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划成本作业答案和随堂测验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6
《成本会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模块一成本会计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D 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DE 3.ABE 4.AB 5.CD三、简答题略模块二各项费用的分配率计算及产品成本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C 5.A 6.B 7.D 8.B 9.A 10.C 11.C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B 19.B 20.C 21.D 22.C 23.D 24.A 25.B 26.A 27.B 28.C 29.D 30.B 31.D 32.D 33.A 34.A 35.D 36.B 37.D 38.B 39.A 40.D 41.C 42.B 43.C 44.C 45.D 46.D 47.B 48.A 49.B 50.B 51.D 52.C 53.A 54.B 55.D 56.C 57.B 58.C 59.D 60.C 61.D二、多项选择题1.CDE 2.ABC 3.ACDE 4.ABD 5.BCD6.CD 7.ACD 8.ABCD 9.ABCE 10.AD11.BCD 12.ABD 13.ABE 14.BC 15.BCD16.ABDE 17.AB 18.ABE 19.BCDE 20.ACDE21.DE 22.ABDE 23.ACDE 24.BCDE 25.ABCDE26.BCD 27.BCD 28.ABDE 29.ABCD 30.ABD31.AB 32.ABCD 33.BCD三、简单题略四、计算分析题成本会计同步练习1.答案:(1)原材料定额费用A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4×300=1 200(元)B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400=8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4 000÷(1 200+800)=2(3)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200×2=2 4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0×2=1 600(元)2.答案:(1)①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 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 000(千克)②材料费用分配率=6 000×6÷(3 000+2 000)=7.2③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计划成本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计划成本=7.2×3 000=21 6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计划成本=7.2×2 000=14 400(元)④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1 600×1%=216(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4400×1%=144(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1 600——乙产品14 400贷:原材料 6 00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16——乙产品144贷:原材料4003.答案:(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 000(元)(2)分配材料费用①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5×200=1 0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100=800(千克)参考答案②分配率=64 000÷(1 000+800)=35.56③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5.56×1 000=35 56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5.56×800=28 448(元)(3)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 560——B产品28 448 贷:原材料64 0084.答案:(1)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A材料消耗量=5×400=2 000(千克)甲产品B材料消耗量=10×400=4 000(千克)乙产品A材料消耗量=4×200=800(千克)乙产品B材料消耗量=2×200=400(千克)A材料分配率=2 800÷(2 000+800)=1B材料分配率=6 600÷(4 000+400)=1.5甲产品实际耗用A材料=1×2 000=2 000(千克)甲产品实际耗用B材料=1.5×4 000=6 000(千克)乙产品实际耗用A材料=1×800=800(千克)乙产品实际耗用B材料=1.5×400=600(千克)所耗材料的计划成本:甲产品所耗材料的计划成本=2 000×5+6 000×8=58 000(元)乙产品所耗材料的计划成本=800×5+600×8=8 80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58 000×(-1%)=-5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8 800×(-1%)=-88(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8 000——乙产品8 800 贷:原材料66 80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原材料5.答案:(1)领用材料的平均单价=成本会计同步练习(200×30+500×32+600×35+900×30)÷(200+500+600+900)=31.82 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31.82=63 640(元)(2)分配材料费用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5×200=1 0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100=800(千克)分配率=63 640÷(1 000+800)=35.36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5.6×1 000=35 360(元)B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35.56×800=28 288(元)(3)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 360——B产品28 288贷:原材料63 6486.答案:(1)成本差异率=-850÷85 000=-1%发出材料应结转的差异额=21500×(-1%)=-215(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①发出材料: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 000——乙产品7 500制造费用 2 000管理费 1 000贷:原材料21 500②结转差异: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7.答案:①领用材料: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 000——乙产品9 000——丙产品 6 000贷:原材料25 000参考答案②领用低值易耗品:借:待摊费用 3 600贷:低值易耗品 3 600③摊销低值易耗品:借:制造费用700管理费用200营业费用300贷:待摊费用 1 200 8.答案:①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24 000贷:低值易耗品24 000②月末结转差异:借:长期待摊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③本月摊销:借:制造费用980贷:长期待摊费用9809.答案:(1)A产品燃料定额费用=50×500=25 000(元)B产品燃料定额费用=20×300=6 000(元)燃料费用分配率=46 500÷(25 000+6 000)=1.5A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25 000×1.5=37 500(元)B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6 000×1.5=9 000(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37 500——B产品(燃料及动力)9 000贷:燃料46 50010.