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作业3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94.05 KB
- 文档页数:4
东北财经大学《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三
附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不属于成本报表整体分析方法的是:
A.水平分析法
B.指标分析法
C.垂直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
答案:B
2.成本是商品价值中的哪一部分:
A.C+V+M
B.C+V
C.C+M
D.V+M
答案:B
更多加微boge30619
3.按企业医务人员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时,应借记:
A.“制造费用”科目
B.“管理费用”科目
C.“应付福利费”科目
D.“营业外支出”科目
答案:B
4.成本会计的奠基时期为:
A.1880-1920年
B.1921-1945年
C.1945年以后
D.1880-1945年
答案:A
5.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
D.本月减少的设备
答案:D
6.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水费、办公费应于发生时借记: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第三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制造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成本计算对象B.费用归集与分配C.成本项目设置D.成本控制职能2.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 C )。
A.分步法B.分类法C.定额法D.品种法3.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 D )。
A.理想标准成本B.现实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4.(A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A.现行标准成本B.基本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理想标准成本5.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通常它又被认为是( C )。
A.估计成本B.机会成本C.应该成本D.增量成本6.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D )。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7.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B )。
A.质量控制部门B.采购部门C.工程设计部门D.生产部门8.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C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C.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差异9.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在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下,就是( B )。
A.实际的工资率B.预定的小时工资C.预定的工资率D.实际的小时工资10.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B )。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11.某企业生产M产品,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标准为20小时,标准工资率为9元,实际每件产品耗用工时为16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为10元,则M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B )。
A.-40元B.-36元C.160元D.180元12、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类似于( D )。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习题一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
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3.分配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乙产品 104580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习题二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
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3.分配原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B产品 30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习题三一、资料1.某厂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7月份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发生情况为:机修车间35000元,运输车间4650。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3)1.某企业某月份投产丁产品 180 件,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30 件;该产品 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与废品的全部费用为:直接材料 4500 元,直接工资 2224 元, 制造费用 5560 元。
废品回收残料 110 元。
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因此直 接材料费按合格品的数量(150 件) 、废品数量(30 件)的数量比例分配。
其他费用 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时为:合格品 2360 小时,废品 420 小时。
根据上述资 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数 项目 量 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废品成本 减:残值 废品报废损失 材料 工时 工资 费用 直接 生产 直接 制造 合计1解: 1.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如下: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项目 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废品成本 减:残值 废品报废损失 30 数量 (件) 180 直接 材料 4500.00 25 750.00 110.00 640.00 336.00 840.00 420 生产 工时 2780 直接 工资 2224.00 0.8 336.00 制造 费用 5560.00 2 840.00 1926.00 110.00 1816.00 合计 12284.00应作如下的账务处理: (1)将废品成本从“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出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 录: 借:废品损失——丁产品 1926.00 192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丁产品 借:原材料 110.00 110.00 1816.00 1816.00(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贷:废品损失——丁产品 借:基本生产成本——丁产品 贷:废品损失——丁产品(3)将废品净损失 1816 元转入合格产品成本,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22.假设某企业生产的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4 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 算废品的生产成本。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本会计专升本作业题答案作业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3、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5、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二、判断1.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成本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错)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对)3.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期末结转以后可能有余额。
(错)4.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对)5.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以后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待分配费用,应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
(错)6.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包括废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都应列作废品损失。
(错)7.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错)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余额也应与其所属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余额之和相符。
电大成本会计形式考核作业3及答案成本会计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B )。
A、重要方法B、最基本方法论C、主要方法D、最一般方法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A )。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 C )。
A、累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B、累计生产工时C、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D、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4、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B )。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B、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C、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D、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5、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一般应采用(A )。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分批法6、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C )。
A、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产品成本所耗该种半成品费用B、本月产品成本合计/本月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C、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D、本月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本月产成品成本合计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为( A )。
