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822.00 KB
- 文档页数:13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扫读、略读、精读。
常见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扫读、略读、精读的实践。
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常见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第二章:文言文断句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意群、语气、语法结构。
常见的断句标志词和断句方法。
2.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断句的原则和标志词。
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忠实原文、准确表达、语言通顺。
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鉴赏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常见文言文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鉴赏的角度和手法。
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文言文应试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应试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应对文言文考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言文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分析历年考试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章:文言文词汇复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文言文词汇。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文言文词汇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重点文言文词汇的回顾与复习。
常见文言文词汇的用法和例句。
6.3 教学活动复习重点词汇,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
案
前言
在中考考试中,语文科的满分十分重要,而古代文言文占据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复。
本教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在课外研究中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
重点内容
1. 词语研究: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提高古代文言文阅读水平。
2. 句子分析:重点复句子结构,尤其是关联词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3. 阅读实战:通过课外文言文练,模拟中考试题,加深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应试能力。
教学安排
1. 第一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庄子》、《孟子》等名著,积累
其中妙语佳句,制作单词卡片,以便日后的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
- 阅读实战:快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找出其中的关键句
和生僻字,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第二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诗经》、《论语》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中的各种长难句。
- 阅读实战:认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针对其中的难点句
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3. 第三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史记》、《汉书》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使用教材中的例句进行练。
- 阅读实战:模拟中考试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为中考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回顾和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与运用重点词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练习:填空、选择、翻译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与运用重点语法: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练习:改写句子、翻译3. 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复习与运用重点修辞: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练习:仿写、分析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复习与提高重点阅读技巧:快速抓住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含义、推断词义练习:阅读理解题、讨论5.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复习与提高重点翻译技巧:直译、意译、文化背景的了解练习:翻译练习、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的知识点。
2. 互动式教学:提问、讨论、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任务型教学:设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和辅导书:提供学生复习和参考的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质量和速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翻译展示:让学生进行翻译展示,评估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资源,设计好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2.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文言文经典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相关知识点。
4. 互动环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齐师败绩..下视其辙.既克.再.而衰彼竭.我盈.肉食者鄙.谓.其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期年..之后朝服.衣冠.宫妇左右..2.辨析词义。
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客从.外来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虽.欲言,无可进者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与之.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又何间焉.惧有伏焉.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而.形貌昳丽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惧有伏焉朝服衣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