答案:(1)①分配电费分配率=15 200÷(10 000+4 000+1 200)=1基本车间产品耗用电费=9 000×1=9 000(元)成本会计同步练习基本车间照明耗用电费=1 000×1=1 000(元)辅助车间耗用电费=4 000×1=4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电费=1 200×1=1 200(元)②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9 000÷(3 000+2 000)=1.8A产品应负担的产品动力费=3 000×1.8=5 400(元)B产品应负担的产品动力费=2 000×1.8=3 600(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5 400——B产品(燃料及动力) 3 6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4 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 000管理费用 1 200 贷:银行存款15 200 11.答案:(1)A产品定额工时=15÷60×14 000=3 500(小时)B产品定额工时=18÷60×10 000=3 000(小时)C产品定额工时=12÷60×13 500=2 700(小时)分配率=23 000÷(3 500×3 000×2 700)=2.5A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2.5×3 500=8 750(元)B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2.5×3 000=7 500(元)C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2.5×2 700=6 750(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 750——B产品(直接人工)7 500——C产品(直接人工) 6 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 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 500管理费用 2 600应付福利费820 贷:应付工资31 920 12.答案:甲产品定额工时=1 000×2.5=2 500(小时)参考答案乙产品定额工时=400×2.45=980(小时)丙产品定额工时=450×1.6=720(小时)工资费用分配率=29 400÷(2 500+980+720)=7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 500×7=17 5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980×7=6 860(元)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720×7=5 040(元)表4 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13.答案:年折旧率=(1-10%)÷20=4.5%月折旧率=4.5%÷12=0.375%月折旧额=300 000×0.375%=1 125(元)或年折旧额=300 000×(1-10%)÷20=13 500月折旧额=13 500÷12=1 125(元)14.答案:年折旧率=(1-10%)÷20=4.5%月折旧率=4.5%÷12=0.375%月折旧额=300 000×0.375%=1 125(元)或年折旧额=300 000×(1-10%)÷20=13 500(元)月折旧额=13 500÷12=1 125(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额=1 125×200 000÷300 000=7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折旧额为=1 125×100 000÷300 000=375(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750管理费用375成本会计同步练习贷:累计折旧 1 125 15.答案:(1)动力费分配率=(4 000×1.00)÷(3 000+2 000)=0.8A产品负担动力费=3 000×0.8=2 400(元)B产品负担动力费=2 000×0.8=1 600(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 400——B产品 1 600 辅助生产成本 1 300制造费用400管理费用300 贷:应付账款 6 000 16.答案:(1)借:制造费用 1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 000 (2)借:长期待摊费用80 000 贷:应付账款80 000 借:制造费用 4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4 000 17.答案:(1)借:待摊费用26 000 贷:原材料8 000 银行存款18 000 (2)借:长期待摊费用26 000 贷:原材料8 000 银行存款18 000 18.答案:预付时:借:待摊费用9 500参考答案贷:银行存款9 500每月摊销时: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 500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1 000贷:待摊费用 3 300 19.答案:(1)借:辅助生成本——修理车间10 000贷:原材料 6 000应付工资 4 000(2)借:待摊费用10 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10 000(3)借:制造费用 3 500(7 000÷2)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 500(3 000÷2)贷:待摊费用 5 00020.答案:(1)1、2月预提时:借:财务费用 5 000贷:预提费用 5 000(2)3月份预提及实际支付时:借:财务费用 5 500贷:预提费用 5 500借:预提费用15 500贷:银行存款15 50021.答案:(1)借:辅助生产成本8 700贷:应付工资8 700(2)借:辅助生产成本 1 218贷:应付福利费 1 218(3)成本会计同步练习借:辅助生产成本7 500 贷:原材料7 500 (4)借:辅助生产成本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5)借:辅助生产成本 2 700 贷:累计折旧 2 700 (6)借:辅助生产成本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7)借:低值易耗品25 518 贷:辅助生产成本25 518 22.答案:(1)表6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80——运输5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80——运输480 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 776 管理费用 1 624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 700——运输9 700 23.答案:表8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88——供电45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4 100管理费用 1 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9 660——修理 6 750 结转差异:借: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供电24.答案:表1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0 000——B产品24 000——C产品18 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20 200——二车间12 000 管理费用 3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8 000——供电车间90 000 25.