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 格式:docx
- 大小:11.53 KB
- 文档页数:2
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
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
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
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
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
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
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
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
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
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和
思想内涵,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的作品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多以农民、贵族和市民等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集,是他一生的心血之作。
该作品共由90多部小说组成,涵盖了法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和事件,被誉为现实主
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一幅生动鲜明的法国社会画卷,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
《草叢》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农村小镇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巴尔扎克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部作品被誉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失落的原始角色》描述了一个失去自我、进入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年轻诗人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和生活困境。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和思想的反思,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异化和压迫。
巴尔扎克通过对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和生存困境,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
总的来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展现了
法国19世纪社会的方方面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他的作品被誉为
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先驱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以描写法国社会现实生活为主,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巴尔扎克的小说作品广泛涉及各个阶层的人物和社会现象,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风格,为后世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尔扎克的小说作品以《人间喜剧》系列最为著名,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人间喜剧》通过一系列作品,描绘了法国19世纪初期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巴尔扎克以其独特的写实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欧仁·格朗特、维奥莱特、拉斐特夫人等,这些形象在他的作品中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善良、邪恶、贪婪、勇敢等多种面貌。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上。
他关注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贵族、商人、农民、神父等各种社会角色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和人性的扭曲。
巴尔扎克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巴尔扎克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巴尔扎克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各种语言,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总的来说,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对文学的影响力和对后世文学的启示上,他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
巴尔扎克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及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对于法国文学和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随着法国革命带来的变革和社会变迁,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因此在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在这个文学流派中,巴尔扎克是一位尤为重要的代表人物。
本文将介绍巴尔扎克在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巴尔扎克的生平与创作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出生在波尔多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自幼聪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尤其热衷于阅读。
1819年,他到了巴黎,在那里他开始涉足文学圈子。
最开始,他写的是象征主义的文学作品,但是很快他改变了文风,转而开始创作新的艺术形式——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间喜剧》,这个作品由一系列小说组成,共有90万字,堪称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人间喜剧》这个作品包括了对各个社会阶层的揭示和讽刺,主要描写巴黎市民的生活以及行业人士的活动,从法律、商业、医学、政治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法国社会的细节和人性的缺陷。
二、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巴尔扎克深信小说的可信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小说必须要忠实地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和人性,而现实主义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整个创作思路就是把现实生活摆到小说的舞台上,把小说中的人物设定成现实社会中的人,这样才能探索人类生活的本质。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主要有两点。
首先,他认为现实主义小说必须要具有深度和广度,作者需要用丰富的背景知识和细节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小说所描绘的文化、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本质。
其次,他强调小说需要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要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示。
三、巴尔扎克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人物的意义巴尔扎克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文学传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的作品使法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道路,开辟了小说现实主义创作之路。
巴尔扎克全集:现实主义的揭示与批判一、引言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
他在其《巴尔扎克全集》中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和逼真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法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本文将深入探讨巴尔扎克全集,旨在分析其对现实主义的揭示与批判。
