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
- 格式:docx
- 大小:85.36 KB
- 文档页数:1
破乳化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破乳化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中的破乳化程度的仪器。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旋转马达转动固定于轴上的叶片,产生剪切力使得液体破碎成微小的粒子,进而测定破乳化后液体的乳状程度。
由于破乳化测定仪工作时需要高速旋转,因此在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前的准备1.1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安装和连接破乳化测定仪。
1.2 检查破乳化测定仪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注意检查电源线、控制面板等部件是否有损坏或异常。
1.3 破乳化测定仪应与电源插座安全接地连接。
1.4 在使用前,应将仪器工作台面清洁干净,以防杂草或其他杂物进入仪器内部。
2. 操作规程2.1 开机前,确保破乳化测定仪的所有设备连接正确,电源线插紧,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2 打开电源开关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运行。
如果仪器出现异常响声或者颤动,应立即停止操作,重新检查设备连接。
2.3 操作过程中禁止把手伸入机器内部,并确保所有的保护罩、盖子等设备齐全闭合。
2.4 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卸、更换或调整破乳化测定仪的零部件和控制器,如需要更换或调整,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3. 关机及清洁规程3.1 在使用完毕后,应首先关闭电源开关,使设备停止运行。
3.2 拔掉电源插头后,使用涂布消毒剂或消毒喷剂擦拭外表面,以达到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3.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各部分有污垢或污染,请及时清洗擦拭干净,以免影响破乳化测定的精度。
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1.1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清洁仪器外表面和内部零部件,以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理、消毒。
1.2 每次使用完毕后,请将仪器内部彻底擦拭干净,并注意保持干燥防潮。
1.3 定期对破乳化测定仪内的转子、容器等零部件进行清理和消毒。
2. 机械保养2.1 破乳化测定仪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牢固,并保持机器合理的灰度和平稳的运转。
抗乳化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接通电源2、检查打印机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无误,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二、操作测试1、打开主机电源2、选择好静置时间,按“确认”键,仪器即进入升温状态,界面如下:3、用工业汽油、石油醚、乙醇依次清洗搅拌叶片。
4、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清洗量筒至水呈中性,量筒内壁不挂水珠为止。
三、分析步骤1、在室温下向干净的量筒内慢慢倒入40ml蒸馏水,然后倒入40ml 的试样,至量筒80ml刻度线。
2、待水浴温度恒定至设定值±1℃时,将量筒放入试管支架的“1”处,旋转试管支架,适当调整叶片与试管的对应位置。
3、按“确认”键,搅拌装置即沉入试管底部,同时仪器以设置的静置时间计时。
显示器显示:4、静置时间到,搅拌电机自动启动,搅拌叶片开始搅拌。
5、五分钟后停止搅拌,同时升降电机动作,搅拌叶片自动升起,试样开始分离,显示器显示:6、操作者可按国标方法规定,用玻璃棒把搅拌叶片上的油刮落到量筒内。
同时注意观察试样分离情况,然后把另一支试样按上述方法倒好,放于试管“2”上,轻轻旋转试管支架,使“2”与搅拌叶片对齐,即可进行第二个试样的测试。
7、如果试样分离时间到,可通过按“△”或“”键,将光标移到该组试样,按“确认”键,即锁定样品分离时间。
四、报告记录方法记录方法分为两种:1、GB/T 7305-87《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规定报告方法如下:(要求每隔五分钟,记录油、水、乳化层体积数)。
(1)如果搅拌后静置时间在1h以内,乳化层等于或少于3ml,则记下此时各层的毫升数,报出试验结果。
如果搅拌后,静置时间超过1h,乳化层仍大于3ml,则记录此时油、水和乳化层的毫升数,报出试验结果。
(2)示例:a、15min后残留3ml以上的乳化层,20min完全分离,应记为(40-40-0)20min。
b、20min未完全分离,乳化层已降为3ml应记为(40-37-3)20min。
c、经过1h后,乳化层在3ml以上(如5ml),此时油层为39ml,水层为36ml,乳化层为5ml时应记为(39-36-5)60min。
润滑油检测标准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SH/T0200-19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SH/T022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钡含量测定法SH/T022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定法SH/T0228-1992润滑油中钡、钙、锌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25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SH/T0256-1992润滑油破乳化时间测定法SH/T0257-19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SH/T0258-1992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SH/T0259-1992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267-1992润滑油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酸化试验法SH/T0270-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SH/T029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SH/T0298-1992含防锈剂润滑油水溶性酸测定法(pH值法)SH/T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SH/T0309-1992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络合滴定法)SH/T0436-1992航空用