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基本功弹踢推掌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1、武术:弹踢推掌
2、游戏:《击木柱》
目标1、能说出弹踢推掌动动作名称。
2、通过个人自主尝试,集体展示的练习过程,大部分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
发展协调性和节奏感等身体素质。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出武术的“精气神”
教学难点:做到手、眼、身法、步伐协调一致
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练步骤
次
数
时间
开始1.课堂常规
2.情景导入
组织: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目标及注意事项;
4、检查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
1-2
4’
准备部分一、队列练习
1.军姿1分钟
2.原地队列练习
3.行进间队列练习
二.慢跑
200米操场3圈
三.热身操
1.正、侧压腿
2.武术的基本手型
3.武术组合动作
教与学法:
1.教师宣布练习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2.学生听从教师口令进行队列练习
3.教师提出要求,带领学生进行慢跑
4.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慢跑
5.示范、领做热身操
6.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练习
7.练习中语言提示鼓励
要求:
1.慢跑时,队伍要整齐、安静,不喧哗
2.认真做好热身操,动作到位
3.尽力模仿教师动作,力求正确。
2-3
6
基
本
部
分
一、武术:弹踢推掌。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四十一课武术基本功推掌教案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第四十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武术基本功推掌。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推掌的动作技巧,培养其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推掌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推掌的基本动作:双手分开向两侧推开,臂部和手部的动作要配合腰部的旋转。
(2)推掌的技巧:注意力的集中、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发挥。
2.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摩、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步骤:1.热身准备:(1)进行全身活动,拉伸肌肉,准备好身体,避免受伤。
(2)进行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练习,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2.教学主体:(1)首先,教师进行推掌的基本动作示范,重点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2)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分组互相观摩、交流和合作,纠正动作不准确的问题。
(3)逐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加快动作的速度和力度,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发挥。
(4)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和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讲解武术基本功的意义:(1)强调武术对身体素质的培养作用,如灵活性、协调性、反应能力等。
(2)强调武术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如毅力、坚持、决心等。
四、教学总结和延伸:1.教学总结:通过学习推掌,学生掌握了武术基本功的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2.延伸拓展:鼓励学生参加武术社团、比赛等,进一步培养兴趣和提高技能。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姿势的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和力度的发挥。
2.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测试,考察学生对推掌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体育与健康课通过教授武术基本功之一的推掌,既考察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4.弹踢推掌》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4.弹踢推掌》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三至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武术动作,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但部分学生对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形成技能。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
2.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作要领。
3.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操场。
2.教学器材:镜子、音响、武术服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弹踢推掌的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所学动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弹踢推掌的动作进行组合练习,提高动作难度。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弹踢推掌的动作,家长签字确认。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
弹踢推掌-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弹踢推掌的动作及基本原则;2.能够熟练演练弹踢推掌的基本动作;3.提高身体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弹踢推掌的动作要点;2.弹踢推掌中的重心移动及步法;3.动作的配合和协调。
三、教学内容1. 动作演练:1.弹:两手相交,手心朝下,将手往外推;2.踢:右手向下,左腿跨到右腿前面,同时以左腿为轴,右腿向上踢,右手跟着向上推;3.推:落地,同时左手横于胸前,向前推出;4.掌:两手掌心相对,将手臂伸直,往前推出,身体稍向前倾。
2. 动作要点:1.弹:手臂不能过于用力,不能张开,也不能太窄;2.踢:需注意重心移动,左腿要跨到右腿前面;3.推:左手要与掌心对齐,身体略微前倾,右手伸直;4.掌:两手掌心对齐,身体向前倾,并略微弯曲。
3. 步法:1.左腿向前迈一步,使身体接近对方;2.然后再以右腿为轴,跨出左腿。
4. 协调:弹、踢、推、掌四个动作需要做到自然流畅、配合协调。
四、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先做出弹踢推掌的动作,然后细解各个动作的要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动作;2.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每人轮流演练,互相观看,提出改善意见;3.教师指导:在学生演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纠正。