答案:(1)借:制造费用 4 8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2)借:制造费用 6 000 贷:应付工资 6 000 (3)借:制造费用840 贷:应付福利费840 (4)借:制造费用 4 000 贷:原材料 4 000 (5)借:制造费用 3 600 贷:累计折旧 3 600 (6)借:制造费用 1 600 贷:预提费用 1 600 (7)借:制造费用 1 200 贷:待摊费用 1 200 (8)借:制造费用 2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2 800(9)借:制造费用 3 760 贷:银行存款 3 760 制造费用分配率=28 600÷5 000=5.72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 000×5.72=17 16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 000×5.72=5 72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 000×5.72=5 720(元)(1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7 160——乙产品 5 720——丙产品 5 720 贷:制造费用28 600 26.答案: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 000×5=10 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 500×6=15 000(小时)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 000×7=7 000(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80 000÷32 000=2.5(元/小时)甲产品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200×5=1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280×6=1 680(小时)丙产品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70×7=490(小时)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本月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 000×2.5=2 500(元)乙产品本月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 680×2.5=4 200(元)丙产品本月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90×2.5=1225(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500——乙产品 4 200——丙产品 1 225 贷:制造费用7 925制造费用27.答案:(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 400×4=9 6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 200÷(9 600+108 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乙产品7 2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 960(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 840——乙产品 4 8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8 64028.答案:(1)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52 800÷(600×4+400×5)=12(2)该月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12×4×12=5 376(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80×5×12=4 800(元)(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376——乙产品 4 800贷:制造费用 1 017629答案:(1)制造费用分配率=5 600÷(2 000+1 400+3 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 000×0.875=1 75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 400×0.875=1 225(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 000×0.875=2 625(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 750——乙产品 1 225——丙产品 2 625 贷:制造费用 5 600 30.答案:(1)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原材料 2 130元应付工资850元应付福利费119元制造费用 1 360元合计 4 459元(2)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原材料500元工资及福利费450元制造费用600元合计 1 550元废品净损失=4 459+1 550-160-120=5 279(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1)归集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4 459 贷:原材料 2 130 应付工资850 应付福利费119 制造费用 1 360 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 55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 550 3)残料入库:借:原材料160贷:废品损失160 4)应由过失人赔款:借:其他应收款项120 贷:废品损失120 5)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29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 729 31.答案:(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原材料 2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 1 800元制造费用 2 400元合计 6 200元废品净损失:6 200-100-200=5 900会计分录: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6 2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 200 2)残料入库:借:原材料100 贷:废品损失100 3)应由过失人赔款:借:其他应收款项200 贷:废品损失200 4)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9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 900 32.答案:(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借:废品损失——A产品 2 000 贷:原材料 1 000 应付工资600制造费用400 (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直接材料分配率=31 250÷500=62.5直接人工分配率=6 944÷496=14制造费用分配率=7 688÷496=15.5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62.5×10=625直接人工=14×6=84制造费用=15.5×6=93借:废品损失——A产品802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802(3)残料入库:借:原材料300贷:废品损失——A产品300结转净损失=2 000+802-300=2 502(元)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 502贷:废品损失——A产品 2 50233.答案:(1)废品净损失=1 000+200-500-300=2 200(元)(2)合格品单位成本=(20 000+1 000-500-300-1 500)÷187=100(元)34.答案:(1)完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15=4 500(千克)在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15=1 500(千克)分配率=10 500÷(4 500+1 500)=1.75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 500×1.75=7 875(元)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500×1.75=2 625(元)(2)分配人工费完工产品工时定额耗用量=300×10=3 000(小时)在产品工时定额耗用量=100×50%×10=500(小时)分配率=5 250÷(3 000+500)=1.5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3 000×1.5=4 5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500×1.5=750(元)(3)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5 600÷(3 000+500)=1.