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012年3月 9 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己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开发工作,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二、设计要求:

1. 应用MCS-51单片机设计基于DAC0832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

2. 频率范围:0-1KHZ,输出电压:方波Up-p>3V,正弦波Up-p> 1V,波形特性:方波tr<100us,正弦波非线性失真系数r<5%;

3.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的任务选定合适的单片机,根据控制对象设计接口电路。设计的单元电路必须有工作原理,器件的作用,分析和计算过程;

4. 软件设计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进行调试并打印程序清单;

5. 原理图设计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Protel等有关工具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PCB板图、提供元器件清单。

三、参考资料:

[1] 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李群芳、黄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 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王建校,杨建国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4]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完成期限2012.3.5—2012.3.9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2年 3 月2 日

目录

目录.......................................................................................................................... I 第1章概述.. (1)

第2章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2)

2.1 AT89C51芯片的简单介绍 (2)

2.2 数模转换器DAC0832的简单介绍 (4)

2.3共阳数码管和运算放大器LM358 (6)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7)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7)

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8)

3.3 D/A转换接口电路的设计 (8)

第4章程序设计 (9)

4.1 主程序设计 (9)

4.2 信号发生器源程序 (10)

第5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第1章概述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目前使用的信号发生器大部分是模拟电路组成的,体积大、可靠性差、准确度低、并且用于低频时,其RC要很大,大电阻,大电容在制造上有困难,参数准确度难以保证,漏电损耗大。本文介绍一种利用AT89C51单片机构成的信号发生器,可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和脉冲信号等多种波形,其频率可用程序改变,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单极性或双极性输出。此信号发生器电路,结构紧凑,价格低廉,性能优越。本文介绍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

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自大从1971年4月位微处理器部世以来,微型计算机主要从两个方向的发展:一个是高速度、高性能的高档微型机,别一个是小而廉,稳定可靠的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为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它实际上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只读记忆)、定时器/计数器以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具有了系统的含义。

现在单片机的应用已日益广泛深入,诸如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专用设备的智能化以及过程控制等方面,单片机都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设计是对简易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研究。

第2章信号发生器的原理2.1 AT89C51芯片的简单介绍

1.主要特性:

⑴、与MCS-51 兼容

⑵、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⑶、全静态工作:0Hz-24MHz

⑷、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⑸、128*8位内部RAM

⑹、32可编程I/O线

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⑻、5个中断源

⑼、可编程串行通道

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管脚说明:

图2-1 A T89C51引脚图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 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

/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2.2 数模转换器DAC0832的简单介绍

DAC0832是美国数据公司的8位双缓冲D/A转换器,片内带有数据锁存器,可与通常的微处理器直接接口。电路有极好的温度跟随性。使用CMOS电流开关和控制逻辑来获得低功耗和低输出泄漏电流误差。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⑴、电流建立时间1μs

⑵、VREF输入端电压±25V

⑶、分辨率8位

⑷、功率耗能200mW

⑸、最大电源电压VDD17V

DAC0832的引脚信号如图2-2所示:

图2-2 DAC0832的引脚信号

D/A转换器的主要特性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分辨率: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有效位为“1”)与最大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所有有效位全为“1”)之比。如N位D/A转换器,其分辨率为1/(2N-1)。在实际使用中,表示分辨率大小的方法也用输入数字量的位数来表示。

(2)线性度:用非线性误差的大小表示D/A转换的线性度。并且把理想的输入输出特性的偏差与满刻度输出之比的百分数定义为非线性误差。

(3)转换精度: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与D/A转换器的集成芯片的结构和接口电路配置有关。如果不考虑其他D/A转换误差时,D/A的转换精度就是分辨率的大小,因此要获得高精度的D/A转换结果,首先要保证选择有足够分辨率的D/A 转换器。同时D/A转换精度还与外接电路的配置有关,当外部电路器件或电源误差较大时,会造成较大的D/A转换误差,当这些误差超过一定程度时,D/A转换就产生错误。

(4)温度系数:在满刻度输出的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输出变化的百分数定义为温度系数。

(5)电源抑制比:对于高质量的D/A转换器,要求开关电路及运算放大器所用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对输出电压影响极小。通常把满量程电压变化的百分数与电源电压变化的百分数之比称为电源抑制比。

(6)工作温度范围:一般情况下,影响D/A转换精度的主要环境和工作条件因素是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由于工作温度会对运算放大器加权电阻网络等产生影响,所以只有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才能保证额定精度指标。较好的D/A转换器的工作温度范-40℃~85℃之间,较差的D/A转换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70℃之间。

2.3共阳数码管和运算放大器LM358

1、共阳数码管

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2、运算放大器LM358

LM358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

特性:

(1)、内部频率补偿

(2)、直流电压增益高(约100dB)

(3)、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

(4)、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双电源(±1.5- ±15V)

