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 格式:pptx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25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检测方案及案例分析摘要:依据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文介绍了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检测方案宜包含的内容,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楼板结构性能检验的检测方案,为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的检测方案制定及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受弯预制构件;混凝土预制楼板;结构性能检验;检测方案1引言在使用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附录B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时,由于标准未对试验过程的细节(如简支受弯试件支座的检查、位移计的安装、集中荷载时钢垫板的尺寸、对于试件加载前已存在裂缝的确认过程、为了获得试件的实际承载力和破坏形态时的后期加载过程等)进行详细说明,因此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方案等,以求能够实现试验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复现性、可比对性。
由于试验方对试验细节的理解不一,试验过程操作方法各异,或将试验细节选择性跳过,使检测方案编制不一致、漏项,试验人员难以深入理解、操作困难。
现以预制楼板为例,对编制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检测方案的要点进行浅析。
1.检测方案内容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目的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试验目的、检测依据、抽样原则、试验前准备(包含:人员、样品、设备、环境、安装、加载物、加载方案、测量方案等)、现场加载、现场量测、结果评定、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并计算各级临界试验荷载值及检验指标的预估值,作为试验分级加载和现象观测的依据。
2.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构件尺寸及预制楼板的荷载条件绘制试验简图(例如:图1),计算预制楼板试件加载面积。
试件的加载布置应符合计算简图,当试验加载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采用等效加载的形式。
图2为预制楼板构件尺寸及配筋图。
图1 结构性能试验简图图2 构件尺寸及配筋图3.安装3.1构件的安装:构件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委托方要求,将构件安装至简支受弯试件支座上。
为保证建筑物地安全可靠,应对构成建筑结构地预制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检验.一. 检验装置及仪表.位移量测仪表. 量测挠度常用百分表..磁力表架..台座二个..角钢和棍轴各一个..垫板和砂浆.玻璃片.水泥胶砂及大白粉等.二.检验批抽样检验对成批生产地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地不超过件且不超过三个月地同类型产品为一批.当连续检验批且每批地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地要求时,对同一生产工艺正常生产地构件,可改为不超过件且不超过个月地同类型产品为一打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检验方法及程序(一).试验前地准备工作.确定检验构件先划分检验批,随机抽取试件.检查构件结构情况与图纸型号是否一致特别是钢丝规格.根数.几何尺寸与图纸设计地是否一致,生产日期是否到..对检验构件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构件地几何尺寸(长.宽.高),主筋规格.数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查强度试验日志)..构件放线步骤为:()量取板两端中点连成轴线①;()量其中点作垂线②是为试件中线;()由中线向两侧量(为检验跨度)做出支座线③;()量取规定尺寸作均布加载区格线或集中加载线④(四区格均布荷载量,三分点集中加载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量后在支座线中点和跨中线两侧上玻璃片作为量测点⑤,整个放线工作完成..构件就位.支放百分表.加载物地称重及分布.均布荷载合理加载计算详见加载程序表.预加载和仪表调零(二).构件加荷试验与检验.人员安排一般由个专职检验人员加上个辅助人员组成..分区格加载每个区格长度1.0m左右为宜,区格之间地间隙150mm..加载操作中地要求().每个区格一人负责加载,在主检人地指挥下各负其责互不干涉.().加载时要轻拿轻放,均匀放置,避免冲击作用造成地瞬时超载.().码放荷重块要摆放平稳.均匀.对称,以避免构件扭转和两挠度值相差过大.().加载物必须严格堆码在加载区格内,有些人将加载物码放在支座支承线以外,造成负弯矩,影响荷载效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注意安全..读表及挠度计算().量测挠度值地主要目地:①判断构件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挠度检验是否合格;②根据挠度增长地愉慢来判断构件是否开裂;③检验构件是否达到跨度,以判断构件是否达到破坏标志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仪表读数及位移计算.每个仪表在试验开始时,都有一个初读数,在预压荷载以后,通过仪表调零,初读数往往调为整数值.由读数地差值可以计算出每个仪表地位移值,由每级荷载地位移值可以计算位移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实测挠度地计算.().自重挠度地修正.。
第三章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1 总则1.0.1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DBJ14-026-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1.0.2 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的质量,正确评价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统一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测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0.3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检测。
1.0.4 在执行本规程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及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2.1.3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2.1.4 荷载效应组合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规定的组合 2.1.5 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 2.1.6 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7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2.2 符号0γ —— 结构重要性系数;0u γ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u γ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η ——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计算确定;0s a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构件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s a ——短期挠度允许值;[]fa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确定;k M ——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q M ——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θ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确定;c s a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短期挠度计算值(mm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确定; 0cr γ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与荷载标准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cr γ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pc σ —— 由预加力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确定;γ—— 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确定;tk f ——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ck σ —— 由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构件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确定;0max ,s w —— 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max w ——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下表(3.2.6-1)取用0t a —— 全部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qa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挠度实测值 oga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 0b a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0m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的位移实测值0201,v v —— 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左右端支座沉陷位移的实测值g M —— 构件自重和加荷设备重产生的跨中弯矩值b M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值;3 仪器设备3.1 