合成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SH/T0472-1992合成航空润滑油中微量金属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法)SH/T0473-1992使用过的润滑油沉淀物含量测定法(离心分离法)SH/T0532-1992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SH/T0560-1993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SH/T0566-1993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稠能力测定法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SH/T0582-1994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钠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05-2008润滑油及添加剂中钼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7-1995润滑油中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SH/T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SH/T0719-2002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0731-2004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热重诺亚克法)SH/T0732-2004润滑油低温低剪切速率下粘度与温度关系测定法(温度扫描法)SH/T0749-2004润滑油及添加剂中添加素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753-2005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测定法SH/T0762-2005润滑油摩擦系数测定法(四球法)SH/T0805-2008润滑油过滤性测定法。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质量级别是根据API (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来划分的,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 等。
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CF,CH等。
齿轮油以G表示,如G-4,G-5等。
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ro C T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牟用润滑油两人类。
其中午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于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卜是添加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
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
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
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
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
API( 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 PAO 类,XHVI类,酯类。
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人差距。
石油产品破乳化测定一.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的操作使用方法,该仪器适用于在标准下测定石油产品和合成液的破乳化能力和与水分离的能力。
二.方法概要在量筒中装入40mL油样和40mL蒸溜水,并在54℃士1℃下搅拌5min形成乳化液,测定乳化液分离(即乳化层且也体积不大于3mL,水层体积到37mL时)所需要的时间。
静止30min后,如果乳化液没有完全分离,或乳化层没有减少为3mL或更少,则记录此时油层、水层和乳化层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2.搅拌电动机:1500±50r/min。
3. 水浴缸:用耐热玻璃制成,底部有支撑板,上部有固定量筒的夹具,装水水面能浸到量筒的85mL刻度。
附有搅拌。
4. 控温器: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确度±1℃。
5.量筒{用耐热玻璃制做,容积100mL(在5~100mL范围内,分度为1.0mL),内径28 ±1.0mm}。
6.鼓风烘箱7清洗剂:溶剂汽油,石油醚,铬酸洗液,蒸馏水四.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技术参数1.控温范围:室温~100℃2.控温精度:设定温度±0.5℃3.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4.环境温度:0℃-40℃5.相对湿度:<80%6.试样搅拌:1500±10转/分五.准备工作1. 打开电源,仪器自动进入主页面。
通过移位,选着破乳化测定,按确定。
2. 按“设定”键,通过“移位”“+”“-”可以设定时间、温度、试样数,设定好按“确3. 按“自检”键,通过“移位”“自检”可以检查仪器状态,检查好了,按“退出”。
4. 通过“加热”键将破乳化测定仪的加热水浴升温,并使之恒定在54±1℃。
5. 用洗涤剂洗净量筒上的油污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至器壁不挂水珠),用蘸有溶剂汽油(或石油醚)的脱脂棉擦净搅拌桨,吹干。
润滑油检测标准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SH/T0200-19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SH/T022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钡含量测定法SH/T022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定法SH/T0228-1992润滑油中钡、钙、锌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25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SH/T0256-1992润滑油破乳化时间测定法SH/T0257-19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SH/T0258-1992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SH/T0259-1992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267-1992润滑油