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9
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来评估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和质量要求的能力。
这种综合试验通常包括物理性能测试、成型加工试验和工艺参数优化等。
首先,物理性能测试是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的基础。
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物理性能指标,可以评估材料的基本性质,以及材料的可加工性和适用性。
其次,成型加工试验是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中的重要环节。
这些试验通常涉及到常见的成型加工方法,如挤出、注塑、压制等。
通过在实际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可以评估材料在不同加工方法下的加工性能和成型质量。
成型加工试验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配比、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设定等多个环节。
模具设计是成型加工试验的前提,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材料配比是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分和配比比例。
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设定是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工艺参数,以获得良好的成型效果。
最后,工艺参数优化是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成型加工试验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材料的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结合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不断调整和改进工艺参数,直到达到最佳工艺参数的组合。
综上所述,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涉及到物理性能测试、成型加工试验和工艺参数优化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质量要求,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一综合试验可以评估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性能和质量,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继续探讨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的相关内容。
在物理性能测试方面,材料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密度影响着材料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物理性能。
通过密度测试,可以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原子排列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另外,硬度和抗拉强度也是常见的物理性能指标。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答案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答案1. 引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在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3.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包括抗压试验和抗拉试验。
在抗压试验中,使用压力机对不同样品进行加载,测量样品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负荷。
在抗拉试验中,使用拉力机对样品进行加载,测量样品在不同拉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荷载。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材料A的抗压强度为XXX,抗拉强度为XXX,弹性模量为XXX。
- 材料B的抗压强度为XXX,抗拉强度为XXX,弹性模量为XXX。
- 材料C的抗压强度为XXX,抗拉强度为XXX,弹性模量为XXX。
5. 结果解释和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解释和评价:- 材料A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适用于承受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 材料B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适用于承受较小荷载的工程结构。
- 材料C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处于中等水平,适用于一般工程结构。
6. 结论综合以上结果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材料A在抗压和抗拉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承受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 材料B适用于承受较小荷载的工程结构。
- 材料C适用于一般工程结构。
7. 实验改进和展望本次实验中,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仅对少数材料进行了测试。
未来可以扩大样品数量和种类,进行更全面的实验研究。
另外,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如耐久性、耐腐蚀性等,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
8.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对不同材料的适用范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项目教学基本要求
法;掌握C02焊焊接T艺,了解影响C02焊丁艺的|刃索,掌握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流量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管、夭平、漏斗、移液管、滤纸、玻璃棒、烘箱、浓度为5%的焦磷酸钠溶液、摆动式筛砂、软毛刷、蜡光纸、放大镜、偏光显微镜等。
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记录自己及同组同学(不同含水量)的实验结果(含水量、紧实率、标准试样重、透气率、湿压强度),用表格表示,绘制含水量与透气率、紧实率、湿压强度的关系曲线,分析含水量与紧实率、标准样重、透气率、湿压强度的关系。
2、整理含泥量、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及表面状态等实验数据,并制定成表,评价测定的原砂质量如何,并提出适用范围。
4.要求用正规实验报告纸,书写清晰。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7410085学分:1学时:32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适用专业:复合材料工程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选填)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开设的对应实验课程,旨在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先导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方法、表征手段与工具等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微观组织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仪、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用于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课程目标2: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力学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如硬度、拉伸和压缩试验、冲击韧性、摩擦磨损等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热膨胀系数、导电性等物理性能测试手段用于获得材料内在的性能参数;课程目标3:掌握利用文字报告、图表等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验数据的表达和解析能力。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毕业要求指标点3-2. 能够在社会、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毕业要求指标点4-4. 能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指必做、选做。
