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告语言的负面修辞
- 格式:pdf
- 大小:449.38 KB
- 文档页数:6
论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摘要: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广告撰写者常常借助双关、反复、顶真、回环、夸张、对偶、排比、夸张、比喻、押韵等手法来达到其宣传目的。
修辞现象在广告语中比比皆是。
但是也必须看到广告语中的修辞不都是正面修辞,也存在着许多负面修辞,笔者就修辞不当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反思,指出广告语的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广告语修辞评价反思引言广告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广告是商战成功的法宝。
各类形式的广告点缀着大街小巷,各种广告语言借助各种媒体也无处不在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商业广告巨大的影响力和宣传作用,使我们不能回避地要去关注其语言的使用情况,本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就近年来各类媒体上出现的广告进行分析整理。
一、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什么才算得上优秀的广告语呢? 广告语又叫广告词,它是广告中令人记忆深刻、具有特殊位置、特别重要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这在古代就有很生动的例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詹县时,应一个做油馓子的老太婆的邀请,写过这样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腰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这首诗巧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
读罢此诗,人们不免垂涎欲滴,便想一试,从而使老太婆的生意兴隆,馓子供不应求。
广告语的作用大致有三点:首先,广告语能够点出产品自身特色或企业文化精髓。
当人们看到这个广告语的时候,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从中理解到其中的经营理念,使人们对这个产品有种信赖感。
就好像著名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让人能感受到其产品对于人性的关注,体会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其次,广告语还可增加产品或品牌的附加值。
通过广告塑造品牌,由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中的认知作用,可以产生附加值,这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和心理感受。
全球著名体育运动休闲品牌N IKE (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从词汇的角度谈广告语言中的模糊修辞现象摘要:模糊修辞是研究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 它被广泛的运用在广告语言中,可以激发人们的理解和想象, 从而服务于广告的最终目的.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入手,对广告语言中的模糊修辞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广告词汇模糊修辞模糊修辞是有效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手段和方法,它是指“说话者不明确说出要表达的意思, 而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对语言进行创造性运用,造成表层符号的多指向或无定指以及表层--底层间语义连贯的模糊性”. (康路, 2002)它要研究的是模糊言语.广告是一门浓缩的商业艺术,因视其篇幅收费,要求以形式上的最小值换取最大的信息交流量, 而模糊言语由于外延广,富含信息量,并且简练简洁,正好可以满足广告这一独特艺术的要求.一:词汇的模糊现象分析广告语言中的模糊修辞一般包括三个层面:语音,词汇和篇章。
本文主要从词汇方面入手,研究模糊修辞在广告中的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运用得精当和特别,对产品的宣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往往事半功倍。
1 名词名词模糊语的运用主要是因为产品特性本身具有模糊性, 特别是涉及到精神领域的产品, 由于人类本身思维的模糊性, 无法用确定的语言加以表达,而名词模糊语不仅可以做到这点,有时候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例如:(1)我的音乐梦想---oppo(2)别有韵味在心头---磁带例1是现在年轻人特别喜爱的oppomp4产品的广告宣传语. “梦想”往往是看不到,抓不住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年轻人往往具有期待未来, 追求梦想这一性格特征,oppo厂商正好抓住了年轻人这一心理, 用了”音乐梦想”这一模糊语, 让人无限遐想,巧妙的迎合了年轻的一代.也难怪该产品在06年的mp4销量排行榜上位居前茅了. 例2中的”韵味”是典型的模糊名词,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隽永的意蕴和综合美感效应, 在此广告中, “韵味”表达了听该磁带录下的音乐后,人们立马会有余味缭绕,回味无穷的感觉,从而让人很想买下一试究竟.2 形容词应该说在广告语的模糊修辞中,形容词模糊语是运用得最为深入和广泛的,特别是一些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褒义色彩浓厚的评价性形容词,例如英语中的”good, super, natural, great”等,中文广告亦然,如”新, 好,美”等.这些形容词往往边界不明,外延广泛,具有明显的模糊特征.通常这种形容词的运用, 能对产品起到美化和粉饰的作用,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触发想象,引发受众对产品的兴趣. 例如:清新一片,亲近一点。
广告反面分析报告范文在进行广告反面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然而,有些广告可能存在一些扭曲事实、误导消费者或者使用虚假夸张的手法来吸引目标受众。
因此,我们将在这篇报告中分析一些常见的广告反面案例,并探讨它们的负面影响。
其中一个常见的广告反面案例是夸大产品功能。
有些广告制造商可能会过度夸大产品的性能、效果或者质量,以便吸引消费者购买。
然而,一旦消费者购买了这些夸大其词的产品,他们很可能会失望,产生不满并且质疑广告的真实性。
这样的负面体验会导致消费者对广告商失去信任,从而影响品牌形象和长期销售。
另一个常见的广告反面案例是误导消费者。
有些广告商可能会使用虚假的陈述、过度修改的图片或者剪辑来误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认知。
例如,在美容行业中,一些广告可能会使用修图软件让模特的皮肤看起来非常完美,而实际产品的效果可能远远达不到广告中所宣称的那样。
这种误导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到失望,更会损害品牌信誉。
此外,一些广告可能使用引人注目的图像或文案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与产品本身无关。
