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TK进行无验潮模式水深测量方法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89.62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GPS RTK与GPS PPK在无验潮水深测量中的联合应用发表时间:2016-11-17T16:13:25.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2期作者:李征华1 李建委2[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GPS RTK与GPS PPK在无验潮水深测量中的测量原理,简述了两种方法分别在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情况,讨论了将两技术联合应用于远海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的可行性,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精度分析。
1.中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 215124;2.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GPS RTK与GPS PPK在无验潮水深测量中的测量原理,简述了两种方法分别在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情况,讨论了将两技术联合应用于远海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的可行性,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精度分析。
结果表明两种技术可以实现互补,提高测量效率,弥补了传统验潮方法对于长距离潮位控制上的缺陷。
关键词:RTK;PPK动态后处理;无验潮水深测量;精度1 引言水深测量时,潮位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远海航道测量中多采用在岸边设立验潮站进行人工验潮,根据观测比较拟合潮位模型推算得出远海的潮位及其变化,或者在测区附近临时抛投压力式验潮仪,再进行内插计算。
这种传统的验潮办法不但繁琐复杂,而且在一些潮位变化不规律的水域无法准确的反应出实时的潮位变化,远海测区抛投验潮仪也常常遇到很多困难,而且因其容易丢失或移位而造成数据的资料的不准确性。
本文根据以上问题,就近年来GPS RTK与GPS PPK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潮位测量方法。
2 GPS RTK潮位测量2.1 GPS RTK工作原理GPS RTK(Real Time Kinenatic)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测量差分为根据的实现快速高精度定位技术。
通过架设基准站,并用电台实时传输数据给流动站,能够实时迅捷的解算出待测点的三维坐标,精度达到厘米级,有效距离可达15KM。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准站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讯息,并通过电台将其接收的基准站WGS-84坐标、观测值、卫星的跟踪状态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于基准站同时接收至少4颗以上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基准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通过解算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获得流动站点的三维坐标。
CORS RTK在甬江航道无验潮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摘要:RTK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无验潮水深测量成为可能,但因差分改正信号尚受到作业区域长度的限制;随着近年来城市CORS站的建立,覆盖范围较广,网络RTK能更便利地实现无验潮带状内河航道水下地形测量。
关键词:CORS RTK;无验潮;水深测量0 引言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GPS RTK技术的应用,RTK结合数字测深仪在电脑测深软件帮助下实现自动化测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精度;RTK技术的不断成熟,并被用于无验潮水深测量,减少了水位观测的工作量,但传统RTK尚受到工作距离的限制,对于宁波市弯曲狭长的甬江航道测量工作存在美中不足,近年来宁波市建立的NBCORS系统,为宁波GPS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其宁波市全覆盖、24小时连续观测,能更好更稳定地给用户提供差分信号,NBCORS系统支持下的网络RTK能便利地实现甬江航道的无验潮水深测量。
1 CORS RTK的组成CORS RTK 的组成包括:参考站系统,数据服务中心,数据通信系统,用户应用系统等。
参考站系统:是固定的GPS接收系统,可以布设一个或多个固定基准站。
站与站之间距离可控制在60公里以内,使用数字移动通信数据链,通过无线网络(GPRS/CDMA)方式访问数据服务中心。
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包括一台上网的服务器型电脑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负责接收、管理、分析、运算参考站和用户终端发来的数据,并发送差分信息供用户终端接收。
数据通信系统:参考站、用户终端与数据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通过无线网络(GPRS/CDMA)方式。
参考站通过无线网络(GPRS/CDMA)将数据首先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GPRS/CDMA)发送到用户应用终端。
用户应用系统:主要是包括一台或者多台带有数字移动通信数据链功能的GPS接收机,通过无线网络(GPRS/CDMA)方式将自身的实时信息发送给数据服务中心,并接收数据服务中心发送来的差分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本文将对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并结合案例进行探讨;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签: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内河水深测量0引言近年来,随着GP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已被逐渐的应用起来。
