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报告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38
GPS测量实习报告导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份关于GPS测量实习的报告,共计1200字以上。
一、实习目的本次GPS测量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GPS测量原理与技术,掌握GP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提高实地测量能力。
二、实习内容1.学习GPS测量原理与技术2.实地采集GPS数据在实地采集GPS数据时,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较为空旷的地点,以保证信号接收的良好。
然后,我们使用专业的GPS接收器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坐标、高程、时间等信息。
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建筑物、树木、山体等遮挡物对信号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在采集到GPS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相关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消除测量误差,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比如计算测量误差、绘制测量图等,以评估测量的精度。
4.结果总结与报告撰写最后,我们对实习结果进行总结,包括测量的准确性、精度、影响因素等。
同时,我们还撰写了一份实习报告,详细描述了实习的目的、内容与结果,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GPS测量实习,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了GPS测量的原理与技术,对卫星定位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锻炼了实地测量的能力,学会了如何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数据采集。
3.掌握了GPS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评估测量精度。
4.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队友的密切配合,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1.实地数据采集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信号质量不稳定,建议选择更加开阔的地方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2.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建议在实习前提前学习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GPS标准实习报告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YZ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日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
我选择在XYZ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是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在GPS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YZ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标准化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学习和熟悉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调研和分析国内外GPS标准和规范。
3.参与制定GPS标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
4.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收集并整理GPS标准的资料和文档。
5.参与GPS标准化工作的会议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参与制定GPS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建议公司在GPS标准化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GPS标准的制定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根据我在GPS测量实习中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点:1. 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我需要熟悉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包括了对GPS仪器的了解,熟悉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测区的了解和准备。
2. 测量准确性: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GPS测量实训总结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使用卫星信号来计算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
在GPS测量实训中,我们通过实地操作和数据处理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准确性评估和误差抑制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对我们在GPS测量实训中的学习过程和经验总结进行概述。
2. 实训目标本次GPS测量实训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了解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GPS数据的处理和误差抑制方法,以及学会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进行实地测量。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GPS测量的原理介绍、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实地测量操作等。
3. 实训过程3.1 GPS测量原理介绍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设备组成。
卫星发送精确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这些信号并测量到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位置。
我们了解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GPS信号的传播规律。
3.2 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在实地操作中,我们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数据。
通过设置测量参数、选择测量点和启动测量,设备能够接收到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我们学会了正确操作GPS测量设备,有效接收GPS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在数据记录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首先,我们导入记录的GPS数据到计算机软件中,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编辑和转换等操作。
然后,我们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和误差抑制,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最后,我们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生成测量报告并进行准确性评估。
3.4 实地测量操作实地测量操作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操作,并使用GPS测量设备记录测量点的位置和坐标。
通过实地测量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GPS测量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报告(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内容 (3)1.3时间、人员安排 (3)第二章GPS静态测量 (5)2.1.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设计 (5)2.2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7)2.2.1测区概况 (7)2.2.2技术依据 (7)2.2.3点位分布 (8)2.2.4外业观测情况 (8)2.2.5数据处理 (8)2.3结论和建议 (8)第三章动态测量总结 (9)3.1概述 (9)3.2RTK地形测量总结 (9)3.2.1作业过程 (9)3.2.2碎部点图 (10)碎步点图 (11)第四章实习体会 (12)4.1 实习情况总结 (12)4.2自我评价 (12)4.3体会与收获 (12)4.4建议和意见 (12)附录控制测量成果 (13)附录GPS控制网点图 (21)附录点之记 (22)附录观测手簿 (23)第一章概述1.1实习目的1.掌握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2.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放样等测绘工作方法。
3.能利用软件进行GPS数据处理。
4.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GPS测量技术的认识,并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实习内容1.GPS静态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武汉大学1~3校区及国际软件学院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2. GPS静态数据处理:利用南方GPS接收机随机软件,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3. GPS RTK地形测量:利用GPS RTK测量技术进行碎部点测量,并用随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用CASS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1.3时间、人员安排时间安排总的实习时间为一周,每天8:00 –17:30为规定的实习时间,。
gps测量实习报告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了一项关于GPS测量的实习项目,通过实地实践和数据处理,我对GPS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首先,我们在实习开始前接受了相关的GPS测量培训,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随后,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践,利用GPS设备对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和测量。
