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考向解读】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
【命题热点突破一】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物理学与生物学领域的成就(1)牛顿经典力学①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②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③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④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2)生物进化论①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②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相对论和量子论①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
②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就(1)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①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②电气时代: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学技术(一)物理学1.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创立者:牛顿①标志: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③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④意义:a.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b.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c.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⑤局限性:只是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认为存在绝对静止和绝对时间。
2.相对论(1)提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1)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3)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1930s量子力学诞生。
(4)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二)生物学1.背景①欧洲封建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致使生物学研究发展缓慢。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考向解读】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
【命题热点突破一】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物理学与生物学领域的成就(1)牛顿经典力学①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②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③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④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2)生物进化论①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②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相对论和量子论①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
②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就(1)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①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②电气时代: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第14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两大主题: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三大线索: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六个方面: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文学;近现代世界美术;近代以来的影视音乐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30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科学革命——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近代以来科学革命(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建立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
2.意义(1)科学领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生产领域: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思想领域: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的特征(1)注重实验。
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力学体系的数学化。
主要运用他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这种数学化源于自然界内在的数学关系。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创立(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内容: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说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2021年高考历史必考点专题整合考点3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导航世界近代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得到进展的,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将天上和地上的物质运动第一次加以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标志现代生物学的建立。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进展,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现象,以电的发明为明显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科学进展并和技术相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运算机的应用等使人类进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进展,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庞大变化。
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得到不断进展。
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要紧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历史地位;明白相对论、量子论的要紧内容,认识其意义。
2.简述进化论的要紧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进展的作用。
4.以网络技术为例,明白得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阻碍。
5.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要紧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阻碍。
6.观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7.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明白得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8.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进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阻碍。
专题概说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 近现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进展历程、时期特点①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那么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1.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概括,而不是否定。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3.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量子论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5.欧美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文学艺术流派。
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是真实反映现实,揭露和批判现实;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重视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6.一战后至二战前的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二战后流行音乐的主流是摇滚乐。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第一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知道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意义 物理学:发现 自由落体 定律天文学:证明 日心说 的正确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为 经典力学 的创立奠定基础。
标志:1687年, 牛顿发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创立 特点:以 实验 为基础, 以 数学 为表达形式(17世纪) 影响: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影响伽利略奠基(16、17初) 经典力学贡局限: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
创立:20世纪初, 爱因斯坦 创立, 包括 狭义 相对论内涵:时空会随物体 运动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 出现 尺缩钟慢 效应。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 重大革命 ,发展了牛顿力学。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对 时空观, 揭示了时空的 相对 性。
诞生:1900年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量子论 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 ,运用量子假说解释光的本质;②玻尔提出 原子 的量子理论影响: 相对论 + 量子论 =现代物理学基础——改变认识 角度 和 方式二、破解生命起源之迷△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宣扬 上帝 创造一切,即神创说 指责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 异端 ”相对论原因发展 量子 力学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开 始由 宏观 世界深入到 微观 世界。
