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8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科学领域,它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代谢、激素调节、环境适应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为您提供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帮助您深入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相关机制。
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植物生命的重要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植物生长受到激素、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调节。
激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内源调节因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细胞分化素等。
植物的发育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植株形成等阶段。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收水分后,活化生理过程,例如蛋白质合成和呼吸作用。
幼苗生长是种子萌发后的主要阶段,包括根系生长、茎轴生长和叶片展开等。
植株形成是植物发育的终极目标,包括茎蔓延、分枝、开花和结果等过程。
二、植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水分的吸收和传输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根系吸水是由于根毛吸水、根内压力和蒸腾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钾、镁、钙等无机盐,以及葡萄糖、脂肪酸等有机物。
植物的代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子合成等。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其产物为葡萄糖和氧气。
呼吸作用是植物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产物为能量和水。
分子合成是植物利用有机物质合成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细胞组分的过程。
三、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细胞分化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植物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伸长和开花,细胞分裂素和细胞分化素能调节植物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例如,光照能够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和分布,温度能够调节赤霉素的合成和作用,水分能够影响细胞分裂素和细胞分化素的合成和传输。
植物生理学复习提纲至一、植物生理学概述-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二、植物生长与发育1.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植物器官的生长过程-细胞分裂与伸长的关系-植物的生长曲线2.植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胚乳发育-初级生长和次生生长-花器官的形成和开花三、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转运1.植物养分吸收与转运的机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养分转运的方式和调节机制-养分转运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2.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氮的吸收与转运-磷的吸收与转运-钾的吸收与转运-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四、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的发生地点和机制-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2.光合作用的调节和适应机制-光合速率的调节机制-气孔调节光合作用-植物对光质和光照周期的适应五、植物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转运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传导-植物根系的吸水机制-植物的导管系统和水分传导-水分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传输-离子的吸收途径和调节机制-离子的传导和储存-矿质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六、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激素的分类和功能-奥斯替灵事件有关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2.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激素信号传导的途径和调节-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1.植物对温度和光照的适应-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植物对水分和盐度的适应-干旱适应机制-盐碱适应机制3.植物与昆虫的互作关系-植物防御机制-昆虫攻击与植物逆境响应八、植物的信号传导与逆境响应1.植物的信号传导网络-植物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与信号传导2.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干旱和盐碱胁迫的信号传导路径-植物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九、植物生理学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激素类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物肥料和改良剂的应用2.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植物对土壤污染的修复能力。
植物生理学复习大全一:名词解释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压力: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
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
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成分:由蛋白质、脂类、糖、水和无机离子组成。
○1膜脂主要是复合脂类,包括磷脂、糖脂、硫脂和固醇。
○2膜蛋白分为两类:外在蛋白(水溶性)和内在蛋白(疏水性)。
○3膜糖,细胞膜中的糖类大部分与膜蛋白共价结合,少部分与膜脂结合,分别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4水,植物细胞膜中的水大部分是呈液晶态的结合水○5金属离子在蛋白质与脂类中可能起盐桥的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1分室作用:细胞的膜系统不仅把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而且把细胞内的空间分割,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即形成各种细胞器,从而使细胞的代谢活动“按室进行”○2代谢反应的场所:细胞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在膜上有序进行○3物质交换:质膜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控制膜内外进行物质交换○4识别功能:质膜上的多糖链分布于其外表面,似“触角“一样能够识别外界物质,并可接收外界的某种刺激或信号,使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3、细胞壁组成:是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