传统内河水深测量一般采取交会定位,受到时空等诸多限制,而GPS技术不受时空等限制实现全天数据采集。
在内河水深测量中适宜的工况下应用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提升了测量精度,有效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
1内河水深测量的相关概述1.1 GPS-RTK的工作原理GPS通过精准的定位,把实时性的载波进行相位差分并获得实时动态。
基准站需要观测记录GPS数据,并将坐标数据传输至流动站;流动站同步跟踪观测GPS数据,并把收到的基准站数据输入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采集和接收的数据进行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处理,最后计算出精准的定位信息。
差分处理法是RTK 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1.2 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无验潮测深技术包括GPS RTK定位系统和测深系统,定位系统负责采集天线相位中心的当前平面坐标,并根据天线相位中心的高程推算换能器底部的高程;数字化测深仪负责测量换能器底部至河床的水深,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可算出河床底部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
便携式计算机用于设置测深、定位设备进行同步观测记录,内业通过改正形成水下地形图。
2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的优势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度。
无验潮测深技术也不用再进行验潮站的水位记录,对潮位起伏大的水域其测量精度和准度更高。
3某内河水深测量分析3.1测区情况某地区为保护居民和行船的安全拟建一座防波提。
浅谈“CORS无验潮”与“验潮”方法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比对实验摘要:应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的高精度定位及测高技术,在宁波附近海域进行大范围的CORS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实验,通过与传统验潮作业模式下处理得到的潮位数据及水下地形成果进行对比验证。
关键字:CORS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对比试验Abstract: Applying multiple base stations network RTK technology establishs the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and the height-finding technique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positioning satellite service system (CORS). With the technology, we conduct the topographic experiment under CORS unchecked tide in the waters near Ningbo at large scale, whose results was being contrast test with the data and underwater terrain results processed under traditional tidal operation mode.Keyword: CORS unchecked tide; underwater topography measurement; contrast test中图分类号: O35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引言随着NBCORS与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联测,NBCORS的高程测量事后转换精度已经满足图根控制高程测量的要求。
利用NBCORS对宁波沿海地区高等级控制点进行了测量精度检查,平面精度优于±2cm,高程精度优于±5cm。
无验潮水深测量原理
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原理是利用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测得的GPS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确定定位点的平面位置,同时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水底点水深值,换算出同一平面位置上定位点的水下高程或水深值。
具体来说,无验潮水深测量首先通过RTK技术实时得到厘米级的GPS天线的三维坐标,但高程数据为WGS-84大地高。
而在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通常采用吴淞高程系统。
如果能够将WGS-84大地高程转换成吴淞高程系统正常高,则可直接确定泥面的标高而无需验潮数据。
泥面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程为H泥=H大地高-L-H吃水-H水深。
其中,H大地高可通过RTK接收机测得;L为GPS天线到水面的高,可在外业观测前测得;H吃水为换能器动吃水;H水深可通过测深仪测得。
通过以上公式和测量数据,可以实时获得水下地形点的理论基准面下的深度H。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的测量人员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RTK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随着RTK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上测量可以采用GPS无验潮方式进行工作(RTK方式)成为可能。
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
标签:RTK GPS 水深测量0 引言RTK技术在陆域测绘的应用中已经较为成熟了,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也已经兴起。
以往的水深测量多采用交会定位,故测量工作受气象的影响较大,精度难以控制,测量工作难度大,外业测量人员也很艰苦,且内业成图时间长。
使用RTK技术后,这些困扰水上测量工作的问题就简单了。
随着RTK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上测量可以采用GPS无验潮方式进行工作(RTK方式)成为可能。
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针对南方GPS(S80)与南方测深仪结合水深测量过程简单说明。
