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控制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56.51 KB
- 文档页数:44
控制系统分类控制系统分类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控制系统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
一、按照控制对象分类1.机械控制系统机械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机械传动来实现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传动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控制系统。
2.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电气信号来实现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家庭电器中的温度调节器就是一种典型的电气控制系统。
3.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液体或气体来实现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液压升降平台就是一种典型的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
二、按照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过程中没有反馈信号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家庭电器中的电风扇就是一种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
2.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过程中有反馈信号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汽车中的自动驾驶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
三、按照控制对象数量分类1.单变量控制系统单变量控制系统是指只对一个变量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家庭电器中的温度调节器就是一种典型的单变量控制系统。
2.多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是指对多个变量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工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多变量控制系统。
四、按照实现方式分类1.模拟式控制系统模拟式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模拟电路来实现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例如,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模拟式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模拟式控制系统。
2.数字式控制系统数字式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数字电路来实现对某个对象或过程进行监测、判断、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体系。
仓储库存控制技术:存货盘点、分类、存期控制办法1. 引言在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合理的库存控制能够提高仓库的效率,减少库存成本,并且确保产品供应的及时性。
本文将介绍仓储库存控制技术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存货盘点、分类和存期控制办法。
2. 存货盘点存货盘点是仓储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际库存与系统记录的库存数量一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存货盘点方法:2.1 定期盘点定期盘点是指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仓库中的存货进行盘点。
一般情况下,定期盘点会选择在业务相对比较闲的时候进行,以减少对业务的干扰。
定期盘点的频率可以根据仓库的特点和业务需求来确定。
2.2 周期盘点周期盘点是指根据存货的特点和使用频率,将存货分成多个类别,按照不同的周期进行盘点。
常见的做法是将存货按照ABC分类法进行分类,根据存货的重要性和用途确定不同的盘点周期。
A类存货通常是高价值、高销售量的存货,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盘点,而C类存货通常是低价值、低销售量的存货,可以更少的进行盘点。
2.3 不定期盘点不定期盘点是指根据需要随时对仓库中的存货进行盘点。
不定期盘点通常是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新进货物到达仓库、出现明显的库存波动、仓库内部发现存货损失等。
不定期盘点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保持库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存货分类存货分类是指根据存货的属性、特点和用途将存货进行分类。
存货的分类有助于库存管理的有效进行,减少库存成本,并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存货分类方法:3.1 按物理属性分类按物理属性分类是指根据存货的实际物理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存货的尺寸、形状、重量等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显物理特征的存货,可以帮助仓库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存货的特点,提高存货的管理效率。
3.2 按价值分类按价值分类是指根据存货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存货的经济价值与其销售价值相关。
根据存货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仓库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存货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实验动物分类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遗传学为基础分类实验动物分类:实验动物是科研实验室中常用的生物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药物研发、基础生物学等领域。
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实验需求,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1.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最常见的实验动物类别。
它们具有和人类相似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毒性、疾病模型等领域。
常用的哺乳动物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子等。
