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合唱指挥必须掌握的几个方面知识合唱指挥必须掌握的几个方面知识作为一个指挥,在合唱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些方面是合唱指挥必须要掌握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唱指挥必须掌握的几个方面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1.要把握乐曲的感情色彩。
要找准每个乐段的内在情绪属消沉、悲痛、喜悦的,还是粗狂、激昂、热烈的,深刻分析、研究和理解各段落不同的音乐形象、情感色彩的表现方法。
然后用重复试唱的形式熟悉乐曲,调动自己的情感释放能动性。
通过重复试唱,把乐曲的音乐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引导自己全身心的进入音乐形象的艺术世界。
这样带着自己的音乐情感,再试着表演乐曲,就会比较容易的投入到音乐艺术形象的情感之中。
感觉找到了,表演出来的音乐就会生动感人、跌宕起伏、声情并茂、富有灵性,迸发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要有良好的舞台表演心态。
如何向观众展现出自然、大方、得体的舞台表演姿态,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表演心态,这是取得成功表演的内在条件,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要保持精神焕发,镇定自若,达到得心应手、心态稳定的状态。
但也要把握住适当的分寸,情绪过于兴奋会使表演失控,情绪过于抑制又会失去表演激情。
这就涉及到舞台表演的感觉问题,由于心情紧张,一旦在台上找不到表演的感觉,就会努力寻找平时练习时的表现来稳定情绪。
所以,平时练习的状态如何,对台上演出的成败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平时练习时就要认真锻炼自己的良好心态,学会控制情绪的本领,无论练习或演出,都要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处理好每一个乐段和乐句的表现方法,将音乐表现和表演技巧有机的统一结合,达到“心手合一”、“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程度。
切忌卖弄技巧,影响表演质量。
3.要把握好乐曲风格。
乐曲风格的把握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一环,它是诸多技术因素的综合体现。
表演风格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乐曲本身的风格。
就是乐曲本身所带来的旋律、节奏等一系列的特征,不同乐曲的和声、调式、调性等都不一样。
要指挥好一首乐曲,首先要熟悉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作曲家的个性等等,从整体上对乐曲全面把握。
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大全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下面小编整理了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姿势(一)、身体的姿势(有教师、同学示范)1、两脚稍分开、稍前后站立,重心落在两只脚上。
这样,既站得稳,又可前后移动,有平衡感。
2、头部自然端正,有向上顶悬的感觉。
3、脸部自然大方,神态和表情要符合歌曲的思想内容。
4、眼睛要有神,常用坚定、自信的目光,鼓励激发感情。
(二)、双手的姿势(有教师、同学示范)指挥,主要是运用双手来表达乐意,激发感情,所以双手的姿势很重要。
1、手掌应成圆拱形,五指既要自然分开,又要掌心弯曲。
2、下臂需灵活自如,富有**,它是表现指挥图式的主体。
3、上臂动作自然,不宜抬得太高,但也不能夹紧身体。
二、动作(有教师、同学示范)(一)、基本原则1、准确、鲜明:指挥动作的准确、鲜明,是最重要的原则。
指挥的每一个动作首先要求准确、规范化,并具有明确的意义。
这样,才能使演唱者理解意图,达到准确无误的演出效果。
2、简练、朴素:指挥动作的简练、朴素,是为了富有层次地揭示作品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因此,指挥者应以最小最少的动作为基础,随着速度、力度、感情的变化,动作也相应地进行变化。
这样才能与演唱者相互配合,取得最好的演唱效果。
3、美观、大方:指挥动作的美观、大方,仪表、神情的泰然自若,是激发演唱者的感情,使歌者听者一起进入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
切忌奇形怪状或呆板的动作。
(二)、“拍点”与“反*”1、拍点:拍点是每一拍开始起唱的一瞬间,即指挥动作往下打的最低点。
拍点一般是由手掌、手腕的**动作来表现的。
拍点是用小圆点来标记的。
2、反*:拍点富有**,拍点之后的动作称反*动作。
前拍的反*动作,又为后拍作了准备。
指挥的起拍与收拍一、起拍为了使演唱者一开始就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力度、速度和感情,指挥者就要准确无误地打出起拍动作。
起拍动作可以解剖为以下三个步骤:1、预备:双手平稳地放在胸前,手掌往下。
合唱指挥需要掌握的13个技巧一、指挥的基本姿势指挥站立要稳,身体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双脚分开,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觉舒适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达。
指挥的双手蕴涵着丰富的合唱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一定的意图。
手是合唱指挥的主要工具。
手的基本姿势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常用姿势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下,形状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觉。
击拍点位于中指的掌指关节处,击拍时手腕一定要保持稳定,千万不能上下摆动。
右手掌心永远向着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着侧内方、侧内下方及侧内上方,除极特殊需要,掌心不应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表示强而有力,强收拍时经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轻捏,表示弱,弱收拍时也经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张,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侧内方、侧内上方,稍呈紧张状态,表示强而有力。
