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宝典六和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630.60 KB
- 文档页数:208
全套饲料厂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饲料厂的生产经营行为,确保生产安全,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员工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饲料厂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有员工及相关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饲料厂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本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和执行。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饲料厂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章生产管理规定第五条饲料厂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不得违法生产。
第六条饲料厂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定期进行生产环境的消毒清洁。
第七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具,严禁裸露身体,禁止穿戴松散衣物操作设备。
第八条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或者材料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第九条对于生产过程出现的事故,饲料厂应及时组织救援,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及时整改避免再次发生。
第十条饲料厂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第三章质量管理规定第十一条饲料厂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第十二条饲料厂应建立质量档案,对产品质量进行记录并保存,确保数据可查询。
第十三条产品出厂前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销售。
第十四条饲料厂应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顾客的投诉及时处理,并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章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五条饲料厂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厂长为首要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需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十六条饲料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流程,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八条对于有创伤、传染性疾病的员工,须暂时停工休息,待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五章行为规范第十九条员工应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公司管理,不得从事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条员工在工作中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不得互相攀比,避免因个人行为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一、总则为了确保饲料生产的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建立健全饲料车间厂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人员配置。
2. 设立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工作;设立生产、安全、质量、设备等岗位,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
三、安全生产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对车间内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严禁在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车间。
5. 车间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
6. 做好车间内的通风、防尘、防潮、防鼠、防虫等工作。
四、质量管理1. 严格按照国家饲料生产标准执行,确保饲料质量。
2. 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饲料生产全过程受控。
五、设备管理1. 对车间内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3.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4. 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六、人员管理1. 车间员工必须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按时上下班,服从工作安排。
2. 员工需佩戴工牌,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3. 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如吸烟、聊天、离岗等。
4. 员工需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5. 员工如有请假、辞职等事项,需按照公司规定办理手续。
七、奖惩制度1. 对在生产、安全、质量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处罚。
3. 奖惩措施严格执行,确保公平、公正。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饲料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1、在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各级责任人应严格遵守执行责任制,对违章操作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治理整顿,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各部门经理、生产车间主任为第二责任人,直接从事技术专业、机械操作和有关人员为第三责任人。
3、公司定期举行安全会议,布置和检查安全卫生工作。
有效的利用班前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4、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工作服,要求穿工作服上岗,系好袖口、领口、裤口,避免出危险。
5、对剧毒、易燃等危险品,检验科应由专人保管,并做好记录,注明用途、领取数量、日期等。
6、特殊工种不经过培训不得独立操作。
7、要求公司所有人员必须参保意外伤害险,一旦出险有所保障。
8、切实作好卫生工作,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划分卫生责任区,定期检查,并作为员工考核的指标。
9、在生产车间内不允许有污染饲料物质,如烟蒂、绳头、废塑料纸等;同时要保持生产区的卫生整洁。
每天生产前和生产后要打扫作业区的卫生。
10、生产区要求光线充足,无有害动物,无虫害,通风良好,地面清洁,无垃圾积存、无积水、门窗玻璃清洁完好。
11、生产区内严禁吸烟和带入生活及其他与生产无关的用品等。
12、职工宿舍、食堂和绿化带的卫生由专人负责清理。
13、每月或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大扫除,确保员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生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适应公司销售需要,在降低消耗减少成本的前提下,生产保质保量的饲料产品,根据生产需要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原辅料进厂制度1、原料的采购,要以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制定本公司的原辅料采购标准,按标准有计划地购入。
2、原料进厂后,及时通知化验室,进行抽样化验,根据不同原料化验相应的营养指标。
化验结果一式三份送总经理、品管部、生产部,由品管部负责人决定是否入库。
3、入库时要求质检员逐包抽样进行感官检查,如色泽、气味、杂质、水分等。
一、总则1. 为加强饲料厂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饲料厂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
3. 本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
二、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1)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报厂部批准后执行。
(2)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原材料需求、设备使用、人员安排等内容。