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酸化试验法SH/T0270-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SH/T029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SH/T0298-1992含防锈剂润滑油水溶性酸测定法(pH值法)SH/T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SH/T0309-1992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络合滴定法)SH/T0436-1992航空用合成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SH/T0472-1992合成航空润滑油中微量金属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法)SH/T0473-1992使用过的润滑油沉淀物含量测定法(离心分离法)SH/T0532-1992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SH/T0560-1993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SH/T0566-1993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稠能力测定法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SH/T0582-1994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钠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05-2008润滑油及添加剂中钼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7-1995润滑油中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SH/T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SH/T0719-2002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0731-2004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热重诺亚克法)SH/T0732-2004润滑油低温低剪切速率下粘度与温度关系测定法(温度扫描法)SH/T0749-2004润滑油及添加剂中添加素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753-2005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测定法SH/T0762-2005润滑油摩擦系数测定法(四球法)SH/T0805-2008润滑油过滤性测定法。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操作说明一、概述润滑脂滴点是评价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测定润滑脂的滴点温度。
本操作说明旨在提供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步骤。
二、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确保了解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2. 在使用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时,请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眼睛保护镜等个人防护装备;3. 仪器必须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避免摇晃或倾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4. 在测定过程中,避免碰触加热器和热浴液等高温部件,以免发生烫伤。
三、设备及材料准备1.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2. 润滑脂样品;3. 有标定的温度计;4. 热浴液;5. 热盘;6. 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操作步骤1. 将润滑脂样品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保持其状态不变,将容器放入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样品槽中;2. 打开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电源,使其预热到设定温度(通常为50℃);3. 在滴点滴下的位置上放上净化棉,然后滴下一滴润滑脂样品,将滴点装置盖上以防止粘在外部;4. 开始记录润滑脂样品滴点的温度变化,直到样品从棉花中滴出为止。
记录滴点温度,这个温度就是润滑脂样品的滴点;5. 关闭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电源,清理仪器和玻璃器皿,记录滴点结果并保存。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润滑脂滴点测定时,样品和仪器都应保持干净,以免杂质影响测量结果;2. 液滴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润滑脂滴在热盘外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坏和事故;3. 在测定滴点温度时,应等待润滑脂完全滴落才记录结果;4. 每次测定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仪器,避免残留的润滑脂对下次测试的影响;5. 定期校验检查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工作状态,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六、维护保养1.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和器皿进行清洗和擦拭,保持干净;2. 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是否磨损,如有磨损及时更换;3.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如有发现损坏请及时修理或更换。
抗/破乳化测定仪用于测定石油合成液与水分离的能力。
液晶屏幕中文显示界面,菜单提示式输入。
电脑控温,自动定时,精度高,准确度好。
恒温浴采用小缸体,人性化设计。
自动搅拌,自动定时,试管搅拌电机大臂自动升降。
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外型设计美观。
一、抗/破乳化测定仪的安装使用
1.电源线应接在AC 220V 以上的电源上,仪器应可靠接地。
2.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恒温槽规定的位置上。
3.试验的准备与操作,应按GB标准要求进行。
