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
她非常可爱,还画得一手好画。
可她现在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大家愿意帮助她吗?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齐读。
1/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雁鸣湖镇东村学校浩香玲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设疑启思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
她非常可爱,还画得一手好画。
可她现在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大家愿意帮助她吗?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齐读。
3、理解题目:(出示预先准备的符合文意的两幅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4、质疑。
再读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5、小结:其实这两幅画都是玲玲画的,围绕这两幅画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读课文时,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还要读通句子。
2、指导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5(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识记生字活动。
3、检查效果。
课件出示生字。
(1)导学:平时我们都做过哪些识字游戏?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2)如果有学生说出一个识字游戏,就让该学生主持这个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开火车读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再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指读。
2、学生试读。
3、出示难读的句子:(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
语文科组集体备课——|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表|课题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语言训练点1、分别读出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2、根据“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进行留白处想象。
教学目标1、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能分别读出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2、能够根据“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进行留白处的扩充想象;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爸爸的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流程一、开门见山,关键句导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谁说的?对谁说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二、检查字词过关情况1、齐读2、开火车读三、感悟心情变化1、看玲玲的三幅不同状态的画,判断此时的心情应是?(①得意②伤心③满意)这是玲玲的心情变化。
2、通过留白想象说话,指导朗读,读出玲玲的“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化。
语文科组集体备课——|四、连词成句,讲故事用“得意”、“伤心”、“满意”三词讲出这个故事。
五、理解爸爸的话1、再次出示开头的话,指名读、齐读2、理解坏事是指?好事是指?坏事变好事的诀窍是?3、你想对爸爸、玲玲,或自己说些什么?4、联系生活进行小组交流: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六、拓展阅读《变废为宝》小练笔设计(语言训练设计)1、留白想象:①为了这幅参加评奖的画,玲玲……②画脏了,这个时候,玲玲想的是……③爸爸提出建议后,玲玲会想些什么呢?2、用“得意”、“伤心”、“满意”三词讲出这个故事。
3、根据情境小组交流: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课外阅读《变废为宝》||||。
《玲玲的画》学习体验案例
廖传敏
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肯、脑、筋”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写生字。
难点:明白“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的道理。
(三)设计思路
1
谈话导入。
讲讲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难解决的事,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2
学习生字词。
3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
品读课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糟糕的,难解决的问题。
你遇到过吗?
生:遇到过!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要学会勇敢的,冷静的去面对。
不要大哭大闹,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反思:讲故事,猜谜语让学生感受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处,为这节课教学服务。
因为本课是围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学习的。
同时,也能让学生积极的参
与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片段二
揭题,引入课文
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她也遇到了一件糟糕的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她是怎么解决的。
(板书:玲玲)。
我们一起和她打个招呼吧!大声的叫出她的名字。
生:(齐读:玲玲)
师:
“玲”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谁能又快又准的把它记下来。
生:交流记字方法
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左面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令。
师:它还有很多和他长得很像的兄弟呢?你能说说它们都是谁吗?
生:领、零、岭、龄……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
玲玲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反思:利用课文中的小主人的名字,复习识字方法。
为下一环节“学习生字”做铺垫。
片段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师:玲玲的画中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我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要认真听呦!生:认真倾听。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从你们的表情里,老师可以看出,你们很喜欢这个故事,想不想自己读?
生:想!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朗读课文,遇上不认识的生字就停下来,请教课文下面的拼音宝宝,或是问问同桌。
好了,大家开始读吧。
(巡视,表扬学生的读书姿势)
生:读课文。
师:看着大家认真读书的样子可爱极了!不过老师还是想考考你们。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生字)
师:谁愿意来展示展示自己的风采。
(指名读)
生:各种形式读生字。
师:如果老师给这些生字找了朋友,你还会读吗?(出示课
件:词语)
生:各种形式读词语
师:孩子们真棒!生字会读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生:齐读课文
(反思: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利用各种形式读来识记生字,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打基础。
)
片段四
感悟、品析课文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吧,玲玲画的是什么?
生:我家的一角。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玲玲的画)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
谁还想读读下面的话?(出示段落)。
生:指名读。
师:(理解“端详”),大家想一想,“端详”是什么意思呢?生:(指名说)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
师:现在大家也来当玲玲,也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
生:做端详画的姿势。
师:玲玲的这张画多漂亮啊,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咱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在读一遍。
(齐读一遍)
师:就在这时玲玲哇的哭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
生:画弄脏。
师:(出示第二幅图)多漂亮的一幅画呀,可惜呀,这张画是怎么画弄脏的?快从课文中找出来。
生:指名读自然段。
|师:明天要参加评奖的画,现在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玲玲现在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生:伤心、难过。
师:谁能带着伤心、难过的语气再读一读?(指名读)生:学生朗读
师:这就奇怪了,这么一张弄脏了的画怎么能得一等奖呢?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指名读段)
生:学生朗读
师:玲玲画了一只小花狗。
(出示图小花狗)
师:玲玲是怎么想到画小花狗的呢?
生:爸爸让她画点什么,玲玲就画了一只小花狗。
师:你能读读爸爸说的话吗?(出示句子)
生:指名读、齐读。
师:看看这只小花狗多可爱呀!玲玲修改后的画和修改前的画你认为哪一张好?
生:回答
师:玲玲看着修改后的画,怎么样了?
生:满意地笑了。
师:这时玲玲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生:高兴。
师:那咱们再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一遍这句话。
(齐读)(反思:通过玲玲画的画从“满意的画——画弄脏——修改画”的过程去感受玲玲心情变化、爸爸的建议。
)
片段五
指导书写
师:是呀!只要肯动脑筋,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板书:肯动脑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看看老师田字格里的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指导书写)
生:练习写字
(反思:从玲玲动脑筋把画修改这件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认真写字,做一个像玲玲一样的好孩子。
)
片段六
理解“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师:玲玲的爸爸真是一位好爸爸,能指点玲玲作画,爸爸多关心玲玲啊!看着玲玲修改后的画,爸爸非常高兴,爸爸是怎样说的?自己找找。
生:指名读
师:结果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还获得了一等奖。
玲玲多高兴呀!作为她的好朋友,你想对玲玲说点什么?生:生自由发言。
师:以后,我们也碰到像玲玲这样糟糕的事,应该怎么办呢?生:生自由发言。
(反思:抓住爸爸说的话,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