五、注意事项1.动作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控制,避免忘记呼吸;2.弹、踢、推、掌四个动作需要做到自然流畅、配合协调;3.学生要保持兴趣和劲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能够掌握弹踢推掌的基本动作;2.学生身体协调性有所提高;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后记弹踢推掌是一项提高身体素质和如何保护自身的有用技能,需要在实践中逐渐达到熟练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和特点,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提高。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4.弹踢推掌》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是人教版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体育课程教材,该教材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核心,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
《4.弹踢推掌》是该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至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但对于弹踢推掌这一技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好动、好奇心强,对于新的体育技能容易接受和模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并能够熟练地完成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弹踢推掌,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练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动作改进: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练习,逐步改进动作。
5.总结与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优秀学生进行动作展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动作要领,便于学生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1.准备姿势: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2.弹踢:一只脚向后弹踢,尽量抬高,同时另一只手向前推掌。
3.推掌:双手向前推掌,力量要贯穿整个手臂。
4.动作连贯:弹踢与推掌要连贯进行,动作要协调。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4.弹踢推掌》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4.弹踢推掌》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三至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弹踢推掌的动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弹踢推掌动作,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至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对于新的动作技巧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学生在身体协调性、力量和灵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弹踢推掌的动作技巧,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完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弹踢推掌,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弹踢推掌的动作技巧,包括弹踢的力度和推掌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弹踢推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和比赛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武术器材和标志物等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a.讲解弹踢推掌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b.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竞技精神。
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包括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动作要领、动作步骤和关键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评价、体能评价和态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一名“武林高手”。
通过这样的比赛,增进学生积极性和热情的情绪,团结合作精神,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增强荣誉感。
进行比赛。
2. 教师巡回指导。
3. 挑选小组展示成果。
4. 教师及时点评鼓励。
结束部分四、太极蹲庄拉伸放松设计意
图(学生调整好正常呼吸节奏,
恢复心律使全身心得到放松)
1.学生微闭双眼,在舒缓的音
乐伴奏下缓慢地反复地做太极
蹲庄,拉长肌肉和放慢呼吸节
奏达到全身心放松。
2.集合点评
3.师生再见。
组织:
×××××××××
×××××××××
▲
○○○○○○○○○
○○○○○○○○○
要求:
1.安静地感受舒缓地音乐,配合呼吸,心
境体松,感受太极的意境。
2. 集合要快,静,齐。
场地器材器材:场地:
运动负荷
最大心率:120次/分练习密度:30℅——35℅。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弹踢》教学设计篇一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组织过程,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提高以及武术刚柔相济、张弛有致的艺术美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健身武术的热爱,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武术教学中基本功教学是基础,武术弹踢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武术弹踢动作是由屈膝提起,大腿抬平,脚面绷直,当提膝接近水平时,迅速猛力向前平踢,使力量达于脚尖,支撑腿伸直或弯曲,上体正直组成。
上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手型、手法和步型、步法,本节课是腿法弹踢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武术弹踢动作的方法,体会弹踢的劲力,重点是绷脚弹踢,力达脚尖,难点是弹踢有力。
三、学生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小组协作学习并乐于给予同伴评价。
学生们在本节课之前接触过武术运动,能够做简单的掌型、拳法等基本动作。
在教学时通过武术自编操和游戏的练习能够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习中得到锻炼。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掌握弹踢动作名称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运动技能: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在练习弹踢时能够做到动作正确到位。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练习得以强身健体之功效。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绷脚弹踢,力达脚面。
难点:弹击有力。
六、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的内容武术基本动作。
是依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热身阶段是用常规的慢跑和基本功练习。
因为绕操场慢跑很枯燥,所以我采用了游戏并加入音乐来代替绕操场慢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跑步积极性。
基本功练习是为了给下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