(5)、低功率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6)、低输入偏流

(7)、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路

(8)、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9)、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10)、输出电压摆幅大(0至Vcc-1.5V)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下面先给出信号发生器的结构框图: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维持单片机运行的最简单的配置系统是构成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由于晶振、开关等器件无法集成到AT89C51芯片内部,由这些器件所构成的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是单片机工作所必要的两个基本电路。对于8051、8751片内有RAM、EPROM的系统来讲,单片机与晶振电路及开关、电阻、电容等构成的复位电路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其电路图如下:

图3-2

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通过电容和整流二极管的控制使三端稳压器7812输出12V的正电压,三端稳压器7912输出12V的负电压,三端稳压器7805输出5V的正电压。其电路图如图3-2所示。

图3-3

3.3 D/A转换接口电路的设计

输出信号通过DAC0832数模转换器进行处理。其电路图如图3-4所示。

图3-4

第4章程序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的功能是负责各种波形的显示并读出各种波形的频率,其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4.2 信号发生器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sin_tab[256]={

0x80,0x83,0x85,0x88,0x8A,0x8D,0x8F,0x92,

0x94,0x97,0x99,0x9B,0x9E,0xA0,0xA3,0xA5,

0xA7,0xAA,0xAC,0xAE,0xB1,0xB3,0xB5,0xB7,

0xB9,0xBB,0xBD,0xBF,0xC1,0xC3,0xC5,0xC7,

0xC9,0xCB,0xCC,0xCE,0xD0,0xD1,0xD3,0xD4,

0xD6,0xD7,0xD8,0xDA,0xDB,0xDC,0xDD,0xDE,

0xDF,0xE0,0xE1,0xE2,0xE3,0xE3,0xE4,0xE4,

0xE5,0xE5,0xE6,0xE6,0xE7,0xE7,0xE7,0xE7,

0xE7,0xE7,0xE7,0xE7,0xE6,0xE6,0xE5,0xE5,

0xE4,0xE4,0xE3,0xE3,0xE2,0xE1,0xE0,0xDF,

0xDE,0xDD,0xDC,0xDB,0xDA,0xD8,0xD7,0xD6,

0xD4,0xD3,0xD1,0xD0,0xCE,0xCC,0xCB,0xC9,

0xC7,0xC5,0xC3,0xC1,0xBF,0xBD,0xBB,0xB9,

0xB7,0xB5,0xB3,0xB1,0xAE,0xAC,0xAA,0xA7,

0xA5,0xA3,0xA0,0x9E,0x9B,0x99,0x97,0x94,

0x92,0x8F,0x8D,0x8A,0x88,0x85,0x83,0x80,

0x7D,0x7B,0x78,0x76,0x73,0x71,0x6E,0x6C,

0x69,0x67,0x65,0x62,0x60,0x5D,0x5B,0x59,

0x56,0x54,0x52,0x4F,0x4D,0x4B,0x49,0x47,

0x45,0x43,0x41,0x3F,0x3D,0x3B,0x39,0x37,

0x35,0x34,0x32,0x30,0x2F,0x2D,0x2C,0x2A,

0x29,0x28,0x26,0x25,0x24,0x23,0x22,0x21,

0x20,0x1F,0x1E,0x1D,0x1D,0x1C,0x1C,0x1B,

0x1B,0x1A,0x1A,0x1A,0x19,0x19,0x19,0x19,

0x19,0x19,0x19,0x19,0x1A,0x1A,0x1A,0x1B,

0x1B,0x1C,0x1C,0x1D,0x1D,0x1E,0x1F,0x20,

0x21,0x22,0x23,0x24,0x25,0x26,0x28,0x29,

0x2A,0x2C,0x2D,0x2F,0x30,0x32,0x34,0x35,

0x37,0x39,0x3B,0x3D,0x3F,0x41,0x43,0x45,

0x47,0x49,0x4B,0x4D,0x4F,0x52,0x54,0x56,

0x59,0x5B,0x5D,0x60,0x62,0x65,0x67,0x69,

0x6C,0x6E,0x71,0x73,0x76,0x78,0x7B,0x7D};

uchar code thr_tab[256]=

{0x80,0x81,0x82,0x83,0x84,0x85,0x86,0x87,

0x88,0x89,0x8A,0x8B,0x8C,0x8D,0x8E,0x8F,

0x90,0x91,0x92,0x93,0x94,0x95,0x96,0x97,

0x98,0x99,0x9A,0x9B,0x9C,0x9D,0x9E,0x9F,

0xA0,0xA1,0xA2,0xA3,0xA4,0xA5,0xA6,0xA7,

0xA8,0xA9,0xAA,0xAB,0xAC,0xAD,0xAE,0xAF, 0xB0,0xB1,0xB2,0xB3,0xB4,0xB5,0xB6,0xB7,

0xB8,0xB9,0xBA,0xBB,0xBC,0xBD,0xBE,0xBF, 0xBF,0xBE,0xBD,0xBC,0xBB,0xBA,0xB9,0xB8, 0xB7,0xB6,0xB5,0xB4,0xB3,0xB2,0xB1,0xB0,

0xAF,0xAE,0xAD,0xAC,0xAB,0xAA,0xA9,0xA8, 0xA7,0xA6,0xA5,0xA4,0xA3,0xA2,0xA1,0xA0,

