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三——系统抽样
- 格式:ppt
- 大小:374.50 KB
- 文档页数:21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设总体中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a.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有限。
这样便于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进行分析b.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的,这样便于在抽样实践中进行操作c.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这样避免了重复抽取个体,便于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d.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3)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步骤:a.将总体的所有个体编号(每个号码位数一致);b.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开始;c.从选定的数开始按一定的方向读下去,得到的数码若不在编号中,则跳过;若在编号中则取出,得到的数码在前面已经取出,也跳过。
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取满为止;d.根据选定的号码抽取样本例题(13江西文)总体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
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A.08B.07C.02D.01解:从第5列和第6列选出的两位数依次为65,72,08,02,63,14,07,02,43,69,97,28,01,98,但编号必须不大于20的且不和前面重复的只能是08,02,14,07,01,选D 2.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的概念当总体中的个数比较多时,讲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样的抽样叫做系统抽样。
(2)系统抽样的步骤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的步骤:a.编号(在保证编号的随机性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利用个体所带的编号);b. 分标(确定分段间隔k ,当n N 为整数时,取k=nN ); c. 确定个体起始编号(在第1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来确定);d. 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k ,得到第2个编号,第3个编号l+2k,第4个编号l+3k ,以此类推,第n 个编号为l+(n-1)k ) (3)系统抽样的特征a. 适用于总体容量较大的情况;b. 剔除多余个体及第一段抽样都用简单的简单随机抽样,因而与简单随机抽样有密切联系;c. 等可能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一个人的知识面是一个圆圈,知识储备越多,圆圈越大,接触到的面积便越广阔,便能掌握和窥视更多的机会。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1算法初步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算法的特点:图片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图片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图片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图片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图片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图片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图片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程序框名称功能图片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图片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图片图片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一、算法1、流程图: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等规范表示方法2、循环结构中常见的两种结构:当型循环、直到型循环3、基本算法语句:①赋值语句:“←”②输入输出语句:“a=input(“a=”);” “print(%io(2),S);” “disp(S);” 4、算法案例:求余数(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秦九韶算法二、统计1、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少)②系统抽样(总体个数较多,编号,剔除,确定间隔,第一段简单随机确定i ,在i+k,i+2k ,…)③分层抽样(总体中差异明显)注意:在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出n 个个体组成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均为Nn 。
2、总体分布的估计:⑴一表二图:①频率分布表——数据详实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直观 ③频率分布折线图——分布趋势 注: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1。
⑵茎叶图:① 叶图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从中便于看出数据的分布,以及中位数、众位数等。
② 个位数为叶,十位数为茎,右侧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书写,相同的药重复写。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⑴平均数:nx x x x x n ++++=Λ321; 取值为n x x x ,,,21Λ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21Λ,则其平均数为n n p x p x p x +++Λ2211;注意: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要取组中值。
⑵方差与标准差:一组样本数据n x x x ,,,21Λ 方差:212)(1∑=-=n i i x xn s ; 标准差:21)(1∑=-=n i i x xn s注:方差与标准差越小,说明样本数据越稳定。
平均数反映数据总体水平;方差与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稳定水平。
⑶线性回归方程① 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② 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③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③条件语句:If A ThenBElseCEnd If ④循环语句 For i=1:2:99 N = n * I ; : End While a<100 a : a = a +12 : End三、概率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⑴事件: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⑶随机事件A 的概率:1)(0,)(≤≤=A P n m A P ; 2、古典概型:⑴基本事件: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⑵古典概型的特点: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统计》知识与题型归纳复习(一)、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1)、相关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基本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