建筑工程材料实训报告为了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我校建筑系开设了建筑工程材料实训课程。
本次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和收获。
一、实训目的与背景建筑工程材料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认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
实训过程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砖瓦、钢材等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测试、工艺操作以及质量检测。
二、实训内容及方法1. 水泥实验水泥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我们通过实验测试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指标,并学习了水泥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要点。
实验中,我们按照先在试验室中制作好一定配比的水泥浆,然后通过塑料模具进行试样制备,最后对试样进行强度测试。
2. 混凝土实验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
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施工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一定配比的混凝土试块,并通过振动台进行振动,最后对试块进行强度测试和观察。
3. 砖瓦实验砖瓦是建筑中重要的墙体材料。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砖瓦的类型、性能以及施工要点。
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类型砖瓦的砌筑方法,并通过测试砌筑后的墙体强度和平整度。
4. 钢材实验钢材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
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钢材的分类、性能以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实验中,我们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了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了不同类型钢材的力学性能。
三、实训收获与感悟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建筑工程材料在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不仅掌握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实训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也让我体会到了建筑行业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实训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有差距、试验操作的误差等。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我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这些问题和解决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建筑工程材料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挑战。
工程材料实训心得(通用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程材料实训心得(通用19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基础实验+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处理报告单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0-1班实验者: 侯鹏飞学号10042107胡兴文学号10042108李东升学号10042110【实验名称】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的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仪器和设备:1、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实验材料及设备】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实验内容】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做实验前完成。
样品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20# 880℃25min 空冷45# 淬火880℃高温回火600℃淬火25min高温回火25min水冷T10 900℃30min 水冷2、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20# 45# T10 硬度HRB50 HRC20 HR63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的测定。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成分组织性能20# 马氏体F+P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45# 马氏体F+P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T10 马氏体+奥氏体P+Fe3C II硬度高,韧性适中【实验步骤】1、观察平衡组织并测硬度:(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拍摄显微组织;(3)测试硬度。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性能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刘洁学号:0926000309实验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实验1.1 聚合物复合材料共混实验一、实验目的:1. 利用混炼设备完成不同聚合物材料的共混改性;2. 掌握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以及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组成;3. 熟悉工艺参数对聚合物共混的影响;4. 了解积木式平行混炼型双螺杆常用的组合形式;5. 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实验设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组、转矩流变仪、鼓风干燥箱、加料勺、台秤和天平。
2. 实验材料: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分子中不饱和双键经过加氢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白油、聚丙烯(PP)、抗氧剂1010等。
三、实验步骤:【双螺杆挤出机实验操作步骤】:1. 预混合:将SEBS和白油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混合后放置24小时以上,使SEBS在白油中充分溶胀,得到O-SEBS;将O-SEBS、PP、抗氧化剂1010等按比例依次称取,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备用。
2. 开机前检查:开机前检查齿轮箱上油标,看齿轮油是否充足。
检查冷却水水位。