4.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控制器开始工作,请预先设置好试验所需温度值,同时打开浴搅拌开关。
二、抗/破乳化测定仪常见故障
1.控温仪表PV显示"HHHH"表示传感器插头接触不良或焊接脱落。
2.浴搅拌电机不转,此原因是电机掉线或接触不良;电机轴缺油。
3.打开电源开关若开关灯不亮,请查看电源是否有电或保险丝损坏。
三、抗/破乳化测定仪的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前应接妥地线。
2.要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加入介质时,严禁介质溢出严禁和防止电控箱进水,受潮。
3.浴缸中无介质或缺少介质时,严禁通电加热。
4.若仪器有故障时,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或与生产厂家,切不可随意拆卸。
润滑脂滴点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润滑脂滴点仪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定润滑脂滴点的仪器。
为了确保安全和准确测量滴点,正确的操作和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润滑脂滴点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 前置准备使用润滑脂滴点仪前,需先检查仪器和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和缺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干燥,没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2. 操作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1:将待测润滑脂加入试管内,将试管固定在支架上。
步骤2:打开加热器加热试管,使其升温至测试温度。
步骤3:当润滑脂达到滴点时,滴下的润滑脂在试管内形成一个球形。
步骤4:记录润滑脂的滴点温度。
步骤5:关闭加热器,将试管取出,并清洗试管及润滑脂滴落处。
3. 安全要点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安全要点:要避免接触加热器和试管。
加热器和试管的温度很高,应该小心操作并使用手套。
试管内的气体有一定的毒性,应该尽量减少接触试管内的气体。
在操作前,必须熟悉并理解操作手册,以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保养规程润滑脂滴点仪的保养是保持仪器和仪器的精度和正常操作的必要手段,以下是保养规程:1. 日常维护在每次使用润滑脂滴点仪之后,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洗:步骤1:将试管内的润滑脂和残留物彻底清除。
步骤2:用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擦拭试管,防止试管污染。
步骤3:用润滑油涂抹试管支架处的螺纹和其他移动部件,以确保流畅的移动。
2. 季度维护每季度需要对润滑脂滴点仪进行彻底的维护。
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1:检查仪器和安全装置的状态,包括检查弹簧、控制阀和管道是否正常。
步骤2:清洗仪器并检查所有移动部件。
所有螺纹和移动部件应涂上润滑油。
步骤3:更换过期或损坏的试管。
步骤4:检查仪器是否需要进行校准和修理。
结论正确和安全操作润滑脂滴点仪是确保实验精度的重要一环。
保养润滑脂滴点仪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
在使用前必须通过深入了解使用手册和参考本文中所述的操作流程以及保养规程来确保安全操作。
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
概述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能源源之一,其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加注助剂
来实现各种性能指标的要求。
然而,不同的加注助剂往往会导致石油发生乳化,影响了石油的运输和使用。
因此,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是石油加工和运输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仪器设备。
原理
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原理是根据石油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乳化后能够破乳或形
成胶体的特性进行测定的仪器。
石油在乳化过程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形成小液滴、液滴逐渐增大、形成乳状液体。
其中第二个阶段是稳定的乳化状态。
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利用特定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设备测量石油破乳或胶体转移时的一些物理参数,如电阻率、黏度等,从而判断石油的破乳或胶体转移性能。
应用
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主要应用于石油卡车和石油管道等运输设施上,用于判断
加注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石油乳化性能的影响。
同时,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也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装置中,用于优化配方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
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是现代石油工业中一项重要的检测设备。
该设备能够测量
石油在乳化和胶体状态下的物理参数,并判断其破乳或胶体转移性能。
通过该仪器的检测和分析,可对石油的加工和运输质量进行控制,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油液质量检测仪如何使用操作检测仪技术指标油液质量检测仪是在基础上进展的。
由于配备液晶屏幕显示器,实现操作提示及各项指标的汉字显示,可直观读到各种数据。
配备微型打印机并接受高精度的A/D 转换电路,使仪器重复性更好。
在电池电量低的情况下,蜂鸣器自动报警并显示。
该仪器具有交、直两用功能(直流可连续工作28小时);在无人操作状态下实现了自动关机功能;交流供电工作时即可充电。
在无标准样油的情况下,可测量油中含水量。
外型精致,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及野外作业。
使用操作:快速检测(QT)1. 将仪器箱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打开箱体上盖。
2. 接通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按[开关]键,红灯亮,仪器通电自检成功。
液晶屏显示“XA—THY—21C欢迎使用产品”后,进入待机状态,预热10分钟以上。
3. 调校“0”点,用沸程60℃~90℃的石油醚浸泡油腔,再用干棉球擦拭干净(两次)。