手臂逐渐向上抬起则表示渐强。
指挥线条由手来完成,小臂附着于手的运动,大臂则跟随小臂运动。
当手向中央收拢时,小臂收回,大臂逐渐靠近身体;手向侧前方运动时,大臂则逐渐离开身体两侧。
指挥的基本姿势须结合击拍动作经常练习,是指挥者必不可少的功课。
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二、指挥的击拍动作击拍动作是指挥者进行指挥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动作。
这个动作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工作的成败。
击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1、击拍是由肩部发力并带动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个击打动作。
感觉与拿锤子钉钉子相似。
这个动作的最低点力量最大,被指挥理论称为“拍点”。
2、反射是由击拍后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弹动作。
感觉与击鼓后的反弹动作相似。
认真体会:点前加速、肌肉紧张;点后减速,肌肉放松是掌握击拍动作的要领。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业余指挥要下一定功夫练习。
三、指挥的击拍技巧为了适应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就要调整击拍与反射角的大小和击拍过程的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击拍技巧类型。
一般规律是:快速、跳跃、节奏强的音乐,击拍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节奏缓和的音乐,击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
简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唱指挥是指挥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要求指挥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
合唱指挥的工作不仅仅是领导合唱团进行音乐排练,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并传达作品的内涵,调动合唱团的潜能,使其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合唱指挥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音乐理论和基本知识合唱指挥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包括音高、节奏、和声、调式、乐器、音乐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对这些基本常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乐谱,指导合唱团进行音乐排练。
合唱指挥还应该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还有民族音乐、宗教音乐等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指挥者更好地掌握不同曲目的演绎要领,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耳力和唱发音的技巧合唱指挥需要有良好的耳力,即对音准和音色的敏感度。
只有耳朵灵敏,才能及时纠正合唱团中的音准问题,保证排练和演出的质量。
指挥者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声乐发声技巧,能够向合唱团成员清晰地传达唱法和发音的要求。
比如利用“美音”来教唱,以及如何正确地说唱,都是合唱指挥需要掌握的技巧。
三、指挥技术和艺术感合唱指挥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指挥技术,包括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来指导合唱团成员。
指挥者的手势要准确、清晰、多变,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动态等要素。
而且,合唱指挥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指挥造型和表情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使演出更具艺术感染力。
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合唱指挥是一项团队工作,指挥者需要与合唱团成员、伴奏者、音乐教师等人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作。
指挥者需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合唱团成员明白排练的要点、注意事项和排练进度等信息,保证排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要善于倾听团员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每个成员的贡献,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五、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合唱指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简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唱指挥是指挥一支合唱团的人,负责在演出中领导歌唱者以达到理想演绎效果。
合唱指挥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与技能:1.乐理知识合唱指挥需要具备扎实的乐理基础,包括音高、音符、调性、和声等知识。
这有助于指挥者处理音乐材料,使其表现自如。
2.乐曲分析了解歌曲的形式、节奏、速度、节拍感、节拍等元素,有助于指挥者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表现,进而引导合唱团进行相应的音乐表达。
