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唱起来跳起来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唱起来跳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漏印版画的特点,学习喷雾、拍拓等漏印的技法。
2、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模仿舞蹈人物,采用撕剪镂空的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喷壶、海绵等工具进行创作实践,完成艺术创作。
3、感受舞蹈的动势美,向学生传达版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撕剪镂空,对舞蹈造型进行设计,选择喷壶、海绵等材料,创作漏印版画。
难点:对舞蹈人物动态的造型设计以及比例把握,在创作实践时对水分的把控,画面中色相的丰富和明度变化。
课前准备教师:画笔、剪刀、水粉颜料、喷壶(海绵)、卡纸、示范作品等。
学生:画笔、剪刀、水粉颜料、喷壶(海绵)、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美术课堂!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同走进神秘的魔法城堡!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魔法城堡里有一个梦想使者,他拥有一个水晶球,水晶球是有魔力的,可以实现任何梦想!如果谁想得到它,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通过层层关卡,冲关成功,才能成为今天水晶球的主人,谁是最勇敢最优秀的你?”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水晶球的主人?师:和你们的团队一起去闯关吧!LET'SGO!一起进入第一关,《全员来挑战》。
在这一关,需要闯关队员一起跟上节奏唱起来跳起来!哪位勇敢者来做领队?一起动起来吧!集体唱跳《幸福拍手歌》板书《唱起来跳起来》。
二、体验探究。
师: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二关《超级模仿秀》。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少数民族非常能歌善舞,一起来看这组图片!这是什么民族?出示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图片,他们的服装和舞蹈都独具风格!还有舞姿优雅的芭蕾舞!队员们你们喜欢什么风格的舞蹈?谁来模仿舞蹈造型?师:他们模仿的很棒!老师用人物动态图的方式表现!(画下来)示范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人物动态图,添画人物轮廓!学生尝试。
三、教师示范。
接下来进入第三关《魔法变变变》出示漏印版画作品。
唱起来跳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版画知识,体会喷绘画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作品欣赏,学生感受到喷绘画能使画面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进一步感受版画的美感,从而培养她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美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纸版画的艺术,掌握剪等方法以及喷等工具的使用,并利用它们完成设计与创作。
2、教学难点:对歌舞动态的表现和画面构成。
三、教学准备1、老师:课件、教具(示范画)、图片(舞蹈动态)。
2、学生:图画纸、卡纸、剪刀、喷漆、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环节(一)、导入环节孩子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是有56个民族的,其中呢有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在历史的下,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其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想请问孩子们哪些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呢?(二)、主要内容1、总结少数民族的舞蹈,各有特色,师:刚才孩子们说的民族都很正确,那我们今天采用喷绘的方式来表现她们的舞姿。
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2、通过刚才的观察请孩子们比较一下少数民族与我们的服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的特色是什么?色彩鲜艳;图案多样3、师:老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她们的服饰不是左右的地方都有图案的,孩子们观察一下图案都集中在哪些地方?生:袖口。
裙摆、裤腿、帽檐、衣领口师:孩子们都很聪明啊,那我们来一起看看她们的纹样,我们要如何在我们今天的剪影的舞姿中给他们加上漂亮的衣服呢?我们加什么纹样好看?怎么加纹样?师:老师想到一个中国传统有一些能工巧匠也观察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一些特点,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表现的?孩子们想到了什么民间工艺呢?生:剪纸师:孩子们很棒,能想到剪纸,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剪纸中的纹样能给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观看剪纸人物的花纹,让孩子们来找找我们今天任务可以借鉴的花纹,总结出云纹、锯齿纹、花朵纹、月牙纹、水纹、几何纹、鱼鳞纹、旋窝纹....问题出现了,当我们在我们的剪影中中间镂空的怎么剪呢?老师在黑板上师范,将之前准备好的舞姿剪影上的服饰做一个折叠,示范剪一个镂空的花纹。
《唱起来跳起来》教学目标1.了解漏印版画的特点,学习喷雾、拍拓等漏印的技法2.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模仿舞蹈人物,采用撕剪镂空的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喷壶、海绵等工具进行创作实践,完成艺术创作。
3.感受舞蹈的动作姿势美,向学生传达版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撕剪镂空,对舞蹈造型进行设计,选择喷壶、海绵等材料,创作漏印版画。
难点:对舞蹈人物动态的造型设计以及比例把握,在创作实践时对水分的把控,画面中色相的丰富和明度变化课前准备教师:画笔、简单、水粉颜料、喷壶(海绵)、卡纸、示范作品学生:画笔、简单、水粉颜料、喷壶(海绵)、卡纸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tf-boy的《大梦想家》,老师调动气氛,让全班的动听的音乐中他唱起来跳起来。
师:通过刚刚咱们一嗨皮,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采访一下你们了,在刚刚的音乐里你们都是什么感受呀?生:开心、兴奋、幸福师:是的,音乐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美!我刚发现了,同学在听到有节奏感的音乐时都情不自禁的跳了起来。
这样的你们我很喜欢!师:咱们今天就欢乐起来把,一起唱起来跳起来二、新授1.通过图片了解少数民族热爱唱歌与跳舞,在他们生活中,唱歌跳舞的表现就是一种心情,一种生活日常,如家里来客了、家里有高兴的事儿等等……师:在我国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唱歌跳舞,瞧,你能从图片中通过舞姿与动作知道他们的民族吗?生:藏族、彝族、新疆维吾尔族师:那他们的服饰都有着什么特点呢?生:颜色亮丽、夸张…….2.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了解的舞蹈种类,了解舞蹈动作的特点师:其实歌舞的表演形式有很多,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对吧?比如说我们身边什么节日?生:六一儿童节、家长开放日、圣诞节等等师:你能说一说在你都知道哪些舞蹈种类呢?他们舞姿具有什么特点呀?生:芭蕾舞,舞姿优雅;街舞,舞姿有力……师:那我们就一起快速欣赏图片并说出下面舞蹈的种类生:芭蕾舞、街舞、拉丁舞……师:这么多舞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舞蹈?为什么?生:学生自由回答3.观看视屏学习锅庄舞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展示,了解肢体变化。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四、教学准备:(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
五、教学过程:(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