(3)、简单随机抽查概念。
一般的,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其特点:①总体个数有限;②逐个抽取;③不放回抽样;④等可能抽样。
(4)、抽样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
2、系统抽样(1)、定义: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样本容量不宜太小,这时可将总体分为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等距抽样)。
(2)、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不确定起始个体编号;④按规则抽取。
3、分层抽样(1)、定义: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的样本更好的反应总体情况,我们经常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适用特征①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②分成的各层互不重叠;③各层抽取的比例等于样本客样在总体中的比例,即Nn 。
(二)、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统计图表)1、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1)计算极差(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2、茎叶图;3、扇形图;4、条形图;5、折线图;6、散点图。
(三)、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1、有关概念(1)、众数:频率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或出现最多的那个数据)。
(2)、中位数:累积频率为0.5时,所对应的样本数据。
(3)、平均数:)(121n x x x nx +++=(4)、三个概念的区别:①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较重要。
②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个数相关。
③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更能反映问题,中位数仅与排列有关。
高中数学必修③课本练习,习题参考答案新心希望教育:RenYongSheng 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算法的概念(p5)1. 解;第一步:输入任意正实数r,第二步:计算第三步:输出圆的面积S2. 解;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l的正整数;第二步:令;第三步:用除,得到余数;第四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i是n的因数;否则,i不是n的因数;第五步:使的值增加l,仍用表示,即令;第六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P19)1.解;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精确地d,令i=1第二步,取出的到小数点后第i位的不足近似值,记为a;取出的到小数点后第i位的过剩近似值,记为b,第三步,计算第四步,若m<d,则执行第五步;否则,将i的值增加1,返回第二步.第五步,输出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1.1算法与程序框图(P20)A 组解;题目:在国内寄平信(外埠),每封信的质量x(克)不超过60克时的邮费(单位:分)标准为,试写出计算邮费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质量数x。
第二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y=120,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y=240,否则,输出y=360,算法结束。
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注释:条件结构)2.解:算法如下:第一步,i=1,S=0.第二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i=i+1,返回第二步。
第四步,输出S.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注释:循环结构)3. 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人数x,设收取的卫生费为y元。
第二步,判断x>3是否成立,若不成立,y=5,输出y;否则,输出y.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注释:条件结构)BB 组1. 解:分析:我们设计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的通用算法:第一步,,得(即) (3)第二步,解(3),得 (4)第三步,将(4)代入(1),得,因此,只要输入相应的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就能计算出方程组的解,即可以输出x、y的值,用顺序结构即可。
课时跟踪检测(十)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下列抽样是系统抽样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从标有1~15号的15个球中,任选3个作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选起点i 0,以后i 0+5,i 0+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②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5 min 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③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调查,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人数为止;④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同)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座谈. 答案:①②④2.老师在班级50名学生中,依次抽取学号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学生进行作业检查,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为等距抽样,即为系统抽样.答案:系统抽样3.已知某单位有职工120人,其中男职工9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分层)抽取一个样本,若已知样本中有27名男职工,则样本容量为________.解析:分层抽样中抽样比一定相同,设样本容量为n ,由题意得,n 120=2790,解得n =36. 答案:364.在学生人数比例为2∶3∶5的A ,B ,C 三所学校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招募n 名志愿者,若在A 学校恰好选出了6名志愿者,那么n =________.解析:由22+3+5=6n,得n =30. 答案:305.某企业共有3 200名职工,其中中、青、老年职工的比例为5∶3∶2.