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0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例2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内因
间接因素: 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自然因素)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因素)
外因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
2、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
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
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 降,甚至灭亡
⒈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分
布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⒉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
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计算方法:
假定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M个,标记, 第二次重捕数为n,有标记的为m,
即 N∶M=n∶m
N=M×n/m
P142种群密度取 样法归纳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的比率。 ②意义:是决定种数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