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水利基础设施及发展对策与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354.52 KB
- 文档页数:1
隆德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取得效益分析及突出问题研究作者:李彩梅来源:《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李彩梅(隆德县水务局,宁夏固原 756300 )摘要:分析总结了隆德县“十二五”水利工作规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隆德县在水利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发展;十二五;工作思路1 基本情况宁夏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1 720~2 942 m之间,地貌类型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属内陆型气候,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
全县国土总面积985 km2,辖13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8.2万。
年平均降水量为502.1 mm,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这4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左右。
水资源总量7 214万m3,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无过境客水。
全年可利用水资源量3 880万m3,实际利用量1 500万m3左右,“十年九旱”成为新常态。
2 “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2.1 工程建设情况隆德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共计七大类141项,计划总投资81 329万元。
2.2 取得的效益2.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驶入快车道,保障了全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5年来,隆德县抢抓国家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和“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等项目的历史机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群众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健康水平。
2.2.2 淤地坝、小流域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保障了水生态安全5年间,完成了中联、渝河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好水川、什字河和唐家河3条坝系、74座淤地坝,兴修基本农田0.6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 km2。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78 km2,治理率65%,基本达到了“泥土不下山、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要求。
同时,探索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和新模式,当年建设当年见成效,被誉为大六盘山生态经济圈一颗耀眼夺目的生态明珠。
隆德县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作者:刘静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28期摘要:隆德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达到供需平衡、高效利用水资源,将成为今后隆德县水利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隆德县水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供需平衡等方面入手,评价和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及供需平衡情况。
Abstract: Longde county is serious water shortag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county economy social development. It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of Longde county that how to reach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high efficiency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关键词:节水灌溉;水资源;经验Key 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water resources;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88—020 引言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西麓丘陵地带,地理位置在东经105°48′~105°15′,北纬35°21′~35°47′之间。
宁夏隆德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对策隆德县水利工程经过多年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隆德县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和思路。
标签:水利建设;发展对策;隆德县1、建设现状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从南向北分布着水洛河、庄浪河、甘渭河、渝何、好水河、什字河和唐家河七条河流,年水资源总量7214万m3,可利用水资源量3880万m3,水量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
多年来,隆德县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长抓不懈。
一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先后加固改造小型水库26座,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改造后的水库不仅为下游群众及村庄、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提高了蓄水抗旱、防洪保障能力。
二是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成骨干坝小水资源利用工程11座,调水工程1处,引水工程2处,灌区改造工程11处,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
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增收的目标。
对促进灌区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三是河道整治工程:整治渝河、什字河、好水河3条,长93km,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既保护了两岸村庄、农田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又为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平台。
四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2处,使全县15.08万农村居民人吃上了清洁、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群众由原来的“吃水困难、吃脏水”转变为入户入厨入卫。
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更多的劳动力从挑水、拉水中走出来,务工挣钱,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五是水土保持工程:清流河、城南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528km2,治理程度由25.6%提高到72%,林草覆盖率由10.3%提高到23%,侵蚀模数由3500t/km2下降到2200t/km2,水土资源得到了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节水灌溉】隆德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做法与实践柳国纲(宁夏隆德县水务局,宁夏隆德756300)〔摘要〕隆德县通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初见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文章在介绍主要做法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做法;实践;隆德中图分类号:S275.3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13)01-0119-021概况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国土总面积985 km2,全县辖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624个自然村,总人口18.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1万人。
