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技术—UWB
- 格式:ppt
- 大小:804.50 KB
- 文档页数:21
UWB超宽带什么是UWB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是一种通过在超宽频带范围内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基于短脉冲信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大量数据。
UWB超宽带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室内定位、物体追踪、雷达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UWB超宽带的特点1.宽频带范围: UWB超宽带技术的一项主要特点是其宽频带范围。
通常,UWB的频带范围从几百兆赫兹(MHz)到几千兆赫兹(GHz),因此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较长的传输距离。
2.低功率: UWB超宽带技术在传输数据时使用低功率,这使得它可以在不干扰其他无线设备的情况下工作。
3.高精度定位: UWB超宽带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
由于UWB信号能够穿透墙壁和障碍物,因此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实现准确的物体定位。
4.抗多径干扰:多径干扰是指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碰撞、反射和折射等原因导致信号传输路径的多样性。
UWB超宽带技术通过使用信号的多径特性来抵消多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UWB超宽带的应用1. 室内定位UWB超宽带技术在室内定位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通过将UWB设备部署在建筑物内部,可以实现对人员和物体的高精度定位。
这在商场、医院和仓库等场所可以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息,便于管理和安全监控。
2. 物体追踪利用UWB超宽带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追踪。
通过将UWB标签附着在物体上,可以准确追踪其位置和运动轨迹。
这在物流管理、仓库管理和供应链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 雷达应用UWB超宽带技术在雷达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雷达相比,UWB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目标检测能力。
它可以在不同的天气和环境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目标识别和跟踪。
4. 无线传感器网络UWB超宽带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UWB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进行高精度和实时的测量。
这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uwb是什么意思啊
uwb 是什么意思?它与蓝牙、红外等技术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1. UWB(超宽带)技术,是基于 UWB 技术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宽带无线连接方式。
它不仅具备传统 WLAN( Wi- Fi)所拥有的802.11n 标准,而且还利用 UWB 的超大频谱范围特性在802.11N 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 WLAN,其最高可达到100Mbps。
因此, UWB 是继蓝牙、 WLAN 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
2.蓝牙、红外等都属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只能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交换,而 UWB 则支持多点同步传输,也即是说,它既可以将数据从一台设备传送给另一台设备,也可以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送给多个设备。
3.相比较蓝牙和红外等传输技术, UWB 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不仅能够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4.另外, UWB 技术除了在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得到应用外,还被广泛地运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
如今,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已经率先试点了 UWB 技术,该项技术或许会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中去。
今天上网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我认为应该是有人恶作剧吧!不过这样做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啊,反正你又打不着他,只要让大家知道就好啦!另外,有谁听说过 UWB 技术吗?我觉得这种技术挺厉害的,毕竟是刚推出的嘛,所以才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关注。
虽然这个技术很牛逼,但是并不适合在生活中普及,因为这种技术本身就太神秘了,想必真正见识过这种技术的人并不多。
