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修改定稿
- 格式:ppt
- 大小:8.02 MB
- 文档页数:28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教案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溧阳市第二中学陈琳第一部分考纲扫描 1、中考考点 2、考试目标3、近三年常州市中考考点分布及2021年预测第二部分正式新课一、导入“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类正使用和享受着科技产品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生活”,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说明。
(此处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所欲言,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总结:乘火车旅行,便利交通,丰富业余生活;电灯照明,给我们带来光明。
电脑的发明,拓展视野,丰富生活,沟通交流方便 1、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2、电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3、电脑——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次科技革命。
二、正式新课1、出示表格: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概况名称时间核心标志主要发明能源时代特征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2、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至今电脑、克隆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电的发现和广泛使用(此表格学生已预习,可以让学生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1)在主要发明的行列有一个选择题。
(2)特点:A、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A、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B、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一个特点:C、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情景、材料展示)A、材料一: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
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
一、列表比较三次科技革命二、归纳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1、对生产力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人类进入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人类进入时代。
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阶段。
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世界范围内的掠夺,使世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科技革命:1、在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东西方差距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调整,科技竞争在国际间的竞争地位日益重要,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三、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①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和战争。
②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社会;③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如新思潮萌芽(魏源)、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军事上: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战争、战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革命。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各位同学好导入:前一段时间,华为发布了他的最新科技成果,各大手机巨头彻夜难眠,这项技术就是石墨烯,它延长了电池两倍寿命,充电却只需要几分钟。
石墨烯的应用,加上其它黑科技的应用使得华为实力足以碾压苹果三星。
一时世人目光瞩目。
华为也威胁到了很多外国企业,出现了很多外国企业抵制华为的事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为华为企业鸣不平,也能看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震撼,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个表格,快速回答表格中的10个空缺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检验你的完成情况。
你来连连看重要人物和相关成就。
考考眼力看看谁更眼疾手快。
注意观察图2图5图9。
他们是早期蒸汽机,汽轮,和计算机。
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你能最先答出哪个?我们能够最直接想到是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交通方式,联系方式等),还有就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比如:世界市场,全球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级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的演变。
哪些消极影响你最先想到?对照这几个角度,我们发散思维,再去搜集一下相关答案。
通过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我们来做一则材料题,快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给出建议。
分析问题,有3个子问题,依据材料作答得出结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然这里更多强调消极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我们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来探究一下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联系。
世界市场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市场产生形成的过程,理解全球化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我们在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中,看到了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技发展是全球化趋势形成的根本原因。
请同学们对照知识网络加强理解。
我们来做材料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并思考问题。
材料一中,独立的水桶,管道相连,彼此想通体现的是全球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三次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培养目标: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成就;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③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及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与过程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相关相关历史教材,分析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三新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层出不穷。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
三次科技革命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教学重点】:①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②复习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③三次科技革命的中考回顾与展望【教学难点】:对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2014年本专题中考命题解析【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整体建构法、分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史料教学法【教学时数】1课时2 .时间:3 .地点:4 .开始的标志(内容):5 .核心:6 .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什么?7 .生物工程的核心?(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小组进行回答,而后教师总结归纳) 创设情境:中学生都喜欢上网。
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 长。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积极影响和 消极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总结)(多媒体显示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的表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 格,复习巩固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问题的能 力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 参与课堂 教学的积 极性,使 学生成为 课堂的主 人。
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课标要求: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电力的利用,内燃机、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步意义和影响。
3.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史实,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辨析易混易错知识点:三.发展趋势:四.拓展视野:1.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2与中国的联系:(1)工业革命国家对外扩张与中国近代化:(2)全球化与新中国的科技和对外开放:3.与现实的联系:五.中考:(一)单项选择题:1.( ·广东汕尾)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
以下各种职业出现时间,请按照最初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驾驶员→飞行员→铁路工人→网络工程师B.火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飞行员→宇航员→轮船驾驶员2.( ·广东佛山)据右下图的演讲内容,该演讲者的主题是()A.科技革命在全球的扩展Array B.英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重大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3.(·广西百色)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以下4个结论。
其中A.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B.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C.三次科技革命与发展中国家都没有任何联系D.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慢(二)判断题:观察《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右图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右图信息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B”;是右图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其发明创造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
四、回顾与展望:师语: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下面我们就来知彼,领略河南中考历史特色。
【经典回眸】领略河南中考特色。
例解1(2009·河南)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哪些现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①通过电子邮件收发信件②驾驶汽车出门远游③使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④利用航天器遨游太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科技成果。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断定②错误,故A、B、D项错误〖教你一招〗解答选择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排除错误答案,可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例解2(2009·河南)下面表格突出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C.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结合主干知识可排除C项再根据表格数字分析可断定D项。
〖再来一招〗解读表格要注意三点:①抓住表格前的中心词②纵横向比较表格中的数字变化,悟出规律。
③寻求与主干知识的结合点。
例解3(2006·河南)请举一例说明某一能源被广泛利用以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能源及科技成果的现实意义。
关键是审题。
〖又出一招〗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瞄准关键词②理解关键词,弄清题意③结合主干知识围绕关键词作答师小结:纵观历届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科技革命是重点考查对象,并扣课标命题,分值在5分左右。
可见本专题的重要性。
那么,今年的历史中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命题趋势呢?这里我有三点感悟。
【命题展望】洞悉本专题河南中考命题趋势。
1、体现生活性。
要重点关注三次工业革命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如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科技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等。
2、体现联系性。
把握事件之间的联系,如关注中国,把中国历史融入到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