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发展历程
- 格式:ppt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5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之一。
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和卢梭,强调了理性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对神权和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科学的研究。
科学革命的推动者,如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是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爆发催生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
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
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整理出了元素的有序排列。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揭示了物种发展的奥秘。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革命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两个重大革命性的理论,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经典物理学观念,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量子力学的建立由普朗克和波尔等科学家共同推动,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特性。
量子理论的出现为原子结构、光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为纳米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对论的提出则由爱因斯坦主导,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引力的认识。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
4.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条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与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匠、技师的发明制造;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资金-资本的积存与对殖民地的掠夺;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发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政治保障-资本主义进展相对稳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展;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进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与进展经济的要求)要紧成就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克隆普顿-骡机(1779年);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年)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电讯事业的进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以原子能(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64年美国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等)为代表,还包含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1973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等高新技术。
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与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与技师;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
推动生产力的进展;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进展迅速;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要点精析1、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与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1.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2.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量子论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式和思考方法.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5.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6.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理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兼有一定的非选择题,所考知识主要涉及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近代物理学与生物学的成就、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单独命题的几率较小且往往与必修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结合命题,内容主要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或影响。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一、物理学成就1.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1)背景:近代科学诞生后,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2)标志与组成: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成就,标志着牛顿错误!力学体系的创立,主要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课时3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1.生物学:进化论。
2.物理学:(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2)量子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考点一 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5)意义: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
(2)创立: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背景⎩⎨⎧①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
②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
(2)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3)发展⎩⎨⎧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③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①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②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考点二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1.背景(1)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
(2)物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使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展,思想更加开放。
(3)理论:细胞学说、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等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3.内容⎩⎨⎧(1)生物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