0x9F,0x9E,0x9D,0x9C,0x9B,0x9A,0x99,0x98,

0x97,0x96,0x95,0x94,0x93,0x92,0x91,0x90,

0x8F,0x8E,0x8D,0x8C,0x8B,0x8A,0x89,0x88,

0x87,0x86,0x85,0x84,0x83,0x82,0x81,0x80,

0x7F,0x7E,0x7D,0x7C,0x7B,0x7A,0x79,0x78,

0x77,0x76,0x75,0x74,0x73,0x72,0x71,0x70,

0x6F,0x6E,0x6D,0x6C,0x6B,0x6A,0x69,0x68,

0x67,0x66,0x65,0x64,0x63,0x62,0x61,0x60,

0x5F,0x5E,0x5D,0x5C,0x5B,0x5A,0x59,0x58,

0x57,0x56,0x55,0x54,0x53,0x52,0x51,0x50,

0x4F,0x4E,0x4D,0x4C,0x4B,0x4A,0x49,0x48,

0x47,0x46,0x45,0x44,0x43,0x42,0x41,0x40,

0x40,0x41,0x42,0x43,0x44,0x45,0x46,0x47,

0x48,0x49,0x4A,0x4B,0x4C,0x4D,0x4E,0x4F,

0x50,0x51,0x52,0x53,0x54,0x55,0x56,0x57,

0x58,0x59,0x5A,0x5B,0x5C,0x5D,0x5E,0x5F,

0x60,0x61,0x62,0x63,0x64,0x65,0x66,0x67,

0x68,0x69,0x6A,0x6B,0x6C,0x6D,0x6E,0x6F,

0x70,0x71,0x72,0x73,0x74,0x75,0x76,0x77,

0x78,0x79,0x7A,0x7B,0x7C,0x7D,0x7E,0x7F};

uchar size=1; uchar ff1=1;

void delay(uchar t) { uchar m;

uint i;

for (i=t;i>0;i--)

for(m=28;m>0;m--); }

void sin()

{

uchar a;

for(a=0;a<255;a++) {

P2=sin_tab[a];

delay(ff1);

}

}

void fangbo() {

uchar a;

for(a=0;a<177;a++) {

P2=0xdf;

delay(ff1);

}

for(a=0;a<177;a++) {P2=0x10;

delay(ff1);

}

}

int0() interrupt 0 {

size++;

if(size>3)

size=1;

}

int1() interrupt 2

{

ff1++;

if(ff1>3)

ff1=1;

}

void inint()

{

IT0=1;

EX0=1;

IT1=1;

EX1=1;

EA=1;

}

void main(void)

{ inint();

while(1)

{

switch(size)

{

case 1:

fangbo();

break;

case 2:

sin();

break;

default: fangbo();

break;

}

}

}

第5章总结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该课程设计是以单片机8051为核心,利用单片机80C51,以DAC0832作为 D/A转换器等部件,此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灵活方便,输出波形精度高且波形较为稳定。

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了解相关设计的硬件原理电路图外,还要了解具体的型号,熟悉相关软件的使用,如Protel、Word等,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经过不懈努力还是完成了本课程的设计。

在这一周的设计中,不仅使我增长了很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让我对A/D转换和按键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一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李群芳、黄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 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王建校,杨建国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4]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 李群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 周立功.单片机实验与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指导教师:

信号发生器毕业设计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系别:机电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届:07届姓名:张海峰 摘要 本系统以AD8951集成块为核心器件,AT89C51集成块为辅助控制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测量使用。AD9851是AD公司生产的最高时钟为125 MHz、采用先进的CMOS技术的直接频率合成器,主要由可编程DDS系统、高性能模数变换器(DAC)和高速比较器3部分构成,能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 关键词AD9851,AT89C51,波形,原理图,常用接法

ABSTRACT 5 The system AD8951 integrated block as the core device, AT89C51 Manifold for auxiliary control devices,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 signal generator to produce low cost. Suitabl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us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measurement. AD9851 is a AD produced a maximum clock of 125 MHz, using advanced CMOS technology, the 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zer, mainly by the programmable DDS systems, high-performance module converter (DAC) and high-speed comparator three parts, to achieve full Digital program-controlled frequency synthesizer. Key words AD9851, AT89C51, waveforms, schematics, Common Connection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综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发生器的背景与应用,然后提出了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信号发生器实现,概述了DDS的概念及基本结构,介绍了基于FPGA、单片机及专用芯片的信号发生器实现方案,最后对这些方案给出笔者的评价。 关键词:DSP BUILDER;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DDS 1引言 在当今社会,信号发生器作为电子领域中的最基本、最普通、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工科类电子工程师进行信号仿真实验的最佳工具。而信号发生器是指能产生测试信号的仪器,它主要用于产生被测电路所需特定参数的电测试信号。 本文设计的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通过移相技术在数控、数字信号处理机、工业控翻、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得以应用[1]。 2 DDS概述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是一种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控制相位的变化速度、直接产生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新型频率合成技术,标志着第三代频率合成技术的出现。它是把一系列数字量形式的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DAC)转换成模拟量形式的信号[2]。目前使用的最广的一种DDS方式是利用高速存储器作查找表。然后通过高速DAC输出已经用数字形式存入的正弦波。具有频率切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频率稳定度高。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可快速程控交换、输出相位连续、容易实现频率、相位和幅度的数控调制等优点[3]。 图1 DDS基本结构 DDS是以数控的方式产生频率、相位和幅度可以控制的正弦波,如图1所示为基本DDS结构,由