二、巴尔扎克与现实主义1.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有着重要影响。
2.巴尔扎克坚持以真实生活为依据,展示社会中各个阶层人们的命运和困境。
3.通过生动、具体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得以深入了解19世纪法国社会。
三、《巴尔扎克全集》之揭示现实1.将贵族社会中虚伪、浮华和道德堕落等问题进行揭露。
•举例:《父戚》中描绘了自私贵族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下层人民的压迫。
2.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无情的商业运作。
•举例:《金钱的灾难》表现了商人为了追求利益而伤害他人,并揭示了金钱对个体和家庭关系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3.批判社会等级制度所造成的不公平与剥削。
•举例:《尼那提》通过描述下层阶级女佣尼那提的悲惨命运,抨击19世纪法国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不公平现象。
四、现实主义批判与改变1.巴尔扎克通过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激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文学作品中所揭示和批判的问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提醒人们警惕道德败坏和个人欲望膨胀带来的危害;•示范着追求真理、正义与公平并反抗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思考方式;•提供给社会改革者参考,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五、总结通过对《巴尔扎克全集》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通过其精彩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他的作品不仅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和反思社会问题,并提供了改变与进步的启示。
读者应通过欣赏巴尔扎克的作品,加深对现实主义文学和社会批判的理解与认识。
巴尔扎克简介
姓名:巴尔扎克
性别:男
国籍:法国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他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在大学学过,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
从事过出版、印刷和铸字,均告。
20岁开始创作。
《最后一个舒昂党人》(1829)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从此,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创作。
《人间喜剧》分三部分:《风俗研究》、《研究》、《分析研究》。
原计划写137部小说,只完成91部,《人间喜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不同侧面,反映出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盛,以及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趋势,暴露资产阶级自私贪婪的剥削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再现了当时各阶级的状况和风貌。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最后一个舒昂党人》、《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邦斯舅舅》等。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学宝库的擎天大柱,他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西欧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大师。
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父亲出身农民,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暴发户,跻身于资产阶级。
老巴尔扎克爱慕虚荣,于1820年在自己的平民姓氏上加上“德”(De)字,以示贵族身份。
他50岁时与18岁的银行家的女儿结婚。
他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向往贵族社会,相信个人奋斗。
巴尔扎克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
巴尔扎克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母亲很专横,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有时小巴尔扎克张开双臂想去拥抱母亲,可是立即被母亲的呵斥吓得不敢动弹。
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
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
”他在老来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妖精般的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难的根源。
”(司蒂芬·支魏格:《巴尔扎克》)童年缺少母爱的创伤性经验是他成年后结交年长女友的一个原因,寻找母亲。
巴尔扎克崇拜女人,而且有一种从来没有完全满足过的爱情需要。
他只和有钱的女人建立情感联系,直言不讳地要妹妹替他找有财产的女人,以便替他还债。
巴尔扎克的女友都是比他年长的贵族妇女。
巴尔扎克最重要的女友是柏尔尼夫人,她比巴尔扎克的母亲还大一岁,柏尔尼夫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
她在经济上给予巴尔扎克很大帮助,也是她向巴尔扎克提供了许多大革命时代的写作材料,她的鼓励起巴尔扎克的自尊心,使他免遭堕落。
巴尔扎克承认,“她是我的母亲、朋友、家园、知己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予我在青年时所需要的同情心……没有她,我无疑早已死了。
巴尔扎克及其作品1.评价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马克思认为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恩格斯赞誉他作品中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2.矛盾的世界观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的,这正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动荡不安、斗争激烈的时代的反映。
(1)他是一个中小资产阶级作家,但又有残存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并力图挤进贵族的行列。
(2)他曾是启蒙思想家的信*徒,也羡慕拿破仑的业绩。
(3)他接受过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也接受过封建的教义。
(4)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对神秘主义也颇感兴趣。
(5)在大革命中获利的中产阶级家庭地位,使巴尔扎克倾向大革命;但革命失败后巴尔扎克又向贵族靠拢。
(6)巴尔扎克明白宗J的工具作用,却也认为宗J对抑制人类泛滥的“情*欲”和调和阶级矛盾、防止人民革命有重要作用。
(7)巴尔扎克曾表示同情劳动人民,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的人道观的体现。
3.创作(1)巴尔扎克是个多产的作家,仅收入《人间喜剧》的长、中、短篇小说就有90多部。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部分。
(2)《人间喜剧》包含着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3)巴尔扎克立意要写出一部艺术的历史,要用小说来进行社会研究,要以社会为舞台,让读者看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间戏剧”。
他的名言是:“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先驱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
他的作品以描写法国社会现实生活为主题,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巴尔扎克的小说作品广泛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视为揭示现实的镜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敏锐而深刻。
