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 这类试题,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还要学会结合原句,展开想 象,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评价该 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寒”既写出了水中汀洲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 景, 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课时讲解题型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 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
点拨 解答本题时,注意分析这个词所产生的意境,然后再体会诗人用 这个字赋予的内心的情感。 【答案】 “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加 突出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惘等)之情。
真题精练
(2014· 陕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山 行 (清) 姚 范
原文见讲义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 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 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 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 闲适恬淡之情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 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点拨 鉴赏人物形象,一般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思考塑造了什么形 象;二是思考文本中运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分析诗句刻画的人物形 象,要抓住诗句中的细节进行分析。
【答案】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 “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