相位累加器、相位调制器、正弦ROM查找表、D/A构成[4]。相位累加器是整个DDS的核心,它由一个累加器和一个N位相位寄存器组成,每来一个时钟脉冲,相位寄存器以相位步长M增加,相位寄存器的输出与相位控制字相加,完成相位累加运算,其结果作为正弦查找表的地址,正弦ROM查找表内部存有一个完整周期正弦波数字幅度信息,每个查找表地址对应正弦波中o。~360。范围的一个相位点,查找表把输入的地址信息映射成正弦波幅度信号,通过D/A输出,经低通滤波器后,即可得一纯净的正弦波。 而所谓的移相,就是指两路同频的信号,以其中的一路为参考,另一路相对于该参考作超前或滞后的移动,即称为相位的移动。两路信号的相位不同,便存在相位差,简称相差[5]。两路信号的相位差用相位字来控制,只要相位字不同,就可得到两路不同相位的移相信号。 3 基于DDS的数字移相系统设计 3.1基于FPGA的实现 传统使用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用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得到预想中的仿真结果后。再根据仿真过程和结果,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创建硬件工程,最后完成硬件仿真。整个过程漫长而繁杂,尤其困难的是仿真过程不够直观.一旦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准确地确定问题所在。而DSP Builder作为一个面向DSP开发的系统级(或算法级)设计工具,它架构在多个软件工具之上,并把系统级和RTL 级两个设计领域的设计工具连接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两种工具的优势[5]。DSP Builder依赖于MathWorks 公司的数学分析工具Matlab/ Simulink ,DSP Builder允许设计者在Matlab 中完成算法设计,在Simulink 软件中完成系统集成,通过SignalCompiler模块生成Q uart usII 软件中可以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V HDL) 文件,它提供了QuartusII软件和MA TLAB/ Simulink工具之间的接口,通过DSP Builder 、SOPC Builder 、Quart usII 软件构筑的一套从系统算法分析到FPGA 芯片实现的完整设计平台[6]。 3.2基于单片机的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其核心内容是单片机的主程序,主程序对整个设计起着总控作用[7]。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先读取P3口决定波形信号类别,然后由Po口输出数据,经D/A转换后放大、滤波输出.波形频率在线调整是通过读取P2口上的拨码开关的编码,并根据该编码产生的数字量,在PO口输出一个数据后立即产生一个对应时长的延时时间来实现.幅度调整是通过接在DAC上的滑动变阻器来改变D/A转换的参考电压来实现[8]。

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制作

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制作 一、训练目的 (1)掌握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和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会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和方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测试方法。 二、工作原理 正弦波、三角板、矩形波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测试信号,如测试放大器的增益、通频带等均要用到正弦信号作为测试信号。下面分别介绍产生这三种信号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正弦信号发生器 正弦信号的产生电路形式比较多,频率较低时常用文氏电桥振荡器,图7-1为实用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图中R 1、R 2、R 3、RW 2构成负反馈支路,二极管D 1、D 2构成稳幅电路,C 2、R 11(或R 12或R 13)、C 1、R 21(或R 22或R 23)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并兼作选频网络。调节电位器RW 2可以改变负反馈的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二极管D 1、D 2要求温度稳定性好,特性匹配以确保输出信号正负半周对称,R 4接入用以消除二极管的非线性影响,改善波形失真。如K1接电阻R 11、K2接R 21,并且R 11= R 21=R ,C 1= C 2=C ,则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1 2f RC π= (7-1) 起振的幅值条件: 1 1f v R A R =+ (7-2) 图7-1 正弦信号发生器 通过调整RW 2可以改变电路放大倍数,能使电路起振并且失真最小。该电路可通过开关K1、K2选择不同的电阻以得到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 2.方波和矩形波发生器

方波发生电路如图7-2,其基本原理是在滞回比较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由R 4和C 1构成的积分电路,输出电压通过该积分电路送人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其中R 3 、D Z1和D Z2构成双向限幅电路,这样就构成了方波发生器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 假设在接通电源瞬间,输出电压o v 为Z V +(稳压二极管D Z1、D Z2额定工作时的稳压值),这时比较器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为 2 12 Z R v V R R +≈ + (7-3) 同时输出电压o v 会通过电阻R 4给C 1充电,反相端的输入电压v -就会逐步升高,当反向输入端的电压v -略大于同相端输入电压v +时,比较器输出电压立即从Z V +翻转为Z V -,这时输出端电压o v 为Z V -,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电压v +'为 2 12 Z R v V R R +'≈- + (7-4) 这时输出的电压o v 会通过R 4对C 1进行反向充电,当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略低于v +'时,输出状态再翻转回来,如此反复形成方波信号。所产生方波信号的频率为 41 1 2f R C = 方波 (7-5) R 4 o 图7-2 方波发生电路

