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 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2.23 MB
- 文档页数:80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肝硬化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2. 掌握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技巧。
3. 学会评估和处理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
4. 提高对肝硬化患者护理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肝硬化的病因和临床表现a. 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b. 临床表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等。
2.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a. 饮食管理:高热量、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盐饮食。
b.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c.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2. 演示法:演示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技巧。
3. 情景模拟:模拟处理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的掌握。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照顾技巧的掌握。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肝硬化护理相关教材。
2. 课件: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的PPT课件。
3. 模型:肝硬化患者模型或图片。
4. 视频: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照顾技巧的视频。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肝硬化的临床案例,引起学生对肝硬化患者护理的关注。
2. 讲授病因和临床表现:详细讲解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护理要点。
3. 演示日常生活照顾技巧:示范如何为肝硬化患者进行饮食管理、休息与活动安排以及皮肤护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评估和处理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
5. 情景模拟:模拟处理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等。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观看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照顾技巧的视频,加深理解。
3. 结合案例,分析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肝硬化护理常规及观察要点有哪些肝硬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状,它主要是在反复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旦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就会出现面色泛白,精神乏力等情况,同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引发其他疾病,比如上呼吸道出血等各种并发症。
因此要加强对此方面的有效护理,减少对患者造成更多的伤害。
一旦出现肝硬化的同时,不断造成身体的直接伤害,同时会对心理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极易出现各种焦虑情绪,要针对此种情况及时进行治疗,积极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为保证自身身心安全产生重要作用。
一、肝硬化具体情况更加注重护理工作,要求对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做好此部分工作要求,对实际肝硬化具体概念及其表现进行了解。
1、肝硬化定义所谓肝硬化,从表面意思而言为肝脏变硬。
我们知道,我们的肝脏一般情况下是富有弹性,然而一旦出现肝硬化情况,则导致肝脏变的逐渐僵硬,主要是其内部的各种细胞出现死亡,并伴随着纤维组织不断增长,破坏了内部的肝小叶结构。
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会使得整个肝脏无法发挥自身功能。
引起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酗酒、吸血虫病等各种情况,引发肝硬化疾病较为常见的是乙肝感染,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2、肝硬化的主要特征肝硬化情况一般前期不会具有明显表现。
但是在后期当中,尤其是看到特别油腻的食物便会产生恶心状况,此类情况是肝硬化疾病的直观表现。
因此日常生活中如干出现此类情况,要及时进行就诊,查看自身肝功能情况,如果出现肝硬化问题,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造成更大的伤害。
同时,要针对此类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尤其是到中晚期,会导致内部出现腹水情况,肚子逐渐变大,出现此类情况便需要急诊进行处理。
三、肝硬化病人的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部分情况下,肝硬化属于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不和谐,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自暴自弃心理,不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大增加肝硬化的伤害程度,因此加强此方面的护理工作,需要从心理作用出发,与患者之间及时沟通,增强患者自信心,做好此部分工作为患者积极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肝硬化病人护理文章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肝硬化病人护理的重要方面:
1. 心理护理: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病人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和失去信心。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情况,并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以配合治疗和护理。
2. 饮食护理:肝硬化病人的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易于消化和吸收。
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此外,对于腹水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量。
3. 药物治疗:肝硬化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定期检查病人是否按时服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4. 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
对于出现异常的指标,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 休息与活动:肝硬化病人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6. 预防感染:肝硬化病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
总之,对于肝硬化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关注和处理。
护理人员应在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疾病。
第五节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居多。
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或乙型加丁型重*感染.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主要是乙醇和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所致。
3.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碎等或服用甲基多巴、四环素、双醋酚汀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4.胆汁淤积持续存在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汁酸和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导致肝硬化。
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可使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发生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演变为淤血性肝硬化。
6.遗传和代谢障碍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陷,致使代谢产物积聚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