3.指挥技巧合唱指挥需要掌握基本的指挥姿势、手势、指挥信号等技巧,以引导合唱团在演唱中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气氛等要素。
4.表现力指挥要有敏锐的艺术理解力,能够体会音乐的情感,从而引导合唱团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5.沟通技巧合唱指挥需要具备在团队中与所有成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这意味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音乐专业的术语与合唱团成员沟通,并确保指挥者和团员之间有良好的协作和合作。
6.音乐修辞合唱指挥需要了解音乐修辞,即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情境。
指挥要有能力选择音乐,以使其能够明确地表达所期望的情感和情境,并培养合唱团中成员对音乐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音乐历史知识了解音乐历史,对于指挥了解音乐以及促进现代音乐学习至关重要。
这有助于指挥考虑音乐在历史、文化和技术的演变过程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在具体演出中体现。
同时,这也可以帮助指挥理解各种风格的音乐,从而确保在演出中保持准确性和适当性。
总之,是非常重要的合唱指挥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艺术技能,在演出中准确地引导和激发合唱团成员的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让合唱团演绎出更加妙趣横生和生动的音乐作品。
简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合唱指挥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
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合唱指挥需要熟悉乐理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程、节奏、节拍、
调式等基础知识。
同时,了解不同曲风、器乐演奏特点、曲式结构等,才能更好地指挥合
唱团,让他们达到音乐上的最佳表现。
2.乐曲分析能力:合唱指挥需要学会对乐曲的内容、结构、特点和情感等进行细致深
入的分析,把握曲目的整体和细节等方面,有助于表达最完美的效果。
3.声乐技巧:合唱指挥需要了解基本嗓音产生原理以及人声训练技巧,掌握正确的声
乐技巧,包括喉部的发声、舌面的发音等等。
同时需要了解对声带的保护和维护,有助于
保持合唱成员的健康和出色表现。
4.艺术感与表演技巧:合唱指挥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和表演技巧,能够理解音乐表
达的情感内涵,用掌握的技术和艺术感触动听众。
在指挥演出中,能够给予合唱表达的艺
术空间和表现机会,充分展示乐曲的魅力和美感。
5.人际沟通和团队管理:合唱指挥需要与合唱团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演唱过程的顺利进行。
需要具备沟通技巧,能够与合唱团成员充分沟通合作、进
而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6.教学能力:合唱指挥需要拥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包括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培养学
员的练习习惯、矫正错误演唱方法、加强团队合作氛围等方面,让合唱团达到更出色的演
唱效果。
简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唱指挥是指挥艺术中的一项特殊领域,它要求指挥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扎实的指挥技能。
合唱指挥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理论、声乐知识、指挥手势、音乐分析和表达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描述一下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合唱指挥应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理论是合唱指挥的基础,指挥者必须熟练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程、节奏、和声、旋律和节拍等。
这些知识对于合唱指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理解了音乐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
合唱指挥还应具备丰富的声乐知识。
声乐知识包括对声乐发声原理、声乐技巧和音乐曲目的理解等方面的知识。
合唱指挥需要了解不同的声部特点和发声技巧,以便对合唱团的成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训练。
对音乐曲目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特点,才能更好地引领合唱团进行演出。
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精湛的指挥技巧。
指挥是合唱表演中的灵魂,指挥者的手势和姿态能够直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
合唱指挥需要具备清晰明了的指挥动作,能够准确地传达节奏、动态和表情等信息。
合唱指挥还需要灵活应对不同曲目的指挥技巧,比如对于复杂的和声结构和多变的节奏感需要有相应的指挥手势。
合唱指挥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分析和表达能力。
音乐分析是指挥的基本功,合唱指挥需要能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和音乐语言,从而更好地引领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
合唱指挥还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指挥手势和面部表情传达音乐的情感和内涵,让合唱团的演出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音乐理论、声乐知识、指挥技巧和音乐分析与表达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引领合唱团进行更高水平的演出。
