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五章旅游业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64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第五章旅游业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旅游业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理解课程中所学习的关于旅游业的相关知识。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社会实践,市场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分组合作法。
喇叭。
实践课。
课时。
2
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联系一家旅行社、一家旅游饭店、一家旅游交通企业和一个旅游购物点,前往进行市场调查。
每小组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并事先针对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打印好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市场调查。
参考调查题目:1.企业每年接待多少旅游者,年收入多少?
3.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4.企业目前最需要提高的是什么?
5.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
6.企业和其他同行相比,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吗?
[作业]
课后,对搜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旅游者的市场调查报告。
1。
旅游学概论旅游业首先,旅游业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休闲、娱乐、文化、经济等目的,从居住地出发,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到达其他地方进行旅行活动的产业与行业。
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包括消费者是主动参与者,旅游产品是无形的,旅游活动具有临时性和临时性等。
旅游业可以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前者是指人们跨越国界进行旅行的活动,后者是指国内游客在境内进行旅行的活动。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初创期是指旅游业开始萌芽阶段,此时特点是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相对较少;成长期是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阶段,此时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旅游产品也丰富多样;成熟期是指旅游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此时旅游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包括产生的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和增加税收等,它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加社会认同感等方面;环境效益则是指旅游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的滥用和破坏、旅游服务质量不佳、行业标准不统一等。
因此,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管理;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社会需要提高旅游意识,弘扬文明旅游的理念。
综上所述,旅游学概论涉及到旅游业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等内容,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节旅游业中的产品电影【非诚勿扰】西溪片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一)概念1.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2.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
总之,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可分为3个核心要素:1.旅游吸引物2.交通运输3.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产品:是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的组合。
(三)旅游产品构成产品的三个层面:核心产品:核心利益或服务,这里的利益常常是无形的。
有形产品:品牌、质量、设计、包装、特色。
拓展产品:安装、质量保证、售后服务、交货与信誉。
旅游产品的三个层面:以主题公园为例核心产品:刺激与气氛。
有形产品:品牌、服务质量、与他人共享公园、游乐项目和景点、安全、刺激的游乐项目。
拓展产品:开放时间、处理投诉的程序、为有特殊要求的游客提供服务、停车场、辅助服务设施如餐厅、商店、天气。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划分(一)从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划分1.观光型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览过程中主要是被动地“饱眼福”。
如杭州西湖、故宫、长城等,旅游者消费这些旅游产品时的共同特征是“走马观花”,旅游活动中参与性的内容较少。
2.主题型旅游产品仍然带有较多参观成分,但参观的内容和范畴与观光旅游相比显然已经有所分化。
这类景区和景点之间需要存在某些历史或文化或其他方面的联系。
例如,丝路旅游、三国旅游、红色旅游。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了明显的指向性。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第五章旅游业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和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区别,熟悉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构成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导入:
大家的旅游经历涉及到哪些旅游企业?
第一节概念与构成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二、旅游业的构成
(一)旅游业的构成含义
旅游业的构成——是指旅游内部的企业类别或经济部门构成,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经济部门与第一、二产业的经济部门,以及与第三产业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其产品涉及面广。
请问,旅游产品涉及到哪些产业呢?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旅游业的构成类型
1.从构成企业类别划分
旅游业
住宿业
旅行社业
交通运输业
2.从目的地角度划分
目的地旅游业
住宿接待部门
游览场所经营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旅行社业务组织部门
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3.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角度划分
旅游者
住宿业
餐饮业
旅游交通业
旅游景区业、旅行社业
旅游娱乐业
旅游购物业
旅游业的构成
注意:
旅游业并不象工业、农业等那样是一个界限分明的行业,而是由众多部门和行业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合性行业。
旅游业有三大支柱,即: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
旅游业有三大要素,即: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案列分析5-1
P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