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1
特种蔬菜栽培学练习题一、选择题A. 白菜B. 苋菜C. 菠菜D. 香菜A. 营养价值高B. 经济效益低C. 种植技术要求高D. 市场需求旺盛3. 下列哪种土壤适合特种蔬菜种植?A. 沙土B. 壤土C. 黏土D. 盐碱土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沟灌二、填空题1. 特种蔬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 特种蔬菜的种植过程中,________是关键环节。
3. 为了提高特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4. 特种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特种蔬菜的种子价格普遍高于普通蔬菜种子。
()2. 特种蔬菜种植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3. 特种蔬菜的种植可以完全依靠自然降水。
()4. 特种蔬菜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四、简答题1. 请列举三种特种蔬菜及其特点。
2. 简述特种蔬菜栽培过程中的土壤管理要点。
3. 特种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4. 如何提高特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五、案例分析题某特种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六、计算题1. 假设某特种蔬菜种植基地面积为10亩,每亩产量为1500公斤,若计划将产量提高10%,请计算提高产量后,该基地的总产量是多少公斤?2. 一块特种蔬菜种植地,长50米,宽20米,若每平方米种植密度为25株,请计算该地块总共可以种植多少株特种蔬菜?3. 特种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有机肥,若每亩地需施用2000公斤有机肥,请计算一个500亩的特种蔬菜基地总共需要多少吨有机肥?七、名词解释1. 特种蔬菜2. 有机栽培3. 病虫害综合治理(IPM)4. 水肥一体化八、论述题1. 论述特种蔬菜栽培与传统蔬菜栽培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析我国特种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园林树木栽培》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乔木类的植物是()。
A 、金叶女贞B、银杏C、红花继木D、海桐2.属于灌木类的组合是()。
A 、杜鹃、山茶 B 、雪松、侧柏C、马褂木、香樟D、杨树、悬铃木3.属于乔木类的组合是()。
A 、杜鹃、山茶 B 、黄杨、栀子C、马褂木、香樟 D 、红叶石楠、桂花4.园林树木幼年期最重要的栽培措施是()。
A 、整形修剪 B 、防治病虫害C、土壤管理D、防寒越冬5.树木不同器官和组织进入休眠的早晚不同,在秋冬季最易受冻害的树木器官和组织是()。
A 、顶芽B、根颈C、主干 D 、主枝6.据研究,最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发育的昼夜温差是()。
A 、5℃ B 、8℃C、12℃D 、15 ℃7.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月季 B 、紫薇C、一品红D、香石竹8.对氯气抗性强的树种是()。
A 、杜鹃 B、夹竹桃C、杨树D、臭椿9.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强的植物是()。
A 、桂花 B、杨树 C、月季D、竹子10.对氟化氢抗性强的树种是()。
A 、海桐 B、茉莉C、凌霄D、杨树11.属于旱生植物的是()。
A 、香樟 B 、枫香C、水杉D、柽柳12.属于喜碱性植物的是()。
A、杜鹃 B 、侧柏 C、山茶 D 、栀子花13.喜中性土壤的植物是()。
A、杜鹃 B 、雪松 C、山茶D、栀子花14.最适合月季生长的土壤pH 值范围在()。
A 、pH=4.5 B 、pH5~6 C、 pH6~7D 、pH7~815.无性繁殖的木本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中一定没有()。
A 、种子期B、衰老期C、幼年期D、成熟期16.喜碱性土的树种是()。
A 、杜鹃 B 、侧柏C、雪松D、山茶17.南方温暖多雨地区坡地上选择苗圃地时,宜选()。
A、东南或东北坡 B 、西北坡C、西南坡 D 、南坡18.苗圃用水要达到一定的水质,含盐量最高不超过()。
A 、 0.1%B、0.15%C、 0.2% D 、 0.25%19.苗圃生产用地面积是指()。
种植基础第一章习题1、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甘蔗D、小麦2、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小麦C、油菜D、白菜3、下列属于喜光植物的是A、大豆B、棉花C、桧柏4、下列属于喜阴植物的是A、梅花B、谷子C、人参5、番茄属于植物A、长日照B、短日照C、中间性6、白菜属于植物A、长日照B、短日照C、中间性7、银杏、向日葵是植物A、喜光B、阴生C、耐阴8、大豆、豌豆是植物A、喜光B、阴生C、耐阴9、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大B、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小C、随纬度增低,太阳辐射增小D、二者之间没有多大关系10、早春进行栽培时通常选择地膜覆盖的主国目的是为了A、保持地温B、提高地温C、降低地温D、消灭杂草11、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高,地球向阳部分面积最大,受热最多,白昼最长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A、夜间B、清晨C、正午D、午后13、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低,地球向阳部分面积最小,受热最少,白昼最短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4、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温度通常出现在下午时间段,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时间段A、12:00—13:00 日落前B、14:00—15:00 日出前C、12:00—13:00 日出前D、14:00—15:00 