在实地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差和问题,并学会了如何进行误差校正和数据处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得到了精确的测量结果,并将其用于地图绘制和空间分析。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GPS测量在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GPS测量不仅可以用于地图绘制和导航定位,还可以应用于地质勘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空间数据支持。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在复杂地形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的来说,本次GPS测量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地理信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实习机构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同学们的合作和支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实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GPS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
实习单位,某GPS技术公司。
实习内容:
在GPS技术公司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GPS定位系统的研发工作。
具体来说,我的工作内容包括:
1. 参与GPS定位算法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2. 参与GPS芯片的硬件设计和测试,对芯片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3. 参与GPS定位系统的软件开发,编写相关的测试程序和驱动程序;
4. 参与GPS定位系统的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对定位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GPS定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
握了一定的GPS定位算法和芯片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
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GPS技术在无人驾驶、智能导航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习总结: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
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GPS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
力量。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成
长和进步。
GPS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实习地点,北京市某GPS技术公司。
一、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有幸获得了北京某GPS技术公司的实习机会。
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GPS定位与导航技术研发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将有机会深入了解GPS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
1.学习GPS原理和技术,在实习初期,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与公司内部培训,系统地学习了GPS的原理、信号传输、定位算法等基础知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公司的GPS技术研发项目,深入了解了GPS技术在车载导航、无人机、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应用。
2.参与项目研发,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一个GPS定位算法优化项目。
通过与项目组成员的密切合作,我深入了解了GPS信号处理、数据融合、误差校正等方面的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和实践。
在项目中,我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还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实地调研与测试,为了更好地了解GPS技术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我还参与了公司组织的实地调研和测试活动。
通过实地测试,我深刻地认识到了GPS技术在城市、郊区、山区等不同环境下的定位精度、信号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为我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GPS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技巧,还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能够为GP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五、致谢。
在此,我要感谢北京某GPS技术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GPS静态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GPS静态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GPS静态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了解GP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实习,提高我们对GPS静态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几项主要的工作:1、测区踏勘和选点在测区踏勘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测区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基本情况,并根据GPS测量的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测量点位。
在选点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地物地貌的变化、遮挡物的影响等因素,并尽量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点位。
2、GPS静态测量设置在GPS静态测量设置过程中,我们按照要求正确安装了GPS接收机,并设置了相关的参数,如高度角、数据采样率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同步观测和数据传输的设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专业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了无效数据和错误数据。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和基线解算等处理,得到了各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
我们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如精度评估、成果输出等。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GPS静态测量实习,我们不仅学习和掌握了GPS静态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还对GP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遮挡物的影响等,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次实习对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很大的提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测绘工作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实习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工程测量领域的重要部分。
为了深入理解和应用GPS测量原理,我们进行了一次实习,以期通过实践掌握这一技术。
gps测量实习小结gps测量实习小结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4)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 1.gps数据采集的方法(1)手持gps的设置: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00.00000n,原点经度:105.0000e,设置好后进入设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单位:1.0000000,原点向东偏移:00500000.0,原点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3°或6°带进行da,df,dx,d,dz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设置“自定义基准”,x旋转:+00.00000,旋转:+00.00000,z旋转:+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es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2)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高程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高程就为51m,而f点位于48 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通过f 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线于m,n 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 =d ,mf =d1 ,设等高距为h, 则f点的高程为: hf = hm + h*d1d3.面积量算方法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综合实习报告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1-1-12目录一、实习概述 (3)1.1、实习时间以及观测天气 (4)1.2、实习地点 (4)1.3、实习工具 (7)1.4、实习人员组成 (7)1.5、实习内容 (8)二、实习目的 (9)三、GPS静态观测实习步骤 (10)3.1、静态观测主要步骤 (10)3.1.1 南方GPS设置 (18)3.1.2数据转换 (19)3.1.3静态观测 (25)3.1.4数据处理 (25)3.1.5基线解算 (27)3.2、南方 GPS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8)3.3、静态GPS测量依据及要求 (29)3.3.1测量依据 (30)3.3.2作业要求 (30)3.4 GPS快速静态定位概述 (31)四、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 (32)4.1.数据准备 (32)4.2. 数据处理 (32)五、实习总结 (37)一、实习概述①GPS系统概述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而监控部分及用户端组成。