A、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B、平行结转法和综合结转法C、实际成本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结转法D、平行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8、进行成本还原时,应以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B )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
A、所产半成品B、所产该种半成品C、所耗半成品D、所耗该种半成品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C )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狭义的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在产品D、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C、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1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A )。
A、不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B、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C、不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D、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B、C)。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进行待摊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划分(D )A. 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B. 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C.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D. 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D )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D、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晶3、下列项目中,属于废品损失核算范围的是( B )。
A、降价出售不合格的损失B、废品残料价值C、产品"三包"损失D、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造成废品的损失4、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
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2100元。
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据此计算的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是( D )元。
A.5700B.3800C.2100D.19005、区别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 C )。
A.成本管理要求B.成本计算期间C.成本计算对象D.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6、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对成本降低指标的影响是(A )A、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提高B、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不变C、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减少D、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提高7、某产品4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800元,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400元,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300元,回收废品残料的价值为100元。
据此计算的该产品4月份废品净损失是( C )元。
A.1000B.1100C.1400D.15008、在实际工作中,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时,应借记的科目是( A )。
东师成本会计15秋在钱作业3满分答案(1)成本会计15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B. 分批法C. 分类法D. 分步法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2.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A. 划分各种费用界限B.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C. 各种费用的分配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3.定额法适用于( )。
A. 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B. 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比较好,产品生产已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C. 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关系D. 大批大量生产企业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4.甲产品分三道工序加工,原材料分三次投入,且在每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10千克,第二工序20千克,第三工序10千克,该产品第二工序的投料率为( )A. 12.5%B. 50%C. 75%D. 100%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5.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叫做( )。
A. 分类法B. 定额法C. 品种法D. 系数法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6.狭义的在产品包括( )A. 产成品B. 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C. 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D. 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7.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在产品()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B. 所在工序在工时定额C. 上道工序止累计工时定额和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D. 据工序止累计工时额定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8.甲产品分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第一步骤加工完毕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制成产成品。
第一步骤本月共发生费用50 000元,完工半成品成本30 000元;第二步骤本月完工产品成本48 000元,其中所耗半成品成本36 000元。
14秋《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3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
1. 单位产品成本分析主要项目不包括()。
A. 材料项目分析
B. 工资项目分析
C. 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D. 营业项目分析
-----------------选择:D
2. 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A. 管理费用
B. 基本生产成本
C. 生产费用
D. 制造费用
-----------------选择:D
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 外购动力费用
B. 制造费用
C. 工资费用
D. 折旧费用
-----------------选择:B
4. 企业成本报表()。
A. 是对外报送的报表
B. 是对内编报的报表
C. 由有关部门规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D. 可根据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要求,确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选择:B
5.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最基本方法
D. 最一般方法
-----------------选择:A
6. 产品成本计算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中成本费用科目的()。
A. 明细核算
B. 总分类核算
C. 账务处理
D. 总分类核算和明细核算
-----------------选择:A。
2021年成本会计形考任务3答案标记题目题干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
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
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
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本题20分)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第一道工序130/(130+210+160)*100%=26%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第三道工序(130+210+160)/(130+210+160)*100%=100%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26%=26(件)第二道工序200*68%=136(件)第三道工序=38*100%=38(件)9乐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题目3完成满分15.00标记题目题干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其8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该月完工产品共300件,月末在产品4件。
要求:(1)计算该月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会计作业第三章习题一、单选题1.用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日工资时,全年平均每月的工作日数为()。
A.30天B.25.5天C.21.17天D.20.83天(正确答案)2.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的甲产品数量为100件,其中合格品为95件,料废产品为2件,由本人过失造成的工废产品为3件。
计件单价为10元/件。
据此计算的该工人本月计件工资为()元。
A.950B.970(正确答案)C.980D.1 000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可能有期末余额。
A.自制材料、自制工具和模具成本明细账(正确答案)B.修理车间成本明细账C.供水、供电车间成本明细账D.运输车间成本明细账4.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修理用备件,应借记的科目是()。
A.低值易耗品B.原材料(正确答案)C.修理用备件D.自制半成品5.在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约当产量法B.按计划成本分配法(正确答案)C.按定额成本分配法D.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6.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一般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A.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正确答案)B.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C.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D.直接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进行分配7.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数应是该辅助生产车间()。