日落前15、生物生存的基本能量来源是A、水分B、太阳光C、温度D、土壤16、是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A、地温B、气温C、土壤湿度D、空气湿度17、高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18、植物生育期间的活动温度的总和叫A、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19、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20、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21、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土壤表层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月份A、1—2月B、5—6月C、7---8月D、9—10月22、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23、一般来说,植物生命活动的温度范围是A、20—30℃B、5—40℃C、-10—50℃D、15—45℃24、广义农业不包括A、种植业B、牧业C、林业D交通运输业25、气温的变化超过了植物生育的极限温度,植物生命活动停止,这时的温度称为A、致死温度B、生物学上限温度C、生物学下限温度D、农业界限温度26、在病虫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A、生物防治法B、植物检疫法C、农业防治法D、化学防治法E、物理防治法27、()是植物叶绿素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A、吐絮期B、蕾期C、花铃期D、苗期正确答案:C2、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芦苇B、烟草C、高粱D、棉花正确答案:C3、将北京的大豆引种到武汉,生育期将()A、死亡B、缩短C、延长D、不变正确答案:B4、下列一年两熟的复种方式中,正确的是()A、小麦--棉花B、小麦--油菜C、油菜--早稻--晚稻D、棉花--花生正确答案:A5、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A、2片B、多于3片C、3片D、1片正确答案:C6、晚稻育秧期间处于高温季节,秧苗易徒长,为培育多蘖壮苗,可施用()A、尿素B、多效唑C、复合肥D、过磷酸钙正确答案:B7、稻套麦适宜的共生期()A、少于5天B、为10-15天C、在15天以上D、为7--10天正确答案:D8、玉米由异养生长转入自养生长的时期是()A、三叶期B、四叶期C、二叶期D、一叶期正确答案:A9、棉花幼苗属于()。
A、子叶留土幼苗B、子叶出土幼苗C、子叶半出土幼苗D、子叶半留土幼苗正确答案:B10、玉米出苗后应及早间苗,通常在()叶期间苗。
A、四、五叶期B、以上均不是C、六叶期D、三叶期正确答案:D11、关于水稻的花和花序,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开花顺序由上向下B、柱头二裂成羽状,有紫色、红色或无色。
C、水稻花为不完全花D、稻穗为复穗状花序.正确答案:D12、水稻播种后发芽的最低温度是()℃。
A、8--10B、6--8C、12--14D、10--12正确答案:D13、玉米苗期以()生长为中心。
()A、根系B、雌蕊C、叶片D、茎秆正确答案:A14、春玉米适期播种的条件5--10Cm的土温稳定在()A、12--15℃B、5--10℃C、10--12℃D、15--20℃正确答案:C15、水稻和稗草的叶比较,稗草的叶()A、无叶舌和叶耳B、无叶片C、无叶鞘.D、无叶枕正确答案:A16、发芽床是提供水分和承放种子的衬垫物,通常小粒种子选用()为发芽床。
作物栽培技术练习题耕作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B玉米花生 C 绿豆甘薯 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芦苇B天麻C三叶草 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4. 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 B 小麦油菜 C 玉米马铃薯 D 高粱豌豆5.荞麦是()A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中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6.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的是()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应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8.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 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9.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的是()A 中耕B 控地C 耕地D 平地10.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休闲B 复种C 免耕D 轮作11. 下列作物中既是四碳作物,又是短日照作物的是()A 水稻B 小麦C玉米 D 油菜12. 将玉米与大豆分行分带种在同一块地里,属于()A 混作B 套作C 间作D 轮作13.土壤耕作不能()A 增加土壤肥力B调节土壤水分 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14.耕作效果最好的是()A 秋耕B 伏耕C冬耕 D 春耕15.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A 10--15CMB 10--20CMC 20--25CMD 25--30CM二、多项选择题(只有全选对,才能得分)1.间套作时,带宽的调整取决于()A 农作物品种特性B 土壤肥力C 农机具D 种植密度2.作物布局的前提是()A生态适应性 B 自然条件 C 社会需求D土地利用充分3.翻耕的作用是()A 松土B翻土 C 碎土 D 平整土地4.基本耕作包括()A旋耕B中耕 C 深松耕 D 作畦5. 起垄的作用是()A提高地温B防止表土板结C压埋杂草D保墒6. 少耕免耕的做法有()A 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B 用化学措施代替土壤耕作C 用先进的器具代替土壤耕作D 用休闲代替土壤耕作7. 复种争取农时的技术有()A 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B 套作C 抢时播种早发早熟D 育苗移栽8.复种的形式有()A 再生复种B 接茬复种C 移栽复种D套作复种9.两熟复种的主要形式有()A 小麦玉米两熟B 小麦花生两熟C 小麦棉花两熟D 小麦大豆两熟10.间套作的作用有()A 增产增效B 稳产保收C 协调农作物争地矛盾D 减轻杂草危害三、判断题1. 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 )4. 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是土地有限性与日俱增的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5. 农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 )6. 化学调控、叶面施肥不属于作物轻型化生产技术( )7. 栽培作物就是人们从野生植物中挑选出来种植的植物( )8. 耕作制度包括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农田土壤管理制度( )9. 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即为复种( )10. 复种技术的要点之一是采用套作生产( )四、简答题1.农作物布局的条件有哪些?2.