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32)
- 格式:pdf
- 大小:157.19 KB
- 文档页数:2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71)
葛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3(20)1
【摘要】9中毒 9.1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有机磷杀虫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使用最多的杀虫剂。
它的种类较多,包括高毒类(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等)、中等毒类(乐果、敌敌畏等)、低毒类(双硫磷、辛硫磷等)。
有机磷杀虫药经过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黏膜吸收,吸收后迅速分布全身,通过抑制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从而引起体内生理效应部位ACh大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持续过度兴奋,表现为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和体征。
毒蕈碱样症状又称M样症状,表现为
瞳孔缩小,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大汗、流泪、流涎,咳嗽、气促,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葛建国
【作者单位】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3) [J], 葛建国
2.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4) [J], 葛建国
3.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5) [J], 葛建国
4.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6) [J], 葛建国
5.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7) [J], 葛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92012年4月第19卷第4期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62)葛建国(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461200)·药物与临床·7.1.1 2型糖尿病[处方24]甘精胰岛素 10U 睡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缓释胶囊 0.5g 每天1次 晚餐时口服适应证:两种及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较大剂量治疗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
分析: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或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的禁忌证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尽快纠正高血糖状态,迅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甚至逆转残存β细胞功能。
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 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对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可选用基础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相比,作用时间长,血糖达标率提高,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此外,地特胰岛素能减少体重增加。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 技术生产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平稳、长效的降血糖作用,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起始剂量按体重计算,0.2U /kg 。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1~4U 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 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76)葛建国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药物与临床·9 急性中毒9.11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此类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当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急性中毒反应。
由于这类药物有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高热及肠蠕动减慢;对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滞作用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奎尼丁样膜稳定及心肌抑制作用促使中毒患者有心律失常、心电图PR及QT间期延长,ST段和T波变化。
一次急性过量也可有锥体外系症状。
大剂量中毒后有昏迷、呼吸抑制。
急救措施为尽早用温清水洗胃,然后将药用炭浆(药用炭50g溶于水)吞服或从胃管内注入,以后24h 内每4~6h重复1次。
洗胃后用硫酸钠10~15g导泻。
对重症患者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危重患者可行血液净化治疗。
[处方1]纳洛酮注射液0.8mg 静脉注射每1h 1次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醒脑静注射液40ml 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静脉滴注适应证: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昏迷。
分析: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尤其是昏迷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β内啡肽释放增加,从而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纳洛酮为吗啡受体特异性拮抗药,静脉给药能有效拮抗β内啡肽,迅速解除呼吸抑制,发挥催醒作用。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治疗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处方2]纳洛酮注射液0.8mg 静脉注射每1h 1次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多巴胺注射液40mg 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适应证: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休克。
分析: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α受体有阻断作用,可舒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下降,出现休克。
在输液扩容的基础上使用升压药,只能用α受体兴奋剂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不能用具有α、β受体兴奋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否则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55)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55)葛建国 (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461200)・药物与临床・6.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处方 8]0. 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长春新碱 1. 5m g 静脉滴注0. 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环磷酰胺400m g 静脉滴注适应证:重度 G r a v e s 病眼病活动期激素冲击疗法无效或有禁忌证。
分析:长春新碱 1.5~2m g,环磷酰胺 400~600mg,每周 1次, 可重复 3~4次。
长春新碱应在环磷酰胺之前使用, 以避免作用下降。
用药前及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未婚育患者慎用。
[处方 9]0. 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锝[99T c ]亚甲基二膦酸盐22m g每 2周 1次静脉滴注雷公藤总苷10m g 每天 3次口服地塞米松0. 75m g 每天 3次口服适应证:G r a v e s 病眼病患者。
分析: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主要由低价态的微量元素锝[99Tc]和亚甲基二膦酸两种有效成分组成。
前者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及免疫复合物, 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后者能抑制前列腺素及组胺等炎症因子的释放, 从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
本品有减少细胞再生、抑制葡萄糖氨基葡聚糖合成、防止眶内胶原聚集的作用, 故可防止结缔组织增加和眼肌肥厚,减少眼眶内容物,使 G r a v e s 病伴浸润性突眼症状和体征消失。
在适量、短期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 使患者血清中 FT 3 、 FT4、 T S H 水平达到正常, 症状、体征缓解后, 再用本品治疗突眼较为合适。
有少数患者感觉输液部位血管疼痛, 经降低滴速后不适症状多可消失。
雷公藤总苷通过抑制辅助性 T 细胞功能, 影响 B 淋巴细胞活性和抗体分泌, 能够抑制炎症, 消除水肿, 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也能起到抑制作用, 可作为治疗 Graves 病的常规用药。
2010年1月第17卷第1期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35)葛建国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 461200)・药物与临床・3.19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又为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可分为急性HE和慢性HE,前者由急性肝病所致,后者由慢性肝病或门体分流所致。
