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3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 Administr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Funds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前置课:社会保障概论管理学保险学财政学后置课:社会保障精算社会保障理论前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实务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主讲老师:陆解芬曹信邦秦建国等选定教材: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课程概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保障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它是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运营、保值增值管理、监管等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管理科学。
主要介绍社会保障基金与基金管理的若干基本理论;基金管理模式;基金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与国家财政及金融市场的互动效应;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与技术,以及国内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新发展和新动态,并能结合我国实际,力求探索和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决策与分析。
教学方法:本课程可采用教师课堂讲解与提供案例分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社会、法律、人口、财政、金融等现代经济管理学各学科知识,结合实际,同时充分运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如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证券指数化理论与方法、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绪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的背景,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内容。
难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一、国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新特点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研究对象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研究方法四、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概念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性质、特征与功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资金来源、模式与方式。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3.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4. 讨论:让学生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
2. 使学生掌握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2. 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2. 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4. 讨论:让学生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向。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13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社会保障专业先修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一、教学目标《社会保障基金》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课程。
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机理和运作流程,加深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作能力。
目标2:使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内容,基金监管的原理和目标以及基金监管的探索与发展,基金经办风险和基金运行风险的监管,基金监管的方式、手段,阐述内部控制原理等。
目标3:使学生在本课程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知识体系、加深专业理论素养,为毕业论文和工作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保障基金: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与功能、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来源。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含义与特点、国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类型及其特点,以及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状况。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支付管理:介绍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
介绍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概念与范围、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各项目的支付与使用、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分析和评价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论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介绍我国的资本市场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第五章,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介绍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的内容及原则,介绍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统计制度,及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财务法律制度建设。
第六章,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介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投资工具及组合、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我国社会报信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现状。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精品教案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第一章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再分配手段,为达到社会稳定而实行的一种正式制定安排。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
而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成为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人数和资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所以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保障基金中,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最大,其次是补充保险基金,而福利基金的规模和管理模式都与社会保险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逐渐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义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义,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通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定义当中的共同特点:(1)国家法定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法律建立起来的,通过法律来明确规定基金的性质、是干什么用的,来源、筹集、运营、以及监督管理。
(2)强制性。
是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得到保证,通过法律来强制规定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标准以及享受保障的权利。
(3)专款专用原则。
在社会保障基金里,具体还有很多分类,按照社会成员遇到的不同社会问题提供不同的物质保障,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政府根据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筹集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项法定的专门资金。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强制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强制筹集、管理和使用的,他的运用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和限制。
凡是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应该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必须无条件参加。
互济性。
主要指社会保障基金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这种互济性体现出有些人收益大于贡献,有些人的贡献大于收益。
积累性。
在采取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制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缴费到社会保障支出之间有一段时间差,这就从根本上要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能够在基金积累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管理,实现基金的安全运营、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2005年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目的1.1 课程设计背景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和谐、保障人民权益而设立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
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督工作作为维护基金安全、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效益的关键环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能力,提高其维护基金安全、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效益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2.1 课程设计内容1.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督的概念和意义;2.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3.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2 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掌握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督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相关法规;2.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实际操作;3.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练,掌握解决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设计实施方式3.1 课程设计实施步骤1.分组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2.进行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3.进行小组讨论和演练,掌握解决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2 课程设计实施要点1.学生需要参加研究组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阅读和讨论;2.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实际操作;3.学生需要按照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评价方式4.1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1.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质量;2.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实际操作成果;3.小组讨论和演练表现。
4.2 课程设计评价方法1.课程指导教师负责考核;2.提供相应的评分表格;3.考试和阅卷两种方式相结合。
五、参考文献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3.《社会保险基金法》。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三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社会政策分析二、课程简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涉及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实现其社会政策的核心条件,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制度成败的关键。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保障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它是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运营、保值增值、监管等的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管理学科。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开展的基金筹集、待遇支付、基金保值增值的行为和过程。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pecialty. As an extremely complex so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involves the vital interest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ocial stability.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core condition of realizing its social policy. The safety,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value-keeping and incre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ar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ince the 1990s, the management of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fro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it is a new, comprehensive and marginal management discipline to study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system standard and Law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collection, storag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value preservation and increment, supervision and so on.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is the behavior and process of fund raising, treatment and payment, fund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in valu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basic life of work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与技术,深刻理解国内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现行制度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能结合我国实际,力求探索和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决策与分析;使学生基本具备用保障基金管理的系统理论来决策与分析社会保障问题的专业素质,并努力培育学生对于现行政策的正确认知能力,以及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职业精神。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Administr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Funds课程代码:030614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48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社会学适用专业:公用事业管理专业开课院系:社会科学部公共管理系教材:万解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詹伟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齐海鹏、刘明慧、付伯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万解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营运、保值增值、监管等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管理科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基金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的任务有: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及制度规范;;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必然体现同国家经济运行与经济制度、财政预算管理、金融管理与金融市场的诸多复杂关系,揭示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运行规律和制度约束条件;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社会政策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本章要求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社会保险基金的内涵;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及其社会保险基金分类的方法。
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及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等。
教学内容:1.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社会保险基金的内涵;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
2.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功能和具体功能3.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社会保险基金分类的方法;社会保险基金的具体分类。
4.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含义与意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社会保险筹资的具体形式及其选择:开征社会保险税与社会保险统筹缴费。
社会保障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保障的概念、历史、主要内容及其实践经验,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掌握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理解社会保障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政策调整;3.熟悉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基金管理和服务机构的职能;4.分析和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5.发掘和了解社会保障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时间第一周社会保障概述及历史2学时第二周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和政策2学时第三周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2学时第四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2学时第五周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2学时第六周社会保障行业的就业前景2学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要求1.授课教师要熟悉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注重桥梁作用,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2.督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个性化指导;3.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合理利用教材、参考书、课件等学习资源;4.学生需要自主阅读相关文献,加强与实际联系,完善研究论文。
六、考核方式该课目前采取闭卷笔试和课堂表现两种形式进行考核。
1.闭卷笔试:80分,主要考察知识掌握情况;2.课堂表现:2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课和互动情况。
七、参考教材1.《社会保障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条例》、《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3.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
社会保障教案教案标题:了解社会保障:确保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3. 讨论社会保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公平的意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社会保障相关的案例和数据。
3.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动材料。
4. 板书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社会保障的初步了解和看法。
知识讲解(2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社会保障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解释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可持续性和保障。
3. 分析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4. 提供实际案例和数据,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社会保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观察。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如养老金危机、医疗费用上涨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10分钟):1. 概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挑战。
2. 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公平的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保障的改进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保障的短文,包括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个人观点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的作业,包括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理解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2.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保障机构或参与相关志愿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