实现复种的条件是什么?3.说明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短日照植物?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A. 密植B. 间作C. 套作D. 轮作3.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磷酸二铵C. 钾肥D. 鸡粪4. 下列哪种作物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种植?A. 棉花B. 花生C. 烟草D. 蔬菜5.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3植物?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大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 土壤的pH值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3. 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磷肥能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钾肥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4. 任何作物都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5. 作物的产量与土壤的肥力、水分、光照等因素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作物生长的三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2. 常见的作物轮作方式有____、____和____。
3. 作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和____。
4. 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
5. 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时期是____和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基本任务。
2. 简述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3. 简述作物栽培技术的概念。
4.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应用领域。
5. 简述作物产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适宜水稻生长的灌溉方案。
2. 制定一个小麦的施肥计划。
3. 设计一个玉米的种植密度。
4. 制定一个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5. 设计一个棉花的栽培技术方案。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作物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光照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实验方案。
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A. 蔬菜B. 水果C. 草地D. 花卉2.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植物的哪个方面?A. 分子生物学B. 生长发育C. 遗传学D. 微生物学3.以下哪个因素对园艺植物栽培具有重要影响?A. 土壤质量B. 天气状况C. 种子品质D. 光照强度4.对于果树的栽培,以下哪个因素最为重要?A. 土壤湿度B. 温度C. 光照D. pH值5.以下哪个不是园艺植物栽培学中常见的病害?A. 白粉病B. 花叶病毒病C. 农田杂草D. 根腐病二、填空题1.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的学科。
2.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关注植物的_________、生长和_________。
3.良好的_______质量是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
4.光照、温度和湿度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_________因素。
5.合适的施肥和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1.简述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2.解释园艺植物栽培学中的"无土栽培"。
3.列举并解释影响园艺植物栽培的主要因素。
四、论述题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对园艺植物的种植和栽培进行研究,为保障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防控,旨在通过优化种植环境、调节养分供应和控制病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不同园艺植物的适应性、生物学特性、养分需求、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代谢机制,园艺植物栽培学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案,确保植物在最佳状态下生长和发育。
园艺植物栽培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无土栽培",即在没有传统土壤的情况下种植植物。
采用其他介质如水培、气溶胶或人工培养基等替代土壤,可以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种植基础强化训练习题》第一章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一、判断题1、某物体或某地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常用太阳总辐射表示。
()2、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强。
()3、对于短日照植物而言,每天光照时间越短越好。
()4、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需要选择早熟品种。
()5、同纬度地区间引种易成功。
()6、吊兰和人参属于耐阴植物。
()7、光能利用率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储存的能量占所得到的太阳能量的百分数。
()8、高产田的光能利用率可以达到6-8%。
()9、同纬度下,海拔越高,土壤温度越高。
()10、生产上,通常选择在向阳南坡建温床育苗。
()11、根据作物完成生育周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量,可把作物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12、在温度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中,气温的影响大于土温。