这种广告往往会忽略产品的真实特点和功能,而只关注消费者对外貌或者虚荣心的追求。
这种虚假的广告宣传可能会让消费者误解产品的实际价值,导致他们购买不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产品。
综上所述,广告的反面效果可能包括夸大产品功能、误导消费者以及注重外观而忽视产品本身。
这些负面影响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对广告商的信任,更会对品牌形象和销售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广告商应本着诚信宣传的原则,避免使用虚假或夸大的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只有通过真实而准确地传达产品的优势和价值,才能够建立稳固的消费者关系和品牌声誉。
论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摘要:本文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广告语中常用的比喻、双关、回环、对偶、拟人等辞格的具体运用,广借前人之鉴,以期促进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创作,同时拓展修辞学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修辞修辞学辞格广告语1.修辞、修辞学、辞格“修辞”一词最早见于《易·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按照《说文解字》,“修”的本义是修饰,“辞”的本义是“诉讼”,引申为“言辞”“语言”。
因而,从语义角度看“修辞”就是修饰文辞,美化语言。
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先生明确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情传意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1]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中指出:“同‘语法’‘词汇’等术语一样,修辞也有两种用法。
一是指客观存在物;一是指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学说,叫做“修辞学”。
“辞格”是指“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识的偏离语言和语用常规之后,逐步形成的特定格式、特定模式。
”[2]广告语是广告的“眼睛”,也是广告的灵魂所在。
而辞格是修辞的精华所在,是语言文字艺术之花,绝大多数语言精美的广告作品,都成功地运用了辞格。
2. 广告中常用的辞格2.1 比喻即利用广告宣传内容与另一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宣传广告内容。
它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平淡为生动,使整个广告形象、贴切、生动。
例如:⑴火一样的热情,波司登羽绒服(波司登羽绒服)⑵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新飞冰箱)第⑴则广告用“火一样的热情”,突出了波司登绝佳的保暖作用;例⑵是程度不等的比喻,说明新飞冰箱比新飞广告更好,其质量之好,可见一斑,引人注目。
2.2 双关双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联系,有意使语句同时关联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
在广告语中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可使语言幽默、风趣,又可使表达蕴藉含蓄,充满灵性,回味无穷。
2.2.1 语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使语句关顾双重甚至多重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宣告“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引导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广而告之”,是对广告的一种广义的解释,说明广告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
从狭义解释,广告则是一种付费用的宣传,是有计划地通过媒体向所选定的消费对象宣传有关商品优点和特色,唤起消费者注意,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宣传方式。
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
就像人一样,不光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需要美丽、得体的仪容。
广告语中的修辞便是这种“仪容”的最佳体现。
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时至今日,广告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更多的内容,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和表现着时代的变迁。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与一般的应用文体在写作目的、阅读的对象、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手段媒体、宣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广告语言由于这些不同的要素具有特殊性,不应将其与文学语言或其他应用文语言等同看待。
广告语言的特征大致有如下几点:其一,具有个性。
出奇别致、与众不同是广告语言一定要追求的目标。
商品有个性,其广告语言也自然应具有个性。
商品没有个性,广告语言得体现出商品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广告语言抓不住受众的注意力,不能留在他们的头脑里。
广告语言应尽量表其所长,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树立自己的品牌。
其二,创意独特,形式和种类丰富多彩。
广告语言与一般文体相比,它的发展变异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由于广告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人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新颖独特的广告能使人驻足留连,回味无穷,以强烈的新奇感吸引受众注意力。
广告语中歧义的运用及消极影响-广告学论文-通信传播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根本在于文字的力量。
巧妙地利用歧义可以使广告语达到语义双关、广而告之的积极效果。
但也有一些广告语,盲目地追求宣传效果,有意利用歧义制造一些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容易让人误读的广告语。
文章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广告语的解析,分析歧义在广告语中的消极影响,以期对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歧义;广告语;类型;消极影响歧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朱德熙认为,歧义现象往往最能反映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