(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人在舞蹈中会借助自己的四肢做出许多优美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愉悦感受。
地方看出他们很幸福、快乐?生欣赏后思考、总结出:四肢的动作、服装、头发等部分的变化。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1.师生一起操作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互动互学1.评价标准:1)形象是否清晰2)色彩是否协调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收获、教学延伸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
2.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运用比例关系,设计立体花瓶。
教学设计教案名称: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唱起来跳起来▏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与音乐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舞蹈作品,理解舞蹈与音乐、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现方法,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
3. 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手段,表现舞蹈场景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难点:如何将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有机结合,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舞蹈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舞蹈视频资料、音乐光盘、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学生自带彩笔、水粉、画纸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舞蹈的美。
二、舞蹈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三、绘画与手工制作(10分钟)1. 教师展示舞蹈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舞蹈创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和绘画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教学重点与难点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舞蹈动作的表现方法绘画与手工制作技巧2. 教学步骤欣赏与分析舞蹈创作与表演绘画与手工制作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舞蹈场景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舞蹈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能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有机结合。
2. 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得到提升,能较好地表现舞蹈场景和人物形象。
3. 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度较高。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唱起来跳起来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唐卡的历史、制作方法以及意义。
2.学生了解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文化传统。
3.学生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体验唐卡的美丽和神圣。
二、教学重难点1.唐卡的历史、制作方法和意义。
2.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和文化传统。
3.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体验唐卡的美丽和神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唐卡图片、相关资料以及唐卡制作工具材料。
2.教师准备CD唱片、音箱等。
3.学生准备红领巾、舞蹈服装等。
四、教学步骤1. 温故知新请学生回顾与唐卡相关的知识,例如唐卡的起源、制作方法、象征意义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呈现。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唐卡的历史、制作方法和象征意义。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唐卡制作的过程,讲解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3. 藏传佛教知识教师简单介绍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文化传统,例如吉祥物的象征意义、诵经的方式等。
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
4. 唱歌活动教师让学生学唱《唐卡之歌》,通过唱歌来深入体验唐卡的美丽和神圣。
在唱歌活动中,教师可以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意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卡的文化价值。
5. 跳舞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跳唐卡的舞蹈,来进一步感受唐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气息。
在跳舞活动中,教师可以讲解舞蹈的起源、动作的意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唐卡的文化内涵。
6. 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唐卡,让学生亲手制作唐卡,体验唐卡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在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颜色、绘制线条、填充颜色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唐卡制作的技巧。
7. 展示活动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唐卡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和品鉴。
在展示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制作唐卡的过程和思路,并通过展示和讨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唐卡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唐卡的历史、制作方法和象征意义,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和文化传统,并通过唱歌、跳舞、制作等形式来深入感受唐卡的美丽和神圣。
第12课《唱起来跳起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唱起来跳起来》一课选自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版画系列课程之一。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是本套教材版画系列课程中继拓印、对印、油印、粉印、刻印等内容之后的又一版画形式——漏印。
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用具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感受漏印版画丰富的画面效果。