()13、一般情况下,降水是指云中降水。
()14、霜是在贴地气层的温度为0℃以上时形成的。
()15、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加,空气干燥。
()16、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是一致。
()17、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空气湿度关系极为密切。
()18、蒸腾系数越大,植物的抗旱能力越强。
()19、需水临界期是植物对水分供应要求最敏感的时期,但不一定是植物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20、植物生产对大气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21、合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特点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22、有些低等植物如水草、藻类、水葫芦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23、白霜对植物的危害通常比黑霜严重。
()二、选择题1、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
A. 清晨B.上午C.正午D.午后2、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随纬度高,太阳辐射弱B.随纬度低,太阳辐射弱C.随纬度高,太阳辐射弱D.二者无关联3、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短是()。
A.春分B. 夏至C.秋分D.冬至4、山顶生长的鲜花色彩比较鲜艳是()作用的结果。
无土栽培模拟习题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大棚秋延迟黄瓜栽培时通常采用的作畦方式是()A、高畦B、高垄C、沟畦D、平畦正确答案:A2、以下作为土壤的主体,常形容它为土壤骨架的是OA、土壤空气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矿物质正确答案:D3、相对含水量常用作判断土壤是否需要灌溉的重要依据,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自然含水量与O的比值A、土壤最大持水量B、毛管上升水的最大量C、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D、土壤田间持水量正确答案:D4、以下无土栽培方式中,不属于水培的是A、营养液膜法B、深液流法C、动态浮根法D、喷雾栽培正确答案:D5、存在于毛管孔隙中,由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称为OA、重力水B、毛管水C、膜状水D、吸湿水正确答案:B6、对多数蔬菜来说,适宜的EC值范围为Oms/cm,过高不利于生长发育A、1.5-2.5B、O.5-2.OC、O.5-3.OD、1.5-3.0正确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碱性肥料的是OA、钙镁磷肥B、磷矿粉C、过磷酸钙D、硝酸钾正确答案:A8、黄瓜育苗多选用()孔穴盘A、50B、72C、288D、128正确答案:B9、昆虫取食叶片后出现缺刻、孔洞,这种害虫的口器为OA、刺吸式B、舐吸式C、咀嚼式D、虹吸式正确答案:C10、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喜温蔬菜,在冬季久阴骤晴情况下应采取措施是()A、及时拉苫B、回苫C、不揭苫D、灌水正确答案:B11、茄果类蔬菜移苗以()叶期为主,瓜类蔬菜移苗可在一叶一心时或出圃时进行A、2B、4C、3D、1正确答案:A12、创造团粒结构、破除土壤板结、改善设施土壤孔性状况最常用最可行的措施是OA、合理轮作B、中耕松土C、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D、大量施用化肥正确答案:C13、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发病时在叶背出现一层OA、白色粉状物B、白色霜状物C、灰黑色霜状物D、灰色霉层正确答案:B14、秸秆直接还田时可能因微生物争夺氮素出现黄苗现象,解决的措施之一是配合施用()A、速效氮肥B、有机肥C、速效钾肥D、速效磷肥正确答案:A15、表土耕作为土壤基本耕作的辅助措施,作用深度限于土壤表层O以内,包括耕地、耨地、镇压、作畦和起垄等项内容。
总论部分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狭义作物: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农业上所指的粮、棉、油、麻、烟、糖、茶、桑、蔬、果、药和杂等农作物。
2.广义作物:凡是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都叫作物。
3.生长:指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的演化。
4.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5.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6.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植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7.生育时期:作物一生中植株外部形态呈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8.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生育期(以天为单位)。
一般以籽实为播种材料又以新的籽实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其生育期是指籽实播种后从出苗开始到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则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之间的总天数;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通常将生育期分为秧田期和大田期。
9.生态因子:作物生活在田间,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子都与作物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作用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它们都是作物的生态因子。
10.生活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日光、热量、水分、养分和空气是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作物就无法生存。
这些因子是作物的生活因子。