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4、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3防御与抗性○4代谢与识别功能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性生物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不能自由移动的水。
2、自由水:是指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或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
3、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单位为N·m-2Ψw=Ψs+Ψp+Ψm+Ψg(Ψw--水势;Ψs--细胞液渗透势;Ψp--细胞壁对内容物产生的压力势;Ψm—亲水胶体对水分子的吸附产生的衬质势;Ψg--重力势)4、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但无论哪种方式,吸水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细胞的渗透作用。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蛋白质,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用于解释生物膜结构的模型。
要点:(1)不对称性:即脂类和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对称(2)流动性,即组成膜的脂类双分子层或蛋白质都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各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膜动运输、原生质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2、细胞全能性: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3、水势:每偏摩尔水的化学势差。
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4、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在渗透系统中,溶质势表示了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
5、压力势: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7、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8、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9、离子主动吸收: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0、离子的被动吸收:细胞不需要由代谢提供能量的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1、诱导酶: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生成的酶。
12、红降现象: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在波长大于680nm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13、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14、光合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5、光和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16、光呼吸:植物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2.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3. 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越大,则植物代谢越旺盛。
束缚水不参加代谢作用,因此束缚水含量与植物抗性大小有密切关系。
4. 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5. 纯水的水势定为零,溶液的水势成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解释:溶液中的溶质颗粒降低了水的自由能。
所以溶液中的自由能要比纯水低。
溶液的水势也就成为负值。
6. 溶质势:也称渗透势。
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压力势是由于膨胀和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
重力势:是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它增加细胞水分自由能,提高水势的值,已正值表示。
衬质势:是指由于细胞脚踢物质如蛋白质,淀粉酶,纤维素等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以负值表示。
7. 植物细胞的相对体积变化和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之间的关系图解 P158. 根系吸水的途径有3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三种途径的特点 P179.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两种:根压和蒸腾拉力10. 内聚力学说:水分子内聚力比水柱张力大,故可使水柱不断。
11. 气孔之所以会作用的原因:(1)气孔之所以能够运动,与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有关。
(2)由于保卫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加上纤维素微纤丝与胞壁相连,所以导致气孔运动。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2 、: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3 、:挨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4 、: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外表从体内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5 、: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6 、:当水份子从大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
但通过气孔外表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7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8 、:任何植物,假假设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9 、:植物惟独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的溶液中才干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叫平衡溶液。