-小鼠: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因其繁殖快、基因易于操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小鼠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人类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大鼠:大鼠和小鼠类似,但体型较大,适用于更复杂的实验操作,如外科手术等。
-豚鼠:豚鼠也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体积适中,适合进行一些生物学、生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的研究。
-兔子:兔子常用于心血管病理、免疫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2.猪类:猪因其体型较大、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人类相似等特点,被用作模拟人类器官、学习病毒感染机制等研究领域。
猪常用于研究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毒性测试等。
3.非人灵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包括猿类和猴类。
由于其智力和行为特征与人类相似度较高,因此在神经科学、行为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常被用于研究。
4.鸟类:鸟类是另一类常用的实验动物。
鸟类有较大的生物多样性,在研究发育生物学、行为学、遗传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5.其他动物: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可作为实验模型,如鱼类、蛙类、昆虫等。
这些动物常被用于研究生物学、发育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微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农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微生物学控制方法的分类: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应用特定的微生物,来控制病害虫和病原体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微生物包括杀虫菌、拮抗菌等。
例如,使用芽孢杆菌来控制害虫的生长繁殖,使用拮抗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等。
2.生物肥料:微生物也可用于制备有机肥料,用于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ABC分类控制法原理 ABC分类控制法具体作法 ABC分类控制法原理 ABC分类控制法具体作法 ABC分类控制方法 链接
14>>.ABC 分类控制法的一般分类标准 2>.ABC 分类控制法的一般步骤 9><>3>.ABC 分类控制法的具体作法 4>.案例 二、 ABC 分类控制法的具体做法
1>.ABC 分类控制法的一般分类标准 按其以“关键的是少数,次要的是多数”的基本原理,将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划分为A、7>30%左右的因素为.ABC 分类控制法的一般步骤 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构成因素的资金占用额(或废品损失额); 根据各因素占用资金额(或废品损失额)的大小,从大到小按顺序进行排队; 计算研究对象各构成因素累计金额(或累计废品损失额)以及金额累计百分比(或废品损失百分比); 计算各构成因素的累计数与累计数百分比; 根据A、3>.ABC 分类控制法的具体作法 为了使问题的说明更加具体,现以例子做以说明。 例:假定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共100件,其价格分别为800元、700元、600元、<>350元、100元„„不等,共计价值7000元时,试对生产该产品所需物料进行A、350 100 „ 单价 (元) 1600 1400 1200 700 200 „>. 每台金额 (元) 22>.65 42>.85 60>.00 70>.00 72>.86 „
100 1600 <>3000 4200 4900 5100 „
7000 累计金额比 率(%) 累计金额 (元) 项目 物料 2 28 28 6650 95 „ „ „ „ „ „ „ 上表中有关项目计算方法是: 累计需用件数:从物料A开始,按每种物料需要件数依次累加。 累计比率:各种物料累计总需要件数与到某种物料为止的的累计需用件数之比。 累计金额:从物料A开始,将每台产品需要的物料金额依次相加。 累计金额比率:各种物料累计总金额与到某种物料为止的累计金额之比。
控制的分类
1.按时间节点分: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1)反馈控制:事后或结果控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
借助财务分析(盈利投资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成本分析(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员工成绩评定(目标管理法的绩效考核)。
2)前馈控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防性控制。
预测并与计划比较,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防止偏差。
岗前培训3)现场控制:实时控制,按计划进行,基层管理者主要控制方法。
授予基层必要(经济)权力、将组织计划战略落到基层,使基层目标明确;主管个人素质对下属影响。
2.集中控制、分散控制
1)集中控制:控制权集中
3)分散控制:分散到组织各部门
3)分层控制:两者相结合
3.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与节点对应)
1)避免过程中出现错误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2)纠正性控制:出现问题以后纠偏。
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分类原则及控制办法1.目的:通过对产品关键特性及特殊特性的设定和控制,确保顾客的质量要求能够充分地被理解并满足。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感元件及电子接插件。
3.术语:关键特性:与政府法律、法规及安全有关的;特别影响产品配合、功能、外观或后续制造质量的产品和过程的特性。
特殊特性:指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的关键特性4.规范与要求:4.1关键/特殊特性分类原则4.1.2顾客指定产品工程部对顾客的图纸进行转换,对代表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的特性的符号需完全理解。
除非顾客允许,否则对顾客图纸上的关键/特殊特性不允许更改(包括其代表关键/特殊特性的符号)。
4.1.2公司自定除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外, 在基于对顾客需求和期望分析以及对产品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公司同类产品的以往生产经验以及公司实际生产质量情况等,在产品引进策划、过程设计及开发过程中决定是否增设定关键/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对顾客没有关键/特殊特性要求的,必须增设关键/特殊特性;特殊特性可以从任一产品特性类别上加以确定,如尺寸、材料、外观、性能等. A.对于关键/特殊工序, 在过程设计及开发过程中针对关键特殊工序优先制定PFMEA。
