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营养管的置入.
- 格式:ppt
- 大小:744.00 KB
- 文档页数:11
置空肠营养管流程1.病人饮食前需要洗手。
The patient needs to wash hands before eating.2.将肠营养管取出并检查管路是否通畅。
Remove and check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tube for patency.3.连接营养液袋到输液泵,并设置液体流速。
Connect the nutrition bag to the infusion pump and setthe liquid flow rate.4.检查管路是否漏气,确认管路无误后将营养管插入鼻腔或口腔。
Check for air leaks in the tube, and after confirm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ube, insert the nutrition tube into the nasal or oral cavity.5.采用固定器固定肠营养管。
Use a fixator to secure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tube.6.将管路连接到输液泵上。
Connect the tube to the infusion pump.7.确认管路连接处无渗漏,然后启动输液泵。
Confirm that there is no leakage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tube, then start the infusion pump.8.记录下管路连接和操作时间。
Record the time of tube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9.每天更换肠营养管固定器。
Change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tube fixator daily.10.在营养液袋使用完毕后更换。
Replace the nutrition bag after use.11.肠营养管每月更换一次。
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中配合及体会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术中配合及体会。
方法对26例需行肠内营养(EN)的患者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予以配合及指导,观察置管成功率。
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85±3)cm。
结论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掌握技巧,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置入空肠营养管,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利于提高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成功率。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已成为共识。
尤其近几年经胃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用于临床治疗的疾病愈来愈多,效果明显。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12月经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26例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1例,共26例。
平均年龄50岁。
其中急性胰腺炎18例,毕罗Ⅱ式术后胃潴留2例,其余为老年、肿瘤、消化吸收功能差的患者。
但患者的心脏及血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任何下管的禁忌证,而且意识清醒,完全能沟通并能积极配合胃镜下置管。
1.2方法1.2.1术前准备选择奥林巴斯GIF-H 260胃镜、异物钳、空肠营养管。
向患者讲解放置肠内营养管的目的、作用、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主观上给予配合。
术前使用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喷洒咽后壁,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减轻患者不适,以更好地配合置管。
1.2.2术中配合患者取左侧卧位,用石蜡油润滑营养管前端,用下胃管的方法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尽量做到动作轻柔,避免对食道及胃黏膜造成损伤。
置管后,患者口中放入牙垫,进胃镜,镜下见营养管前端,此时从活钳孔道放入异物钳,用异物钳钳住营养管前端,以胃镜引导,将营养管送入空肠,边进镜边送管,直至营养管前端完全进入十二指肠水平部,毕罗Ⅱ式术后,患者将营养管送入输出端。
退镜时,固定营养管鼻端,退镜时速度应慢,鼻端营养管适当增加阻力,避免营养管脱出。
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术中配合及体会。
方法对30例需行肠内营养(EN)的患者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予以配合及指导,观察置管成功率。
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85±3)cm。
结论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掌握技巧,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置入空肠营养管,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利于提高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胃镜;空肠营养管;护理配合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已成为共识。
尤其近几年经胃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用于临床治疗的疾病愈来愈多,效果明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这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均具良好作用[1],逐渐成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我院对30例上消化道狭窄(包括良、恶性狭窄)、营养不良的危重患者行经胃镜下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岁,其中重症胰腺炎12例、食管癌伴狭窄2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4例、胃癌术后胃空肠吻合口狭窄2例;本组30例患者的心脏及血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意识清醒,完全能沟通并能积极配合胃镜下置管。
1.2方法1.2.1术前准备选择奥林巴斯GIF-H 260胃镜、异物钳、空肠营养管。
向患者讲解放置肠内营养管的目的、作用、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主观上给予配合。
术前使用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喷洒咽后壁,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减轻患者不适,以更好地配合置管。
1.2.2术中配合患者取左侧卧位,用石蜡油润滑营养管前端,用下胃管的方法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尽量做到动作轻柔,避免对食道及胃黏膜造成损伤。