域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域偏僻,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相对短缺,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
2005年,实现了“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全县可发展水浇地面积达到0.9万hm2,但因受干旱、水资源短缺和灌区配套设施老化失修等影响,全县灌区灌溉面积不断萎缩,现状灌溉面积仅为0.37万hm2,且大部分为渠道灌溉。
随着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现有灌溉条件和设施已不能满足和保障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年,隆德县立足县情、水情,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扩大灌溉面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为依托,按照“以流域为单元,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开展以管道输水,田间配套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为主的配套改造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以花卉、中药材、冷凉蔬菜等产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异军突起,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节水灌溉工作初见成效。
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于映桃【摘要】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性机遇和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高效节水灌溉。
本文从分析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高效节水灌溉的各种对策及建议。
%Longde is located in Ningxia southern mountain area Liupan Mountain western slope. Since nineties of 20th century,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mak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as commander, seize the historic opportunity of the state council's "the several opinions of further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Ningxia" and the policy opportunity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boosting economic growth, develop the high effici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characteristic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igh effici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3(000)02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特色产业;节水灌溉;做法及成效;隆德县【作者】于映桃【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水利工作站,隆德75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3.60 引言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国土总面积985km2,东北部与原州区、东南部与泾源、南部与甘肃庄浪、西部与甘肃静宁、西北部与西吉等五县(区)接壤,域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价值工程———————————————————————作者简介:于映桃(1972-),女,宁夏固原人,水利工程师,大学学历,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0引言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位于东经105°48′~105°15′,北纬35°21′~35°47′之间,东西宽41km ,南北长47km ,国土总面积985km 2,域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深为527mm ,降雨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严重的季节性干旱,年均蒸发量1313mm 。
全县辖13个乡镇,2009年末总人口17.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4万人,回族人口1.94万人。
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47.75万亩,农耕地总面积64.3万亩,其中川水地11.18万亩,人均粮食568公斤。
1水利发展与改革现状水利工程现状:①水源工程:隆德县水利工程主要为水库、骨干坝、人畜饮水工程以及机井等,全县现有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17座,无中型水库,骨干坝38座,塘坝、淤地坝183座,设计总库容为13837.7万m 3,有效库容为8592.23万m 3。
至2009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10座,均为小(一)型水库,防洪标准均提高到500年一遇,另直峡水库及17座小(二)型水库防洪标准不足,属病险水库。
机井工程主要分布在甘渭河流域的温堡乡,共4眼,其它流域均无机井,地下水利用主要为截潜工程。
②库井灌区:隆德县库井灌区包括自流灌区和小型扬谈隆德县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On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of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n Longde County于映桃YU Ying-tao(隆德县水务局城关水利工作站,隆德756300)(Longde County Water Authority Chengguan Water Conservancy Workstation ,Longde 756300,China )摘要:近年来,隆德县对灌区中部分干支渠道进行节水改造,但是绝大部分灌区仍维持土渠输水的灌溉状况,部分灌区利用河道输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灌区灌溉面积逐年萎缩,灌区效益日趋衰减。
隆德县水资源综合配置方案审查后修改隆德县水资源配置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隆德县水务局二〇一二年三月批准:周伟华审核:魏礼宁马如国刘彤项目负责:张华李光伟刘巧玉编写:张华刘巧玉参加人员:杨志义许萌芽任蓓陈生俊李林燕目录1前言 (1)1.1任务由来 (1)1.2基本思路 (2)1.3主要目标 (2)1.4规划水平年和依据 (3)1.4.1规划水平年 (3)1.4.2规划依据 (3)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4)2.1概况 (4)2.2气候特征 (5)2.3河流水系 (5)2.4社会经济 (5)3水资源评价 (9)3.1水文站网 (9)3.2资料系列 (9)3.3水文要素 (10)3.3.1降雨 (10)3.3.2蒸发 (13)3.3.3径流 (14)3.3.4泥沙 (16)3.4水资源量 (19)3.4.1地表水资源 (19)3.4.2地下水资源量 (25)3.4.3水资源总量 (27)3.4.4近十年来水趋势 (28)3.4.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30)3.4.6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水量 (34)3.5水质状况 (35)3.5.1地表水资源质量 (35)3.5.2地下水质量评价 (36)3.5.3水质污染现状 (36)3.6水功能区 (37)4水利工程现状 (37)4.1蓄水工程 (37)4.1.1水库 (37)4.1.2骨干坝 (38)4.2引水工程 (42)4.2.1高坪引水 (42)4.2.2桃山引水 (42)4.3机井工程 (42)4.4灌区现状 (43)4.5城市供水工程 (44)4.6农村人饮工程 (45)4.7其他水源工程 (51)4.7.1集雨工程 (51)4.7.2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 (51)4.8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4.8.1供水量 (51)4.8.2用水量 (52)4.8.3近5年用水量 (53)4.8.4耗水量 (56)4.9现状供需水量 (56)4.10县城供、需及用水情况 (58)4.10.1县城水源地供水情况 (58)4.10.2县城现状用水情况 (58)4.10用水水平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604.10.1用水水平分析 (60)4.10.2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0)4.11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61)5需水预测 (64)5.1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64)5.2规划原则 (64)5.3规划目标和任务 (64)5.4经济发展预测 (66)5.4.1人口与城镇化率 (66)5.4.2工业万元增加值 (68)5.4.3农业灌溉 (69)5.5隆德县国民经济需水预测 (71)5.5.1需水预测的依据和方法 (71)5.5.2生活需水预测 (71)5.5.3农业需水预测 (74)5.5.4工业需水 (78)5.5.5综合需水预测 (79)5.6县城需水预测 (85)6供需平衡分析 (86)6.1现状工程可供水量 (86)6.1.1蓄水工程可供水量 (86)6.1.2引水工程可供水量 (94)6.1.3机井工程可供水量 (94)6.1.4集雨工程可供水量 (95)6.1.5现状工程可供水总量 (95)6.2现有工程供需平衡分析 (96)6.2.112015年供需平衡分析 (96)6.2.22020年供需平衡分析 (97)6.2.32030年供需平衡分析 (97)6.2.4小结 (98)6.3供水工程规划 (103)6.3.12015年工程规划 (103)6.3.22020年工程规划 (107)6.4考虑新建工程的可供水量 (108)6.4.1新建工程可供水量 (108)6.4.2农村集中式人饮工程供水量.. 