DSP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毕业设计

目录 摘 要 (2) Abstract (3) 1 绪论 (4) 1.1概述 (4) 1.2选题的目的、意义 (4) 1.3 选题的背景 (5) 1.4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6) 2 波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方案选择 (7) 2.1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7) 2.1.1 直接模拟法 (7) 2.1.2 直接数字法 (7) 2.2 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9) 2.2.1 查表法 (9) 2.2.2计算法 (9) 2.2.3传统方法 (10) 3 基于DSP 5416的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 (12) 3.1 TMS320C5416的开发流程 (12) 3.2软件开发环境 (13) 3.3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软件编程 (14) 3.3.1 计算法实现波形输出 (14) 3.3.2 D/A转换 (15) 3.3.3波形控制及软件设计流程图 (16) 3.4参数的设定 (18) 4 基于DSP 5416的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20) 4.1 TMS320VC5416开发板 (20) 4.2 TMS320VC5416实验箱的连接 (23) 4.3 波形信号发生器的硬件测试过程 (23) 5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展望 (28)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摘 要 任意波形发生器是信号源的一种,它是具有信号源所具有的特点,更因它高的性能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试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随着无线电应用领域的扩展,针对广播、电视、雷达、通信的专用信号发生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载波调制方式的多样化,从调幅、调频、调相到脉冲调制。如果采用多台信号发生器获得测量信号显然是很不方便的。因此需要任意波形发生器(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AWG),使其能够产生任意频率的载频信号和多种载波调制信号。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研制任意波形发生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任意波形发生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并且我国目前在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种类和性能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紧对这类产品的研制显得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研制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目的、意义、背景,以及利用CCS仿真工具用软件实现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的过程 ;之后,对硬件的连接及测试结果作介绍;最后,简要的对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的未来作一下展望。 关键词:DSP,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DDS

单片机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08年6月30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系统总体介绍 1)题目意义: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我选择的是信号发生器,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有三个 ①它是一个DA转换的实验,在前不久的市电子大赛中,我们做的是AD的转换,所 以想将模数/数模都熟悉一遍,为今后可能遇到的接口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另外一个原因是用到的芯片是MAX518,该芯片是串行数模转换,运用I2C总线,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更好的运用串行通信,同时能够学习I2C总线的协议,掌握了一 门新的总线,我觉得比其他实验收获更大; ③MAX518的时序比较复杂,通过练习针对时序的编程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读PDF 资料的能力和编程的能力。 2)本人所做的工作 这个实验从始至终都是自己完成的。 ①程序的编写,程序的编写是我结合MAX518的时序图编写出来的,编程的重点在于 对与MAX518的编程,在编程的过程中对于应答信号的理解和处理是整个程序的核心,在单步调试中能够很明显的观测到SDA和SCL信号线上电平的变化; ②四种波形的表格数据的建立。表格的建立是通过MATLAB函数产生的。其函数分别 为:正弦波y=round(127*sin(0:2*pi/256:2*pi))+127 锯齿波y=round(0:1:255) 三角波y=round(0:2:255) Y=round(255:2:0) 方波直接是0和255 由于MATLAB产生的数据之间含有回车和空格,不符合汇编语言的语法规则,所以要用WORD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WORD的查找替换同能讲回车和空格替换为英文的逗号,其中回车的表示方法为^p ③学习KEIL和SSTFlashFlex51.exe的使用 ④元器件的购买和焊接 ⑤实验报告的完成 3)系统的主要功能 该系统能够产生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和方波四种波形,同时能够产生16HZ,12HZ,10HZ,8HZ四种频率,也就是可以产生4*4=16种信号,通过8个按键

信号发生器设计(附仿真)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 =6V,正弦波U p-p>1V。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r△<2%,正弦波r~<5%。 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应接近晶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m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关系 在图4中,RP 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 2 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 E2 用来减小差 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 1、C 2 、C 3 为隔直电容,C 4 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 波形。 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①输出波形种类:基本波形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②频率范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波段,根据需要,可设置n个波段范围。 ③输出电压:一般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 p-p。 ④波形特性:表征正弦波和三角波特性的参数是非线性失真系数r~和r△;表征方波特性的参数是上升时间t r。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设计_毕业设计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摘要 介绍ADI 公司出品的AD9850 芯片,给出芯片的引脚图和功能。并以单片机 AT89S52 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个串行控制方式的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可行性方案,给出了单片机AT89S52 与AD9850 连接电路图和调试通过的源程序以供参考。直接数字合成(DDS)是一种重要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频率变换快等优点,在雷达及通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系统采用AD9850为频率合成器,以单片机为进程控制和任务调度的核心,设计了一个信号发生器。实现了输出频率在10Hz~1MHz范围可调,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3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峰峰值V opp能在0~5V范围内步进调节,步进间隔达0.1v,所有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且带负载能力强。该电路设计方案正确可行,频率容易控制,操作简单灵活,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信号发生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AD9850芯片;AT89S52单片机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principle, a signal generator was designed , using AT89S52 single chip machine as control device and adopting AD9850 type DDS device .Hardware design parameters were given .The system can output sine wave ,square wave with wide frequency stability and good waveform .The signal generator has stronge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 with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frequency modulation technology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ields. Key words: signal generator ;direct digital synthsis;AD9850;AT89S52