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 000×1.6=4 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1.6=800(元)(4)完工产品成本=7 875+4 500+4 800=17 175(元)在产品成本=2 625+750+800=4 175(元)35.答案: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00×20=2 000(元)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00×40×0.05=200(元)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成本=100×40×0.02=80(元)期末在产品总成本=2 000+200+80=2 280(元)完工产品成本=2 600+45 000-2 280=45 320(元)36.答案:(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第一道工序:(8×50%)÷40×100%=10%第二道工序:(8+16×20%)÷40×100%=40%第三道工序:(8+16+16×20%)÷40×100%=80%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20×10%=2(件)第二道工序:40×40%=16(件)第三道工序:60×80%=48(件)合计:66(件)(3)分配各项成本费用①原材料:分配率=8 000÷(200+120)=25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25=5 0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20×25=3 000(元)②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3 990÷(200+66)=15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00×30=6 000(元)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6×30=1 980(元)③制造费用:分配率=4 256÷(200+66)=16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16=3 200(元)在产品制造费用=66×16=1 056(元)完工产品成本=5 000+3 000+3 200=11 200(元)37.答案: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 000÷(200+50)=96(元)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96=19 200(元)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50×96=4 8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 000÷(200+50)=104(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 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 200(元)产成品成本=19 200+20 800+500=40 5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 800+5 200=10 000(元)模块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D 6.C 7.D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C 15.A 16.D 17.B 18.B 19.C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D 3.ABDE 4.DE 5.ACD6.ABCDE 7.BCDE 8.ACE 9.ABC 10.AC11.ACD 12.ACDE 13.ABCD 14.ABC三、简答题略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表1 产成品明细账201×年4月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甲产量:500件表2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甲计量单位:件表3 产品成本明细账201×年4月产品名称:产成品甲车间名称:第二车间产量:350件2.答案:表5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还原分配率=15 200÷30 400=0.5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 120(元)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 490(元)制造费用=0.5×5 180=2 590(元)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 120(元)工资及福利费=3 490+6 420=9 910(元)制造费用=2 590+5 880=8 470(元)3.答案:表6 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第二车间4.答案:表7 产品成本计算表工序:第一道表8 产品成本计算表工序:第二道5.答案:(1)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科费用=(1 000-100)+24 000-22 000=2 900(元)(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147+600)÷(900+24 000)]×100%=-3%或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147+600)÷(22 000+2 900)]×100%=-3% (3)完工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2 000×(-3%)=-660(元)(4)月末在产品分配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 900×(-3%)=-87(元)(5)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22 000-660+100-350=21 090(元)(6)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2 900-87=2 813(元)6.答案:脱离定额差异率=(-10+110)÷(1 000+9 000)=+1%产成品定额成本=85×100=8 500(元)产成品脱离定额差异=8 500×1%=85(元)产成品材料成本差异=(8 500+85)×2%=171.7(元)产成品实际成本=8 500+85+171.7=8 756.7(元)7.答案:(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 000-40+24 000-22 000=3 960(元)(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500+50)÷(22 000+3960)]×100%=-1.7334% 本月应负担的原材科成本差异=(24 000-500)×(-2%)=-470(元)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22 000+22 000×(-1.7334%)-470+40=21 188.652(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3 960+3 960×(-1.7334%)=3891.36(元)或=3 960-(450-381.35)=3 960-68.65=3891.35(元))8.答案:定额变动系数=49.5÷55=0.9月初在产品修订后的材料定额成本=1 100×0.9=990(元)定额变动差异=1 100-990=110(元)9.