11.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必须大于某一时数(临界日长)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形成花芽;否则植株即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这类作物叫长日照作物。
12.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
13.光补偿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实际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平衡,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叫做光饱和点。
)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表观光合速率等于零,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14.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强度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时,光合强度不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趋于稳定,此时的光照强度叫光饱和点。
放秋垅:直铲而不趟,并把垅台上的土放下来的措施.其作用是晒墒、提温、除草、促早熟、拔大草、蹲苗促壮.休眠: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予发芽的适宜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休眠.分为自然和被迫休眠.病毒病害:由于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典型症状:病毒侵染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种薯:作为种子用的薯块.脱毒种薯:种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经检测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退化: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植株的逐年变小,叶片皱缩卷曲,叶色浓淡不均,茎杆矮小细弱,块茎变形龟裂,产量逐年下降的现象.试管薯:在培养瓶内通过诱导,与试管苗叶腋间形成的通常直径为2-10mm大小的块茎.微型薯:在防虫温室内人工合成营养基质中,通过试管苗移栽、试管薯栽培或茎段扦插,生产的直径为1-10cm左右的小型薯块.生理价(%)=沉积氮/吸收氮*100;沉积氮=可消化氮—尿N—内分泌N;吸收氮=饲料N—粪N—可消化N.始花期:田间开花株数达10%的时期.结荚期:当田间幼荚形成长达2cm以上的植株占50%以上的时期.开花结荚期: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行并进的,这两个时期统称为开花结荚期.穗码:高粱小穗着生于三级枝梗,并按枝梗级别逐级形成小穗群,其中一级枝梗上的小穗群称.常异花授粉作物:在天然条件下异花授粉杂交率较高,而基本进行自花授粉的作物.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墨西哥附近,距今有5000年历史.玉米棒三叶的叶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重,有利于果穗干物质积累.玉米旧称玉米黍,俗称包米、棒子、玉茭茭、包谷、珍珠米等.玉米用于粮食、酒精、轻工业原料、手工业原料、外贸物质.我国文献记载玉米最早的为:“颍州志”1511年栽培种玉米的类型(有9个亚种):有稃种;蜡质种;甜质种;爆粒种;硬粒种;半马齿种;马齿种;甜粉质种;粉质种.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荷兰薯、爪哇薯.马铃薯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分布广、既是菜又是粮等特点.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圆形或椭圆.果皮为绿色、褐色或紫绿色.果实内含种子100-250粒,千粒重0.5-0.6g,成卵圆形,淡黄或暗灰色.马铃薯常见病害: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虫害: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种薯退化是引起产量降低和商品性状变差的主要原因.马铃薯退化的原因是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常用的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1)指示植物检测(2)免疫吸附电子显微镜检测(3)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常用的类病毒检测技术(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2)往返凝胶电泳(RGE)3cDNA探针大豆、花生、油菜、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提高生理价的原因是食物中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大豆子粒中含有:蛋白质(40%);碳水化合物(30-33%);脂肪(20%);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1B2烟酸,大豆是粮食、油料、饲料.大豆主茎生长特点类型: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大豆按分支多少,强弱分:主径型、中间型、多支型.大豆叶片寿命:下部叶最短,中部也最长,上部叶也比较的短.大豆是喜光短日照,喜温.如果播种期延迟,生育期缩短,活动积温随之减少.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典型C3植物.大豆“硬粒种”:这种子粒不易吸水膨胀.原因:种皮栅栏组织外面的透明带含有蜡质或栅栏组织硬化造成的.高粱属于圆锥花序,有无柄、有柄小穗,无柄小穗为两性花,有柄为单性花.高粱小穗分为顶端小穗和侧小穗.顶端小穗由三个小穗为一组,侧小穗由两个小穗为一组高粱适应性强,具有抗旱耐涝,耐烟碱、耐瘠薄,是高产稳产作物,营养价值高高粱原产于热带的非洲,具有高温短日照的发育特点.高粱根据花序构造分为散穗和密穗亚种.根据农艺性状分为食用、糖用、饲料用、兼用. 高粱的开花顺序:由上而下,由外向内.1今后玉米发展方向?答:①稳定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扩大优良杂交种的应用面积③合理增施化肥和有机肥,大力提高秸杆还田④扩大机播及灌溉面积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⑥改进耕作栽培方法2玉米为什么是潜力大的作物?答:①玉米是C4作物,是非光呼吸作物.叶片维管束鞘中具有克兰兹结构.②玉米光饱和点高,可达10万lux,比水稻、麦类高2倍左右③CO2补偿点很低,光合强度很高.④自动调节能力强,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可以建成高光效的冠层结构.