空肠营养管的注意事项空肠营养管是一种通过人体肠道输送营养物质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无法经口摄取营养的病患,如消化道梗阻或手术后的病人。
使用空肠营养管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患者康复,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操作时应注意洁净和无菌。
使用空肠营养管前,医务人员应做好手部卫生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以免引入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避免引发感染。
患者的皮肤和穿刺点也需要做好清洁处理,使用无菌物质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其次,选择适当管道和输注速度。
空肠营养管可以通过鼻饲或腹腔留置两种方式进行输注。
鼻饲适用于较短时间的营养补充,而腹腔留置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
在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同时,输注速度也需适当控制,过快的输注速度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而过慢的输注速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再次,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管道和观察病情。
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性,观察患者病情是否有变化。
对于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此外,要注意营养物质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营养物质进行输注。
常用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剂、糖类等。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推荐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最后,对患者的心理关怀也很重要。
使用空肠营养管的病患通常需要长期住院或康复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疲倦和焦虑。
医务人员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总之,使用空肠营养管需要注意洁净和无菌操作、选择适当的管道和输注速度、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性,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以及提供心理关怀。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确保空肠营养管的安全有效使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重症患者经鼻盲插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流程一、目的建立肠内营养通道。
二、要求1、严格掌握经鼻盲插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盲插空肠营养管整个过程中动作轻柔;3、注意鼻肠管刻度,置管速度应匀速缓慢置入。
三、操作流程:1、签字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置管的必要性与风险,取得同意。
2、洗手洗手、戴口罩。
3、准备用物鼻肠管、治疗巾、橡胶手套、注射用水、注射器(20ml、2ml)各一个、棉签、胃复安10mg、听诊器、PH试纸、皮尺、鼻贴、导管标识。
4、解释核对、评估、解释。
5、推注药物静脉缓慢推注胃复安10mg,等待10min后置管。
6、定位协助患者半卧位,暴露上腹部,五点定位法进行腹部听诊区定位。
7、测量皮尺测量鼻肠管到达U 点、D点、R 点的长度。
8、润滑戴手套,打开鼻肠管包装,固定导丝。
倒入250 ml注射用水,浸泡鼻肠管,抽取20ml注射用水注入管腔润滑内壁。
9、置管铺治疗巾,置管动作缓慢轻柔,每次置管2-3cm。
入胃后采取回抽胃液、听诊等方法确认在胃内。
10、右侧卧位协助患者采取右侧卧位。
11、过幽门确认在胃内后,减慢置管速度,以每次1-2cm 缓慢置入,仔细感知有无阻力。
当置入长度达75cm 时(一般处于幽门口处)感知有无突破感。
12、确认位置听诊判断鼻肠管尖端位置。
13、回撤导丝管腔内注入少许注射用水后,边抖动边缓慢撤除导丝,动作应轻柔。
14、固定粘贴导管标识。
进行有效固定。
15、定位X线、导航仪定位。
16、导管位置的确认●腹部平片(金标准)●导丝回弹法: 撤导丝时回弹大,可能盘于在胃内●注水回抽法:向管道内注入10ml 生理盐水,如果回抽液体少于5ml,可能进入小肠(有争议)●听诊法:左上腹(胃腔)→右腹(过幽门)→左下腹(十二指肠或空肠)(有争议)●抽取肠液法:抽出金黄色液体,pH>6 可能进入肠内(有争议)●导航仪定位法四、注意事项:1、随病人呼吸缓慢进管,通常置入管道超过75cm 后,可有一种突破感为过幽门,可继续轻柔置入;2、如遇导丝回弹大,向后慢速回撤,每次5cm,直到感觉导丝能够在管道内自由移动;3、正常如遇阻力明显增加,不应盲目用力置管;4、置管困难可辅助使用注水、注气等方法;5、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前可放松气囊再置管。
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得放置及护理医学创新2010年11月箍7卷第32!0fna:!!:Q!::?125?2.5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笔者采取适当延长吸氧时间,ﻪ治疗压力采用0~25kPa。
急性期第1天改作2次高压氧治ﻪ疗,病情稳定后应立即改为1次.最少要连续进行3个疗程ﻪﻭ以上高压氧,以预防并发症得发生.病情严重,昏迷时间过久,较长时间处于植物人状态得患者应间断进行高压氧治ﻭ疗,连续2~3个疗程后休息2周,再连续进行2个疗程,以防ﻪ氧中毒.ﻭ2。
6防止脑水肿得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由于缺氧与一ﻪ氧化碳毒性作用,经常发生脑水肿,在高压氧应用得同时,使ﻪﻭ用激素,如类固醇与脱水药(如甘露醇)可提高疗效.ﻪﻭ2.7及时准确给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除遵医嘱常规给予对症药物外,对一些特殊药物,如脑活素,氨基酸等大分子ﻭ药物,选在患者进舱前3O一60min给予。
高压氧可提高脑组织与脑脊液氧分压,增加氧弥散率、高压氧条件下,推动脑ﻪ血流量增加,且高压氧还可增加血脑屏障得通透性,利于大ﻪ分子药物渗透到脑组织中,有利于药物发挥药效、ﻭ2、8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静脉输液就是治疗得一个重要环ﻪﻭ节J,不可忽视,重症昏迷患者由于治疗时间长,局部血管破坏性大,不利于药物与液体得输入,不利于疾病得康复、对ﻪ于此类患者笔者一般采取股静脉穿刺法,这样可保证药物与液体准确无误得输入,而且可避免局部损伤,但应严格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每天用70%得酒精消毒并更换敷料,注意观ﻪﻭ察穿刺部位得皮肤有无红肿及渗透、ﻪ2。
9保证合理得营养供给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ﻭ营养丰富得饮食。
对于不能进食得患者应给予鼻饲,鼻饲液ﻪﻭ温度为40℃一50℃,以促进蛋白质得吸收.鼻饲时观察患ﻪ者有无嗳气,腹胀与腹泻,有此种症状时不妥立即终止鼻饲,ﻭ可适当给予助消化药,腹泻严重者可减少鼻饲量,并注意腹ﻭ痛情况,以防不测。
ﻪ2、10健康教育注意安全,远离中毒现场,应到空气清新ﻪ得地方,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加强日常护理与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