B.在制定作业规范、操作指导书、过程流程图、检验规范、控制计划中时必须标注关键、特殊符号及控制方法。
C.对涉及关键特性的工序设定SPC等统计控制方法;对涉及特殊特性的工序设定连续生产过程参数监视记录等控制方法。
D.对关键和特殊工具的设备需进行认可,检验设备需优先进行MSA分析。
E.对从事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要求和其他知识的培训,并对资格和经历进行验证,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F.适当增加检验频次检验频次G.设定环境H.1.生产工程部负责2.质量部负责3.材料部负责对关键和特殊特性有影响原材料及外协件需4.维护部I.A.针对关键和特殊过程的设备重点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精度。
控制系统分类控制系统是一种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和管理各种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过程。
控制系统按照控制对象、反馈方式、控制器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
一、按照控制对象分类1.连续控制系统:通过连续变量来描述被控量和控制量,控制对象是连续的,例如温度、电压、电流、压力等。
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连续信号,控制器通常是以电子元件为基础的PID控制器。
2.离散控制系统:通过离散变量来描述被控量和控制量,控制对象是离散时间或者离散状态的,例如计数器,固定的转速等。
控制器通常是以数字电路为基础的数字控制器。
二、按照反馈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直接将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对象,不用进行反馈调节。
这种控制方式精度低、鲁棒性差,但是简单易行。
2.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在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引入反馈回路,对输出量和目标量的差异进行反馈调节。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调整输出信号,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
三、按照控制器分类1.比例控制器:按照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调节,例如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普通比例控制器。
2.积分控制器:按照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积分关系进行调节,可以用来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例如航空控制系统中的积分控制器。
3.微分控制器:按照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微分关系进行调节,可以用来消除系统的动态误差,例如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微分控制器。
4.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器组成的复合型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从理论上实现更高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应用比较广泛。
总的来说,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各种运动和过程。
分别按照控制对象、反馈方式和控制器三个角度进行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控制动作的特点、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器的类型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1. 按照控制系统的结构:根据控制系统的结构,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没有反馈链路的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只受到输入信号的影响;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带有反馈链路的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会根据反馈信号进行调整。
2. 按照控制器的类型:根据控制器的类型,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比例控制系统、积分控制系统和微分控制系统,以及它们的组合。
比例控制系统是根据控制偏差的大小进行调节的;积分控制系统是根据控制偏差的累积进行调节的;微分控制系统是根据控制偏差的变化率进行调节的。
3. 按照控制对象的特点: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线性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可以被线性模型描述,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不满足线性性质。
4. 按照控制动作的特点:根据控制动作的特点,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比例控制系统、偏差比例控制系统、微分控制系统和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
比例控制系统是根据控制偏差的大小进行调节的;偏差比例控制系统是根据偏差与其变化率的乘积进行调节的;微分控制系统是根据控制偏差的变化率进行调节
的;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可能采用多种控制动作进行调节,如比例积分控制系统、误差比例积分控制系统等。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类方法。
一、控制系统各种分类的方法(l)如果按被控变量可划分为: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和成分等控制系统。
这是一种常见的分类。
(2)如果按被控系统中控制仪表及装置所用的动力和传递信号的介质可划分为:气动、电动、液动、机械式等控制系统。
如图l-4所示就是一个机械式液位控制系统;图1-5所示是一个电动式液位控制系统;如果图l-5中的LT和LC用气动仪表代替,阀门也采用气动的,就构成气动控制系统。
(3)如果按被控制对象可划分为:流体输送设备、传热设备、精馏塔和化学反应器控制系统等。
(4)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可划分为: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
(5)按系统功能与结构可划分为:单回路简单控制系统;串级、比值、选择性、分程、前馈和均匀等常规复杂控制系统;解耦、预测、推断和自适应等先进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
(6)按结定值的变化情况可划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二、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1.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2.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