UWB的名词解释无线超宽带(Ultra-Wideband,简称UWB)是一种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发送短脉冲信号来传输数据。
这种技术使用了宽带频谱,以更高的速率传输信息,其主要特点是信号的带宽远远超过传统无线通信技术。
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一般采用单一频带传输数据,而UWB则在较大的频谱范围内传输数据,这使得UWB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UWB信号的短暂性质,它几乎不会与其他无线设备发生冲突,从而能够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工作。
UWB技术的广泛应用领域之一是室内定位。
传统的室内定位技术往往需要在建筑物内放置大量基站,这对于成本和布局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而UWB可以在室内通过对信号传播的时间、相位和强度的测量,实现高精度的定位,不仅可以用于室内导航,还可以用于安全监控和物品追踪等领域。
此外,UWB还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中。
传统雷达系统一般使用脉冲信号来探测目标并测量其距离,但在这种技术中,多个目标的重叠距离难以精确测量。
而UWB雷达在测量目标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通过测量信号传播的时间差来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
除了室内定位和雷达系统,UWB还可以用于短距离通信。
由于UWB信号的高速率和低功率特性,它可以用于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这不仅在个人消费电子设备中有应用前景,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潜力。
然而,尽管UWB在多个领域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其广泛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UWB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其标准化和认证仍在进行中。
这使得不同厂商的产品可能并不兼容,限制了UWB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UWB技术的高频段使用可能会干扰其他无线设备,因此需要对频谱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这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来确保不同无线设备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UWB技术在室外环境中没有明显优势,因为其高速率和高精度的特性在较远距离下可能无法有效利用。
因此,在选择使用UWB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和应用场景的匹配程度。
新版UWB技术介绍UWB技术使用两种方式传输数据:一种是无线收发,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传输,另一种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
无线收发采用的模式主要是同步、异步和自适应多址。
UWB系统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技术了,在民用市场已经有很大优势了,但由于技术发展太快,现在很多都没有进行商用了,所以我们先从最新版的UWB技术开始介绍吧!一、超宽带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是一种非授权频段的超宽带(UWB)系统。
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为1~10 GHz,波长为5~100μm,工作在C波段。
UWB具有高数据速率、低时延、穿透能力强、抗多径干扰等优点。
UWB是利用脉冲重复频率(PRS)和脉冲间隔时间(PLD)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
脉冲重复频率指单位时间内脉冲发射次数,可分为连续或离散形式。
PRS可以根据频率来划分,常用的是20 MHz~100 MHz; PLD可以划分为2~4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组成;脉冲间隔时间(PL, pulse latency,即PL/PLD)主要用于实现时钟恢复等功能;脉冲重复频率与PRS有关,但更多地取决于天线形式、接收灵敏度、载波频率等因素,可通过测量PRS和PLD 的PL/DL值来计算。
二、时隙UWB技术的时隙分为两类:同步和异步。
同步时隙:同步信号使用固定时隙,每个载波接收信号,并在发送时同步它的相位和幅度;异步时隙:每个载波接收一个相位和幅度变化的正弦信号,将其解调成一个时间片,然后通过时频转换成一个时间片。
UWB系统中使用同步和异步的时隙。
由于UWB的波束窄且功率低,在对目标进行定位时通常使用UWB信号来传输数据,而不是传统的无线电系统使用多个射频天线来发射信号,而射频天线只能用于接收数据。
因此在使用UWB通信时,必须考虑发射功率问题,通常需要考虑的功率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发射时间点选择;其次是在接收端需要设置接收器来识别是否来自目标位置;最后才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进行选择正确的波束。
一、什么是UWB超宽带UWB由Ultra Wideband缩写而成,它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