(2)按[调零]键,液晶屏显示“调零,请加干净油”后待机,此时将新油(即与被测油同型号,同批次的新油)滴入油腔3—5滴。
4.当油腔内油面闭合时,按[确认键,仪器进入调零状态,液晶屏显示“调零,调零值XX.X。
”5.手动调整调零旋钮,使液晶屏显示值减小。
当显示值为0.2之内时,蜂鸣器响,同时液晶屏显示“调零,调零值X.X,调零完成!”。
再按[调零]键3次,以确认零点牢靠。
6.用干棉球将油腔内的油擦净后将石油醚滴入油腔;稍后用干棉球将油腔擦净(两次)。
7.按[快速]键两次,液晶屏显示“快速测量,请加污油”后待机。
8. 将被测油滴入油腔内35滴,当油腔内油面闭合时,立刻按下[确认]键,红灯亮。
9.液晶屏显示“快速测量,测量值XX.X,测量完成!”将该数据与报废指标参考值对比,可判定油质状态。
10.检测完毕,按[复位]键或任意键返回待机状态,清洗油腔,待下次再用。
标准检测(ST)1. 调校零点(MZ):与快速检测(QT)相同。
2.按[标准]键两次,液晶屏显示“请输入油号”。
石油产品破乳化测定一.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的操作使用方法,该仪器适用于在标准下测定石油产品和合成液的破乳化能力和与水分离的能力。
二.方法概要在量筒中装入40mL油样和40mL蒸溜水,并在54℃士1℃下搅拌5min形成乳化液,测定乳化液分离(即乳化层且也体积不大于3mL,水层体积到37mL时)所需要的时间。
静止30min后,如果乳化液没有完全分离,或乳化层没有减少为3mL或更少,则记录此时油层、水层和乳化层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2.搅拌电动机:1500±50r/min。
3. 水浴缸:用耐热玻璃制成,底部有支撑板,上部有固定量筒的夹具,装水水面能浸到量筒的85mL刻度。
附有搅拌。
4. 控温器: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确度±1℃。
5.量筒{用耐热玻璃制做,容积100mL(在5~100mL范围内,分度为1.0mL),内径28 ±1.0mm}。
6.鼓风烘箱7清洗剂:溶剂汽油,石油醚,铬酸洗液,蒸馏水四.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技术参数1.控温范围:室温~100℃2.控温精度:设定温度±0.5℃3.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4.环境温度:0℃-40℃5.相对湿度:<80%6.试样搅拌:1500±10转/分五.准备工作1. 打开电源,仪器自动进入主页面。
通过移位,选着破乳化测定,按确定。
2. 按“设定”键,通过“移位”“+”“-”可以设定时间、温度、试样数,设定好按“确3. 按“自检”键,通过“移位”“自检”可以检查仪器状态,检查好了,按“退出”。
4. 通过“加热”键将破乳化测定仪的加热水浴升温,并使之恒定在54±1℃。
5. 用洗涤剂洗净量筒上的油污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至器壁不挂水珠),用蘸有溶剂汽油(或石油醚)的脱脂棉擦净搅拌桨,吹干。
石油抗乳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简介抗乳化测定仪操作规程石油抗乳化测定仪主要应用于石油合成液与水分离的能力测定。
仪器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高清晰彩色触摸屏显示及PID自整定控制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外型设计美观等特点,是石油、电力及化工等行业的专用检测分析仪器。
使用方法:1、仪器接通电源前,首先向浴缸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检查试样搅拌轴是否已夹紧。
2、量筒转盘处于某一定位状态,所有开关应处于关闭状态,浴缸内水位应超过量筒的85亳升刻度处。
3、插上电源插头,开启“电源”和“辅助加热”开关,这时辅助加热器和受温控仪控制的加热器同时加热;仪器右侧面拨动开关仅用于升降臂的上升和下降,拨到上位时升降臂上升,反之则下降,升降臂在上升或下降到一定位置均可以自动停止。
4、根据试验标准需要设定温度,将测量设定转换开关置于“SP”(设定)位置。
调节温度设定电位器“SET”转到所需要的温度。
5、将测量设定转换开关置于“PV”(测量)位置,仪器开始控温。
红灯亮表示控温加热器加热。
控温时测量温度会在设定温度附近摆动数次,然后趋于稳定。
6、按测试方法规定做好试验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7、同时开启“水浴搅拌”开关,启动水浴搅拌器。
8、按测试方法规定,在室温下向干净的量筒内倒入蒸馏水和试样。
9、量筒盘上装量筒时,确保量筒已夹紧并正确定位。
10、观察温度计指示值,确认水浴温度处于恒定后,顺时针拧试样搅拌轴的紧固螺母,使其放松,搅拌轴能自由升降,将搅拌叶片垂直地安放在量筒中心处,距量筒底为6㎜。
逆时针拧紧搅拌轴的紧固螺母,确保搅拌轴已卡紧不能上下移动。
11、开启“试样搅拌”开关,使转速数值达到1500转/分,同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12、搅拌时间达到5分钟,仪器自动报讯停止搅拌,关闭“试样搅拌”开关、定时器开关。
13、按试验方法规定的要求记录量筒内分离的油、水和乳化层体积毫升数。
抗乳化测定仪的技术参数介绍抗乳化测定仪是按照GB/T7305-2023与GB/T7605-2023标准设计制造;适用于测定40℃时运动粘度28.8~90mm2/s,试验温度为54±1℃,粘度超过90mm2/s,试验温度为82±1℃油品的测定;也适合室温—100℃测定的油品使用,主要功能:1.采用智能温控表控温,升温快,控温精度高;2.可分离3个样品,提高了工作效率;3.搅拌电机无噪声,稳定可靠,加热器等内部件采用不锈钢制造,耐腐蚀耐用;4.恒温浴为圆形玻璃缸,缸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良好;技术指标1、样品数:3个2、量程:室温~100℃3、控温精度:±0.2℃4、电源电压:AC220V±10%50Hz5、环境温度:0℃-40℃6、相对湿度:80%石油和合成夜抗乳化测定仪特点:数字显示温度,按GB/T7305标准规定,微机控制、自动计时,试管搅拌器自动升降,试管自动搅拌。
石油分析仪器领导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
【仪器概述】
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是按照SH/T 0191-92标准设计制造的,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描述准确进行润滑油破乳化值的测定。
适用于测定汽轮机油及其他润滑油。
使用过的汽轮机油也可以使用,但由于油品的老化和污染,精密度要比规定的低。
20毫升试样在90℃左右温度下与水蒸汽乳化,然后把乳化液至于约94℃的浴中,测定分离出20毫升油所需的时间。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 220V±10%50 HZ
2、乳化浴控温范围:19℃~26℃
3、分离浴控温范围:94℃
4、控温精度:±1℃
5、分离浴加热功率:400W
6、水蒸汽发生器加热功率:1000W(可调)
7、试验孔数:1孔
【技术特点】
1、仪器使用金属式水蒸气发生器,并且装有水位计、安全阀等,使试验操作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2、仪器分离浴采用金属加热管加热,智能数字表进行恒温浴温度控制,具有控温精度高、操作方便、可靠耐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