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课程教案(20-23个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幼儿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感知和控制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动作规范性。
4. 增强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训练。
2. 平衡感统训练:包括前后平衡、左右平衡、协调性训练等。
3. 运动感统训练:包括跑步、跳跃、爬行、匍匐等各类运动能力训练。
4.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包括抓握、拧转、扔接、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操纵气球、摆动摇铃等,以帮助幼儿调整身体状态。
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a. 触觉训练:分别给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他们用手触摸并描述感觉。
b. 视觉训练:播放不同形状、颜色的图像、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分类。
c.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频,让幼儿辨别不同声音来源。
d. 嗅觉训练:给幼儿提供各种气味,让他们通过嗅闻辨别。
e. 味觉训练:给幼儿尝试不同味道的食物,并描述味道。
3. 平衡感统训练活动:a. 前后平衡:让幼儿走直线,一脚跟踩到另一脚的脚跟上,保持平衡。
b. 左右平衡:让幼儿左右脚抬高,保持平衡。
c. 协调性训练:让幼儿两手同时做相同或相反的动作。
4. 运动感统训练活动:a. 跑步:让幼儿在指定区域内自由奔跑。
b. 跳跃:让幼儿跳过障碍物或跳到指定位置。
c. 爬行:设置障碍物让幼儿爬行通过。
d. 匍匐:让幼儿在地上匍匐前进。
5.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活动:a. 抓握: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玩具,让他们练习抓握。
b. 拧转:给幼儿练习旋钮、开关等动作。
c. 扔接:让幼儿练习投掷和接住球类物品。
d.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练习绘画。
四、教学评价:根据幼儿在各项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感觉训练的准确性、平衡感统训练的稳定性、运动感统训练的速度和灵活性,以及精细动作感统训练的精确性等方面。
课题名称:感觉统合发展课程月龄:20个月名字:宝宝正祥和课程目标:使幼儿手眼更协调,能培养幼儿视觉追视及视觉空间概念,能让幼儿体会在不同空间行走的特殊感受,促进幼儿运动智能和平衡感的发展,能增加幼儿味觉经验等。
活动名称:1.旋律问好 2.文字闪卡 3.画家出手 4.手指操5.纸杯相碰6.我爱洗澡7.走街窜巷8.水果的味道9.亲子游戏课程重点:画家出手、纸杯相碰、走街串巷、水果的味道操作步骤:环节一:进门、洗手老师对家长说:“您好,我是来给宝宝上感统课程的新童伴早教老师XXX。
”“宝宝,早上好。
宝宝妈妈(爸爸、爷爷、阿姨等)您好,我是;李老师,今天来给宝宝上感觉统合课程的。
”家长说:“老师好。
”老师对宝宝说:“宝宝,李老师现在先换了给宝宝上课的鞋子(或袜子),然后就开始准备给宝宝今天的课程了。
”(快速完成换鞋,并把换下来的鞋子按照家庭习惯放好。
)“宝宝、李老师先洗洗手,然后用干净的手再来拥抱宝宝,给宝宝说说今天的课程。
我们都要讲卫生的。
”(注意:在换鞋后、洗手前,出来把带进家里的教具包、雨具等物品放在进门处以外,不要再往里走、不要用手触碰家里的任何东西,包括孩子。
如果孩子要抱、拥抱,就要在抱的同时,对孩子当时的看护者说明“哎呀,老师还没洗手哩!来,先抱一下!”然后,抱一下,马上放下,洗手后再抱、再拥抱。
直到满足!)老师对宝宝说:“宝宝,现在是X点Y分,我们的课程将在X点Y+5分准时开始。
我们宝宝喝水了没有啊,要不要换一下尿不湿啊?(准备好之后)宝宝,我们来看一看今天要做些什么活动(老师给宝宝展示大脑思维脑图),宝宝现在20个月了,通过今天的活动,可以让宝宝手眼更协调,能培养宝宝视觉追视及视觉空间概念,能让宝宝体会在不同空间行走的特殊感受,促进宝宝运动智能和平衡感的发展,能让宝宝增加味觉经验等。
每天爸爸妈妈陪宝宝玩1次今天的活动,每天进行一个小时左右,以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身体运动和平衡能力,味觉辨别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主题: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要求:根据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幼儿园的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并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感官系统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空间意识、身体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也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1.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其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和认识能力;2.增加儿童的空间意识,培养其良好的方向感和定位能力;3.提高儿童的身体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4.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提高其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教学内容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视觉感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物品或图片,让儿童通过观察和识别,学习不同的视觉信息,并在游戏中巩固。
2. 听觉感知:教师可以将各种乐器带入课堂,为儿童创造不同的听觉体验,如让儿童听到不同音高、不同节奏的音乐,来提高其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3. 触觉感知:在教学中可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触感体验,如让儿童用手摸软毛绒毛玩具、硬质玩具、棉球等不同的材质,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触觉感受。
4. 平衡感知:通过让儿童在课堂上做站立、跳跃、翻滚等动作,帮助儿童发展很好的平衡感知能力。
5. 触觉反应: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操作任务,如交叉线路行走、重量转移,以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和手脚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次教学统合运用感觉与运动、肌肉机能、平衡能力与协调性、言语表达、记忆等多种因素,通过不同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空间意识、身体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 开头小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以猜字谜、找颜色、找形状为主题的游戏,让幼儿边游戏边认识、辨认事物的颜色、形状和名称,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感官并作出正确反应,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提高儿童的感觉处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感觉统合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感觉统合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感觉统合训练介绍视频。
2.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材料。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章:视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觉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视觉刺激,提高儿童的视觉处理能力。
2. 视觉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视觉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视觉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视觉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觉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视觉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视觉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视觉训练介绍视频。
2. 视觉训练游戏材料。
幼儿感统教案引言:感统(感觉统合)是指人脑通过整合不同感官输入信息,从而对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感统的发展对于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套有效的幼儿感统训练方案,以促进幼儿感统的发展。