10、: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假设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在吸收NH4 的同时,根细胞会向外释放氢离子,使PH 下降。
11、:供给NANO3 时,植物吸收,NO3-而环境中会积累,NA+,同时也会积累OH- 或者HCO3-,从而使介质PH 升高。
12、: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 和H2O,合成有机化合物质,并释放O2 的过程。
13、: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磷酸和ADP 合成ATP 的过程。
14、:随着光强的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 吸收量等于CO2 释放量,表现光合速率为0。
15、:随着CO2 的浓度增加,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与呼吸释放的CO2 相等时环境中的CO2 浓度。
16, 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17 、:是指单位截面积筛份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者g/(mm2.s)表示。
18、:是产生和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者组织;是消耗或者积累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
19:是指一切生活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预下,逐步氧化分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0: 、:是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预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第1章(略)第2章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力量。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相邻细胞内水分移动的方向总是由水势高处到水势低处。
植物成熟细胞水势的三个组分是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
植物根系吸水,根据其引起的动力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代谢活动削弱,抗逆性增强。
检验植物细胞死活的简易方法是质壁分离。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在根毛区。
土壤水分含量较少时,能使根冠比值变大。
下列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的组织或器官是风干种子。
在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大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常可见到各类作物幼苗叶尖有水溢出,这种现象称为吐水。
反映植物水分胁迫最敏感而且可靠的指标是叶水势。
植物在蒸腾拉力和根压作用下,体内水分向上运输。
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直接影响到植物生理过程的强弱,比例高则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活动弱,比值低时原生质呈溶胶状态,代谢活动强。
√干燥种子中细胞水势主要由渗透势决定。
×干燥种子中细胞水势主要由衬质势决定。
√~水稻栽培中,常将移植后吐水的产生作为回青的标志。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外界条件是怎样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第3章单盐毒害——用只含一种盐的溶液培养植物时,会引起植物生长不正常而表现出毒害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揭示植物的营养、生长和发育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在许多植物中,同化物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蔗糖。
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通道是筛管。
`果树的小叶症和丛枝症是由于缺乏元素Zn。
影响根吸收无机离子的因素有PH、根的代谢活动和离子相互作用。
用砂培棉花,当第4叶(幼叶)展开时,其第1叶表现明显缺乏症状,已知只可能缺乏下列4者中之一,应该是由于缺镁造成。
分析植物元素组成即可知道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元素。
×K+不仅是许多酶的活化剂,而且参与许多重要有机物的组成。
×N和S都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因为缺乏这两种元素的症状相同,出现症状的部位也相同。
名词解释1.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地选择、训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2.作物产量:单位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3.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
4.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5.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所占的比例。
6.生长:指作物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在数目、体积和重量上的不可逆增加7.发育:作物一生中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
8.作物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作物所经历的天数。
9.生育时期小麦:(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称为生育时期。
10.作物生育时期:在作物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作物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作物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时期,或称若干个生育阶段。
11.背地曲折特性:由于趋光生长素的作用,茎于从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并在弯曲处形成木质化的结节,这种现象称为背地曲折特性。
12.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的低温条件,这个时期称为。
13.光照阶段:也叫光周期反应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14.感光性:水稻受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
15.感温性:水稻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转变缩短或延长生育期的特性。
16.基本营养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下都不能在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便是基本营养期,这种特性称。
17.分蘗:是由稻株分蘗节上各叶的腋芽在适宜生长条件下长成的。
18.分蘖位:分蘗在母茎上所处的腋位。
19.生理需水:指直接用于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如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作用是所需的水。
20.生态需水:指为植物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