⑤玉米对前茬的要求不高,只要肥水跟上,就能获得高产.但需肥要求较高,如密植、光照不足、缺肥,易形成空杆.3玉米的生长发育?答:玉米的一生: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为止的过程.表示生长发育的过程.玉米的生育期:播种到成熟的天数.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温度有关;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长;播种早—长;播种晚—短;温度高—短;;温度低—长.4.玉米大喇叭口期特点?答:①时期:雄穗,性器官形成期,四分体、花粉粒形成;雌穗,小花分化期——雌雄分化,雌蕊长,雄蕊退化,离开花天数11~14天.②形态特点:棒三叶开始甩而未展开;新叶丛生,上平中空,呈喇叭口状;茎上部能摸出,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5.玉米的根系?答:栽培学分初生根和节根(次生根).初生根分胚根(种子根)、侧根、初生不定根(次生胚根[3-7条]).节根(次生根)分胚芽鞘根[4-6条]不分支、地中节根、地上节根(支持根、气生根).植物学从相反的角度上定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分胚轴根和茎节根.初生不定根和胚芽鞘根属胚轴根.地中节根和地上节根属茎节根.6.玉米根的功能和特点?答功能:吸收、支持、合成特点①节根很发达:既有地下茎的节根,又有发达的地上茎节根,总面积为地上部绿色面积的200倍.②支持根作用显著:表皮角质化,厚壁组织特别发达,合成能力特别高.③吸收能力强:根尖根毛数42500条∕cm2,增加5.5倍表面积,根毛渗透压大.7.根系生长与其他器官的关系?答:根系与地上部生长是平衡协调关系,胚根、地下节根与株高、棒三叶长短有密切关系;支持根可以防倒,并能减轻果穗秃尖;根重随生长而变,根重到抽穗开花期达顶峰.8.玉米的花序特点?答:玉米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雄花序为圆锥花序;分枝分化比其它禾谷类相比差;雌花序为肉穗花序,两种花序均为单性花.9.玉米开花顺序?答:雄穗:一般出穗后2~5天开始开花,有的7天后开始开花;穗轴:主轴、中上部开始开花,向上向下开;穗节:中上部开始,向上向下开;每穗节小穗:有柄小穗到无柄小穗;每小穗小花:靠内颖小花到靠外颖小花;雌穗:一般穗茎部的中下部的花丝先开始伸长并吐丝,然后向上向下,顶部最后吐丝;授粉受精:吐丝1~5天内授粉,授粉6小时后受精.10.玉米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特性?答:一温度:玉米的三基点温度比温带原产的小麦显著高,但与水稻相比,最低的温度略低,最适温度大致相似,最高温度超过水稻.1玉米发育各时期的温度要求:当萌发时期温度最低 6~7℃,开花时期最高26-27℃,拔节、穗分化时期 15-18℃,灌浆成熟期 16℃时,有利于子粒干物质的积累2玉米各器官生理功能对温度的反映:①玉米根的吸收功能和温度:根系吸水最适温度20-24℃②玉米的呼吸与温度:根系的呼吸作用对温度的敏感较差,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呼吸强度.但叶片与此相反.3.玉米的阶段发育与温度:①春化阶段:早熟种 9-13℃需7-13天;中熟种 9-17℃需12-17天;晚熟种 20-25℃需17-25天.②光照阶段:通过温度的提高可以缩短光照阶段时间;出苗——拔节期增加1℃/日,可以缩短3日的抽穗期.二水分:1玉米的吸水规律①随着生育的进展吸水量逐渐增高:到抽穗、开花期,新陈代谢最旺盛对水分要求达到它一生的最高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生育前期植株矮小,地面覆盖不严,田间水分消耗——棵间蒸发.生育后期植株较大,地面覆盖较好,土壤水分消耗——叶面蒸腾②影响玉米吸水的因子:品种(高矮)、气候、土壤、栽培技术2玉米是能耐旱而需水较多的作物①能耐旱:蒸腾系数小;具有强大的根系,吸水能力强;几乎没有休眠期,播种后可以立即使用土壤墒情②需水量较多:虽中后期能形成强大的根系,但生育初期尚不具备此种强大根系,而暂不能利用土壤墒情;由于所需温度要求较高,在低温时期的土壤墒情不能很好的利用;蒸腾系数虽小,但生育期长,总需水量仍较多100-120kg/株.11保温栽培的意义和增产原因?答①提高温度:地膜≧2℃/日×60-70=130℃左右.育苗栽培≧10℃/日左右×20天左右=200℃左右.由此可以解决“一长一短,一高一低”(品种生育期长,当地无霜期短;品种需要积温高,当地积温低)的矛盾,以在山地区可以播种“平原种”②早生快发:可以充分利用春季土壤墒情,地温可以上升③个体发育良好,单株产量高: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苗齐、苗壮、根、叶活力强;可以防止早衰,提高抗倒伏、抗灾能力④群体发达又整齐:可以提高田间保苗率,分布均匀、生育整齐、穗数增加、群体协调.12玉米的播种?答①适时早播.适时早播的好处:可以提高田间出苗率;根系发育相对增强;营养生长良好;可增强抗灾能力②播期的确定.确定播期根据:当时温度,土表层5-10cm处;日平均温度8-10℃;土壤墒情60-70﹪;品种:晚熟种早播,中早熟种适当晚播③合理密植.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播种量的多少依种植密度、播种方式、种子大小以及发芽率高低而异.13.玉米合理密植的原理?答:①玉米的叶面积系数可变范围较大,但其适合范围却不大.玉米的叶面积系数上限达为≧8,但其适宜上限仅为3.5左右时,其中下部叶片降到光补偿点附近.②玉米在遮光条件下,最易受害.玉米在遮光条件下,不仅干物质重积累减少(负数)而且叶绿素的损失(破坏)也很明显.14玉米的蹲苗促壮(蹲苗的意义?)答①玉米地蹲苗原则:只在茎、叶过旺、过茂的苗进行蹲苗.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黄、瘦、弱苗不仅不蹲苗,应加强水肥管理.②蹲苗特点方法:耕而不培、扒土晒根、以水控肥.玉米地不能进行压青苗.时期:在幼苗期进行,最晚也在拔节初结束;蹲苗时间长度,一般在20天左右,过短起不到作用,过长则苗早衰而成“小老苗”.15.玉米各生育时期特点和其栽培管理?答①播前准备(备耕—播种) 生育特点:种子进行库存状态,但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吸湿性强,含水量较高,亦易变质.主攻目标:搞好农田基田建设,创造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播种管理和夺取高产打好基础.基本措施:平整土地、深耕改土、施足底肥、耙细耙透、选用良种、精选种子、搞好种子处理②播种期(播种—出苗)生育特点:如果温、湿、氧气条件具备立即萌发,但在低温、高湿时易粉种,足温、缺墒时落干而长期不出苗.主攻目标:适时早播、保证苗全、苗齐、苗壮.基本措施:及时保墒、适时早播、种植密度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提高播种质量,育好移栽用苗③苗期(出苗——拔节 30-35天)生育特点:根系生长较快,茎叶生长缓慢,主要进行营养生长.主攻目标:促进根多、根深、叶绿、宽厚、茎扁,苗要蹲实,壮而不旺.基本措施:查田补种(苗)、苗间定株、松土灭草、蹲苗、扒土晒根(不培土)及时防除病虫草害,主要为地下害虫④穗期(拔节——抽雄 25-30天)生育特点:营养、生殖生长并进,叶片增大、茎节伸长、穗分化三者同时进行.主攻目标:争取杆壮穗大、粒多,以攻杆攻穗为主,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肥,茎叶只促中上部,防止茎部徒长过茂.