(完整版)数字信号发生器的电路设计_(毕业课程设计)

1 引言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者振荡器,它是根据用户对其波形的命令来产生信号的电子仪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信号发生器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相结合,可输出自定义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角波、梯形波及其他任意波形,波形的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改变。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他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信号发生器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领域内,在实验室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悠久的测量仪器,早在20年代电子设备刚出现时它就产生了。随着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40年代出现了主要用于测试各种接收机的标准信号发生器,使信号发生器从定性分析的测试仪器发展成定量分析的测量仪器。自60年代以来信号发生器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函数发生器,这个时期的信号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其电路结构复杂,且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等几种简单波形。到70年代处理器出现以后,利用微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硬件和软件使信号发生器的功能扩大,产生比较复杂的波形。这时期的信号发生器多以软件为主,实质是采用微处理器对DAC的程序控制,就可以得到各种简单的波形。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使原有的模拟信号处理逐步被数字信号处理所代替,从而扩充了仪器信号的处理能力,提高了信号测量的准确度、精度和变换速度,克服了模拟信号处理的诸多缺点,数字信号发生器随之发展起来。

信号发生器作为电子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工具,它必然将向更高性能,更高精确度,更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就象现在在数字化信号发生器的崛起一样。但作为一种仪器,我们必然要考虑其所用领域,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性价比,用低成本制作的集成芯片信号发生器短期内还不会被完全取代,还会比较广泛的用于理论实验以及精确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实验。因此完整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数字信号发生器的系统总述 2.1 系统简介 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 本设计以AT89C52[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相结合,可输出自定义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角波、梯形波及其他任意波形,波形的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改变。波形和频率的改变通过软件控制,幅度的改变通过硬件实现。介绍了波形的生成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原理。本系统主要包括CPU模块、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波形输出模块。系统电路原理图见附录A,PCB (印制电路板)图见附录B。其中CPU模块负责控制信号的产生、变化及频率的改变;模数转换模块采用DAC0832实现不同波形的输出;显示模块采用1602液晶显示,实现波型和频率显示;键盘输入模块实

任意信号发生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苏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任意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基于89C51实现)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911 学生姓名XXXXXXX 学号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2013 年3月31 日

设计题目:任意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基于89C51实现)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 一、课题目的: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模拟电压波形的设备,这些波形能够校验电子电路的设计。信号发生器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它是一种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函数波形的一起,其频率范围约为几毫赫到几十兆赫,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可以对元器件的性能鉴定,在多数电路传递网络中,电容与电感组合电路,电容与电阻组合电路及信号调制器的频率,相位的检测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信号发生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常用的信号发生器绝大部分是由模拟电路构成的,但这种模拟信号发生器用于低频信号输出往往需要的RC值很大,这样不但参数准确度难以保证,而且体积和功耗都很大,而本课题设计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由单片机构成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将成为数字量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本课题采用的是以89c51为核心,结合 DAC0832实现程控一般波形的低频信号输出,他的一些主要技术特性基本瞒住一般使用的需要,并且它具有功能丰富,性能稳定,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二、课题意义: (1)任意信号发生器主要在实验中用于信号源,是电子电路等各种实验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之一,掌握任意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2)任意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任意波形(正波、方波、三角波)信号,频率范围可从几个微赫到几十兆赫任意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3)本课题主要研究开发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实验用任意信号发生器,不但成本较低而精度较高,最重要的是开发简单易于调试,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任意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仪器设备,既能够构成独立的信号源,也可以是高新能的网络分析仪,频谱仪以及自动测试装备的组成部分,任意信号发生器的关键技术是多种高性能仪器的支撑技术,因为它是能够提高质量的精密信号源及扫描源,可使相应系统的检测过程大大简化,降低检测费用并且提高检测精度。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 在给定的±12V直流电源电压条件下,使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个函 数信号发生器。 2 信号频率:1kHz~10kHz 3 输出电压:方波:Vp-p≤24V 三角波:Vp-p≤6V 正弦波: Vp-p>1V 4 方波:上升和下降时间:≤10ms 5 三角波失真度:≤2% 6 正弦波失真度:≤5% 二、设计方案论证 1.信号产生电路 〖方案一〗 由文氏电桥产生正弦振荡,然后通过比较器得到方波,方波积分可得三角波。三角波 这一方案为一开环电路,结构简单,产生的正弦波和方波的波形失真较小。但是对于三角波的产生则有一定的麻烦,因为题目要求有10倍的频率覆盖系数,然而对于积分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显然对于10倍的频率变化会有积分时间dt的10倍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电压振幅的10倍变化。而这是电路所不希望的。幅度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而且通过仿真实验会发现积分器极易产生失调。 〖方案二〗 由积分器和比较器同时产生三角波和方波。其中比较器起电子开关的作用,将恒定的正、负极性的 方波 三角波 电位交替地反馈积分器去积分而得到三角波。该电路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1 线性良好、稳定性好;