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轻微肝性脑病指无明显临床表现,用精细的智力试验或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异常者。
临床分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有扑翼样震颤及明显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
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无扑翼样震颤。
浅昏迷时生理反射可有,肌张力增高;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轻微肝性脑病:无上述症状和体征,可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但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可发现反应迟钝,精细操作能力下降。
大多数HE的发病通常可找到诱因,治疗第一步要去除诱因。
部分患者仅通过去除诱因而无需采取进一步措施,便可获得病情改善或HE逆转。
如及时控制消化道出血和清除肠道积血;预防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积极控制感染;慎用或禁用镇静药,如患者出现烦躁时,应以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代替镇静药。
注意防治便秘等。
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肠道补充蛋白质。
Ⅰ~Ⅱ期患者开始数日应限制蛋白质,控制在20g/d之内。
随着症状的改善,每2~3天可增加l0~20g蛋白,但以不发生HE为度。
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摄入的耐受性,直到60~80g/d,以维持患者基本的正氮平衡。
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因植物蛋白产氨少;能增加非吸收性纤维含量从而增加粪便细菌对氮的结合和清除;植物蛋白被肠菌酵解产酸有利于氨的排除。
海峡药学2020年 第32卷第—期药房干预,首先,由药师实施处方审核,针对药物使用剂量、药物使用类型、药物情况等综合评估,并判断缓和遵医嘱情况、用药合适情况等。
处理处方,包括要调拨情况、退药情况等,当该用药过程中出现用药不合格现象,处方应当退回,并开具新的医嘱。
在处方点评过程中,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超说明书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J1。
②所有患者均实施药学干预:医师开具药方,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等,合理选择用药,严格控制患者的给药时间。
由药师对患者一般资料、开具处方详细查阅,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使用册子记录结构,交给医师,有助于医师掌握患者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及时寻找不合理使用原因,提高药学干预医师。
同时,详细统计呼吸内科中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不合理使用药物等。
医师在开具处方以后,由药师严格审核处方内容,确保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规范性,不合理地方需及时标注出来,并与医师 沟通。
加强医师、药师等培训学习,内容包括规范化管理制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机制、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等,由医师与药师共同配合,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识31。
系统化处方评估采用强化处方点评策略,所使用点评措施更为严格,促使处方点评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有效降低不合 格率,预防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师干预首先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临床用药 情况,将自身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医师用药合理性不断加强,加强医师的培训、考核管理,检查与反馈药物使用情 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用药关卡合理把控,及时发现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在满足用药合理需求基础上,促使药效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效提高,提高药物使用合理率,对不合理药房及时纠正,提高用药安全性321。
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无法正常进食、代谢过高以及危重的患者提供每日必须的能量供给,保证综上所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需进一步加 强,并严格落实,确保合理用药,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 1 )一、呼吸系统疾病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70%~80%由病毒引起,20%~30%为细菌所致。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常伴鼻塞、流涕、打喷嚏。
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咽部轻度充血。
血象见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为畏寒、发热、明显咽痛。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
血象见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
[处方1]阿司匹林 0.3g 每天3次口服利巴韦林 0.2g 每天3次口服适应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全身酸痛症状为主。
分析: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解热镇痛抗炎药,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有关。
本药禁用于活动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及有阿司匹林过敏史者。
利巴韦林(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RNA 和D N A 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阻止病毒的复制。
不宜大剂量应用,以防引起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孕妇禁用。
使用阿司匹林是作为对症治疗;早期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可缩短疗程。
[处方2]对乙酰氨基酚 0.3g 每天3次口服双嘧达莫 25mg 每天3 次口服银黄口服液 10ml 每天3次口服适应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咽痛症状为主。
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本药对胃肠刺激小,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宜选用本药。
双嘧达莫又名潘生丁,为抗心绞痛药,近年发现双嘧达莫还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R N A 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
银黄口服液由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组成,其有效成分绿原酸、黄芩苷均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作为对症治疗;早期使用双嘧达莫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可缩短疗程;联用银黄口服液,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作用,增强双嘧达莫的抗病毒作用。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60)葛建国 (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461200)・药物与临床・7.1.1 2型糖尿病[处方5] 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每天1次 早餐前口服适应证: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
分析:格列吡嗪控释片利用先进的控释技术,使格列吡嗪能保持24小时持续匀速地向胃肠道释放而改变传统的药代动力学,达到每天仅需1次服药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全天血糖,安全性较好,从而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与格列吡嗪片比较,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格列吡嗪控释片起始剂量为5mg/d,早餐前服用,若血糖控制不满意,可逐渐增加剂量,每1~2周增加5mg/d,最大至15mg/d。
应整片吞服,不应嚼碎或掰开服用。
[处方6] 格列齐特缓释片 30mg 每天1次 早餐前口服适应证: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
分析:格列齐特除降糖外,还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黏度、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格列齐特缓释片在口服1次后能够有效控制24小时的血糖水平,尤其是白天血药浓度高,可很好地控制血糖,而夜间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因此可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
首次剂量为30mg/d。
如血糖水平满意,可采用此剂量用作维持治疗;如血糖水平不佳,剂量可逐次增至每日60mg、90mg或120mg,每次增量间隔至少1个月。
格列齐特缓释片每片30mg的降糖效果相当于格列齐特普通制剂80mg。
[处方7] 格列美脲 2mg 每天1次 早饭前口服适应证: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
分析:格列美脲具有双重降糖机制,可生理性促进胰岛素分泌,又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每天1次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而且低血糖风险少,心血管安全性高,对体重影响甚微。
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1次,早餐时或第1次主餐时给药。
如有必要,可增加每日剂量,定期监测血糖,每1~2周剂量上调不超过2mg。
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1次。
[处方8] 消渴丸 10粒 每天3次 饭前口服适应证: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