答案:脱离定额差异率=(-10+110)÷(1 000+9 000)=+1%产成品定额成本=85×100=8 500(元)产成品脱离定额差异=8 500×1%=85(元)产成品材料成本差异=(8 500+85)×2%=171.7(元)产成品实际成本=8 500+85+171.7=8 756.7(元)模块四成本的管理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 3.ABE 4.ACD 5.ABD6.AB 7.BD 8.ABCDE三、简答题略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计划直接人工费用=40×4=160(元)(2)第一次替换:35×4=140(3)第二次替换:35×6=210(2)-(1)=-20(工时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3)-(2)=70(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的影响)两因素影响合计=-20+70=50(元)2.答案:产品数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额=(550-500)×l0×20=10 000(元)单位产品消耗量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额=550×(9-10)×20=-11 000材料单价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额=550×9×(22-20)=9 900三因素影响等于材料成本超支额=10 000+(-11 000)+9 900=8 9003.答案:(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 200×(800-780)=-24 000(元)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4 000÷(1 200×800)]×100%=2.5%(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1500×(800-760)=60 000(元)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60 000÷(1 500×800)]×100%=5%4.答案:(1)产量因素变动影响=(490-500)×40×10=-4 000(元)(2)单耗因素变动影响=490×(42-40)×10=9 800(元)(3)单价因素变动影响=490×42×(9-10)=-20 580(元)各因素影响之和=-4 000+9 800+(-20 580)=-14 7805.答案:(1)表4 产品生产成本表(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58 650-58 450=+200(超支)200×100%÷58 450=+0.34%(超支)(3)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实际数=58 650÷102 000×100%=57.5(元/百元)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产值也大,从产值成本率分析来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而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成本却比计划和上年度实际降低了。
1. 产品成本是指为制造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
A.物化劳动耗费B.各种耗费C.原材料耗费D.活劳动耗费参考答案:B2. 成本这种资金耗费,是相对于()而言的。
A.一定对象B.一定时期C.一个单位D.一个企业参考答案:A3.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A.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C.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D.各行业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参考答案:D4. 成本是产品价值中的()部分。
A.C+V+mB.C+VC.V+mD.C+m 参考答案:B5. 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是指企业的()。
A.生产经营费用B.生产费用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期间费用参考答案:B6. 成本分析一般在()进行。
A.事前B.事中C.事后D.事前、事中、事后参考答案:C7.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
A.成本会计B.成本核算C.成本预测D.成本分析参考答案:B8. ()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的具体化。
A.成本预测B.成本计划C.成本控制D.成本考核参考答案:B9. ()是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
A.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D.确定成本项目参考答案:C10. 生产经营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
A.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B.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C.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D.基本计入费用和一般费用参考答案:A11. 产品成本项目由()。
A.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确定B.国家统一规定C.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规定确定D.企业主管部门分别统一确定参考答案:A12. 将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等计入当期生产经营费用()。
A.对企业损益没有影响B.只影响产品成本,不影响期间费用C.影响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造成当期销售利润减少D.影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造成当期销售利润增加参考答案:C13. 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例题与解析在成本会计中,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主要用于将生产成本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成本会计任务答案3
本文将回答成本会计任务答案3的问题,共有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边际成本?如何计算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经营活动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可以计算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和,即边际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例如,一家工厂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花费100元的固定成本和10元的变动成本,则生产第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110元,生产第二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110元,以此类推。
2. 什么是偏差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是通过对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确定差异的原因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管理方法。
偏差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个成本项目的控制水平,并确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所需的调整计划。
3. 什么是标准成本?如何计算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完成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
合理预期。
计算标准成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直接材料成本、直接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是作为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来衡量
管理绩效的依据。
4. 什么是预算成本?如何编制预算成本?