1 无验潮水深测量的理论基础如(公式1)所示,I为测深仪探头吃水线到GPS天线的高度,Z0为设定吃水,Z 为测得的水深度。
Zm为实际水深,H为RTK测得的高程。
则:水深水位=H-hS=水位-Z0-Z =(H-I)-Z (公式1)当水面由于潮水或者波浪升高时,H增大,相应地Z也增加相同的值,根据(公式1)式,Zm将不变。
因此从理论上讲,RTK无验潮测深将消除波浪和潮位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水上测量方法。
2 水深测量的基本作业步骤水深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数据通信链和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
测量作业分三布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测量作业和数据的后处理形成成果输出。
2.1 测前的准备2.1.1 根据所测水域情况,见意将GPS基准站架设在任意有利的未知点上,这种架站方式灵活,且受控制点位置影响较小。
2.1.2 将GPS移动站分别架设在已知点A,B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差分电文数据格式、接收间隔,有了固定解后求得四参数,然后校正求得三参数,设站成功,2.1.3 将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和便携机等连接好后,打开电源。
GPS 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
姜信东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17(029)011
【摘要】介绍了GPS RTK+超声波回声探测仪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流程.该方法不用专门测定潮位,直接利用GPS RTK+超声波回声探测仪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改正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万科(惠东平海双月湾项目)双月湾内、外海的水下地形测量及内海淤泥厚度的测量工程为例,GPS RTK无验潮+超声波回声探测仪水下地形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运用GPS RTK无验潮+超声波回声探测仪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绘,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大幅度提高.
【总页数】3页(P145-147)
【作者】姜信东
【作者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
【相关文献】
1.GPS-RTK无验潮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J], 陈奇;周淑波
2.GP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在牟山湖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J], 郑建;方碧云
3.GP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在牟山湖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J], 郑建;方碧云
4.GPS RTK无验潮法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J], 汤道运;刘胜华
5.GPS RTK无验潮法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J], 汤道运;刘胜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ORS的无验潮模式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现有仪器设备构建基于网络RTK 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介绍了GP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原理方法,采用江苏Cors进行校正,分析中海达HD-MAX测探仪无验潮模式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阐述了水深测量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CORS;无验潮;水深测量通过测深技术对河道定期勘察,枯水期前测量能客观的反映自然状况,为提高船舶通航能力等提供水深资料,便于有针对性的对河道水库进行管理整治。
随着科技的发展,GPS-RTK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深测量中,无验潮模式水下地形测量优点明显,在沿海大面积水深测量中,常规验潮方式需要按距离分块布设潮位观测点,观测点配备工作人员进行潮位观测,不易求出准确的潮位数据,无验潮模式改进了水下地形测量的工序,在GPS-RTK信号覆盖良好地区,可满足测量规范水深精度要求。
GPS-RTK采用大地高,需要对转化后的高程精度评价。
一、无验潮模式水深测量技术研究水深测量发展与相关领域发展联系密切,水深测量在读图的测绘环境中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发展体系。
定位技术是水深测量技术的重要部分,根据离岸距离,水上定位方法分为光学定位,无线定位等,光学定位以交会法为主,早期的后方交会法多采用六分仪,但点位精度较低,前方交会法使用普遍,广泛应用于近岸港口水下地形测量中。
卫星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多功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深测量定位工作。
80年代开始,GPS卫星定位技术逐渐普及,随着美国GPS广泛应用,欧洲Galileo系统逐步建立,美国WAAS等广域差分增强系统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用卫星达到80颗,多频率多星组合导航定位克服使用单GPS系统图的局限,在观测环境较差的区域得到稳定的定位结果[1]。
目前CORS系统建设逐渐规范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系统稳定性有待检验,大多采用国外系统,只能提供WGS-84高程,与我国国家高程基准存在高程偏差。
第09卷 第6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6 2009年 6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ne 2009收稿日期:2009-04-07作者简介:李小强,台州市经纬测绘有限公司。