1146.4.3城镇供水工程可供水量 (114)6.4.4考虑新建水源工程规划年可供水总量 (115)6.5考虑新建水源工程供需平衡分析 (118)6.5.12015年供需平衡分析 (118)6.5.22020年供需平衡分析 (121)6.5.32030年供需平衡分析 (121)6.5.4县城供需平衡分析 (125)6.6小结 (126)7水资源合理配置 (128)7.1总体思路 (128)7.2配置原则 (128)7.3目标任务 (129)7.4配置方案 (130)7.4.12015年需水配置 (130)7.4.22020年需水配置 (134)7.4.32030年需水配置 (135)7.4.4县城需水配置 (140)7.4.5小结 (141)7.5规划水平年开发利用程度 (142)7.6配置水资源量与初始水权指标的平衡分析 (143)7.7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145)7.7.12015年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1457.7.22020年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147 8特枯干旱年应急对策 (148)8.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 (148)8.1特枯水年份供水对策和措施 (148)8.2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对策和措施 (149)9结论和建议 (150)9.1结论 (150)9.2建议 (156)1前言1.1任务由来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情况日益严重,地处宁夏南部的隆德县也受到严重影响。
浅谈宁夏隆德县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与思考作者:路世洲文永平卜向阳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摘要: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隆德县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隆德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业乃至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问题成因对策与措施一、概况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全县土地总面积98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28个行政村,总人口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1万人,总耕地面积64.3万亩,农村人均3.7亩。
水土流失占全县总面积的74%,生态环境恶劣。
人口密度191人/平方公里,是我区人口密度最大,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自然灾害频繁,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县。
50年来,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设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间,隆德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起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建成水库27座,扬水站25座,配套渠道660条734公里,水保骨干工程35座,塘坝185座,年拦蓄水能力9136万立方米,治理河道28公里,发展农田灌溉面积10.1万亩。
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48处,打机井76眼,水窖1.88万眼(其中人饮水窖2760眼),土圆井4300眼,泉水改造86眼,解决了8.58万人、1.96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
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5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6.6%;造林5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5%,种草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76%。
初步形成了集防洪、灌溉、水保、人畜饮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和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隆德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资源供需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隆德县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得出隆德县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隆德县未来11年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预测研究,得出今后10年隆德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逐渐尖锐,生产生活缺水的状况将会十分严重。
关键词:隆德县;水资源;供需矛盾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西麓丘陵地带,位于东经105°48′~105°15′、北纬35°21′~35°47′之间,东西宽41 km,南北长47 km,国土总面积985 km2,东北部与固原、东南部与泾源、南部与庄浪、西部与静宁、西北部与西吉五县接壤,渭河水系的葫芦河上游东侧的7条支流自东向西流经全县。
境内海拨1 720~2 942 m,地形复杂,地貌破碎,中北部梁卯起伏,平塬残碎,南北两河壤两塬,沟壑纵横。
总土地面积985 km2。
现辖13个乡镇243个行政村,2010年底总人口25.3万人。
多年平均气温5.3 ℃,极端最高气温32.4 ℃,极端最低气温-27.3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254.9 h,年辐射量122.04 kcal/cm2。
隆德县属温带半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类型。
1水资源及利用现状1.1水资源现状隆德县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呈现不均衡的特征。
首先,隆德县内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到北递减,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7、8、9三个月,这三月内降水量约占全年60 %。
隆德县多年平均降雨量450 mm,最高年降雨量882.5 mm,最低年降雨量273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325~450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约900 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9.4 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2 650万m3,其中天然降水河川径流为9 820万m3。
其次,县内地下水资源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全县水资源总量4.95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40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8.4 %,年均生产及生活耗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7 %,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9.5 %。
2016年第16期□解月霞隆德县水利基础设施及发展对策与建议摘要:水利是增进人和自然、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水利跟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因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体现出了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利基础设施具有特别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尤其在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中尤为突出,所以,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基础设施;发展;建议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6-0066-01中国图书分类号:TV21文献标志码:A (隆德县水务局桃山引水管理站宁夏固原756300)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16.0491水利基础设施现状近10年来,隆德县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累计除险加固小(一)、(二)型病险水库26座,使水库的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建成小型扬水站11座、跨流域调水工程2处、引水工程1处;实施11处节水改造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自来水改造、入户工程和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602个自然村通上了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2.8%;实施清流河、乐正川等14处流域治理工程,新增旱作水平梯田7466.7hm 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km 2。