巴尔扎克生活在法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的欲望和野心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巴尔扎克以小说为载体,展现了各种人物的命运起伏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他通过对人物性格、行为和命运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丑恶,使读者对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夸张、象征等手法,塑造出许多富有戏剧性和冲突性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人间喜剧》系列小说中,巴尔扎克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失去一切的贵族、为了金钱利益不择手段的商人、为了权力地位不择手段的政客等,这些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选择,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此外,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作品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他通过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对当时的政治、经济、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他的作品中,贪婪、欺诈、虚荣、腐化等现象层出不穷,使人们对社会现实产生深思。
巴尔扎克通过小说的形式,对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的来说,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艺术的创作手法和批判的文学态度,为后世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揭示人性、探讨社会问题、反思人类命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是现实批判主义奠基人,被称为现实批判主义巨匠。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标志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诞生。
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也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地位。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
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在1850年8月17日夜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的文学特点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
他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中心图画,以金钱统治原则为这幅图画的线索,描绘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历史,并以批判态度指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阐明隐蔽在这一大堆人物、激情和事件中的意义,暴露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罪恶,为我们认识当时法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人间喜剧》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拉斯蒂涅、伏脱冷、纽沁根伯爵、皮安训等)在不同的小说中重复出现,这些小说明确地反映出他们的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加深了《人间喜剧》这幅广阔的社会画面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先驱巴尔扎克,被誉为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以其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是一个以生动而真实的笔触描绘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文集,正是通过这样的作品,巴尔扎克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条新路径,并影响了后续无数作家。
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背景安德烈·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的一座小城——苏瓦松。
年轻时,他曾学习法律但未能完成学业,随后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最初的作品并未受到关注,他甚至尝试过写作戏剧和当时流行的小说形式。
然而,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巴尔扎克于1834年开始逐渐为读者所认可,并于1843年开始出版其著名作品《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这一宏伟的作品系列,共包括90部小说和故事,展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各个面相,从上层贵族、商人到底层市民,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阶层。
巴尔扎克通过对角色复杂心理的深入探索,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的细致描写,真实地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在其中挣扎的境况。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特征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盛行的一种文学流派,其核心在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与浪漫主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幻想不同,现实主义更加注重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现实。
基于这一点,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真实展现生活巴尔扎克关注的是人类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他所描绘的环境、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世界中的具象。
无论是在繁华的巴黎市区还是在背后的丑陋阴暗处,他都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笔下,人物不仅仅是一系列行动的集合,更是拥有复杂情感和背景的一部分。
这种对真实生活深刻而全面的揭示,使得巴尔扎克被认为是现代小说发展的基础性人物。
人物刻画细腻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人物们虽然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境,但他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这使他们在人性上更加贴近普通读者。
巴尔扎克的书巴尔扎克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朱安党人》、《驴皮记》、《妇女研究》、《钱袋》、《高老头》、《夏倍上校》、《三十岁的女人》、《入世之初》、《幽谷百合》等。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巨著《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朱安党人》描述1800年法国布列塔尼在保皇党煽动下发生的反对共和国政府的暴动。
作者赋予英勇的共和国军人以应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党首领孟多兰侯爵,表现出他当时对贵族的同情。
《驴皮记》讲述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末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张神奇的驴皮。
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
《妇女研究》于一八三〇年二月完稿,最初发表在同年三月十二日的《时尚》杂志上,署名“《婚姻生理学》的作者”。
一八三一年秋,收入《哲理小说和故事》。
这是作家早期写的一篇机智俏皮的小品。
《钱袋》《钱袋》是巴尔扎克 1832 年完成的一部作品,通过对画家希波利特·施奈尔、德·凯嘉鲁埃伯爵与德·鲁维尔夫人及其女儿阿黛拉伊德之间交往的叙述,凸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高老头》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夏倍上校》做妻子的为了虚荣、享受、金钱、地位,不惜忍心害理,指丈夫为白痴。
奥诺丽纳是三个女性中最纯洁最严肃的一个,但因为追求想入非非的爱情,对人生抱着不可能的奢望,终于造成了无可挽救的悲剧,与丈夫同归于尽。
《三十岁的女人》本书实际上是不同时间发表的六个短篇的组合,在收入《人间喜剧》时,作者统一了六个故事的主人公姓名,总标题改为《三十岁的女人》。
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HonoredeBalzac。
1799~1850)
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
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
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
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