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 文学家,被后世誉为“书圣”。
2.序:文体名,有书序(介绍作品主旨、写作经过等)、赠序(临别赠言)、 寿序(祝寿的文字)等不同类别。
3.宴集序:书序的一种,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
带
左右。 群贤:指谢安、孙绰等人。毕:全。少长:
绕在亭子的四周。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等是少;谢
安、王羲之等是长。咸:都。修:长,高。激湍(������������ā������):急速迅
猛的水流。映带:映衬,景物互相衬托。左右:指亭子的四周。
引 以为流觞 曲水,
把水流引来 作为流 觞的曲 水,人 们在曲 水旁边 按照长 幼尊卑 列坐其次, 以为:把(它)当作。流觞:在曲折环绕的水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 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上巳节(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谢安、孙绰、支遁 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 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以畅 叙 幽
情 。 丝竹管弦:都是乐器,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照
兰亭集序
死生亦大矣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照
《兰亭集序》十分注重叙议结合的手法,通过兰亭集会抒发了作者对生 命的深刻认识。如开篇叙写修禊之事,然后由兰亭风景引发对人生的感悟, 接着写了两类人,并概括了这两类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晤言一 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 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接着作者 说无论哪种生活态度,陶醉于一时之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最终都会一事无 成。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人生不会永远,那么聚会就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密 度,写诗作序流传后世同样是为了延伸个体的精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