21.子棉:棉籽和种壳上的纤维。
22.皮棉:子棉脱下的纤维称皮棉u23.衣分:皮棉重量占子棉重量的百分率。
植物生理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 避逆性: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2. 御逆性:植物具有一定的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处于逆境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3. 耐逆性:植物处于不利环境时,通过代谢反应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4、单性结实:有些植物可不经受精子房仍能膨大形成没有种子的果实的现象5、单宁:一种不溶性酚类物质,可以保护果实免于脱水及病虫侵染。
6、种子的后熟作用:成熟种子离开母体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后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而具备发芽的能力。
7、离区:分布在叶柄、花柄和果柄等基部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
8、光形态建成:以光作为环境信号,调节细胞生理反应,控制植物发育的过程9、光受体:植物体中凡能感受和传导光质、光强、光时、光方向和光周期等光信号,并能引发相应细胞反应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
10、避阴反应:因其它植物遮蔽而使被遮植株株高增高的现象。
11、叶绿体的聚集反应:在弱光下叶绿体聚集在细胞表面,其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垂直,从而增大光的吸收。
12、顶端优势:由于植物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
13、第二信使:由细胞感受胞外信号后产生的对细胞代谢起调控作用的胞内信号分子。
14、安全含水量:适于周年长期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15、抗氰呼吸:某些植物器官或组织在氰化物存在条件下仍进行的呼吸。
16、有氧呼吸: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 (O2) ,将某些有机物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 ,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7、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18、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 最后死亡。
19、向光性: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
20、生物钟:植物生命活动的内源性节奏的周期是在 20~28小时之间,接近24小时的现象。
21、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现代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植物生理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20%1、种子后熟2、生理钟3、临界暗期4、渗透调节5、呼吸骤变二、填空题30%(每空格1分)1、光合作用中心至少包括一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才能导致电荷分离,将光能转为电能。
2、为了解决以下各题,应选用哪些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⑴插枝生根______,⑵促使胡萝卜在当年开花______,⑶除去双子叶杂草_______。
3、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为N和Mg是______的组成成分;Cl和Mn是________所必需的,而电子传递体中的_______含有Fe,____含有Cu。
4、将GA施于正在萌发的去胚大麦粒上,会诱导______,如果此时加入环已酰亚胺,则会抑制_________。
5、根据外界因素如何作用于植物,生长运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前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环境污染按污染物存在的场所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以______和______危害面积较广,同时也易于转变为________。
7、植物激素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物在环境保护的作用有_______和_______。
9、对海藻来说,平衡溶液是______。
三、选择题10%1、在维管植物的较幼嫩部分,哪一种无机盐亏缺时,缺乏症首先表现出来。
()A、缺NB、缺CaC、缺PD、缺K2、在维管植物中,哪一种物质的传导限于一个方向。
()A、筛管里的蔗糖B、生长组织里的IAAC、萌发幼苗中贮备的氨基酸D、生长组织里的GA3、根的最大吸收区域是在()A、根冠B、根尖分生组织C、根毛区D、伸长区4、光合作用中淀粉形成的部位()A、叶绿体中的间质B、叶绿体中的基粒片层C、叶绿体中的基质片层D、细胞质5、光呼吸被氧化的底物是()A、乙醇酸B、乙醛酸C、丙酮酸D、甘油酸四、是非题10%(是用“+”,非用“-”,答错倒扣1分,但不欠分)。
()1、高温损害植物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变性。
但高温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是由于酶的纯化,蛋白质只分解而不再合成,导致蛋白质损耗;而间接伤害是由于膜蛋白凝聚而引起膜伤害。
()2、光对植物形态建成的直接作用称为光范型作用,它是一种低能反应。
()3、涝害,顾名思义,它是由于土壤含水量过高而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4外界施加生长素类时,矮生表现型植物对生长素有反应,而高生表现型则无反应。
()5、土壤中铁不足引起幼叶叶脉之间的缺绿,而氮素不足也会引起幼叶的普遍黄化。
五、问答题:30%1、据近代研究,光敏素参与植物哪些生理过程的调控?简要说明其调控机理。
2、植物的冻害主要原因是什么?植物如何产生对低温的抗性?这种抗性增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3、试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种子后熟:有些种子的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也不能萌发,它们一定要经过休眠,在胚内部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才能萌发。
这些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称种子后熟。
2、生理钟:在稳恒条件下,一些植物体发生了昼夜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不是准确的24h,而是接近这个数值,故称为近似昼夜节奏,或生理钟。
3、临界暗期:指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4、渗透调节:各种逆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
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和甜茶碱等有机物,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使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环境,这种现象称渗透调节。
5、呼吸骤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
这个呼吸高峰,便称为渗透调节。
二、填空题1、原初电子供体,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受体)以及开花等生理过程。