2. 原材料管理(1)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合格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质量。
(2)原材料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应严格验收,做好入库记录。
(3)原材料储存过程中,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确保原材料质量。
3. 生产过程管理(1)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2)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3)生产过程中,生产班长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产品检验(1)生产完成后,质量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
(2)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检验合格的产品,应做好入库记录,并按批次进行标识。
三、质量管理1. 质量目标(1)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
(2)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不合格品率。
2. 质量体系(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
(2)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有效运行。
3. 质量监控(1)生产过程中,质量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质量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 质量改进(1)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质量部门应组织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其有效执行。
四、安全管理1. 安全目标(1)确保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2)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 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饲料生产的管理制度一、总则饲料生产是畜禽养殖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成本的控制。
为了规范和提高饲料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畜禽健康成长,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根据畜禽的需求和业主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饲料生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2.原料采购:选择质量可靠、产地明确的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选材,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原料。
3.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做到严谨、细致、规范。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质量检验: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不允许有异物、污染等品质缺陷。
5.包装与存储:严格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包装,确保饲料产品的卫生安全。
做好存储管理工作,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不良环境影响产品质量。
6.售后服务: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和投诉,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质量管理1.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
2.生产批次管理:根据生产批次对产品进行追溯,加强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3.产品检验:对产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4.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处理,避免流入市场影响消费者健康。
5.质量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四、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害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2.食品安全:保证产品安全、卫生,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做到绿色环保。
3.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做好预案预警和处置,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五、环境保护1.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节能减排: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饲料厂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饲料厂所有生产部门、车间、班组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管理、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并报厂部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状况等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六条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生产进度、质量要求、生产成本等指标。
第七条生产计划部门应及时跟踪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八条各部门、车间、班组应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第三章原材料管理第九条原材料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发放。
第十条原材料采购应遵循市场行情、供应商资质、价格等因素,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第十一条原材料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厂内规定进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第十二条原材料储存应分类存放,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火、防盗,确保原材料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三条原材料发放应根据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和库存情况,合理发放,避免浪费。
第四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四条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操作、清洁和保养。
第十五条生产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生产车间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生产车间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班次、生产量、产品质量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九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厂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厂内规定。
第二十一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饲料生产与使用的规章制度要点在现代养殖业中,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动物的健康生长以及最终的养殖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饲料的生产符合标准,使用安全合理,制定一套完善的饲料生产与使用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要点:一、饲料生产环节的规章制度1、原料采购(1)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只与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合作,确保所采购的原料质量可靠、来源合法。
(2)对每批原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水分、杂质、营养成分等指标,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坚决不予入库。
(3)详细记录原料的采购信息,如供应商名称、采购数量、采购日期、质量检测报告等,以便追溯。