基本措施:去杈去蘖、追肥浇水、中耕培土、趟地笼、防除粘、蚜、螟虫⑤花粒期(抽雄——成熟 30-35天)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进行生殖生长.主攻目标:为授粉、结实创好条件,护好根、茎、叶,增强其功能,提高光合效率,防止早衰、争取活熟,以使粒多大重,夺丰收.基本措施:破除板结、放秋拢、拔大草、去除空杆、雄穗、无效果穗,进行人工补助授粉,防倒抗灾、收割.16马铃薯的根?答: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所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只分.用种子繁殖的根系为直根系.马铃薯的须根系分为出生根(芽眼根)和后生根(匍匐根).①初生根是在初生芽的基部靠种薯处紧缩在一起的3-4节所发生的根.初生根的分枝力很强,分布宽度30cm 左右,深度可达150-200cm,是马铃薯根系的主体.②匍匐根是在爱植株生长期间,由地下茎节处匍匐茎的周围发生的根,3-5条成群分布在匍匐茎的近旁,长度10-20cm.匍匐根的分枝力较弱,但随匍匐茎的增多,匍匐根亦多,它对磷的吸收作用很强.17马铃薯的茎?答: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①地上茎:是由块茎芽眼抽出地面的枝条形成.茎多汁、呈绿色,间有紫色的.茎的横切面在节处为圆形,节间部分为三角形或棱形.在茎的枝上,由于组织的增长形成突起的翅.沿茎作直线着生的为直翅;呈波状起伏的为波状翅. 茎的高度因品种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并受栽培条件影响.早熟品种茎细弱,节数少,上部分枝多,总分枝数少,茎较矮,一般为40-70cm.中晚熟品种茎粗壮,节数多,基部分枝多,总分枝数多,茎较高,一般为80-120cm.肥水条件好茎节高,反之,则低.丰产类型的品种,大多茎杆粗壮,基部分枝多而且出现的早.马铃薯茎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一茎都可以发生不定根,其腋芽在合适的条件下都能长成一棵新的植株.生产上就利用茎的再生能力强的特点,采用分株、育芽掰苗、剪枝扦插、压蔓等措施来增加繁殖系数,提高产量②地下茎:主茎的地下结薯部位.用地表向下至母薯,有粗逐渐变细,长度因品种、播种深度和生育期培土高度而异,一般10cm左右.节数多为8节,个别品种也有6或9个节.每节的叶腋间,通常发生匍匐茎1-3个③匍匐茎:地下茎节上的腋芽发育而成,是形成块茎的部位.一般匍匐茎越多,形成块茎也多.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略呈水平方向生长,入土不深,大部分集中在地表0-10cm的土层内.长度一般为3-10cm,短的仅1-2cm,野生种长达1-3米.生产上要求匍匐茎短,结薯集中,这样便于管理和收获.匍匐茎具有地上茎的一切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如遇高温高湿和氮肥过量或培土不及时而露出地面,可转变为地上茎,发生新叶,形成侧枝.地上茎埋入土内可转为匍匐茎.因此采用压蔓、分次培土、培育短壮芽可以增加匍匐茎的数量,从而增加结薯数.※④块茎 (什么是马铃薯块茎的顶端优势?生产上应如何利用它?)块茎是一短缩而肥大的变态茎.当匍匐茎顶端停止了极性生长,它的髓部、韧皮部及皮层的薄壁细胞分生和扩大,并积累大量淀粉,从而使匍匐茎顶端膨大而形成块茎.块茎具有地上茎的各种特征.在块茎生长初期,块茎上有鳞片状小叶,缺乏叶绿素,至块茎稍大后,鳞片状小叶雕萎,残留叶痕呈月芽状,称芽眉.芽眉里向内凹陷成为芽眼.芽眼在块茎上的分布与地上叶片在茎上的排列顺序相同,顶部密,基部稀.块茎上的芽眼数与地上部主茎节数相等. 每个芽眼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未伸长的芽,中央较突出的为主芽,其余的为副芽.整个块茎来说,顶芽先萌发,并发壮芽,即顶端优势.顶芽比基部芽出苗早3-5天,一般增产20%左右.生产上,为了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常把顶芽部分进行纵切,以增加顶芽的利用率.块茎表面有许多气孔,称为皮孔或皮目.通过皮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维持块茎正常代谢.皮孔的大小和多少,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不同.土壤粘重、湿度大而通透性差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皮孔细胞增生裸露,于是在块茎表面形成了许多极不美观的小疙瘩,既影响商品质量,又为病菌的入侵大开方便之门.马铃薯植株的各部分,还含有不等量的茄精(又称龙葵素).这种物质具有毒性,对人体和家畜有毒害.在成熟的块茎中茄精含量很少.但已萌芽和见光过久的块茎中,则含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外皮及幼芽中,髓部最少.含茄精最多的品种可达0.055%以上.块茎露光过久,产生茄精即多,致使块茎品质降低.在选育新品种时,应注意选择茄精含量低的品种,在收获贮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露光机会,以免茄精含量增加.但作为留种用的块茎则不怕见光.块茎的大小依品种和生长条件而异.一般每块重50-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块茎的形状也因品种而异.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产生一定变异.一般呈圆形、长筒形、椭圆形.块茎皮色有白,黄,红、紫、淡红、深红、淡蓝等色.块茎肉色有白,黄,红,紫、蓝及色素分布不均匀等,食用品种以黄和白者为多.18马铃薯花的特点?答: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序为聚伞花序.每个花序有2-5个分枝,每个分枝有4-8小花.花冠合瓣,基部合生成管状,顶端五裂,花冠有白、浅红、紫红及蓝色等.雄蕊5枚,抱合中央的雌蕊.花药有淡绿、褐、灰黄及橙黄等色,淡绿和灰黄的花药常不育.雌蕊1枚,子房上位,胚珠多枚.19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答:现蕾至第一花序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地上茎顶端封顶叶展开,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全株匍匐茎顶端均开始膨大,直到最大块茎直径达3-4cm,地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重达到平衡(器官同体平衡).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该期经历30d左右.关键措施: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迅速建成同化体系,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迅速转向块茎.20马铃薯的块茎增长期?答:盛花至茎叶衰老为块茎增长期.生长特点:茎叶和块茎生长都非常迅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体积和重量不断增长,是决定块茎体积大小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经历15-25d.21马铃薯种薯切块的方法?