2、生长素类,赤霉素类,2、4-D3、叶绿素,光合放氧,细胞色素,质体蓝素4、x-淀粉酶,x-淀粉酶的形成5、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向光性,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6、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7、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8、净化环境,环境监测9、海水三、选择题1、B2、B3、C4、A5、A四、是非题1、-2、+3、-4、-5、-五、问答题1、答:一些需光种子的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以及开花过程皆有光敏素参与。
其调控机理可用光敏素原初反应模型解释。
当红光照射使膜上光敏素转为活化的Pfr形式,Pfr通过改变膜的透性使质膜外侧Ca2+进入细胞,溶质Ca2+浓度提高到与Ca,M(钙调蛋白)结合的“阈值”(>10-6M/L)时,CaM与Ca2+结合而活化,Ca2+.Ca,M复合体与靶子酶结合而被活化,从而产生光敏素控制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最终导致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以及开花等生理过程。
2、答:主要原因:⑴结冰伤害细胞间结冰伤害细胞内结冰伤害⑵蛋白质被损害⑶膜伤害对低温的抗性:⑴植株含水量下降⑵呼吸减弱⑶ABA含量增多⑷生长停止,进入休眠⑸保护物质增多抗性增强的可能原因:⑴温度逐渐降低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之一。
⑵光照长短短日照促进休眠长日照阻止休眠⑶光照强度秋季光照强、抗寒力强秋季光照弱、抗寒力弱⑷土壤含水量多、抗寒力差不要过多,提高抗寒性⑸土壤营养元素充足,增强抗寒性缺乏,抗寒力降低3、答:⑴光合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是相同的。
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中共用。
⑵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反应的关系。
它们的中间产物同样是C3、C4、C5、C6、C7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有许多糖类(中间产物)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⑶光合释放的O2可供呼吸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亦能为光合作用所同化。
《植物生理学》试卷(B卷)一、名词解释20%1、乙烯的三重反应2、光周期3、细胞全能性4、生物自由基5、光化学烟雾二、填空题30%(每空格1分)1、植物吸水有三种方式:_,_和_,其中_是主要方式,细胞是否吸水决定于_。
2、植物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____,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
3、叶绿体色素按其功能分为____色素和____色素。
4、光合磷酸化有两种类型:_____和______。
5、水分在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有两种:____和____。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三大过程:⑴_____,它的任务是____;⑵___,它的任务是____;⑶_____,它的任务是_______。
7、土壤水分稍多时,植物的根/冠比______,水分不足时根/冠比_____。
植物较大整枝修剪后将暂时抑制______生长而促进______生长。
8、呼吸作用中的氧化酶_________酶对温度不敏_________酶对温度却很敏感,对氧的亲和力强,而_____酶和_____酶对氧的亲和力较弱。
9、作物感病后,代谢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概括起来⑴_________,⑵__________ , ⑶_________。
三、选择题10%1、影响气孔扩散速度的内因是()。
A、气孔面积B、气孔周长C、气孔间距D、气孔密度2、五大类植物激素中最早发现的是(),促雌花是(),防衰保绿的是(),催熟的(),催休眠的是()。
A、ABAB、IAAC、细胞分裂素D、GAE、乙烯3、植物筛管中运输的主要物质是()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4、促进需光种子萌发的光是(),抑制生长的光(),影响形态建成的光是()。
A、兰紫光B、红光C、远红光D、绿光5、抗寒性较强的植物,其膜组分中较多()。
A、蛋白质B、ABAC、不饱和脂肪酸D、饱和脂肪酸四、是非题:(对用“+”,错用“-”,答错倒扣1分,但不欠分)。
10%()1、乙烯利促进黄瓜多开雌花是通过IAA和ABA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2、光合作用和光呼吸需光,暗反应和暗呼吸不需光,所以光合作用白天光反应晚上暗反应,呼吸作用则白天进行光呼吸晚间进行暗呼吸的节律变化。
()3、种子萌发时,体积和重量增加了,但干物质减少,因此种子萌发过程不能称为生长。
()4、细胞分裂素防止衰老是在转录水平上起作用的。
()5、在栽培作物中,若植物矮小,叶小而黄,分枝多,这是缺氮的象征。
五、问答题30%1、试述植物光敏素的特点及其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
2、水稻是短日植物,把原产在东北的水稻品种引种到福建南部可以开花结实吗?如果把原产在福建南部水稻品种引种到东北,是否有稻谷收获,为什么?3、植物越冬前,生理生化上作了哪些适应准备?但有的植物为什么会受冻致死?《植物生理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具有抑制伸长生长(矮化),促进横向生长(加粗),地上部失去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这种现象即为乙烯的三重反应。
2、光周期: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3、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4、生物自由基:生物组织中通过多种途径产生O2 -·OH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许多生物功能分子有破坏作用。
5、光化学烟雾:废气中的NO和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升到高空后,在阳光(紫外线)有作用下,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O3、NO2、•RCHO和硝酸过氧化乙酰(PAN)等气态的有害物质,再与大气中的粒状污染物(如硫酸液滴、硝酸液滴等)混合呈浅蓝色烟雾状。
由于这烟雾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作用形成的,故称之。
二、填空题1、代谢性吸水渗透吸水吸胀作用渗透吸水水势差2、茎尖3、作用中心色素聚光色素4、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5、束缚水自由水6、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为活跃的化学能碳同化将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7、小大地下部分地上部分8、黄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酚氧化酶黄酶9、水分平衡失调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下降生长改变三、选择题1、B2、B、BE、C、E、A3、D4、B、A、B5、C四\全错五、问答题1、答:对短日植物来说,体内在光期积累较高的Pfr。
在暗诱导的前期(3~6h),体内仍持较高的Pfr水平,它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因而在暗期的初期照射远红光,Pfr则转变为Pr•而抑制开花。
在暗诱导的后期,Pfr水平下降,诱导开花。
所以短日植物的开花诱导要求是暗期的前期“高Pfr反应”,后期是“低Pfr反应”。
而长日植物在暗期前期是“低Pfr”水平,后期是“高Pfr”水平。
2、答:原产在东北的水稻引种到福建南部,可以开花结实,但生育期缩短,无法形成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