A.向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B.向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C.提供的劳务总量D.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正确答案)8.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是指辅助生产费用()之间的分配。
A.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正确答案)B.在各基本生产车间C.在各生产车间D.在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9.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先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进行对外分配。
A.企业各生产单位B.企业各生产车间、部门C.企业各辅助生产车间(正确答案)D.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10.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阶段的对外分配应()。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C)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D)各行业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经营管理费用参考答案:D2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是基础。
A)成本计划B)成本控制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参考答案:C3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属于()。
A)成本会计B)成本核算C)成本预测D)成本分析参考答案:B4生产费用中应当按照受益原则分配的费用是指()。
A)直接计入费用B)固定费用C)间接计入费用D)变动费用参考答案:C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是( )。
A)按规定支付的印花税和车船使用税B)工业企业为进行基本生产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C)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D)销售产品发生的费用参考答案:B6下列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累计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参考答案:C7下列辅助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准确的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计划分配法参考答案:C8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差旅费,应计入下列科目的借方( )。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参考答案:A9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
A)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B)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C)废品过失人员的赔偿D)实行“三包”损失参考答案:B10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的人工费B)修复废品领用的原材料费用C)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D)实行“三包”损失参考答案:D1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应按废品()计算。
A)计划成本B)制造费用C)所耗用的定额成本D)先进先出法确定的成本参考答案:C12停工损失一般应计入()账户。
A)停工损失B)基本生产成本C)营业外支出D)管理费用参考答案:A13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单位,其“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登记()。
大工14秋《成本会计》在线作业3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
1.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
B. 新旧定额的差额
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
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
正确答案:B
2.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A. 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
B. 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
C. 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D. 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B
3. 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按制定标准成本的水平分类的是()。
A. 预期标准成本
B. 历史标准成本
C. 正常标准成本
D. 基本标准成本
正确答案:C
4. 某产品单位材料计划耗用量10千克,实际耗用量9.5千克,每千克计划价格50元,实际价格55元,则材料耗用量差异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额是()。
A. 25元
B. -25元
C. 27.5元
D. -27.5元
正确答案:B
5. 影响产品成本的固有因素是()。
A. 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
B. 成本管理制度的改革
C. 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D. 生产设备利用效果
正确答案:A
6.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
B. 定额成本的比例
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
成本会计形考作业3答案某企业生产B产品。
该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月末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9月份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
该月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
该月完工了350件B产品,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月日摘要8 31 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4000 45009 30 本月生产费用 3000 45009 30 完工产品成本 30009 30 月末在产品 6000 45001)B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350+150)=40(元)。
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
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元)。
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3000+4500=(元)。
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350=61.43(元)。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月日摘要8 31 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4000 45009 30 本月生产费用 3000 45009 30 完工产品成本 30009 30 月末在产品 6000 4500某种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完成。
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
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
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
该月完工了800件产品。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第一道工序130/(130+210+160)×100%=26%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26%=26(件)第二道工序200×68%=136(件)第三道工序38×100%=38(件)At the end of September。
成本会计作业3答案一、单选题:1—5 BACBD 5—10 CABCA二、多选题:1—5 ABC ABE ABCD ABCD ACDE6—10 BCD ACD DE ABCDE BD三、判断题:1——5 ╳√√╳╳ 6——10 ╳√╳╳√四、简答题:1、答: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因为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原材料”项目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以后,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费用,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费用,其他费用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要进行成本还原。
2、答:综合结转法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优点: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要增加核算工作量。
因此,这种结转方法只适宜在半成品具有独立的国民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采用。
五、计算及分析题:1、产品成本明细帐加工费约当产量=140+40+120+60*50% = 330件产品成本明细帐第二步骤:A半成品加工费约当产量= 160+120+20*50% = 290件产品成本明细帐第三步骤:A半成品2、产品成本明细帐车间:第二车间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原材料费用= 0.5 * 182400 = 9120元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用= 0.5 *6980 = 3490元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制造费用=0.5*5180 = 2590元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4、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 36688/8750+12152+2028 = 1.6制造费用分配率= 55032 / 8750+12152+2028 = 2.41023批号:原材料= 79750元工资及福利费= 1.6 * 8750 = 14000元制造费用= 2.4 * 8750 = 21000元完工产品成本= 79750 + 14000 + 21000 = 114750元2011批号:完工产品成本原材料= (108750/20+10)*20 = 72500元产品约当产量= 20 + 10*80% = 28件完工产品耗用的工时= (12152 / 28)* 20 = 868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 1.6*8680 = 13888元制造费用= 2.4*8680 = 20832元完工产品成本= 72500+13888+20832 = 107220元3015批号:未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