2、生产过程控制(1)根据不同的饲料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配方,并严格按照流程和配方进行生产操作。
(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饲料质量。
(3)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关键控制点,如配料、混合、制粒等环节,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质量检测(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生产的每批饲料进行全面检测。
(2)检测项目应包括营养成分、卫生指标、药物残留、重金属等,确保饲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3)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进行隔离和处理,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4、仓储管理(1)饲料成品和原料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2)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鼠,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和消毒。
(3)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安排饲料的出入库,确保饲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5、人员管理(1)生产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入生产区域应穿戴工作服、帽、鞋等。
(3)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饲料生产工作。
二、饲料使用环节的规章制度1、合理选择饲料(1)根据养殖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生理状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饲料产品,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动物的需求。
饲料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饲料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饲料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饲料安全和质量的提升,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的合法合规,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饲料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饲料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
三、管理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饲料企业及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质量保障:饲料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的饲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3.持续改进:饲料企业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饲料质量和效率。
4.诚信经营:饲料企业及从业人员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确保提供的饲料真实可靠,不得做虚假广告或使用不合规的添加剂。
5.风险管理:饲料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四、生产管理1.原料采购:饲料企业应建立健全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料来源合法合规。
2.生产工艺:饲料企业应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生产各环节的责任人员和质量检测要求。
3.设备维护:饲料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4.生产记录:饲料企业应做好生产记录的管理,包括原料进货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产品检验报告等。
五、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体系:饲料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化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检验等,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质量检测:饲料企业应开展必要的质量检测,不得使用不合格原料和产品。
3.产品追溯:饲料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制度,能够对产品进行来源追溯和质量追溯。
六、销售与配送1.销售合同:饲料企业与客户之间应签订明确的销售合同,明确产品规格、数量、价格等。
2.质量保证:饲料企业应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3.配送管理:饲料企业应建立配送管理制度,保证产品按时、按需进行配送,并保证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
七、员工管理1.人员招聘:饲料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和从业资格要求,合理招聘员工,并进行资格审查。
饲料公司制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饲料公司的内部管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饲料公司的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第三条饲料公司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内容。
第四条饲料公司的管理制度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
第五条饲料公司的管理制度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第六条公司领导有权对本管理制度进行适时的修订和补充。
第七条公司全体员工有义务遵守本管理制度,并对其作出的任何违反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公司实行整体组织架构和部门分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九条公司设立总经理办公会,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和决策公司各项事务。
第十条公司在负责生产、销售、市场营销、财务等领域设立相应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对各自领域的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
第十一条公司设立员工代表大会,代表员工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公司领导有权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第十三条公司鼓励员工的创新和提案,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三章人事管理第十四条公司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招聘、录用、培训和考核。
第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对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考核成绩等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
第十六条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十七条公司建立员工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