量测仪表3.1.1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用的量测仪表,应符合精度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校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作者:————————————————————————————————日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90)建标字第24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TJ321-7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5月17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3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TJ321-76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标准执行以来的经验,吸收了部分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七章和五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本标准的名称改为《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施工现场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增加了混凝土分项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在各分项评定的基础上,补充了对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等级评定的规定;提出了确定每批构件产品率的要求和以此对构件外观质量和允许偏差项目抽查的合格点率加以修正的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配套,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性能检验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扩大了结构性能检验评定中二次抽样检验方法的应用范围等。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验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主要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重量、防水性能等方面进行验收。
二、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验收标准1.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裂缝、破损、凹凸不平现象。
2. 混凝土表面应无麻面、不起砂、不渗水、不脱落、不泛碱等现象。
3. 混凝土表面应清晰、光滑,无漏浆、波纹、棱角、毛刺等现象。
4. 混凝土表面应无色差、无斑点、无气泡、无污渍等现象。
5. 混凝土表面应无明显变形、扭曲等现象。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尺寸偏差验收标准1. 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2. 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不得超出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3. 尺寸偏差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控制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四、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验收标准1.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2. 强度试验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试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试验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并确保试件标识正确。
3. 强度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取措施进行试验。
五、混凝土预制构件重量验收标准1.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2. 重量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控制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 重量应在交付前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六、混凝土预制构件防水性能验收标准1.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2. 防水性能试验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试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试验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并确保试件标识正确。
3. 防水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取措施进行试验。
七、总结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质量验收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质量验收是保证预制构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规范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质量验收,确保预制构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二、材料验收1. 混凝土材料(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验收时应检查水泥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生产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且取样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
验收时应检查骨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裂纹、悬浮物等缺陷,且有证明其质量的检测报告。
(3)水:应选用清洁、无臭、无色、无杂质的自来水或经过检测符合要求的地下水。
验收时应检查水源是否符合要求,水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杂质、油污等污染。
2. 钢筋(1)验收时应检查钢筋的规格、长度、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镀锌层是否完好,是否有裂纹、锈蚀、变形等缺陷。
(2)钢筋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99-2018《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验收时应检查钢筋的扭转性能、化学成分、拉伸性能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构件制作工艺验收1. 模具(1)验收时应检查模具的制作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撑是否牢固、平整、无裂缝、变形。
(2)模具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凹凸不平、无砂眼、无破损等缺陷。
2. 混凝土浇注(1)验收时应检查混凝土浇注前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清理和表面涂油,是否进行好模板支撑,混凝土浇注时是否进行好振捣和充实等措施。
(2)混凝土浇注时应采用机械振捣,验收时应检查振捣频率、振幅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松散、无空鼓等缺陷。
四、构件外观验收1. 尺寸(1)验收时应检查预制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变形、扭曲等缺陷。
(2)预制构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砂眼、毛刺、气孔等缺陷。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要求1一般规定1.1预制构件生产时应制定措施避免出现外观质量缺陷。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程度,可按表1I的规定划分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主控项目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有关质量记录。
1.12预制构件的脱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构件脱模受力情况确定,且不得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2.3采用先张法生产的构件,在混凝土成型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应及时予以更换;采用后张法生产的预制构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总根数不得超过2%,且同一束预应力筋中钢丝不得超过1根。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2.44先张构件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o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1%,但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2.5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张拉力下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超过±6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2.6后张构件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2.7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8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深度、面积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99预制构件的键槽数量和规格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10陶瓷类装饰面砖与构件基面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O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