由于其方式简单、效果独特,在学习过程中易于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段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增强,能够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并追求表现得更加真实;在思考问题时,抽象思维有了较快的发展,手的精巧性也在逐步提高,喜欢尝试各种工具、材料,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尽管五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这一时期的学生却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人物造型时容易反复修改,缺乏自信心。
在教学时要充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抓住人物动态线,大胆描画。
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实践,完成艺术创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漏印纸版画的特点,学习拍拓、喷雾等漏印技法。
能在活动中体会人的动态变化,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模仿、分析、体验的过程中,利用镂刻、撕剪等方法表现舞蹈人物,尝试使用海绵、喷壶等各种工具进行实践活动,完成一幅欢快的舞蹈场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版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版画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撕、剪、刻等方法进行舞蹈形象设计制作,选择拍拓、喷雾方法,体验漏印纸版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完成一幅欢快的舞蹈场面。
2:教学难点:舞蹈人物动态的表现以及对印制时的颜料水分的控制。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课件、范画、水粉、画布学具:水粉、画布、纸板、彩色卡纸、剪刀胶棒、海绵、喷壶五: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定一个规则,我们以“六个谁最会”活动比赛的形式来上这节课,说到谁最会活动比赛,老师认为一个活动比赛如果没有奖励和惩罚就不好玩了,你们认同吗?所以老师把你们分为三个小组,在每个活动比赛中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作为活动比赛的积分筹码(计分选用火柴人,回答问题加一个火柴人),第一名将得到“最强王者小组”的称号,让积分最低的小组给我们跳支舞或唱首歌。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人在舞蹈中会借助自己的四肢做出许多优美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愉悦感受。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很幸福、快乐?生欣赏后思考、总结出:四肢的动作、服装、头发等部分的变化。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1.师生一起操作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互动互学1.评价标准:1)形象是否清晰2)色彩是否协调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收获、教学延伸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
2.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运用比例关系,设计立体花瓶。
二、教学重点:舞蹈人物图案的设计与剪贴。
三、教学难点:喷雾手法的熟练掌握。
四、教学准备:彩纸、剪子、喷雾器等。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携带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1.我国民间美术的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唱歌跳舞等图案形式与其相关事物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以前我们学习制作过小花饰等手工艺术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喷雾手法来制作各种舞蹈人物图案,来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课题:《唱起来跳起来》2.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各种舞蹈人物图案,谈谈自己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舞蹈人物动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唱起来跳起来人美版()
课题第16课唱起来跳起来
备课教师郭玉芳备课时间2019.11 总课时 2 教
学
目标知识目标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情感目标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能力目标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学习重点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学习难点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组织美丽画面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学法探究、实践教学准备学生自备
评价集体学习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进来。
对于个别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积极给与鼓励,给予评价,掌声,鲜花等使学生感受温暖,学会自尊自爱。
也采用了优秀作业展示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个性
板书设计
16、唱起来、跳起来
1、材料:剪纸、卡纸。
2、喷壶。
3、优秀作品展示区
教
学反思对于个别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积极给与鼓励,给予评价,掌声,鲜花等使学生感受温暖,学会自尊自爱。
也采用了优秀作业展示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个性
授课时间领导查阅。
第十六课《唱起来跳起来》
五年级美术(栾雪儿)
教学目标:
1、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了解版画知识,体会喷雾画的美感。
通过作品欣赏,学生感受到喷雾画能使画面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
3、在学习过程和探索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版画的美感,从而培养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美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版画艺术,掌握撕、剪等方法以及喷壶,丝网等工具的使用,并利用它们完成设计与创作。
教学难点:
对歌舞人物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的构图。
学习材料:
图画纸、水粉、喷壶、彩卡纸、铅笔、橡皮、
双面胶带、小笑脸、画板、透明胶带、卫生纸。
注意:
1、整堂课要时刻纠正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2、按小组顺序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评价。
3、小组学习时可放音乐-----水晶音乐
4、下课小组排队走。
5、老师走下课堂。
教案标题:《唱起来跳起来》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理解音乐可以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能够自由创作简单的舞蹈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介绍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让学生明白音乐可以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
2. 音乐欣赏: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3. 舞蹈动作学习:教授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跃、旋转、弯腰等,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