中海达V8 RTK与HD-27T无验潮法 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李小强(台州市经纬测绘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摘 要:介绍中海达V8 RTK 与HD-27T 无验潮法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阐述了V8 RTK 参考站架设在未知点上HD-27T 测量软件的设置,以及水深测量作业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V8 RTK;HD-27T;无验潮;水深测量中图分类号:P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6-0261-02一、引言GPS RTK 最早应用于水深测量时,方法仍同DGPS 一样,用来获得平面定位数据,只是定位精度提高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GPS 只是作为确定平面位置的方法。
近几年随着RTK 的普及和水下导航测量软件的成熟,一种新型的水上测量方式得到推广,并渐渐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其中中海达V8 RTK 配套中海达测绘权威的海洋测量及测深仪一体机HD-27T,轻松实现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彻底改变传统的水上测量作业模式,获得了众多测量用户的好评。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中海达V8 RTK 与HD-27T 无验潮水深测量方法应用,以供参考。
二、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原理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RTK 测得的GPS 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X,Y,H),其中X、Y 确定定位点的平面位置,RTK 高程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水深换算出同一平面位置上的水下泥面的高程或水深值,从而获得水下地形数据,见图1。
用户可以测得的数据: h:GPS 天线到水面的高度H:GPS 接收机测得的高程(水准高) S:测深仪测得的水面到水底的深度 用户需要得到的最终数据: B:水底到水准面的距离 即通常说的水深值 C:水准面到水底的距离 即通常说的水底高程由图1得出:C=(H–h)–S;B=S–(H–h) 当水面由于潮水或者波浪升高时,h 增大,相应地H 也增加相同的值,根据(1)式,C 将不变。
基于网络 RTK的无验潮水库水下地形测量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网络RTK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流程,最后通过主检测线比对结果确定了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作业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RTK、水下地形、无验潮、连续运行参考站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
水库发挥着防洪、蓄水、灌溉、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等多种功能,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由于上游来水携带泥沙、水库护坡坍塌等因素使水库淤积,造成水库库容减少,水情测报不准,入库出库流量不符,给水库的科学管理、安全运营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开展水库水下地形测绘,获取水库水下地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库区水上水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无缝衔接,可以为水库科学管理、安全运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防洪排涝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水深测量过程中受到涌浪、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实测的水深数据需要经过吃水改正、声速改正、姿态改正和潮位改正后才能得到基于某一基准面的水深数据。
传统水深测量采用人工或自动验潮方法直接获取水位,严重制约了水深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随着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讯、气象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系统(CORS)得到广泛应用,为无验潮水深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山东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用服务系统(SDCORS)在全省范围内建立101个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构成全省新一代网络化的大地基准和空间数据采集服务系统。
SDCORS实时定位的内符合精度可以达到平面0.020m,高程0.030m的精度,实时定位外符合精度可以达到平面0.030m,高程0.080的精度[1],定位精度满足无验潮水深测量的技术要求。
一、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原理网络RTK可实时获取厘米级的三维坐标,但其获取的高程是基于参考椭球面的大地高,而高程系统一般采用基于似大地水准面的正常高系统,将实时获取的WGS-84大地高经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转化为1985国家高程而不需要人工验潮对水深数据进行潮位改正,这种方法就是无验潮水下地形测绘。
无验潮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运用摘要:GPS-RTK测量技术最早用在陆上地形测量,由于其具有精度高,操作便利的特性以越来越多由于水上测量。
于本文主要详细阐述无验潮水深测量即GPS-RTK在水深测量中的运用,以及传统验潮方法作对比,说明无验潮水深技术测量优越性。
关键词:无验潮GPS-RTK 测深运用概述传统水下地形测量大多使用差分GPS解决平面定位问题,采用验潮数据将测深仪采集的水深数据进行改正,归算到所需要的当地理论基面。
再通过时间将平面位置和水底标高匹配,获得测区三维数据。
近几年随着RTK的普及和水上导航测量软件的成熟,一种新型的水上测量方式得到推广,并渐渐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采用GPS-RTK技术,就可以不需要潮位数据,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三维数据。