超宽带和其它的“窄带”或者是“宽带”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超宽带的带宽,按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定义信号带宽大于1.5GHz,或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为超宽带;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在1%~25%之间为宽带,小于1%为窄带,可见UWB的带宽明显大于目前所有通信技术的带宽。
超宽带的无载波传输方式。
传统的“窄带”和“宽带”都是采用无线电频率(RF)载波来传送信号,载波的频率和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利用载波的状态变化来传输信息。
相反的,超宽带以基带传输。
按照FCC 的规定,从3. 1GHz 到10. 6GHz 之间的7. 5GHz 的带宽频率为UWB 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二、UWB技术原理发射端将比特符号通过数字滤波器进行脉冲整形,然后转换成模拟信号发射出去,接收信号依次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AN)、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和ADC后成为离散信号,接下来就可用DSP技术实现信号检测、估计、分集接收、判决译码等处理。
目前产生脉冲信号源的方法有两类:(1)光电方法(2)电子方法UWB的调制技术:(1)脉冲幅度调制(PAM)(2)脉冲位置调制(PPM)UWB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可控窄脉冲产生技术(2)信道传播特性与信道模型(3)调制技术(4)多址技术(5)信号检测技术等。
三、UWB的主要特点1.简单系统结构UWB发射器直接用脉冲小型微带天线。
由于UWB 不需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故不需要混频器、滤波器、RF/ IF 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器件,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 电路中。
2.高速数据传输理论上,一个宽度为0的脉冲具有无限的带宽,因此,脉冲信号要想发射出去并有足够带宽,必须有足够陡峭的上升/下降沿和足够窄的宽度。
3.功耗低由于不使用载波,仅在发射窄脉冲时消耗少量能量,从而节约了发射连续载波时的大量能耗。
超宽带(UWB)技术一、UWB技术简介UWB(Ultra Wide Band)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
其传输距离通常在10m以内,使用1GHz以上带宽,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Mbit/s以上。
UWB不采用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适用于高速、近距离的无线个人通信。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UWB的工作频段范围从3.1GHz到10.6GHz,最小工作频宽为500MHz。
超宽带传输技术和传统的窄带、宽带传输技术的区别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个是传输带宽,另一个是是否采用载波方式。
从传输带宽看,按照FCC的定义:信号带宽大于1.5G或者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为超宽带。
超宽带传输技术直接使用基带传输。
其传输方式是直接发送脉冲无线电信号,每秒可以发送数1O亿个脉冲。
然而,这些脉冲的频域非常宽,可覆盖数Hz~数GHz。
由于UWB发射的载波功率比较小,频率范围很广,所以,UWB对传统的无线电波影响相当小。
UWB的技术特点显示出其具有传统窄带和宽带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UWB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意义上的超宽带UWB 数据传输技术,又称脉冲无线电( IR , Impulse Radio) 技术,出现于1960年,当时主要研究受时域脉冲响应控制的微波网络的瞬态动作。
通过Harmuth、Ross和Robbins等先行公司的研究, UWB 技术在70 年代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其中多数集中在雷达系统应用中,包括探地雷达系统。
到80 年代后期,该技术开始被称为"无载波"无线电,或脉冲无线电。
美国国防部在1989 年首次使用了"超带宽"这一术语。
为了研究UWB在民用领域使用的可行性,自1998 年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对超宽带无线设备对原有窄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及其相互共容的问题开始广泛征求业界意见,在有美国军方和航空界等众多不同意见的情况下,FCC 仍开放了UWB 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许可。
uwb fcc法规
摘要:
1.UWB 技术简介
2.FCC 法规对UWB 技术的规定
3.UWB 技术在遵守FCC 法规的前提下的应用前景
正文:
【1.UWB 技术简介】
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带宽宽、发射功率低、通信速率高、多径衰落抵抗能力强等。
UWB 技术最初是为军事应用而研发的,后来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如室内定位、通信、物联网等。
【2.FCC 法规对UWB 技术的规定】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是负责美国通信行业的政府机构,其对UWB 技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FCC 的规定,UWB 设备需要在特定的频段内工作,这些频段的范围为
3.1GHz 至10.6GHz。
此外,UWB 设备的发射功率也有严格的限制,以避免对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产生干扰。