7.营养障碍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或脂肪堆积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以及降低肝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8.血吸虫病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静脉高压。
9.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10.其他临床上还有一些肝硬化病人找不到病因:为隐源性肝硬化。
二、临床表现肝硬化起病隐匿,病程发展一般比较缓慢,病情亦较轻微,可潜伏3~5年或更长时间。
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一)代偿期症状轻,甚至无任何不适。
早期以乏力、食欲不振较为突出,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腹泻、厌油腻等,症状经休息或治疗可缓解。
肝脏轻度肿大,质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脏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病人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差,消瘦、乏力,面色灰暗无光泽,精神不振,皮肤干而粗糙,有舌炎、口角炎,常有不规则低热及浮肿(2)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进食后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
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模版]第一篇: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模版]护理临床实习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实习医院:一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女年龄:70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文化程度:初中职业:退休入院时间:2012-12-15 2.健康史: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饭后加重,平卧位可稍缓解,伴下腹间断胀痛,伴双下肢浮肿,伴小便量减少,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示“肝硬化”,收入我科。
病来饮食睡眠差,小便量减少,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既往肝硬化6年余,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身体状况:查体:体温:36.5℃ 脉搏:76次/分血压:130/78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意识清楚,查体合作。
腹部:腹部膨隆,无腹肌紧张,下腹轻压无压痛,伴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
脊柱及四肢: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完全存在,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腹部B超(2012-12-13于我院):肝脏体积缩小,失去正常形态,肝表面高低不平,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质,肝静脉管腔窄细,走行僵直,胆囊壁增厚水肿,不光滑,沿壁可见强回声光点,脾脏增大,肝周、脾周、下腹可见大量液性暗区,下腹液深约60mm。
诊断意见:肝硬化;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附壁结晶;脾肿大;腹腔积液。
心脏超声(2012-10-23于天津市三潭医院)示: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二尖瓣返流(轻度);左室游离腱索。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IWR[INR]↑;凝血酶原百分活度[PT%]↓;纤维蛋白原[FIB]↓。
静脉血:钾危急;氯化物;钙↑;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葡萄糖↓;阴离子隙↓;白球比↓。
如何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措施
关于如何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措施
概述
肝硬化疾病的危害性是较为严重的,会有很多的朋友遇到肝硬化疾病,此病会带给患者较多的痛苦,这种疾病应当引起朋友们的重视,而且肝硬化的护理工作也是特别重要的,往下看带大家认识一下肝硬化的护理办法是什么呢。
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措施
肝硬化的日常护理:合理休息,肝硬化早期,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以从事一般较轻的.工作,但工作量应适度,以不觉疲劳为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肝功能改变较明显、有自觉症状时,就应休息。
当自觉症状较重、肝脏功能损害明显、腹水量大,或有并发症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肝硬化的日常护理:饮食合理,营养得当,饮食原则: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少盐、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
蛋白质供给量以100-120克为宜,当血氨增高或有肝性脑病倾向时,蛋白质供应量应减少,甚至禁用蛋白质。
脂肪供给量应适当减少,每日40-50克即可。
肝硬化的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抑郁、严重情绪不安等情感障碍,部分患者感到绝望,自我封闭。
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和暗示,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指导,用积极的暗示挖掘患者的潜力,消除患者消极等死、绝望等心理。
药物指导,包括常用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
注意事项
朋友们通过认识这些介绍,对于肝硬化这种疾病的护理办法是什么了,肝硬化出现之后将会带给患者相当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的不便,大家应当重视肝硬化的出现,此病的到来应当积极的治疗,特别是护理工作也要加强起来。
课题: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授课教师:龚晶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掌握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肝硬化病人的护理目标。
3.了解肝硬化病人对症护理评估。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病人关心和爱护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肝硬化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用药护理;健康指导。
教学难点:肝硬化病人的对症护理。
授课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
2. 多媒体。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黄女士,49岁,干部。
于2 年前因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卫生院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住院20天,症状改善出院。
此后腹胀反复发作。
近2个月来又感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近1周来有畏寒、腹部隐痛、食欲明显减退,腹胀迅速加剧,并逐渐出现气急。
如您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该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讲授新课】一、概述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
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毒性肝炎是国内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 慢性乙醇中毒3. 药物或化学毒物三、病情判断1、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二期(1)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2)肝功能失代偿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2、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2)肝性脑病(3)感染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2)肝功能(3)腹水检查四、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2. 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有关。
3. 黄疸、紫癜、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和肝掌。
五、护理目标1.能认识合理营养对疾病的重要性。
2.能主动配合治疗,按时休息。
六、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有无出血、黑便;有无少尿、水肿。
2、生活护理(1)休息可减轻肝脏负荷,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肝脏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