在冷却槽中放入充足的冷却水。
3. 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机组开机前设置:打开电源,设定螺杆不同区域的温度。
SEBS/PP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螺杆温度范围为175~200°C。
打开“水泵开关”,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0~30min 后开机。
将混好的料放入料斗。
4. 开机:旋转“油泵开关”确认油泵正常工作,油压(0.1~0.2MPa);启动切粒机开关,启动吹干机;按下“主机开关”,然后按“喂料启动”。
一般足迹刚启动主机转数在150~200r/min。
右旋“主机给定”至3-4左右,接着旋转“喂料给定”,数值不宜太大。
同时观察主机电流表,电流控制在20A左右。
5. 出料:观察物料从口模挤出,并伴有挤出胀大效应。
待出料稳定后,将聚合物物料从冷却水中拉出,速度适中。
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一、引言材料成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材料的加工与制造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材料成型方法的实际操作,探讨材料成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熟悉常见的材料成型方法,如挤压、注塑、拉伸等;2.学习掌握各种材料成型方法的工艺参数设置方法;3.分析与比较不同材料成型方法的优缺点。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金属坯料、塑料颗粒等;2.挤压实验:将金属坯料放入挤压机中,调整挤压机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进行挤压成型;3.注塑实验: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中,设定注塑机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进行注塑成型;4.拉伸实验:将金属试样放入拉伸机中,设定拉伸机的工艺参数,如应力、变形速度等,进行拉伸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挤压实验:经过调整挤压机的工艺参数,成功将金属坯料挤压成所需形状。
挤压成型具有高生产效率、成型连续性好、产品尺寸稳定等优点。
2.注塑实验:经过设定合适的注塑机工艺参数,成功将塑料颗粒注塑成所需形状。
注塑成型可以加工一些复杂形状的产品,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密度均匀等优点。
3.拉伸实验:通过拉伸机的测试,获得金属试样的力学性能参数,如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拉伸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机械性能。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材料成型是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材料成型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工艺参数的重要性。
不同的材料成型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很关键。
同时,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对于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工艺优化和产品设计也非常重要。
[1]XX.材料成型实验教程[M].XX出版社,20XX.[2]XX.材料成型工艺原理[M].XX出版社,20XX.。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和构造;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利用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二、工作原理
由灯泡发出—束光线,经过聚光镜组(一)及反光镜,被会聚在孔径光栏上,然后经过聚光镜组(二),再度将光线聚集在物镜的后焦面上。
最后光线通过物镜,用平行光照明标本,使其表面得到充分均匀的照明。
从物体表面散射的成象光线,复经物镜、辅助物镜片(一)、半透反光镜、辅助物镜片(一)、棱镜与半五角棱镜,造成一个物体的放大实象。
该象被目镜再次放大。
三、仪器结构
底座组、粗微动调节机构、目镜、物镜、物镜转换器、载物台、目镜管组、反光镜。
四、操作方法
•1.一手握住灯座,一手转动压有直纹的偏心圈,即可抽出灯座,将灯泡插入灯座后,再将灯座插入底座孔内。
•2.将底盘电源接好、并开亮灯泡。
•3.XJP--3A型双目金相显锤微镜为双筒目镜组,
需调整两目镜的中心距,使之与观察者两眼瞳孔距相适应,同时应转动目镜调节圈,使其示值与瞳孔距示值一致,否则会影响成象质量及齐焦性能。
•4.把一个磨得很光亮,大约在100X下进行观察的试样,放在载物台上。
此时应考虑采用适宜孔径的载物片。
•5.将10X物镜安装在工作位置上。
•6.装上10X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转动粗调焦手轮,在见到所观察试样的象时,再转动微调焦手轮,直到象清晰为止。
•
•7.旋转视场光栏圈,使光栏缩小,直至视场中出现比目镜视场光栏略小的可变光栏象。
•8、利用两个调节螺钉,使视场中的可变光栏象的中心与目镜视场光栏中心大致重合。
•9、打开视场光栏,使其象恰好消失于目镜视场光栏之外为止。
有时为了得到良好的衬度的象或者消除视
场边缘模糊部分,有必要把视场光栏象适当小。
•10.调节孔径光栏直径至10毫米(可按照光栏上刻度数定位),在其盖玻片面上放置磨砂玻璃,其磨砂面应向光栏一面。
调节灯泡位置(灯座前后、上下、左右移动),使孔径光栏获得最明亮而均匀的照明后,再转动偏心圈,将灯座固定在灯座孔中。
•11.根据所观察试样的要求,调节孔径光栏的大小。
一般使用情况下,可使孔径光栏在物镜出射瞳孔上的象约占物镜出射瞳孔直径的2/3。
要进行这一调节工作,可把目镜移出镜管,并从镜管中观察物镜后面的情况。
•12.仪器需进行显微摄影时(XJP-3A型双目金相显微镜需把其双筒目镜组换成单简目镜管组),只要把海鸥牌ZA4A型金相显微摄影仪联在仪器底座上,便单筒目镜管左转至水平位置,套上遮光罩,即可通过摄影仪的监测目镜进行调焦,使其成象清晰,并使其视场四周亮度及清晰度均匀一致,此时即可进行显微摄影。
五、注意事项
1、显微镜应避免灰尘、潮湿、过冷、过热与含有酸碱性的蒸气。
2.不要将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放在显微镜附近,同样不可在显微镜橱内放有腐蚀性化学品(干燥剂除外)。
3.透镜表面若有污渍时,可用清洁的亚麻布或脱脂纱布沾少许二甲苯或酒精与乙醚的混合液轻轻揩拭,但不得过多使用酒精。
4.显微镜镜筒内之灰尘,可用羊毛织品摩擦过的火漆棒吸去。
5.仪器长期使用后,应注意及时添加润滑油脂。
所用油脂宜粘度适当,避免酸性。
实验二金相显微式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了解金相显微组织的显示方法。
二、金相组织分析原理
金相显微分析就是利用显微镜的光学理论借助试样表面对光线的反射特点来进行的。
为了对金相显微组织进行鉴别和研究,需要将所分析之金属材料制备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经磨制抛光与腐蚀等工序,最后通过金相显微镜来
观察和分析金属的显微组织状态及分布情况。
三、金相显微式样的制备过程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有如下工序:取样、镶样、磨制、抛光、浸蚀等。
1、取样
取样是进行金相显微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显微试样的选取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取其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确定好部位后就可把试样截下,试样的尺寸通常采用直径为2~15mm、高度(或边长)为12—15mm的圆柱体或方形试样。
2、镶样
使用试样夹或利用样品锒嵌机把试样锒嵌在低熔点合金或塑料中。
3、磨制
(1)粗磨
钢铁材料试样的粗磨通常在砂轮机上进行,当试样表面平整后,粗磨就告完成,然后将试样用水冲洗擦干。
(2)细磨
细磨是在一套粗细程度不同的金相砂纸上由粗到细依次序进行的。
砂纸号数:50, 03, 05
4、抛光
(1)机械抛光
试样的机械抛光是在专用抛光机上进行的,靠极细的抛光膏与磨面间产生的相对磨削和滚压作用来消除磨痕。
(2)电解抛光
(3)化学抛光
5、浸蚀
最常用的金相组织显示方法是化学浸蚀法。
化学浸蚀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浸蚀剂对试样表面所引起的化学溶解作用来显示金属的组织。
四、浸蚀前后的显微组织
五、问题总结
1、粗磨时,采用砂轮机,式样放置不正导致磨面倾斜。
2、细磨过程中用力不均匀,导致式样不能被磨平,并且有凹凸痕迹。
总结与体会
这次实验主要考察了碳钢的热处理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