所谓歧义就是指那些看起来相同或听起来相同的话语,在字面上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
也就是说歧义可以使某些语言成分在特定语境下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
一、歧义与广告语广告语是商家用来介绍产品、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是广告的核心和灵魂,其根本在于文字的力量。
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广告语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在最短的时间,用创意性的语言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产生购买的望。
而歧义正好能满足广告语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意思的需求,并能产生一语双关、诙谐幽默的积极效果。
然而生活中也有一些广告语,盲目地追求宣传效果、创新而偏离正轨,创作出许多具有消极影响的广告语。
研究歧义在广告语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推进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类型歧义的产生涉及因素很多,文章将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音歧义语音歧义是指在口头交流过程中,由于语音相同或相近造成的谐音歧义。
例1:吃喝漂睹嘉年华,万人烧烤漂流节这是某景区的宣传广告语。
“吃喝漂睹”成了焦点。
由于“漂”和““嫖”、睹”和“赌”谐音,很容易引起人们不健康的联想。
“吃”和“喝”指的是景区里宣传的“吃烧烤”和“免费喝啤酒”的活动,“漂”指的是景区特色旅游项目“ 漂流”活动,“睹”是“看景区美景、烟火等”活动。
论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摘要: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广告撰写者常常借助双关、反复、顶真、回环、夸张、对偶、排比、夸张、比喻、押韵等手法来达到其宣传目的、修辞现象在广告语中比比皆是。
然而也必须看到广告语中的修辞不都是正面修辞,也存在着许多负面修辞,笔者就修辞不当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反思,指出广告语的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广告语修辞评价反思引言广告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说广告是商战成功的法宝、各类形式的广告点缀着大街小巷,各种广告语言借助各种媒体也无处不在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商业广告巨大的影响力和宣传作用,使我们不能回避地要去关注其语言的使用情况,本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就近年来各类媒体上出现的广告进行分析整理。
一、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什么才算得上优秀的广告语呢? 广告语又叫广告词,它是广告中令人记忆深刻、具有特别位置、特别重要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这在古代就有特别生动的例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詹县时,应一个做油馓子的老太婆的邀请,写过如此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腰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巧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
读罢此诗,人们不免垂涎欲滴,便想一试,从而使老太婆的生意兴隆,馓子供不应求、广告语的作用大致有三点:首先,广告语能够点出产品自身特色或企业文化精髓。
当人们看到这个广告语的时候,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从中理解到其中的经营理念,使人们对这个产品有种信赖感。
就好像著名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让人能感受到其产品关于人性的关注,体会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其次,广告语还可增加产品或品牌的附加值、通过广告塑造品牌,由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中的认知作用,能够产生附加值,这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和心理感受、全球著名体育运动休闲品牌N IKE (耐克)的广告语“j ustdo it”,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论广告语言的负面修辞詹秀华【摘要】我国广告事业快速发展,但广告语言却陷入了修辞困境: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广告人的修辞努力不仅未能对广告语的效用进行增值,反而导致了其语用效力的下降,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创作者的修辞努力背离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修辞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催生了种种造成不良语用效果的负面修辞现象,其中较典型的有比比皆是的抄袭模仿、夸饰性用语的过度使用、语言的过度变异、言与实的严重不符等.在这些负面修辞现象的背后,掩藏着功利至上和技巧至上这两大流行观念误区.中国的广告语的创作只有抛弃这些流行的观念误区和错误的修辞导向,才能摆脱当前的修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6)006【总页数】6页(P131-136)【关键词】广告语言;修辞幻象;负面修辞【作者】詹秀华【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中山,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2.3;F713.80当今时代,最热闹最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除了网络语,莫过于广告语言了。
经过广告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各种媒介的广告产品丰富多彩,制作水平和艺术水准也都大大提高。
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影响和公众比较关注的事物。
同时,作为语言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广告语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用语和句式,有些甚至成为同时期的流行语,对丰富我国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应用手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1],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
我国广告语正陷入一种修辞学意义上的困境——越是注重修辞,追求修辞效果的广告语越失去其语用效力,有如经济领域中的通货膨胀一样,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