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5.82 KB
- 文档页数: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以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与实践措施。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缺乏互动和参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引入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扩大思维视野。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晦涩难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可以增加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方式多为笔试和论文写作,评价机制单一,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答辩、小组讨论、实践报告、思政课作品创作等。
口头答辩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展示,提升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组讨论可以检验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方面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运用1. 引言1.1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和他人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技巧。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教学效果,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式,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感。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获取知识,而不是passively 接受老师的灌输。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感知和感受。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应用和影响,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常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或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具体应用1. 角色扮演:通过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拟情境中实际扮演相关人物,以此来深入理解思政知识和道德观念。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实践操作、体验感受、自我发现和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有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实践案例或活动任务,让学生深入实践、体验过程,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或社会调研,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感受社会价值和使命,并能够因此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感受,为理论知识注入更加丰富的生命力。
其次,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和能力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体验式教学方法则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器材和实践场地,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发现和交流互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
再次,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创造一个积极、开放、活跃的教学氛围。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则是主体,通过实践、自我发现、交流互动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和实践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十分密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自然和融洽。
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创造更为丰富、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场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形成对思政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摘要]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对象群体特征变化、教育模式落后等诸多挑战。
文章借用体验式教育理论,介绍“大学生素质讲堂”“第二课堂活动”“新生素质拓展”等体验式教育途径,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范方仕(1974- ),女,四川隆昌人,成都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成都 610083)罗娅(1977- ),女,四川大竹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成都 611731)[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58-02近年来,有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探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可见,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接受新事物等方面表现出很多新变化,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为此,笔者引入体验式教育理论,探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它决定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85 February2020(B)总第485期2020年2月(中)摘要中国的大学一方面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完人”,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担。
大学通识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是完成这一历史性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发挥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本文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例,分析将“体验”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是推动思政课堂“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内涵;思政课;育人How to Give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原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as an Example //Xie ShiliangAbstract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on the one hand,train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and on the other hand,they must cultivate"perfect persons"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Therefore,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houlders an unprecedented burden.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complish this historic goal,and it is also a necessary means to exert educa-tional function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ng people as an important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experience"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give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connot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education中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完人”的历史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思考一、体验式教学的概述目前,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说法不一。
佘双好认为体验式教学活动是遵循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获得的全部教育性经验的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活动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个体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为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要课程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
①对体验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强调体验,也就是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只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或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亲身参与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加深。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的优势。
1.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有一定思想上的强制性,枯燥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制灌输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强制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和老师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被学生所接受。
在井冈山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把主要的内容讲出来,课堂上会留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得出学生自己认可的答案。
2.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情感行为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行为的培养。
教师看重的只是最后试卷上呈现出来的分数,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变成了不务正业,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不符合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体验式教学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井冈山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走挑粮小路,革命后代讲家风等活动让我们获得真知、体验真情、最后让我们意志得到提升,做到真行。
略谈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在如火如荼开展着。
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潜能,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经过不断地教学探索,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法,符合新课改要求,突出了學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法,就是把学习的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升华。
使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良好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的三个基本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讨论,体验成功;实践运用,领悟升华。
在一节课中反复运用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思想品德课中,我尝试实施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问题性情景体验、艺术性情景体验、活动性情景体验和反思性情景体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问题性情景体验问题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甚至顿悟。
如在讲《财产属于谁》一课时,出示了一段案例:甲和乙是好朋友,甲要出国考察把一台收录机委托乙保管,而乙却把收录机卖给了丙。
甲回来后索要财物,乙告诉他已卖给了丙。
于是,甲与丙发生了纠纷。
请问:收录机应属于谁。
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各抒己见,在合作中真正认识到收录机应属于丙而不是甲的结论。
这样,将法律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有效链接,在轻松愉快中体会到法律的内涵,接受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又如,在辩论课上,我确定了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相连的辨论题:网络开辟了人类交往的新空间,请问上网是好事还是坏事;在现实生活中竞争重要还是合作重要等,随后确定正反方同学,让学生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推选三位代表上台辩论,老师充当主持人。
辩论后进行总结。
通过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在艺术情境中体验艺术手段如:一首歌、一幅画、一首诗词、一篇故事等,都能给人带来情感体验,实现人的理智生活、道德生活和美感生活统一。
体验式教学在思政课改革中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一、体验式教学的时代意义1. 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代学生成长于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有着与以往不同的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
而体验式教学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和趣味性。
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受,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知识、感悟人生。
这与现代教育强调的知行合一和能力培养的理念相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1. 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引导性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态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一般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态度。
体验式教学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3. 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直观性、感性性和参与性等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在课堂上形成情境感受和情感共鸣,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现实和生活百态,使抽象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让知识更容易被吸收、被理解和被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影响力。
体验式教学在思政课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能够更好地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而且能够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引导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态度,同时也可以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对于推动思政课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高校行走的思政课堂主要做法
高校行走的思政课堂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教学模式:行走的思政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了户外,通过实地考察、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增强了思政教育的现实感和说服力。
2. 深化理论教学:行走的思政课堂不是脱离理论的实践,而是在实践中融入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会在现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将所见所闻与所学理论相结合,提高理论素养。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行走的思政课堂不仅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师生互动:行走的思政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亲近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6. 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行走的思政课堂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总之,高校行走的思政课堂是一种新颖、生动、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浅谈思政课实践教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象,从而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建设、走访贫困家庭、参与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为留守儿童辅导、老年人陪伴、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社会调研活动。
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研,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社会实践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自主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更是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化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参与,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该怎样进行呢?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情境的构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中,情境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情境的设置应该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联系性,力求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国会议员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参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构建情境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情境。
在教学内容为宪法的学习时,可以设置模拟宪法修订大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讨论。
在教学内容为法治宣传时,可以设置模拟民主法治宣传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实践。
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方式的探索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此时已然显得单一和枯燥,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在进行情境化学习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真实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以此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三、创设情境的注意事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接近真实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共鸣。
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情境的引导性。
运用思政教育方法的案例
思政教育方法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运用思政教育方法的案例:
某高校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该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第二阶段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第三阶段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思政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运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相关问题。
其次,教师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互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最后,教师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都很高。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还增强了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学生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思政教育方法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效果。
通过运用多种思政教育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