2 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连续地改变频率, 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3 不存在如文氏电桥那样的过渡过程,接通电源后会立即产生稳定的波 形; 4 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方案来产生信号。下面将分析讨论对生成的三角波和方波变换为正弦波的方法。 2.信号变换电路 三角波变为正弦波的方法有多种,但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滤波器进行“频域”处理,另一种则是通过非线性元件或电路作折线近似变换“时域”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 采用米勒积分法。设三角波的峰值为,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 通过线性积分后: 显见滤波式的优点是不太受输入三角波电平变动的影响,其缺点是输出正弦波幅度会随频率一起变化(随频率的升高而衰减),这对于我们要求的10倍的频率覆盖系数是不合适的。另外我们在仿真时还发现,这种积分滤波电路存在这较明显的失调,这种失调使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平不断向某一方向变化。 积分滤波法的失调图(Protel 99 SE SIM99仿真) 而且输出存在直流分量。 〖方案二〗 才用二极管-电阻转换网络折线逼近法。十分明显,用折线逼近正弦波时,如果增多折线的段数,则逼近的精度会增高,但是实际的二极管不是理想开关,存在导通阈值问题,故不可盲目的增加分段数;在所选的折线段数一定的情况下,转折电的位置的选择也影响逼近的精度。凭直观可以判知,在正弦波变化较快的区段,转折点应选择的密一些;而变化缓慢的区段应选的稀疏一些。 二极管-电阻网络折线逼近电路对于集成化来说是比较简单,但要采用分立元件打接则会用到数十个器件,而且为了达到较高的精度所有处于对称位置的电阻和

基于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基于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 根据题目要求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一种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所构成的波形发生器,可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等多种波形,波形的频率可用程序改变,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单极性输出或双极性输出,具有线路简单、结构紧凑、性能优越等特点。本设计经过测试,性能和各项指标基本满足题目要求。 关键词:信号发生器 DAC0832芯片 LM358运放 89C51芯片

目录 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单片机概述........................................................... 1.2信号发生器的概述和分类.............................................. 1.3问题重述及要求....................................................... 第二章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2.1方案的比较........................................................... 2.2设计原理 ............................................................. 2.3设计思想 ............................................................. 2.4实际功能 ............................................................. 第三章硬件设计............................................................ 3.1硬件原理框图......................................................... 3.2主控电路 ............................................................. 3.3数、模转换电路....................................................... 3.4按键接口电路......................................................... 3.5时钟电路 ............................................................. 3.6显示电路 ............................................................. 第四章软件设计............................................................ 4.1程序流程图........................................................... 参考文献....................................................................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 附录2 源程序............................................................... 附录3 器件清单......................................................

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6V,正弦波U p-p>1V。 p-p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用仪器测量上升时间,三角波r△<2%,正弦波r <5%。(计算参数) ~ 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差模传输特性)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 应接近晶体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m 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关系 在图4中,RP 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 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 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 1、C 2、C 3为隔直电容,C 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取Ic2上面的电流(看输出) 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①输出波形种类:基本波形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②频率范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波段,根据需要,可设置n 个波段范围。(n>3) ③输出电压:一般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 p-p 。 ④波形特性:表征正弦波和三角波特性的参数是非线性失真系数r ~和r △;表征方波特性的参数是上升时间t r 。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 实验仿真电路图如图

基于某DSP的任意信号发生器设计汇总情况

数字信号处理(DSP)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0708 指导教师:高海林 学生:原凌云07211253 张丽康07211256

北京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2004年12月28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 (3) 二、实验目的 (3) 三、设计内容 (3) 四、实验原理 (4) 五、程序设计 (6) 1、程序源代码 2、实验截图和结果 六、实验总结 (22) 七、参考资料 (23)

一、设计任务书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信号发生器在现代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中常需要产生一些特殊波形,用于仿真实际信号的波形,以检测和调试测量装置。 使用DSP 和D/A 转换器可以产生连续的正弦波信号,同样也能产生方波、锯齿波、三角波等其它各种信号波形。本设计要求采用DSP及其D/A转换器产生上述各种信号波形。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产生信号的两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使用DSP产生正弦波的原理和算法,进而掌握一般信号产生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5402DSK CODECC(A/D、D/A)的工作原理和初始化过程。(4)掌握使用指针访问片上ROM中正弦查找表的方法。

