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年 《南方新中考》 物理 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第3讲 杠杆 简单机械[配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40
物理三种杠杆应用知识讲解关于物理三种杠杆应用知识讲解三种杠杆应用: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以上对物理中三种杠杆应用知识的讲解,们都能熟练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考出自己理想的的哦。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压强公式下面是老师对物理中压强公式知识点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下面老师讲解的知识哦。
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公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压强-帕斯卡(单位:帕斯卡,符号:Pa)F-压力-牛顿(单位:牛顿,符号:N)S-受力面积-平方米F=PS(压力=压强×受力面积)S=F/P(受力面积=压力÷压强)(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相信通过上面对物理中压强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压力和压强同学们对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是老师对此知识点的内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
压力和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压力。
一般地说,对于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压(或张)形变和切形变。
因此,要确切地描述固体的这些形变,我们就必须知道作用在它的三个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个分量的效果。
这样,对应于每一个分力Fx、Fy、Fz、以作用于Ax、Ay、Az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应力F/A有九个不同的分量,因此严格地说应力是一个张量。
由于流体不能产生切变,不存在切应力。
因此对于静止流体,不管力是如何作用,只存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又因为流体的各向同性,所以不管这些面如何取向,在同一点上,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相同的。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四、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五、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扩展资料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是一条物理学力学定理。
其内容是: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杠杆》说课稿篇1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
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