4. 舞蹈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舞蹈动作和音乐作品,自由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2.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介绍:讲解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让学生明白音乐可以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
3. 音乐欣赏: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4. 舞蹈动作学习:教授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跃、旋转、弯腰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
5. 舞蹈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舞蹈动作和音乐作品,自由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可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其他学生给予鼓励和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表达和创意,以及音乐与舞蹈的协调性。
教学资源:1. 舞蹈视频: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音乐作品:用于音乐欣赏和舞蹈创作。
3. 舞蹈动作教材:用于教授舞蹈动作和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舞蹈展示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唱起来跳起来: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讲义是针对2022-2023学年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唱起来跳起来课程设计。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同时也将接触到音乐和舞蹈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达成如下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音乐和舞蹈表达技巧。
2.能够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3.了解音乐和舞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个人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了解音乐和舞蹈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了解音乐和舞蹈在艺术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基本技巧,需要能够理解:•音乐和舞蹈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如何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基本技巧。
2. 舞蹈创作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以小组形式创作一支简单的舞蹈,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小组讨论,确定舞蹈主题和舞蹈形式;2.根据主题和形式确定音乐和舞蹈动作;3.练习和完善舞蹈,着重表达创意和情感;4.演示舞蹈。
3. 唱歌表演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以小组形式表演一首简单的歌曲,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练习和完善歌曲的演唱;3.小组合唱,着重表达歌曲的感情和内涵;4.演示歌曲表演。
4. 创意表演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分小组表演一段自己编排的舞蹈和歌曲,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小组确定表演主题和形式;2.创意编排,确定舞蹈动作和歌曲;3.练习和完善表演,着重表现舞蹈和歌曲的创意和情感;4.演示创意表演。
四、教学辅助1. 音乐和舞蹈教学视频教师可以使用音乐和舞蹈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和舞蹈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能够更好地在实际表演中运用。
2. 舞蹈音乐素材教师可以准备舞蹈音乐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和舞蹈的美。
3. 录音设备和音响教师可以使用录音设备和音响等辅助设备来帮助学生完成课程中的表演。
五、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本课程是基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相互合作、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
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舞蹈人物图案的设计与剪贴。
教学难点
喷雾手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彩纸、剪子、喷雾器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携带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我国民间美术的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
借用一些唱歌跳舞等图案形式与其相关事物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以前我们学习制作过小花饰等手工艺术品,今天我们学习用喷雾手法来制作各种舞蹈人物
图案,来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各种舞蹈人物图案,谈谈自己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舞蹈人物动
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课题:唱起来跳起来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剪纸时的几种基本花纹:
板书设计:
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
2.舞蹈人物剪纸的过程:(板书)
(1)先将纸剪成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
再对折。
(3)再进行对角折。
(4)在折好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舞蹈人物花纹。
(5)用剪子沿着花纹剪下。
(6)展开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舞蹈人物。
四、布置作业要求:今天先用剪纸的形式剪出舞蹈人物。
五、学生制作,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展示,学生欣赏,教师总结。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上节课的舞蹈人物图案作业,请大家欣赏评述。
2.看书第34页和第35页,欣赏书上的舞蹈人物图案作业,思考是用什么方法设
计制作的?
3.启发思考:
--怎样用喷雾方法设计制作舞蹈人物图案?
--鼓励学生谈谈对画面的设想,教师小结..
4.演示喷雾方法,重点指导学生喷雾均匀的方法
5.布置作业要求:本节课继续设计制作喷雾舞蹈人物图案作业,每人设计两组。
三、学生制作,巡视指导。
指导要点:1.纸张的折叠方法。
2.舞蹈人物花纹的设计。
3.喷雾技巧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展示讲评学生的喷雾舞蹈人物图案作业,互相欣赏评论。
鼓励学生将喷雾图案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五、布置下节课的用具。
六、教学板书
1.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
2.舞蹈人物剪纸的过程:(板书)
(1)先将纸剪成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
再对折。
(3)再进行对角折。
(4)在折好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舞蹈人物花纹。
(5)用剪子沿着花纹剪下。
(6)展开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舞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