GPS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相对于赤道的倾角为的近似圆形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4颗卫星运行,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2恒星时。
GPS卫星星座均匀覆盖着地球,可以保证地球上所有地点在任何时刻都能看到至少四颗GPS卫星。
GPS系统的地而监控部分由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
其分布情况是:主控站设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斯平士(Colorado.Sp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即Consdidated Space Operation Center);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的阿森松(Ascension),印度洋的狄哥、伽西亚( Diego Garcia) 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二个美国空军基地上;五个监测站,除一个单独设在夏威夷外,其余四个都分设在主控站和注入站上。
GPS系统的用户接收部分的基本设备就是GPS信号接收机,其作用是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卫星所发射的信号,以达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GPS系统的用户是非常隐蔽的,它是一种单程系统,用户只接收而不必发射信号,因此用户的数量也是不受限制的。
②GPS定位原理利用GPS进行定位的基本原理,就是把卫星视为“飞行”的控制点,在己知其瞬时坐标(可根据卫星轨道参数计算)的条件下,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进行空间距离后方交会,从而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位置。
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力一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若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
③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五十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程测量仍处于传统的工程测量阶段,是一门为土木工程建设和工业设备安装等施工服务的测量工作,有“施工灵魂”之美称。
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成就,为工程测量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时期赋予工程测量一个广泛的含义,它是一门研究各类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测量工作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是研究资源勘察和区域规划中的测绘工作的科学技术,为各部门的勘测、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测绘保障和服务。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使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工程测量技术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特别是在公路测设方面,公路路线控制测量、公路纵横断面测量、桥隧控制测量等都逐步地开始应用GPS技术。
数字化测设技术在工程测设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人员开发了适合国情的数字测绘技术软件和路线CAD软件。
这为工程测设技术数字化、标准化打下基础。
摄影测量技术由于高质量的摄影机、高精度摄影测量仪器和GPS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加上软件的不断完善,其量测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可以提供数字的、摄像的、线划的等各种形式的地图成果,又为工程测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随着国产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和4D产品的提供将为工程设计的技术服务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的完善;路线CAD的集成化、智能化,工程测设技术将会为我国工程测量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保障。
1.1实习时间观测时间:2013年12月27日16:47~17:48和18:03~19:05、以及21:05~22:08。
这天晴转多云,微风。
1.2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地点为东华理工南昌校区。
测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华理工大学,项目源自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学院,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测区覆盖面积:约为5000亩;地形比较复杂,建筑密集,树林茂密。
精度等级:国家E级网;控制点数:31个;要求平均点间距:100米。
东华理工大学整体平缓,校内有一小山,面积较小。
点位易于安装接收设备,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均小于15度,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较少。
点位附近没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多路经效应影响较小。
且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测区如下:我的点号是5号、6号、7号。
其中5号点在体育馆旁边、6号点在科技楼后面、7在图书馆旁边。
五角星标注的地方是我们需要测的点位。
点位描述:点名点位描述点类型01 北门门口标记点02 理工路与求实路交界处标记点03 工程训练中心前面标记点04 测绘楼与软件楼前广场标记点05 北区体育馆篮球场附近标记点06 国防科技楼西面附近标记点07 求实路与体育西路交界处标记点08体育西路与体育东路交界处十字路口标记点09 东华理工收发室门口附近标记点10 东华理工西门口标记点11 图书馆后面路口拐角处标记点12 北区餐厅西南角标记点13 行政楼东北角处标记点14 西门口南走50米处标记点15 三栋教学楼前面丁字路口处标记点16 东门口标记点17 西区寝室楼西面楼下附近标记点18 西区超市门口路口拐角处标记点19 青春广场前的十字路口处标记点20 青春广场北半山路中段标记点21 兵工路于东门口附近标记点22 山顶亭子处标记点23 半山路与兵工路交界处标记点24 西区3寝室楼前面标记点25 西区 6寝室楼西面附近标记点26 山顶亭子处标记点27 南区餐厅门口附近标记点28 南区7寝室楼楼下东面附近标记点29 研究生公寓广场标记点30 研究生公寓东面路口标记点31 南门口标记点1.3实习工具1.3.1仪器:各班GPS接收机一台(South Surveying & Ma)、三脚架一副、蓄电池一个、锂电池3块、锂电池充电器一个、记录手簿一张。
13.2软件:南方测绘 Gnss数据处理、Teqc、Trip。
1.4、实习人员组成及任务1.4.1组员:唐露琴、王志旋1.4.2任务:根据GPS实习指导书第二部分规划,王志旋和唐露琴共同测量5号、6号、7号点。
由于两人需要各测一小时,所以每个点测两小时。
要注意中间的停止测量并保存数据,然后再继续测量。
1.5实习内容1.5.1校内选点在老师的指导,我们分析了测区情况,实习的注意事项,确定了我们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两个班的班长进行了选点。
(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
(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1.5.2静态GPS观测对于静态观测的数据处理,首先是点号的更改,在接收机类型不支持观测时输入点号的情况下观测信息的正确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观测数据与对应的点号及对应的天线高联系起来,这个步骤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使用TGO软件导入数据的时候输入点号和天线高,另一种是在原始观测数据中将Mark Name 和测站的Z坐标分别改为对应的点名和天线高,在做基线处理前可将卫星观测数据非常差的部分直接禁止后再做基线处理,在对卫星信号做精密修改时最好能够保证至少五颗卫星具有同步观测数据(部分要求上只需要四颗,但在观测条件不是很好的点位只保留四颗卫星容易出现浮动解),使用TGO进行基线处理的步骤就不在此陈述了,需要注意的是,TGO对基线质量、环闭合差等的评价是建立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的,GPS网的质量不能够单纯的由软件得到的分析结果来评价,正确的对GPS网的质量的评价需要根据规范来判断是否达到规范要求,评价网的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为: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以及重复基线较差,根据规范来评价成果是否可用,另外盲目的追求高精度并无必要,只要网的三个指标都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即可。
测量时采用的是南方GPS接收机进行静态定位。
1.5.3掌握南方 GPS操作1.5.4掌握基线解算1.5.5实现精密单点定位1.5.6实现数据检验和处理1.5.7成果验收二.实习目的2.1学生通过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实习,理解和消化《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利用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GPS仪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GPS控制测量的组织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题的能力及GPS数据处理能力。
GPS静态测量。
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
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
学会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2.2深入了解GPSGPS作为一种导航和定位系统,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全球连续覆盖,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因而观测不受时间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可以进行全天候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