三、设计内容 使用DSP 产生300—4000HZ 的正弦信号,要求使用查表法,测量产生的信号波形的频率和幅度,并且频率可变、幅度可变、直流分量可变。用软件CCS5000编程实现,并硬件(DSK 板或示波器)连接进行功能演示。 使用计算法产生余弦波分量。 发挥部分: (1)使用DSP 产生300—4000HZ 的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 (2)使用现有程序,实现不改变源程序,频率和幅度自动可调。 四、实验原理 产生连续信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查表法和计算法,查表法不如计算法使用灵活。计算法可以使用泰勒级数展开法进行计算,也可以使用差分方程进行迭代计算或者直接使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以边计算边输出,也可以先计算后输出。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泰勒级数数学表达式为: =x sin ΛΛ+--+-+-+---)! 12()1(!9!7!5!31 219753n x x x x x x n n ,x ?),(∞-∞∈ =x cos ΛΛ+-+-+-+-)! 2()1(!8!6!4!2128 642n x x x x x n n ,x ?),(∞-∞∈. 如果要计算一个角度ⅹ的正弦和余弦值,可以取其前五项进行近似计算。 或使用下面递归的差分方程进行计算。 y [n ]=A*y [n -1]-y [n -2] 其中:A=2cos(x ),x =2πF/F S 。F —信号频率,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现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总结报告 设计选题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现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2

摘要 本综合实验利用555芯片、CD4518、MF10和LM324等集成电路来产生各种信号的数据,利用555芯片与电阻、电容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其产生脉冲信号由CD4518做分频实现方波信号,再经低通滤波成为正弦信号,再有积分电路变为锯齿波。此所形成的信号发生器,信号产生的种类、频率、幅值均为可调,信号的种类、频率可通过按键来改变,幅度可以通过电位器来调节。信号的最高频率应该达到500Hz以上,可用的频率应三个以上,T,2T,3T或T,2T,4T均可。信号的种类应三种以上,必须产生正弦波、方波,幅度可在1~5V之间调节。在此过程中,综合的运用多科学相关知识进行了初步工程设计。

设计选题: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现 设计任务要求: 信号发生器形成的信号产生的种类、频率、幅值均为可调,信号的种类、频率可通过按键来改变,幅度可以通过电位器来调节。信号的最高频率应该达到500Hz以上,可用的频率应三个以上,T,2T,3T 或T,2T,4T均可。信号的种类应三种以上,必须产生正弦波、方波,幅度可在1~5V之间调节。 正文 方案设计与论证 做本设计时考虑了三种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 实现首先由单片机通过I/O输出波形的数字信号,之后DA变换器接受数字信号后将其变换为模拟信号,再由运算放大器将DA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利用单片机的I/O接收按键信号,实现波形变换、频率转换功能。

基本设计原理框图(图1) 时钟电路 系统的时钟采用内部时钟产生的方式。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晶振频率为11.0592MHz,两个配合晶振的电容为33pF。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的方式。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 程序下载电路 STC89C51系列单片机支持ISP程序下载,为此,需要为系统设计ISP下载电路。系统采用MAX232来实现单片机的I/O口电平与RS232接口电平之间的转换,从而使系统与计算机串行接口直接通信,实现程序下载。 方案一的特点: 方案一实现系统既涉及到单片机及DA、运放的硬件系统设计,

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设题目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班级:1302421 学号:13024219 姓名:吕迪 组号:7 2015年 6月

一、设计题目 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设计要求 (一)设计任务 本课题要求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制作正弦波发生器,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依靠电路自激震荡而产生正弦波输出的电路。经过波形变换可以产生同频三角波、方波信号。(二)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使用LM324,采用经典振荡电路,产生正弦信号,频率范围,360Hz~100kHz。输出信号幅度可调,使用单电源供电以及增加功率。 (三)扩展要求 (1)扩大信号频率的范围; (2)增加输出功率 (3)具有输出频率的显示功能。 三、设计方案 (一)设计框图 (二)设计方案选择思路 我们在模电课上学过几种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包括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以及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因为题目要求设计基于运放的正弦波发生器,我们就确定将RC串并联网络正弦波振荡器作为我们设计的基础电路,因为此振荡器适用于频率在1MHz一下的低频正弦波振荡器而且频率调节方便,我们打算先通过计算搭建RC 正弦波振荡电路,测试基本电路达到的频率及幅值范围,再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放大,使频率及幅值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因此设计出了二级反向放大这一模块。最后,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出功率,减小电路的输出阻抗,再设计电压跟随器这一模块来完善整个电路。由此,我们确定出三个模块: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级反向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并准备从基础模块入手,分模块实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原先的设计方案。 (三)元器件清单 芯片:LM324*2 40106*1 二极管:1N4148*2 电容:10μF*1、10nf *4 电阻:2k*1 、10k*4、51k*1 、82k*1 、91k*1 、100k滑动变阻器*1、220k*1 电位器:50k双联*1、10k*2、50k*1 (四)芯片资料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课题名称 (2) 二、内容摘要 (2) 三、设计目的 (2)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2) 五、系统方案设计 (3) 六、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4) 七、电路仿真结果 (7) 八、硬件设计及焊接测试 (8) 九、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1) 十、课程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12)

一、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二、内容摘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源,是现代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仪器之一。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它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因而此次课程设计旨在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知识来制作一个能同时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信号发生器。 三、设计目的: 1、进一步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 3、学会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所做出来的理论设计进行仿真测试,并能进一步解决出现的基本问题,不断完善设计。 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万用表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电路的分析操作能力。 5、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实际电路。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要求完成原理设计并通过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 (1)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50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4)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