希望未来的合唱指挥者们能够在这些方面努力学习和提升自我,成为更加优秀的音乐艺术家。
简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唱指挥是合唱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精湛的指挥技能来指导合唱团的演唱。
在合唱指挥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素养,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音乐知识合唱指挥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史知识。
他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符、音程、节奏、调性等;熟悉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作曲家的风格;掌握不同曲式和作曲技巧。
只有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对合唱曲目有深入的理解,指导合唱团进行精准的演唱。
二、声乐知识合唱指挥需要了解声乐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声音的发声原理、气息控制技巧、喉咙保护方法等。
他需要对不同音域和音色有深入的了解,指导合唱团中的不同声部进行合理的声部分配和声音呵护。
合唱指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声乐训练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合唱团成员进行声乐训练。
三、指挥技巧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精湛的指挥技巧,包括节拍的掌握、动作的规范、表现力的调动等。
他需要能够清晰地传达节奏、音响、情感等指挥信息,使合唱团成员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现。
在指挥过程中,合唱指挥还需要灵活运用手势、眼神、身体语言等指挥技巧,以调动合唱团成员的积极性和表现力。
四、团队管理能力合唱指挥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
他需要能够有效地管理合唱团中的每个成员,包括排练时间的安排、曲目的选择、演出计划的制定等。
合唱指挥还需要善于与合唱团成员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激发每个成员的潜力,使整个团队能够团结一致、互相配合。
五、音乐表达能力合唱指挥需要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能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
他需要透过自己的指挥来传递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合唱团成员将作品演绎得准确、生动、感人。
只有具备丰富的音乐表达能力,合唱指挥才能给合唱团带来更高水平的演出。
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
一、合唱时的基本姿势
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双脚分开,以肩宽为宜。
左脚稍向左前方,形成丁字步,演唱全过程保持呼吸状态。
要端正、潇洒大方、稳健美观。
脚尖实、脚跟虚,目光平视,提眉,头略向后,坐唱时,坐在椅子的二分之一,其他与站立姿势相同。
双手通常自然弯曲,如摸大皮球的状态。
手指既不并拢,又不可距离过大。
指挥时要求肩、肘、腕、指松弛自然,以别人感觉好看、自己感觉舒适为宜。
二、指挥动作的纵横范围
1、纵向分三个活动区:1,上活动区:基本在头部以下,超过头部的动作必须严控,除全曲高潮外,最好少用或不用,该活动区在混声合唱中是提示男声声部的部位,在交响乐合奏中是提示铜管和打击乐器的部位。
2,中活动区:位于胸部,这是指挥动作应用最多的部位,在混声合唱中,该活动区是提示女声声部的部位,在交响乐合奏中是提示木管乐器的部位。
3,下活动区:位于腰部,此活动区常表示旋律或和声的极弱部分或提示交响乐合奏中的弦乐群。
2、横向分三个活动区:1,内线活动区动作范围基本在两肩之内。
2,中线活动区比肩宽各一尺左右。
3,外线活动区比中线活动区更宽,以两臂不伸直为限。
三、指挥的双手分工
通常左手负责启发队员的表情,提示乐曲的强弱变化,声部的进出及反复、休止等,右手负责节拍、节奏、速度,但两手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统一全局。
四、指挥的基本打法
根据力学原理,重力向下,离心力向外,所以指挥图示中的强拍、次强拍必须向下或向外,而弱拍则向上或向内。
基本打法分为断音和连音两种。
每首歌曲有的以其中的一种打法为主,有的以两者兼顾,还有的上句为断音打法,下句为连音打法,可根据旋律性格而定。
五、指挥五种基本技法
指挥基本技法可归纳为五个字“摸、拉、抡、弹、挑”。
“摸”凡属抒情优美,深沉悠长的音乐性格,可用第一种技法——“摸”,既双手如摸皮球,感觉如摸小动物的绒毛,细腻轻柔,连绵不断。
如歌曲《大海啊故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
此种技法为曲线型打法,适合表现连音。
“拉”凡属庄严雄伟、气势磅礴的音乐性格可采用第二种技法——“拉”。
双手如同拉拉力弹簧的感觉,每拍均加上反射动作。
如歌曲《国际歌》、《大刀进行曲》等。
此种技法为直线型打法,适于表现重断音。
“抡”坚定果断,雄壮有力的音乐性格,可采用第三种指挥技法——“抡”。
如抡大棒的感觉。
既非直线又非曲线打法。
“弹”欢快跳跃、机警灵活的音乐性格,可采用指挥法中的第四种打法——“弹”,此种技法的感觉如摘花的动作或触及冷烫物品刹那间的反弹动作。
可用于《阿拉木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游击队歌》以及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等,此种技法称为“反弹性”击法。
它适用于小跳音。
“挑”凡属突发性的境况,如急风暴雨、狂潮,人类感情的突然宣泄或突然怒吼等,可采用如飞机俯冲和滑雪板突然飞跃而上的动作,既称底五种技法——“挑”。
此种技法如运用得当,有倒海翻江之势。
如《怒吼吧黄河》中的“怒”字《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嗨”字。
均可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此种击拍法称为“锐点型击拍”适用表现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