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构件结构性能检验1预制构件检验的内容、数量及方法如下: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及检验指标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1.检验内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非预应力杆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对设计成熟、生产数量较少的大型构件,当采取加强材料和制作质量检验的措施时,可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当采取上述措施并有可靠的实践经验时,可不作结构性能检验。
2.检验数量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件作为试件进行检验。
3.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1)构件应在0℃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2)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却至常温后进行试验;3)构件在试验前应量测其实际尺寸,并检查构件表面,所有的缺陷和裂缝应在构件上标出;4)试验用的加荷设备及量测仪表应预先进行标定或校准。
(2)试验构件的支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梁和桁架等简支构件,试验时应一端采用铰支承,另一端采用滚动支承。
铰支承可采用角钢、半圆型钢或焊于钢板上的圆钢,滚动支承可采用圆钢;2)四边简支或四角简支的双向板,其支承方式应保证支承处构件能自由转动,支承面可以相对水平移动;3)当试验的构件承受较大集中力或支座反力时,应对支承部分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4)构件与支承面应紧密接触;钢垫板与构件、钢垫板与支墩间,宜铺砂浆垫平;5)构件支承的中心线位置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3)试验构件的荷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的试验荷载布置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2)当试验荷载布置不能完全与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相符时,应按荷载效应等效的原则换算,即使控制截面上的内力值相等,但应考虑荷载布置改变后对构件其他部位的不利影响。
建筑结构检测报告
尊敬的业主您好,
经过我们专业的建筑结构检测,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1. 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对象为位于XX区XX路XX号的XX大厦,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相关设备,检测旨在评估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检测情况:
我们针对建筑物的土建、钢结构、混凝土等方面进行检测,采用了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和专业的设备,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相关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测,在建筑物结构方面,存在一些轻微的损伤和裂缝,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稳定和安全。
我们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加强维护和保养,及时修补一些轻微损伤,以保证建筑的长期使用安
全性。
此外,建议每年定期进行建筑结构检测,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4. 总结: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位于XX区XX路XX号的XX大厦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但存在轻微损伤和裂缝。
我们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加强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进行建筑结构检测,以确保建筑长期的稳定和安全。
祝您生活愉快!
此致
敬礼。
第三章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1 总 则1.0.1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 》(GB50204—2002)》(DBJ14-026-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1.0.2 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统一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测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0.3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检测。
1.0.4 在执行本规程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X 》(GB50009-2001)以与其它有关标准、规X 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X 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2.1.3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2.1.4 荷载效应组合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规定的组合2.1.5 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2.1.6 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1.7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2 符号0γ —— 结构重要性系数;0u γ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u γ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η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计算确定; 0s a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构件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s a —— 短期挠度允许值;[]fa ——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 k M ——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q M ——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θ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c s a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短期挠度计算值(mm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0cr γ ——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与荷载标准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 []cr γ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 pc σ —— 由预加力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2002确定; γ —— 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计算确定;tk f ——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ck σ —— 由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 》GB50010计算确定;0max ,s w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max w —— 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下表(3.2.6-1)取用0t a —— 全部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0qa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 o ga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 0b a ——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0m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位移实测值0201,v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左右端支座沉陷位移的实测值g M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重产生的跨中弯矩值b M ——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值;3 仪器设备3.1 量测仪表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用的量测仪表,应符合精度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校准。
预制构件出厂检验内容及要求(1)型式检验①不同混凝土强度、规格、材料、工艺的预制构件每年应由国家、部、省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型式检验,提供检验合格报告。
②型式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外形几何尺寸、耐久性能、耐火性能、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等结构性能检验;对外墙、屋面等有防水防渗要求的构件应进行抗渗性能检验;对于有保温隔热等要求的构件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保温隔热性能等检验。
(2)结构性能检验预制构件应依据《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等现行规范相关要求进行结构性能检验,检验批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出厂使用。
当预制构件进场不做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按《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9.2.2条第3款的要求进行驻厂监造或进场实体检验。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实施。
(3)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厂家专职质检人员等组织具体实施。
预制构件出厂前应进行混凝土强度、观感质量、外形尺寸、预埋件、钢筋位置安装偏差等检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应该齐全,其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方案及相应规范规定。
预制构件出厂检验观感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不应有严重缺陷。
存在一般缺陷的构件,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存在严重缺陷的构件,一律不得出厂。
预制构件出厂的预留钢筋、连接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4)信息化标识要求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应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制作带有唯一性识别码的芯片或二维码,出厂构件采用预埋芯片或粘贴二维码进行标识,芯片或二维码信息内容应包含工程名称、构件名、型号、生产单位、执行标准、制作浇筑日期、出厂日期、合格/修补状态、合格证号、质检人、生产负责人、驻厂监理人、验收及监管等。
检验不合格、标识不全的产品不得出厂。
0前言近年来,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结构形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而结构性能检验是预制混凝土构件(以下简称PC 构件)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也是PC 构件生产中质量检验及进场质量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
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是通过对抽检试件进行原型加载试验,按有关标准规定将检验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其承载力、挠度及抗裂性能等是否满足要求。
随着有关标准规范的修订及相关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PC 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执行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
现行标准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以下简称《验收规范》)对PC 构件进场时的结构性能检验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文就现行规范关于结构性能检验的规定进行解析,并介绍相关规范关于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规定的发展过程,以便从业者更好地了解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内涵与意义。
1现行规范对结构性能检验的规定结构性能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承载力检验、挠度和抗裂性能(裂缝宽度)检验。
整个检验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检验执行和检验结果评定。
前期准备阶段需进行检验荷载、检验指标计算和抽样检验方案、加载方案、量测方案的制定等内容,检验过程需按照《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对待检构件进行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与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对预制构件是否合格做出合理判断。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验规范解析赵广军1,赵子涵2,王晓锋3,李文杰3(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2.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3.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要:为保证PC 构件的安全使用,结合结构性能检验流程及检验标准发展,详细介绍了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关于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规定以及规范的演变发展过程。
最后,以预应力混凝土双T 板结构性能检验为例,介绍了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的具体工程应用,可为PC 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提供参考。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要求1一般规定1.1预制构件生产时应制定措施避免出现外观质量缺陷。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程度,可按表1I的规定划分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主控项目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有关质量记录。
1.12预制构件的脱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构件脱模受力情况确定,且不得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2.3采用先张法生产的构件,在混凝土成型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应及时予以更换;采用后张法生产的预制构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总根数不得超过2%,且同一束预应力筋中钢丝不得超过1根。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2.44先张构件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o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1%,但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2.5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张拉力下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超过±6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2.6后张构件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2.7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8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深度、面积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99预制构件的键槽数量和规格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10陶瓷类装饰面砖与构件基面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O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