一、训练目标本训练方案旨在帮助幼儿:1. 提升触觉统合能力,加强对不同触感的识别和适应;2. 增强听觉统合能力,提高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3. 发展视觉统合能力,提升对图像和空间的理解和感知;4. 培养前庭统合能力,加强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二、训练内容1. 触觉统合训练- 制作触感拼图:将不同材质的卡纸切割成小块,让幼儿用手触摸并组合成完整的图案。
- 感受冷热:在幼儿玩具中放置冷热物品,引导幼儿通过触摸区分温度变化。
2. 听觉统合训练- 听音辨识: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幼儿辨别出声音的来源。
- 音乐移动游戏: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在室内进行移动。
3. 视觉统合训练- 视觉追踪:用颜色鲜明的球绳串成不同形状,在空中晃动,引导幼儿用眼睛追踪球绳的运动。
- 空间图案复制:给幼儿提供简单的图案,要求幼儿用构造玩具搭建相同的结构。
4. 前庭统合训练- 平衡练习: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和弧线,要求幼儿按照线的走向行走,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 扔接球游戏:引导幼儿和伙伴之间扔接小球,在身体的协调和定位中锻炼前庭统合能力。
三、训练方法1. 创建良好的训练环境:在安静、整洁、干净的环境中进行感统训练,减少外界干扰。
2. 分阶段进行训练: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将训练分为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阶段,逐步提高训练难度。
3. 结合游戏和玩乐:通过游戏和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感统训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度。
4.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其对训练的兴趣和动力。
四、训练时间安排1. 每周进行3-4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左右。
2. 根据幼儿的精力和注意力,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段,避免过度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其整体发展。
感觉统合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表现为感觉信息处理能力的困难,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社交能力。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训练目标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儿童的感觉觉醒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感知外界刺激;2. 培养儿童的感觉选择和筛选能力,帮助他们区分重要的感觉信息;3. 提升儿童的感觉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将多种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4. 改善儿童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促进其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5. 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训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1. 感觉刺激训练:通过提供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帮助儿童感知和区分不同的感觉信息。
2.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如爬行、跳跃、平衡等,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
3. 游戏训练: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如追逐游戏、拼图游戏等,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4. 环境适应训练: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帮助儿童适应不同的感觉刺激和环境要求。
三、训练步骤感觉统合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通过观察、测评等方法,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问题。
2. 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儿童的个性化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和方法。
3. 实施训练: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感觉刺激训练、运动训练、游戏训练等。
4.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儿童的训练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训练方法。
5. 家庭和学校支持:与家长和教师合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感觉统合发展。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感觉发展,提高感知能力,促进大脑发育,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本文将共享一份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希望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有所帮助。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感知和协调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提高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1) 触觉训练:设计手部操作、触摸感知等活动,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的物体质地和温度等。
2) 视觉训练:进行色彩、形状、大小等视觉辨识训练,提高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3) 听觉训练:开展声音辨别、声音定位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感4) 嗅觉训练:通过气味辨别活动,促进幼儿的嗅觉感知。
5) 味觉训练:设计不同口味的食物让幼儿尝试,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
3. 教学方法1) 感觉统合游戏: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2) 感觉统合乐曲: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幼儿闭目倾听,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3) 感觉统合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如摸索盲人走路、找气味等。
4. 师幼互动1) 师幼交流:教师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感知训练情况,与幼儿进行亲密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合作游戏:设计师幼合作游戏,促进师幼互动,加深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5. 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感知训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活动反思:教师要定期组织活动反思,让幼儿共享感知训练的体三、教案总结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感觉能力的发展,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小马运粮 课时:第 1 课 授课教师:郭 亲子班:20_23个月 教学目的 提升手、脚、腰等拮抗能力,优化手眼协调、本体觉、前庭觉,提高认知能力,加强亲子互动。
教具准备 软包组合、大器械若干、彩虹圆筒、3组雪糕筒高栏、4个小圆凳、扣子和线,小拱桥,小刺球,乌龟车,长凳
课程内容
预计 用时 问好
5
常 规 活 动 一 活动名称: 按摩+热身操
活动目标:1、家长用小触觉球给小朋友作全身按摩。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辅助活动,调节孩子情绪及活动各个关节。
常 规 活 动 二
1、亲子游戏:暂无安排 教具准备:
2、肌肉训练:腿部肌肉训练
教具准备:雪糕筒4个,长凳(乌龟车) 3、精细动作:穿扣子 教具准备:、扣子和线 4、生活认知: 教具准备:
10
休息时间:喝水、整理活动
2
器 械 组 合 游 戏
活动名称:小马运粮
活动目标:小朋友通过器械闯关,增强自信心,前庭平衡感觉,本体觉,触觉等
器械摆放及游戏规则:走过一个小拱桥、钻过长山洞,翻过彩虹圆筒到达终点,跳过三个小圆凳、走过平衡板、软包组合回到起点开始下一轮。
18
混 合 游 戏
1、大按摩球:1-2分钟
2、滑板:1-2个来回
3、婴儿跳床:20-30个
4、布秋千:前后左右旋转8-15次。
5、陀螺:左右各10圈
(每节课选择两项,需要说明目的)
10
总 结
给小朋友发放贴纸奖励小朋友。
1 家庭建议
给家长针对性的家庭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