1无验潮水深测量原理1.1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组成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主要由GPS-RTK、测深系统、水上导航采集软件三部分组成。
测深系统里面有测深仪、换能器。
1.2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设在某一时刻测深仪采集的水深h2加上船的动吃水h1,就是这一时刻海面到海底的深度,也就是测深仪上显示的数据。
L为GPS天线相位中心到测深仪换能器底部的长度。
这一时刻GPS-RTK可获得该点的的三维坐标数据(X,Y,h3)。
由图很容易计算出这一时刻的海底标高h=[h3-(h1+h2)-L]。
此时提取的(X,Y,h)就是该点的三维数据,也就是最终需要的数据。
式中L 是固定不变的,h1+h2是测深仪实时采集的数据,X,Y,h3是GPS实时采集的数据。
2无验潮水深测量步骤2.1测区内七参数求取求取七参数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各地的测绘主管部门获得数据。
因为他们了解各个区域的数据资料,可以通过他们是数据计算获得该地区的转换参数;另一种方式是自行求取。
具体做法是在靠近测区的岸边选取不少于4个的控制点,一般5个。
这些控制点应该尽量选取在平坦地区,而且均匀分布在测区内。
GPS RTK无验潮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摘要:GPS RTK无验潮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变得更经济。
本文首先阐述了GPS RTK技术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其次,分析了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同时,以一应用实例为例,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GPS RTK;无验潮测深;水下地形测量1.前言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是利用GPS RTK技术结合数字测深仪测量水深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集RTK确定的三维位置及水深数据,只要将GPS天线高量至水面,对测深仪进行吃水深度改正,便可高精度、实时、高效地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
不用进行验潮改正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变得更经济。
2.GPS RTK技术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GPS RTK(Real Time R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利用2台或2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1台安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以作为基准站,其它作为流动站,这样基准站的电台连续发射差分数据,流动站上连续接收数据,流动站上就可实时计算出其准确位置,通过计算机中软件获取测深仪的数据,并自动滤波,形成水下地形原始数据,这种方法测量的平面位置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高程精度一般能够达到小于10 cm,对于测量水底地貌完全足够。
3.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时的注意事项RTK无验潮测深技术虽已逐步被使用,但是要想得到精确的水深测量图成果,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有效控制每一项影响精度的因素,最终的成果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在使用RTK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内河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时应沿河道在已知控制网点上进行比测。
浅析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 RTK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
近些年随着RTK的普及和水上导航测量软件的日渐成熟,一种新型的水上测量方式得到推广,并渐渐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应用,以供参考。
2、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原理当前GPS实时动态相位差分(RTK)的定位精度普遍为:平面10mm+1ppm,高程20mm+1ppm。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RTK测得的GPS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X,Y,H),其中X、Y确定定位点的平面位置,RTK高程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水深换算出同一平面位置上的水下泥面的高程或水深值,从而获得水下地形数据,见图1。
用户可以测得的数据:h:GPS天线到水面的高度H:GPS接收机测得的高程(水准高)S:测深仪测得的水面到水底的深度用户需要得到的最终数据:B:水底到水准面的距离即通常说的水深值C:水准面到水底的距离即通常说的水底高程由图1得出:C= (H – h)– S ; B= S –(H –h )3、港池航道水深测量的应用水深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数据通信链和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
测量作业分三步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测量作业和数据的后处理形成成果输出。
在西光渔工地港池扫浅水深测量中,为满足施工图使用的需要,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需对该港池进行1∶500水下地形图测量。
测区内早期施测的I、II级导线点和IV等水准点,可以作为1∶500水下地形图测绘控制点。
本作业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软件有:中海达公司生产的V8CORS RTK接收机2台套,其中1台作为岸台(基准站),1台为船台(流动站),中海达HD370全数字变频测深仪1台,便携式计算机1台,中海达海洋导航测量成图软件1套和南方CASS6.0成图软件1套。
3.1 测前的准备(1)建立任务,设置好坐标系、投影、转换参数及图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