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哨口风筝.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2
原设计:走进风筝博物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南通风筝的造型特色。
2.了解学习板鹞风筝的装饰方法,绘制简单的装饰图案并进行造型练习。
3.感受板鹞风筝的艺术特色,激发学习、传承南通风筝技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南通板鹞的造型特色。
2.欣赏板鹞风筝图案,绘制简单的装饰纹样。
教学难点:认识板鹞风筝的造型特点,利用基本形进行板鹞风筝造型练习。
教学准备:PPT 记号笔六角、八角板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有学过这首诗吗?诗中的“纸鸢”你知道是什么吗?(风筝)对来,那时候风筝的名字就纸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就在中国出现。
中国有四大风筝流派,而我们南通哨口板鹞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板鹞风筝博物馆,走进神奇的板鹞世界。
二、新授走进风筝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风筝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边走边看。
1、风筝的起源和历史(1)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
人们根据飞翔的鸟儿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风筝,这是是飞鸟说;二是是斗笠、树叶说;三是帆船、帐篷说。
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是目前世界上一致公认的。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在一块牌子上用醒目的大字写道:“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怎么样?大家感到自豪吧!(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
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木鸢纸鸢风筝2、南通板鹞风筝造型特色南通风筝,以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工艺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齐名,并以独特的音响效果闻名于世。
(1)六角板鹞这只板鹞漂亮吗?数数它有几只角?这就是南通风筝中最有特色的“六角板鹞”,能看出它是由哪两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吗?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哨口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南通板鹞风筝哨口那神奇的原理呀!你说这南通板鹞风筝,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玩意儿!它上面那一个个哨口,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歌唱。
你想想看,当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的时候,那哨口发出的声音,呜呜呜的,多带劲啊!这哨口的原理啊,其实就跟咱吹口哨差不多。
不过呢,它可比口哨复杂多了。
它是通过风的力量,让空气在哨口里面流动,从而发出声音。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风就是那只无形的手,轻轻转动着音乐盒的发条,让美妙的声音流淌出来。
咱再仔细瞧瞧这哨口的构造。
那可是精心制作的呀!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每个都有它独特的形状和音色。
就好像是一个乐队里的各种乐器,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
大的哨口声音低沉,就像那大提琴;小的哨口声音清脆,就像那小提琴。
它们相互配合,在天空中交织出一曲曲独特的交响乐。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咱平时看到的风筝就是在天上飘着好看,可这南通板鹞风筝不仅好看,还能发出那么好听的声音。
这就好比是一个既长得漂亮又能歌善舞的姑娘,谁能不喜欢呢?而且啊,制作这些哨口可不容易呢!那得需要手艺高超的工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就像是魔法师一样,把普通的材料变成了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宝贝。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呀!你再想想,当一群南通板鹞风筝在天空中一起飞翔的时候,那场面,那声音,得多壮观啊!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空中举行。
那呜呜的声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陶醉其中。
哎呀呀,这南通板鹞风筝哨口原理真的是太有趣啦!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和传承这门独特的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爱它。
不然,这么好的东西要是失传了,那多可惜呀!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去感受南通板鹞风筝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