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② 肃:肃杀,凄寒。
③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④凄异:凄惨悲凉
⑤响:回声。回响。
⑥哀转:声音悲凉宛转
(在秋天)每逢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寒肃杀,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 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 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理解课文】
秋天又是另一番情调。每当初晴之日,或者下霜的 早晨,树林和山润都呈现一派肃杀景象;高山上猿猴凄 凉的长声,从空旷的山谷中传来,接连不断,哀伤悠长, 久久不绝。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 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理解课文】
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 》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文章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 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 著称。
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 善长,范阳涿(zhuō)县人,北魏 著名的地理学家。他酷爱自然, 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著有 《水经注》。
《水经注》
• 《水经注》是一详尽记载河流水道的地理著作,《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撰。本书资料详备,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 录。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绝 /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