【3.UWB 技术在遵守FCC 法规的前提下的应用前景】
尽管FCC 对UWB 技术有严格的规定,但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前提下,UWB 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UWB 技术可以用于室内定位,其高精度的定位能力可以为室内导航、物联网等应用提供支持。
其次,UWB 技术
可以用于短距离通信,其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使其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最后,UWB 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通过UWB 信号对人体进行无创检测等。
智能互联的黑马:UWB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一、UWB技术是什么?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频率带宽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
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大,尽管使用无线通信,但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兆比特每秒以上。
使用UWB技术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UWB技术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 以上的带宽。
二、UWB相比传统通信技术有什么优势?传统通信方式使用的是连续波信号,即本地振荡器产生连续的高频载波,需要传送信息通过例如调幅,调频等方式加载于载波之上,通过天线进行发送。
现在的无线广播、4G通信、Wi-Fi等都是采用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下图是一个使用调幅方式传递语音信号的连续波信号产生示意图。
而IR-UWB信号,不需要产生连续的高频载波,仅仅需要产生一个时间短至nS级以下的脉冲,便可通过天线进行发送。
需要传送信息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幅度、时间、相位进行加载,进而实现信息传输。
下图是使用相位调制方式传输二进制归零码的IR-UWB信号产生示意图。
而现在更为大家熟知的蓝牙、WiFi通信技术与UWB技术相较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通过这张图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UWB技术与Wi-Fi、蓝牙技术的不同点。
简言之,UWB 技术的优势在于:1、定位精度高:带宽很宽,多径分辨能力强,抗干扰,对于距离的分辨能力高于Wi-Fi和蓝牙。
2、实时定位速度快:UWB的超宽带脉冲信号的带宽在纳秒级,可以实现实时的室内定位,延迟低,可以即刻感知追踪物体的运动状况。
3、高可靠性和安全性:UWB的发射功率低、信号带宽宽,能够很好地隐蔽在其它类型信号和环境噪声之中,传统的接收机无法识别和接收,必须采用与发射端一致的扩频码脉冲序列才能进行解调。
当然,UWB、Wi-Fi和蓝牙这三项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完全可以同时使用,优势互补,能够给智能手机这样的终端产品带来多种需求的定位和数据传输服务,对于相关的天线和射频设计有较高要求。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无线技术在无线电通信、雷达、跟踪、精确定位、成像、武器控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认为是未来几年电信热门技术之一。
目前“超宽带”的定义只是针对信号频谱的相对带宽(或绝对带宽)而言,没有界定的时域波形特征。
因此,有多种方式产生超宽带信号。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利用纳秒级的窄脉冲(又称为冲激脉冲)的频谱特性来实现。
1 UWB基本原理FCC(美国通信委员会)对超宽带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相对带宽(在-10dB点处)(fH-fL)/fc>20%(fH,fL,fc分别为带宽的高端频率、低端频率和中心频率) 或者总带宽BW>500MHz。
它与现有的无线电系统比较,在花费更小的制造成本的条件下,能够做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100~500MbPs)、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处理增益50dB以上),同时具有极好的抗多径性能和十分精确的定位能力(精度在cm 以内)。
发射超宽带(UWB)信号最常用和最传统的方法是发射一种时域上很短(占空比低达0.5%)的冲激脉冲。
这种传输技术称为“冲击无线电(IR)”。
UWB-IR又被称为基带无载波无线电,因为它不像传统通信系统中使用正弦波把信号调制到更高的载频上,而是用基带信号直接驱动天线输出的;由信息数据对脉冲进行调制,同时,为了形成所产生信号的频谱而用伪随即序列对数据符号进行编码。
因此冲击脉冲和调制技术就是超宽带的两大关键所在。
2 UWB的调制技术超宽带系统中信息数据对脉冲的调制方法可以有多种。
脉冲位置调制(PPM) 和脉冲幅度调制(PAM)是UWB 最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
通常UWB信号模型为:(1)其中,w (t) 表示发送的单周期脉冲,dj,tj分别表示单脉冲的幅度和时延。
PAM是一种通过改变那些基于需传输数据的传输脉冲幅度的调制技术。
在PAM调制系统中,一系列的脉冲幅度被用来代表需要传输的数据。
uwb超宽带⽆线通信技术(⾼精度定位)UWB(定位技术)超宽带⽆线通信技术⼀、UWB调制技术超宽带⽆线通信技术(UWB)是⼀种⽆载波通信技术,UWB不使⽤载波,⽽是使⽤短的能量脉冲序列,并通过正交频分调制或直接排序将脉冲扩展到⼀个频率范围内。
它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脉冲通信技术。