预算成本是指将生产或经营活动的成本安排在一定时间内的计
划预算。
编制预算成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材料、人力、制造费用、销售和行政费用等。
预算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和利润的
最大化。
以上是对成本会计任务答案3的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本会计课程随堂练习(2)第四章-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1.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按计划成本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直接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2.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在产品数量B.完工产品数量C.在产品的完工程度D.废品的数量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下,辅助生产成本按比例分配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可全部计入()。
A.销售费用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4.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方法可能会导致“制造费用”账户1—11月份月末出现余额。
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5.由于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6.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应借记“废品损失”贷记()账户。
A.库存商品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原材料7.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车间待分配的费用为5260元,供水车间耗电1128元,供电车间耗水656元。
如果该企业的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交互分配法,则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是()元。
A.5260B.5732C.6388D.46048.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
A.返修前发生的原材料费用B.返修前发生的制造费用C.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D.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9.如果企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应采用()。
A.定额比例法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10.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
A. B. C.A. B. C.A. B. C.A.C+V+mB.C+VC.V+mD.C+m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构成产品本钱的各项消耗,是指企业的〔〕。
A.生产经营费用B.生产费用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期间费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本钱分析一般在〔〕进展。
A.事前B.事中C.事后D.事前、事中、事后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展归集和分配,计算有关本钱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本钱和单位本钱,是〔〕。
A.本钱会计B.本钱核算C.本钱预测D.本钱分析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是本钱决策所确定的本钱目标的具体化。
A.本钱预测B.本钱方案C.本钱控制D.本钱考核A. B. C.A. B. C.A. B. C. A. B. C.C.影响产品本钱或期间费用,造成当期销售利润减少D.影响产品本钱和期间费用,造成当期销售利润增加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3.以下不能计入产品本钱的费用是〔〕。
A.燃料和动力费用B.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D.期间费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4.以下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购建固定资产支出B.购置原材料指出C.购入无形资产支出D.对外投资支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5.费用要素是指按其〔〕的分类。
A.经济用途B.计入产品本钱的方式C.经济内容D.及生产工艺的关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6.以下应计入产品本钱的费用是〔〕。
A.分厂、车间机器设备的修理费B.企业行政管理局部设备的折旧费C.工会经费和公司经费D.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7.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计入〔〕账户。
变化不大得条件下,在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
A、定额成本法B、定额比例法C、约当产量法D、固定成本法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101、连环替代法就是一种( )。
A、相关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比率分析法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2、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得因素有( )。
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得种类与规格D、产品数量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3、可比产品成本本年与上年相比,如果不就是降低而就是超支,其超支额与超支率应用( )填列。
A、负数B、正数C、红字D、蓝字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4、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就是因为( )。
A、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B、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相对固定得费用C、产品总成本不变D、产品产量增长小于产品总成本增长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5、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得数据得对比,来提示成本变动及其原因得一种方法就是( )。
A、比较分析法B、趋势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6、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得分析方法就是( )。
A、对比分析法B、趋势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07、在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界限时,应注意划清本期产品与非本期产品得费用界限。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8、选择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费用分配方法,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便易行。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9、凡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得支出,全部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随堂练习1. 产品成本是指为制造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A. 物化劳动耗费B.各种耗费C.原材料耗费D.活劳动耗费答题:「A. B. r C. r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成本这种资金耗费,是相对于()而言的。
A. 一定对象B. 一定时期C. 一个单位D. 一个企业答题:Q A. r B. r C. r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A. 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B. 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岀及归集过程C.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D. 各行业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答题:「A. r B. r C. "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 成本是产品价值中的()部分。
随堂练习A.C+V+mB.C+VC.V+mD.C+m答题:L A.冷B.厂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 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是指企业的()。
A.生产经营费用B.生产费用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D.期间费用答题:「A. 8 B. C C.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 成本分析一般在()进行。
A.事前B.事中C.事后D.事前、事中、事后答题: A. B. +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
()A.成本会计B.成本核算C.成本预测D.成本分析G C r答题: 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 ()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的具体化。
A.成本预测B.成本计划C.成本控制D.成本考核C C C答题: A. B. C. D.(已提交)答题:N A . B B . S C . ∣9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答题:L A.「B. Q C. r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13.利费用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