答: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但采用不当,极易造成病害蔓延.切块大小以20-30g为宜①若种薯过大,切块时应从脐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再把顶部一分为二.切到病薯时应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8-10min进行消毒.切好的薯块应用草木灰拌种②若种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病,减轻发病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种薯的顶端优势和保存种薯中的养分、水分.此外,还可节省切块用工和便于机械播种(整薯播种的优点).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壮小整薯为宜.22.马铃薯病毒病害的种类?答:马铃薯的病毒有30种.9种是专门寄生于马铃薯上的,国内已经发现7种: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奥古巴光叶病毒(PAMV)、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这些病毒通过机械摩擦、蚜虫、叶蝉和土壤线虫等媒介传播侵染.引起以下马铃薯病:马铃薯普通花叶病(PVX 引起)、条斑花叶病(PVX)、潜引花叶病(PVS)、副皱缩花叶病(PVM)、黄斑花叶病(PAMV)、轻花叶病(PVA)和卷叶病(PLRV).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侵染引起马铃薯束顶病. 以其他作物为主要寄主侵染马铃薯的9种病毒中,国内发现的有三种:烟草脆裂病毒(TRV)—马铃薯茎斑驳病、烟草坏死病毒(TNV)—马铃薯斑驳病、苜蓿花叶病毒(AMV)—马铃薯杂斑病.23.马铃薯病毒侵染后是否发病和发病的程度与温度、品种的抗性有关(发病条件)?答:高温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等)的繁殖,迁飞和取食活动,有利于病毒迅速侵染和复制,高温使马铃薯自身的抗病性减弱,因而加重了病毒病害的发病程度.24.叙述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答:一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病毒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二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1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2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浸染①选地隔离②种薯催芽与播种③合理施肥.④喷药防蚜⑤提前收获和刈蔓三其他途径:在中原二季作和南方二季作地区采用秋、冬季留种,西南混作区采用高山留种等措施,对减轻马铃薯病毒病害也有一定效果. 25.马铃薯种薯脱毒和种薯生产程序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优良品种—田间筛选植株—茎尖脱毒—病毒检测—淘汰等病毒伺管苗;优良品种—防虫网室内生源原种—天然隔离条件下生产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SH—马脱快季和种SH 生产示意图;优良品种—田间筛选植株—茎尖脱毒—脱毒试管母间试种—淘汰变异株系;优良品种—田间筛选植株—茎尖脱毒—脱毒试管母间试种—试管苗快繁(IT化生产)—试管兽IT化生产—微型SH生产(IT化生产);优良品种—田间筛选植株—茎尖脱毒—脱毒试管母间试种—试管苗快繁(IT化生产)—微型SH生产(IT化生产);26.目前我国马铃薯种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马铃薯脱毒快繁和种薯繁殖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但目前我国的种薯质量不容乐观.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不完善,无权威的种薯质量监控机构,种薯生产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薯市场混乱,生产不规范,无国家统一的种薯质量和病虫害检测标准,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种植者的利益,很难满足生产上对高质量脱毒种薯的需求,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27.应用植物茎尖脱毒技术能够脱去哪些病毒?答:高温处理后,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可以脱除PLRV、PVY、 PVX、 PVA、PVS、PVM(马铃薯M病毒)及PAMV(马铃薯杂斑病毒或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害,目前利用茎尖脱毒的方法是很难根除的.PSTV既可以通过田间植株传毒,又能通过种子带毒,新育品种的亲本如带有PSTV,其后代很难避免被PSTV 浸染,因此在马铃薯种薯生产和新品种选育中要绝对杜绝PSTV的存在.马铃薯S病毒(PVS)也是比较难脱掉的病毒,PVS单独存在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小,但在复合浸染时也可以造成严重减产.现在PVS在我国已有蔓延趋势,要生产高质量的种薯必须根除PVS和其它病毒,一般茎尖苗只要脱掉PVS,其它容易脱掉的病毒也随之脱除.28脱毒后的材料为什么需要进行田间试种?答:经病毒检测后确认不带有病毒的试管苗在进一步大量扩繁或工厂化生产前,还需要进行田间试种观察鉴定,将每个无病毒株系的试管苗取出一部分,移栽或诱导成试管薯播种到大田试种、观察,检验其是否发生了变异,是否符合选定品种的全部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茎尖分生组织在培养过程中,极易因外界条件的影响发生变异,特别是当茎尖培养基含有外源激素参与时,这种可能性就更大.另外,在剥取茎尖分生组织时,由于细胞组织很小,也有可能取到的组织是不带本品种全部遗传基因的嵌合体组织,由它进一步培养产生的植株就不会与原品种完全相符,这些变异的株系都属淘汰之列.29.经过茎尖脱毒的材料为什么还要进行病毒检测?答:第一次扩繁后要对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因为剥取茎尖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脱毒效果,一般剥取的茎尖愈小成苗率愈低,但脱毒率高,而培养的茎尖愈大,成苗率愈高,但脱毒率低.因此只有经病毒检测后,确认是不带病毒的株系,才能进一步利用,对继续带病毒的株系应淘汰或进行再次脱毒.30.脱毒试管苗能无限繁殖下去吗?病毒的再现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①脱毒不彻底,试管苗多次继代后,病毒逐渐积累,从而再次出现病毒侵染②一些弱系病毒或一些暂时没有条件检测到的病毒,在强系病毒脱掉后快速繁殖造成危害③由于操作及其它一些原因造成的病毒再次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