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版学案二轮物理专题一第2课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8.63 MB
- 文档页数:42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解答1.质量为10kg 的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规律为:543x con t =+(m),5sin 45y t =-(m).求t 时刻质点所受的力.解:本题属于第一类问题54320sin 480cos 4x x x x con t dxv t dt dva tdt=+==-==- 5sin 4520cos 480sin 4y y y t v t a t=-==- 12800cos 4()800sin 4()()800()x x y y x y F ma t N F ma t N F F F N ==-==-=+= 2.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设质点通过坐标x 位置时其速率为kx (k 为比例系数),求:(1)此时作用于质点的力;(2)质点由1x x =处出发,运动到2x x =处所需要的时间。
解:(1) 2()dv dx F mmk mk x N dt dt=== (2) 22112111ln ln xx x x x dxdx v kx t x dtkx k k x ==⇒===⎰ 3.质量为m 的质点在合力0F F kt(N )=-(0F ,k 均为常量)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求: (1)质点的加速度;(2)质点的速度和位置(设质点开始静止于坐标原点处). 解: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20021000232000012111262v t x t F kt dvmF kt a (ms )dt mF t kt F kt dv dt v (ms )m m F t kt F t kt dx dt x (m )m m ---=-⇒=--=⇒=⎰⎰--=⇒=⎰⎰4.质量为m 的质点最初静止在0x 处,在力2F k /x =-(N)(k 是常量)的作用下沿X 轴运动,求质点在x 处的速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02120v x x dv dv dx dv F k /x mm mv dt dx dt dxk vdv dx v ms )mx -=-====-⇒=⎰⎰ 5.已知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x 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的作用,引力大小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x 的平方成反比,即2/x k f -=(N),k 是比例常数.设质点在 x =A 时的速度为零,求质点在x =A /4处的速度的大小.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02120v x x dv dv dx dv F k /x mm mv dt dx dt dxk vdv dx v ms )mx -=-====-⇒===⎰⎰ 6.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数)作用,t =0时质点的速度为0v ,证明(1) t 时刻的速度为v =t mkev )(0-;(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kmv 0)[1-t m ke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0km v ;(4)当k m t =时速度减至0v 的e1,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证明: (1) t 时刻的速度为v =t mk ev )(0-000ln vtk t mv dv F kv mdtdv k v kdt t v v e v m v m -=-==-⇒=-⇒=⎰⎰(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x =(kmv 0)[1-t m ke )(-]0000(1)k t mxtk k t t mmdxv v e dtmv dx v edt x e k---===⇒=-⎰⎰(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0km v在x 的表达式中令t=0得到: 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0km v (4)当k m t =时速度减至0v 的e1,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在v 的表达式中令k m t =得到:01v v e= 7.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1) 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2) 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 dv dv k mkv dt dt v m=-⇒=- 考虑初始条件,对上式两边积分:000vtkt mv dv k dt v v e v m -=-⇒=⎰⎰ (2)max00max 0x kt m mv dxv e dt x dt k ∞-=-⇒=⎰⎰ 8.质量为m 的雨滴下降时,因受空气阻力,在落地前已是匀速运动,其速率为v = 5.0 m/s .设空气阻力大小与雨滴速率的平方成正比,问:当雨滴下降速率为v = 4.0 m/s 时,其加速度a 多大?(取29.8/g m s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雨滴下降未达到极限速度前运动方程为 2mg kv ma -= (1)雨滴下降达到极限速度后运动方程为20mg kv -= (2)将v = 4.0 m/s 代入(2)式得2maxmgk v =(3) 由(1)、(3)式 22424max16(1)10(1) 3.6/25v v v a g m s v ===-=⨯-= 9.一人在平地上拉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匀速前进,如图.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μ=0.6.设此人前进时,肩上绳的支撑点距地面高度为h =1.5 m ,不计箱高,问绳长l 为多长时最省力? 解: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sin 0cos 0T N mg T N θθμ+-=-= 联立以上2式得 ()cos sin mgT μθθμθ=+上式T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为tg θμ==由此得到2.92l m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
2.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3.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复杂情况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
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PPT。
3.实验器材(小车、重物、弹簧测力计、滑轮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内容:分别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
用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
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
力。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
6.小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
7.反思与提升: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