2水利发展对策与建议2.1突出加强民生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2.1.1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在实现“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以后,继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要把提高农村自来水水质标准和水源水量供水保证率作为新的建设目标,新建水质净化处理厂,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入户标准。
实施管网延伸、并网改造工程,配套建设人饮工程自动化管理网络体系,形成渝河、甘渭河流域等五大供水区域,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实现农村群众“能吃上水”到“要吃好水”的新跨越。
2016年第16期
□解月霞
隆德县水利基础设施及发展对策与建议
摘要:水利是增进人和自然、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水利跟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因为水利基础
设施的投入体现出了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利基础设施具有特别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尤其在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中尤为突出,所以,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基础设施;发展;建议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6-006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TV21文献标志码:A (隆德县水务局桃山引水管理站宁夏
固原
756300)
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16.049
1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近10年来,隆德县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工程,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累计除险加固小(一)、(二)型病险水库26座,使水库的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建成小型扬水站11座、跨流域调水工程2处、引水工程1处;实施11处节水改造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自来水改造、入户工程和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602个自然村通上了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2.8%;实施清流河、乐正川等14处流域治理工程,新增旱作水平梯田7466.7hm 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km 2。
2水利发展对策与建议
2.1突出加强民生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2.1.1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在实现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以后,继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要把提高农村自来水水质标准和水源水量供水保证率作为新的建设目标,新建水质净化处理厂,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入户标准。
实施管网延伸、并网改造工程,配套建设人饮工程自动化管理网络体系,形成渝河、甘渭河流域等五大供水区域,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实现农村群众“能吃上水”到“要吃好水”的新跨越。
2.1.2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通过自治区举办的“黄河杯”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将土壤肥力提升、节水设施和农田水利几方面相互结合,坚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的在旱灾和涝灾的时候达到保收。
到2020年,完成渝河、甘渭河等7个库井灌区的续建配套与高效节水建设任务;积极鼓励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整合实施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抓好灌区田间配套工程以及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
解决群众灌水难、行路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1.3强化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建设。
实施什字河、甘渭河等重要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水保骨干坝除险加固项目;加强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成效;要想提高城市防涝排洪能力,必须巩固城市排洪防涝工程建设;全县山洪易发区建立基本覆盖的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加快非工程措施建设对山洪灾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2.1.4防汛抗旱应急能力要提高。
尽快建立旱情测报系统,全面提升水雨情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时候要考虑到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加强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体系,完善防汛抗旱组织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分级负责、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应急管理机制。
2.2着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2.1全面建设高效节水型灌区,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节水型灌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广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节水理念,采取行政推动、经济拉动、工程促动、技术带动等多种措施,节水改造联财、温堡、奠安等7处灌区,新建岔口、永丰等42处小型扬水灌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66.67hm 2。
使高效节水灌溉区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2.2.2加快骨干坝除险加固和河道治理,构筑防洪减灾体系。
除险加固骨干坝19座、中型淤地坝54座,使骨干坝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中型淤地坝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整治什字河、甘渭河等5条河道,使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提高库坝、河道防洪标准和蓄水、行洪能力,保障库坝下游及河道沿岸群众、重要设施安全。
同时,配套完善水雨情自动测报、远程视频监视、计算机网络、应急通讯等设施,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资源管理规范化、信息发布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构筑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体系。
2.2.3争取建设跨流域引水工程,提高隆德县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按照“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战略调水,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在深入分析全县水资源分布的特点,现状水资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开发潜力的基础上,为合理调配水资源,解决本县境内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和生态建设用水,筹建地湾、苏台、马家河3座水库;新建隆德县城乡引水工程。
通过实施流域内、区域内水资源相互补济、库坝窖池井联合调度,构建我县南北互通、丰枯互补的县域水资源网络配置体系,彻底解决困扰我县的工程性、季节性缺水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生态经济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