第十八条公司重视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为员工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九条公司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公司的资金、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东北片区内部管理制度手册编制:东北片区生效日期:2010年8月1日第一部份各线路制度汇编目录——原料部 (4)一、原料采购规章制度 (4)(一)、原料供方控制程序 (4)(二)、采购合同控制程序 (5)(三)、原料检验控制程序 (5)(四)、原料部的职责与权限: (6)(五)、原料部质量安全目标 (6)二、原料合同的管理规定 (6)——生产部 (7)一、生产人员录用辞退管理办法 (7)二、生产主管指导手册 (8)(一)、生产主管的职责与角色认知 (8)(二)、生产管理的初级阶段:质量阶段---培养稳定的队伍 (9)(三)、生产管理的成长阶段:能耗阶段---设备成本 (17)(四)、生产管理的成熟阶段:效率阶段---精细管理 (19)(五)、生产管理总结 (22)三、生产线路考核办法 (22)(一)、考评对象及权重 (22)(二)、考核的方式 (23)(三)、考评的程序 (23)四、生产线路等级评定细则 (23)(一)、打包岗位评级标准 (24)(二)、投小料岗位评级标准 (25)(三)、投大料岗位评级标准 (25)(四)、倒运、装卸岗位评级标准 (25)(五)、看仓岗位评级标准 (26)(六)、中控岗位评级标准 (26)(七)、小料配制岗位评级标准 (26)(八)、制粒岗位等级标准 (27)(九)、装卸岗位等级标准 (27)五、生产线路现场全景视频管理规定 (27)(一)、全景视频管理要求: (27)(二)、现场管理的原则:地物明朗化 (28)(三)、现场管理具体要求: (28)(四)、现场管理图片标准 (28)六、控制颗粒料水份具体规定 (29)七、环模使用指导书 (30)八、设备配件管理流程 (31)(一)、配件的购买与入库 (31)(二)、配件的财务入账 (31)(三)、配件的领用 (32)(四)、配件库存金额的限制 (32)九、冬季降低颗粒料水份的方法 (32)十、车间生产质量控制关键点 (32)(一)、投料岗位 (32)(二)、投小料岗位 (33)(三)、中控岗位 (33)(四)、制粒岗位 (33)(五)、看仓岗位 (34)(六)、打包岗位 (34)(七)、倒运岗位 (34)十一、鱼料生产质量保证系统的具体措施 (35)(一)、原料 (35)(二)、生产加工 (36)十二、生产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37)十三、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规定 (38)(一)、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保养规程 (39)(二)、斗提机维修保养规程 (40)(三)、粉碎机维修保养规程 (42)(四)、风机维护保养规程 (43)(五)、刮板输送机维修保养规程 (44)(六)、混合机维修保养规程 (46)(七)、颗粒分级筛维修保养规程 (47)(八)、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维护保养规程 (48)(九)、螺旋输送机维修保养规程 (49)(十)、脉冲除尘器维修保养规程 (50)(十一)、逆流冷却器维护保养规程 (51)(十二)、皮带喂料器维修保养规程 (52)(十三)、破碎机维修保养规程 (53)(十四)、升降机维护保养规程 (55)(十五)、双筒初清筛维护保养规程 (55)(十六)、旋转分配器维修保养规程 (56)(十七)、永磁筒维护保养规程 (57)(十八)、圆筒初清筛维护保养规程 (58)(十九)、圆锥初清筛维护保养规程 (59)(二十)制粒机维修保养规程 (60)十四、生产设备定期检查内容表 (64)十五、生产线路车间报表月统计汇总的通知 (65)十六、生产线路车间报表月统计汇总表格式如下: (66)(一)、倒运岗位统计汇总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装卸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投料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66)(四)、粉碎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混合配料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粉碎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制粒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67)(八)、包装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司炉岗位统计汇总表样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七、生产线路车间报表原始报表的分类 (68)十八、东北片区废旧编织袋管理细则 (68)十九、散装料操作流程 (69)——品管部 (70)一、品管工作月计划 (70)二、回机料处理流程 (73)三、退货处理流程 (74)四、退货申请表见附录表 (74)五、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75)六、逾期料处理流程 (76)七、新进品管人员实习规划 (77)——财务部 (78)财务审批权限及手续的暂行规定 (78)(2004年3月修订) (78)关于调整省外工作人员津贴标准的通知 (80)员工差旅费开支标准 (81)关于总助以上人员交通费报销的通知 (83)关于规范分公司总助以上人员住宿的通知 (83)关于线路人员报销的管理规定 (84)关于签呈签批的流程 (84)业务招待费的管理规定 (85)销售会议报销管理规定 (85)工程付款流程 (86)原料采购付款流程 (87)各公司借调原料流程 (88)应收账款管理规定 (89)劳保用品采购发放标准及规定 (90)运费结算管理规定 (92)委托加工管理规定 (93)回机料的处理流程及规定 (95)制程回机料的入账方法 (96)市场赔偿支出管理规定 (96)周付款计划与货币资金余额管理规定 (97)存货周转天数管理规定 (97)财务档案管理规定 (98)物流档案管理规定 (101)关于车间核算理论配方用量的通知 (101)损耗原因分析 (102)东北片区财务部上报报表规定(2010.05.01执行) (108)办公室考勤制度 (110)员工休假制度 (110)办公室考勤制度 (112)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理赔流程 (113)食堂采购支出管理规定 (113)员工宿舍管理办法 (114)员工出入厂管理规定 (115)销售签呈样表 (116)第二部份各线路岗位职责汇编目录——生产部 (120)生产经理工作职责 (120)成品倒运岗位工作标准 (121)打包岗位操作标准 (122)电工工作标准 (123)锅炉工操作标准 (127)加油岗位操作标准 (128)看仓工工作标准 (129)投大料工操作标准 (130)小料投料工操作标准 (130)维修工工作标准 (132)配小料工操作标准 (135)原料装卸工操作标准 (137)制粒工操作标准 (138)中控工操作标准 (139)装卸岗位职责及装卸流程 (141)——品管部 (142)品管部职责 (142)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 (145)一、原料验收流程 (145)二、原料使用流程 (148)三、小料配料流程 (149)四、小料投放工作流程 (150)五、检验化验制度 (150)(一)化验室管理制度 (150)(二)样品抽取管理制度 (151)(三)样品检验分析判定制度 (151)(四)检品复检和比对试验制度 (152)(五)检验结果校核和报告制度 (153)(六)饲料标签的验收与签发制度 (153)(七)化学试剂安全贮存制度 (154)(八)仪器设备检定和管理制度 (154)(九)玻璃仪器管理和洗涤制度 (155)(十)检验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 (155)(十一)成品管理制度 (156)(十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157)(十三)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157)六、编织袋验收标准 (158)七、配方管理制度 (162)八、质量可追溯记录系统制度 (163)九、相关品管记录表格 (164)——财务部 (178)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准则: (178)出纳工作特点: (178)出纳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 (178)出纳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179)出纳工作流程: (179)日常业务处理规范标准及要求: (181)出纳工作的交接: (185)出纳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细节: (185)工作现场管理要求: (186)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规定 (187)关于凭证制作的部分规范要求 (189)出纳工作交接书 (196)岗位职责: (197)保管各岗位流程: (198)第一部分各线路制度汇编——原料部一、原料采购规章制度(一)、原料供方控制程序1、原料采购与品管部共同对所有原料供方进行考察评定。
选择符合条件的供方作为合格供方,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对优秀供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评价和选择合格供方,应依据下列准则:-供方是合法的组织,营业证照齐全;-具备相应原料品种的生产资质证明;-供方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现场考察,供方生产设施、生产现场符合卫生要求;-通过调查咨询,信誉良好。
3、负责供方考察的人员,除了考察供方生产现场外,还应察看供方的相关资质证:包括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并索取复印件;4、原料采购中心的内勤人员,负责收集所有供方的资质证明,分别编号管理。
与≤合格供方名录≥相对应,以利于检索;5、选定的合格供方应每年进行一次重新评价,更新≤合格供方名录≥,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方,增加新的合格供方。
6、所有的原料采购必须来自合格供方,向≤合格供方名录≥以外的供方采购原料,必须经原料专员批准,并经本公司原料检测合格。
(二)、采购合同控制程序1、根据片区的规定,除小米和玉米外,采购原料必须建立书面≤采购合同≥采,购员在采购前与供方沟通相关的采购信息,明确相关法规要求,通过合同条款中明确:原料的质量卫生指标、运输条件、供货时间、验收程序等;2、合同生效实施前必须经过评审,1万元以下的采购合同,原料部经理签字确认;1万元以上的采购合同,必须经过片区采购专员的签字确认。
3、订货洽谈过程中产生的传真、函件,必须作为合同的附件一同保存,由片区原料内勤负责整理归档。
4、片区签订的合同,生效实施后,片区采购中心把合同原文传真至各分公司,各分公司根据合同规定的分配数量,进行原料接收,实施检验。
5、所有的合同及其附件,由原料部内勤人员按月份归档整理,对合同进行编号管理,每月打印出合同明细,以利于快速检索。
(三)、原料检验控制程序1、原料的备货过程、原料包装材料、原料运输过程、特殊原料的生产过程,由原料部负责全程监控。
2、原料到厂后,由品管部负责原料检验,原料卸货过程中,负责原料检验的品管人员必须在现场全程监控。
3、原料检验先进行感官抽查,并检查运输车辆的卫生状况。
感官检验的内容包括:车辆是否运输过化学物质、包装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原料的外观色泽是否合格、原料的气味是否合格、原料运输是否受到雨淋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