(1)若从所有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0的样本,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更合理?中、青、老年职工应分别抽取多少人?(2)若从青年职工中抽取120人,试求所抽取的样本容量.解:(1)由于中、青、老年职工有明显的差异,采用分层抽样更合理.按照比例抽取中、青、老年职工的人数分别为:510×400=200,310×400=120,210×400=80, 因此应抽取的中、青、老年职工分别为200人、120人、80人.(2)由题设可知青年职工共有310×3 200=960人. 设抽取的样本容量为n ,则有n 3 200×960=120.∴n =400, 因此所抽取的样本容量为400.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从 2 016个编号中抽取20个入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抽样的分段间隔为________.解析:先从2 016个个体中剔除16个,则分段间隔为2 00020=100. 答案:1002.将参加数学竞赛的1 000名学生编号如下:0001,0002,0003,…,1000,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按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成50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编号为0001,0002,0003,…,0020,第一部分随机抽取一个为0015,则抽取的第40个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系统抽样的组距为20,则15+39×20=795,故第40个为0795.答案:07953.某校共有2 000名学生参加跑步和登山比赛,每人都参加且每人只参加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情况如下表:其中a ∶b ∶c =2∶5∶3,全校参加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4.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按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________人.解析:由题意,全校参加跑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总人数为34×2000×310=450,由分层抽样的特征,得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110×450=45(人). 答案:454.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25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20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男、女生抽取比例应该相同,因此应用分层抽样法.由题意,25500=20400, ∴本题采用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法.答案:分层抽样5.经问卷调查,某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其中执“一般”态度的比“不喜欢”的多12人.按分层抽样方法从全班选出部分学生座谈摄影,如果选出的是5位“喜欢”摄影的同学,1位“不喜欢”摄影的同学和3位执“一般”态度的同学.那么全班学生中“喜欢”摄影的比全班学生人数的一半还多________人.解析:本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的人数比例为5∶1∶3,可设三种态度的人数分别是5x ,x,3x ,则3x -x =12,∴x =6.即人数分别为30,6,18.∴30-30+6+182=3.故结果是3人. 答案:36.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3,…,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规定如果在第1组随机抽取的为m ,那么在第k 小组中抽取的个位数字与m +k 的个位数字相同,若m =6,则在第7组中抽取的是________.解析:m +k =6+7=13,由规定知抽取的个位数字为3,第7组中的十位数字为6.所以抽取为63.答案:637.一工厂生产了某种产品16 800件,它们来自甲、乙、丙三条生产线,为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已知甲、丙二条生产线抽取的个体数和为乙生产线抽取的个体数的两倍,则乙生产线生产了________件产品.解析:甲、乙、丙抽取的个体数为x ,y ,z ,由题意x +z =2y ,即乙占总体的13,故乙生产线生产了16 800×13=5 600. 答案:5 6008.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共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该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 ,C 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看不清楚,统计员记得A 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 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 产品的数量是______件.解析:设C 产品的数量为x ,则A 产品的数量为1 700-x ,C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a ,则A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10+a ,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可知1 700-x a +10=x a =1 300130,解得x =800. 答案:800 9.下面给出某村委会调查本村各户收入情况所作的抽样过程,阅读并回答问题. 本村人口:1 200人,户数:300,每户平均人口数4人;应抽户数:30户;抽样间隔:1 20030=40; 确定随机数字:取一X 人民币,编码的后两位数为12;确定第一样本户:编码为12的户为第一样本户;确定第二样本户:12+40=52,编号为52的户为第二样本户;……(1)该村委会采用了何种抽样方法?(2)说明抽样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修改.(3)抽样过程中何处应用了简单随机抽样?解:(1)系统抽样.(2)本题是对该村各户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而不是对该村个人收入情况抽样,故抽样间隔应为30030=10. 其他步骤相应改为:确定随机数字:任取一X 人民币,编号的最后一位为2;确定第一样本户:编号为002的户为第一样本户;确定第二样本户:2+10=12,编号为012号的户为第二样本户;……(3)在确定随机数字时,应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即任取一X 人民币,记下编号的最后一位.10.某公路某某有工程师6人,技术员12人,技工18人,要从这些人中抽取n 个人参加市里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参会人数增加1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求n .解:总体容量为6+12+18=36.当样本容量是n 时,由题意知,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6n ,分层抽样的比例是n 36, 抽取的工程师人数为n 36·6=n 6, 技术员人数为n 36·12=n 3, 技工人数为n 36·18=n 2, 所以n 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即n =6,12,18.当样本容量为(n +1)时,总体容量是35,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5n +1,因为35n +1必须是整数,所以n 只能取6.即样本容量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