传统通信⽅式使⽤的是连续波信号,即本地振荡器产⽣连续的⾼频载波,需要传送信息通过例如调幅,调频等⽅式加载于载波之上,通过天线进⾏发送。
现在的⽆线⼴播,4G通信,WIFI等都是采⽤该⽅式进⾏⽆线通信。
下图是⼀个使⽤调幅⽅式传递语⾳信号的的连续波信号产⽣⽰意图。
图1 连续波调幅信号⽽脉冲超宽带IR-UWB(Impluse Radio Ultra Wideband)信号,不需要产⽣连续的⾼频载波,仅仅需要产⽣⼀个时间短⾄nS级以下的脉冲,便可通过天线进⾏发送。
需要传送信息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幅度,时间,相位进⾏加载,进⽽实现信息传输。
下图是使⽤相位调制⽅式传输⼆进制归零码的IR-UWB信号产⽣⽰意图。
图2 IR-UWB调相信号从频域上看,连续波信号将能量集中于⼀个窄频率内,⽽UWB信号带宽很⼤,同时在每个频点上功率很低,如图3所⽰。
图3 IR-UWB信号频谱在⽆线定位中,使⽤IR-UWB信号相对于窄带信号的主要优势为,IR-UWB信号能准确分⽴⽆线传输中的⾸达信号和多径反射信号,⽽窄带信号不具备该能⼒。
主要有三种应⽤:成像、通信与测量和车载雷达系统,再宏观⼀点,可以分为定位、通信和成像三种场景。
·通信:因为⼤带宽,所以UWB⼀度被认为是USB数据传输的⽆线替代⽅案,蓝⽛的问题是传输速度太慢。
UWB还常⽤于军⽤保密通信,这主要也是因为UWB脉冲的能量很低,很容易低于噪声门限,不容易被其它⽆线电系统监听到。
UWB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能实现数百Mbit/s⾄2G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
⽽且具有穿透⼒强、功耗低、抗⼲扰效果好、安全性⾼、空间容量⼤、能精确定位等诸多优点,可以说是个超级“潜⼒股”,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家庭主⽤的⽆线传输技术。
uwb物理层参数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其定义来自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DARPA。
它的工作频带为3.1~10.6GHz,系统带宽与系统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0%或系统带宽至少为500MHz。
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超宽的频带,其频率覆盖从3G~5G,6G~10G共7G的频段,单信道带宽超过500MHz;功率低,按FCC等法规,其输出功率被限制在-41dBm/MHz,按单个信道500MHz计算,其信道功率为-14.3dBm;以及使用超短脉冲,维持时间为零点几纳秒。
UWB物理层规范由IEEE 802.15.4z标准定义,包括了LRP (Low Rate Pulse) 和HRP (High Rate Pulse) 两种类型。
在处理数据帧方面,UWB PHY层的数据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同步头、物理层头以及PDU数据段。
此外,UWB还具有丰富的处理流程和相关参数,例如SHR preamble,用于AGC设置、天线分集选择、定时采集、粗频偏和细频偏恢复、分组和帧同步、信道估计以及测距前沿信号跟踪等等。
总的来说,UWB物理层参数涵盖了频带宽度、输出功率、脉冲宽度等多个方面,与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丰富的技术规格密切相关。
超宽带(UWB)技术一、UWB技术简介UWB(Ultra Wide Band)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
其传输距离通常在10m以内,使用1GHz以上带宽,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Mbit/s以上。
UWB不采用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适用于高速、近距离的无线个人通信。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UWB的工作频段范围从3.1GHz到10.6GHz,最小工作频宽为500MHz。
超宽带传输技术和传统的窄带、宽带传输技术的区别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个是传输带宽,另一个是是否采用载波方式。
从传输带宽看,按照FCC的定义:信号带宽大于1.5G或者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为超宽带。
超宽带传输技术直接使用基带传输。
其传输方式是直接发送脉冲无线电信号,每秒可以发送数1O亿个脉冲。
然而,这些脉冲的频域非常宽,可覆盖数Hz~数GHz。
由于UWB发射的载波功率比较小,频率范围很广,所以,UWB对传统的无线电波影响相当小。
UWB的技术特点显示出其具有传统窄带和宽带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UWB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意义上的超宽带UWB 数据传输技术,又称脉冲无线电( IR , Impulse Radio) 技术,出现于1960年,当时主要研究受时域脉冲响应控制的微波网络的瞬态动作。
通过Harmuth、Ross和Robbins等先行公司的研究, UWB 技术在70 年代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其中多数集中在雷达系统应用中,包括探地雷达系统。
到80 年代后期,该技术开始被称为"无载波"无线电,或脉冲无线电。
美国国防部在1989 年首次使用了"超带宽"这一术语。
为了研究UWB在民用领域使用的可行性,自1998 年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对超宽带无线设备对原有窄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及其相互共容的问题开始广泛征求业界意见,在有美国军方和航空界等众多不同意见的情况下,FCC 仍开放了UWB 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