表现教会的禁锢影响:使生物学研究 进展缓慢 文艺复兴以后基督教神学 受到极大冲击背景 资产阶级 革命和 工业 革命使人们思想更加解放细胞学 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19世纪初 , 法国生物学家 拉马克 提出生物从 低级 向 高级 发展进化的观点提出“ 用进废退 ”和“ 获得性遗传 ”原则创立:1859年发表《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过程:由 低级 到 高级 、由 简单 到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原理: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自然 选择改变了大多数人对自然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 地位 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神创 说△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内容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影响①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 ③人们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标要求: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器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模块三第十一单元第31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本文是2023高考历史(通史)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的参考文档,主要围绕模块三第十一单元第31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展开。
本文基于Markdown文本格式,在不使用图片的情况下,将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历史这一科目。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以下是近代以来的一些重要的科技发展。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从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在科技上带来的重大变革是亘古未有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科技和文化的传播。
在这一过程中,轮机的应用和电力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科技成果。
2. 航空技术人类向天空挑战,从近代开始,飞机就成为了探索天空的队伍中的主要角色。
伟大的航空先驱莱特兄弟的“飞行器”的成功,标志着世界航空科技的开端。
随后,飞机的应用及其发展令人瞩目。
飞行器和宇宙航行都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里程碑。
3.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医学、军事和科学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使得科研成果的传播、管理和利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4. 生命科学从19世纪开始,生物学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推进着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和解析。
这一领域的进步,不仅为医生、科学家、生产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知识,而且也带领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地深入。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随着19世纪的到来,文学和艺术也开始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近代以来的一些重要的文学艺术发展。
1. 印象派印象派是一个以法国为中心的、以明亮、明快、快捷的笔触和感情色彩鲜明的表现手法为特征的艺术运动。
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多元文化、多元艺术、流行文化重建的视觉世界。
2.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最初起源于欧洲,包括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1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教师版)(备注:本专题考察情况比较少,各省市对这专题考查力度不大,而且难度低,所以各地市的考题也比较少涉及,笔者建议了解一些史实即可)【专题考点】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一)近现代文艺1.(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
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2. (201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七校联考)下列四幅作品,风格各异,反映的历史背景也不同,其中以世界现代史的某一重大事件为背景的名画是()《格尔尼卡》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自由引导人民》C 《日出·印象》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现代绘画发展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符合世界现代绘画的只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B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列宾作品;C项《自由引导人民》是近代法国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绘画流派作品;D项《日出·印象》是法国近代莫奈的印象派作品。
故选A。
3.(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
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A.《唐璜》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牧神午后·前奏曲》5.( 2013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知识网络][重难突破](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
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4.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5.三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6.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a.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1.(2019年江苏卷,17,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
C.贝尔
D.马可尼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
根据材料“根据这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指的是电话,C选项符合题意。
爱迪生的发明有电灯、留声机、电影等,A 选项排除。
莫尔斯发明的是电码,B选项排除。
马可尼发明了实用电报,D选项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34,4分,节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的发现激起了一系列发明的浪潮并最终引发了电气技术革命,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也投身其中。
1882年,他们在国际电气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发电机和新式电话。
在家里,爱因斯斯坦每天都能听到父亲工厂里“汽笛鸣叫”奏响的劳动序曲,电枢和线圈成了这个正在成长的孩
子手中的宠物。
同时,他通过疯狂阅读掌握了物理学和哲学的概貌,并在父辈工厂和中学、大学实验室获得了实际认识。
凡此,在他那个时代,有哪位物理学家曾在攀登顶峰之前将如此众多的必备前提集于一身?
——整理自(德)于尔根・奈佛《爱因斯坦传》(1)阅读材料一,概述传记作者所认为的爱因斯坦成才的“必备前提”。
【答案】(1)前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广泛阅读科学著作,打开研究视野;家庭影响;父辈工厂与学校实验室的实际体验。
【解析】(1)前提: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一”概述。
由材料一中的“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的发现激起了一系列发明的浪潮并最终引发了电气技术革命”可得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由“他通过疯狂阅读掌握了物理学和哲学的概貌”可得出广泛阅读科学著作,打开研究视野;由“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也投身其中”、“他们在国际电气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发电机和新式电话”等可以得出家庭影响;由“在父辈工厂和中学、大学实验室获得了实际认识”可得出父辈工厂与学校实验室的实际体验。
1.(2017年天津卷,10,4分)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2.(2017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②骡机③飞梭④水力织布机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顺序应是飞梭、手摇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故B项符合题意。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
近代早期
造出怀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
20世纪初
车时都可佩戴。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20世纪50年代
差1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
21世纪初
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解析】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得出相关主题,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
【答案】略
考点四: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5,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
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33,4分)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
《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
《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
《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 选项排除。
3.(2019年江苏卷,17,3分)“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项正确。
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选项错误。
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
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4分)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1.(2017年江苏卷,20,3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B
【解析】现代主义绘画的最大特点是反传统,画面的不协调是其重要特征,图片中的房子明显呈现扭曲状态,与现代主义美术中“画面扭曲变形”的特征相吻合,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
A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C是印象派美术作品;D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名师点睛】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映分崩离析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异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中的问题。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