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监护级正常分娩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45
正常分娩管理制度一、胎儿监护1.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孕产妇应在孕期定期接受产科医生的产前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
产前检查包括对孕妇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胎儿心率监测、胎儿生长情况的观察和孕妇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等。
2.胎监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心率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产科医生通过胎心监护仪对胎心率进行持续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胎位检查在孕期定期检查中,产科医生会对胎位进行观察,并在分娩过程中及时确认胎位,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由胎位不正引起的并发症。
4.胎儿窘迫处理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发现胎儿出现窘迫情况,如胎心率异常、宫内窘迫等,产科医生会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进行剖宫产手术、采取促进胎儿顺利出生的方法。
二、产程监护1.产程分娩记录产科医生会对产妇的产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进入产房的时间、宫口扩张情况、宫缩频率、产妇的自觉疼痛程度、膜破时间等指标的记录,以便及时评估分娩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宫缩监护宫缩是分娩的重要指标,产科医生会通过子宫监测仪对宫缩进行监测,以保证宫缩的规律性和频率,防止宫缩过于频繁或不规律导致分娩难产。
3.产程镇痛产程镇痛是为了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并为顺利分娩提供良好的环境。
产科医生会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和分娩进展情况,为产妇提供各种镇痛方法,如麻醉、穴位按摩、气体镇痛等。
4.分娩助产在分娩过程中,产科医生会进行产程助产,包括促进宫口扩张、协助产妇进行呼吸调节、采取正确的分娩姿势、进行会阴裂伤预防等。
三、产后护理1.产后检查产后护理首先是对产妇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子宫收缩情况、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乳房充盈等的检查,以及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
2.产后住院观察产妇在分娩后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3.产褥期护理产褥期是产后6周内的恢复期,产科医生会对产妇进行产褥期的护理,包括产后体位、合理的营养补充、产褥期并发症的预防等。
正常分娩第二产程护理常规相关知识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为止。
一般需1~2小时,最长不超过2小时。
护理问题/关键点1 胎儿窘迫2 产程延长3 疼痛4 心理支持5 教育需求护理目标1 产妇情绪稳定,有正常分娩的信心2 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积极参与3 产妇及新生儿没有产伤初始评估1 产妇生命体征2 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3 胎心率4 子宫收缩情况5 膀胱充盈程度持续评估1 产妇在第一产程末的情况1.1胎心情况1.2宫缩及宫口情况: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胎方位1.3进食情况2 心理状况3 接产准备干预措施1 体位协助产妇取截石位于产床,并注意保暖。
2 饮食鼓励进食,正确评估产妇及胎儿情况,适时消毒外阴,做好接产准备,接产前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3 心理护理向产妇提高产程进展信息,给予支持与鼓励,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4 宫口开全时测血压一次。
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胎心5~10分/次,持续胎心监测PRN,如胎心率异常,应予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
注意宫缩的节律、强度、腹形,有无子宫压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接生者应正确掌握分娩机转,严格无菌操作,按接生操作规范助产,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6 如出现下列情况,通知医生:6.1宫缩异常:宫缩乏力、强直宫缩、不协调宫缩等。
6.2胎儿窘迫。
6.3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以上。
6.4羊水浑浊。
健康教育说出产程进展的相关知识:A.体位:截石位B.学会深呼吸以及各种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按摩、听音乐等等)C.阴道自然分娩者正确运用腹压D.注意保存体力,鼓励进食E.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
正常分娩第三产程及产后2小时护理常规概述: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
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护理问题/关键点1、胎盘滞留2、产后出血3新生儿复苏4、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测量生命体征2、监测并判断新生儿情况3、阴道出血量4、胎盘剥离的征象持续评估1、产妇生命体征,重视其自觉症状2、新生儿Apgar评分3、胎盘剥离征象1)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高达脐上2)阴道口外漏的脐带自行延长3)阴道少量出血4)手掌尺侧轻压耻骨联合上方,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4、胎盘剥离前剥离后的阴道出血总量,颜色5、监测产妇产后的情况6、会阴部情况7、膀胱充盈情况8、母婴接触9、心理状况一般干预措施1、观察新生儿外观情况1.1 在产后1分钟和5分钟时评估新生儿心率、皮肤颜色、生理反射、呼吸、肌张力。
1.2 观察神志、肤色,有无脱水。
1.3 观察呼吸,有无喘息、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暂停。
1.4 观察吸允哺乳能力,鼓励母乳喂养。
1.5 检查有无外观畸形1.6 测量新生儿身长和体重2、如下列情况未得到纠正,通知儿科医生2.1低血糖2.1低温2.3 呼吸窘迫2.4其它异常情况3、胎儿娩出后,常规催产素20单位肌注4、判断胎盘剥离排出的方式4.1胎儿面娩出式4.2母体面娩出式5、检查胎盘胎膜: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
6、检查有无软产道裂伤7、预防产后出血8、监测产妇产后情况8.1测血压、心率8.2如有体温升高,及时测体温8.3子宫复旧(宫底,位置,硬度)9、测量阴道出血量10、观察会阴部情况:有无血肿,水肿11、评估生命体征及时观察膀胱充盈情况12、注意产妇体力及时补充能量12、产后协助母婴早接触,协助母乳喂养。
13、使产妇舒适。
13.1保暖13.2保持床单元整洁。
13.3如有会阴水肿,血肿遵医嘱配合大夫及时处理。
14、鼓励产妇排尿,必要时导尿。
15、如有下列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15.1有大量阴道出血。
15.2产妇生命体征布稳定。
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产程分期、产褥期)产程分期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床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主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自然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可在室内适当运动若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至4cm、取左侧卧位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可行灌肠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儿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胎头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脐带处理:胎儿娩出后1~2min内断扎脐带,在距脐带根部15~20cm 处用两把血管钳钳夹,在两钳之间剪断脐带胎盘娩出: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h 因产后出血80%发生在此期,称为第四产程产褥期6周产褥期妇女的心理:①依赖期②依赖—独立期③独立期依赖—独立期—易产后抑郁症(产后忧郁症)产后24h 可出现体温稍升高,一般不超过38℃泌乳期: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有37.8~39℃发热恶露:产后随着子宫脱模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血性恶露:3~4天色鲜红大量血液恶露浆液性恶露:2周色淡红、少量血液白色恶露:2~3周色较白、黏稠产后4h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出血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避免负重劳动或蹲位活动以防子宫脱垂会阴每日2~3次用0.05%聚维酮碘液或1:2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水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分娩后第一次哺乳前应用温水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产后30分钟开始哺乳。
分娩期护理常规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有规律宫缩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期分为四个产程: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约6-8小时;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一般需1-2h,经产妇需数分钟至1h;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一般需5-15min,不超过30min;第四产程为胎盘娩出后2h。
第一产程:1.热情接待待产妇;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对初产妇或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再次进行骨盆外测量,有异常者,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做好健康教育。
2.产程进展情况观察(1)宫缩: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
每次连续观察20-30min或至少观察3-5次宫缩,并做好记录。
(2)肛查及阴检:适时在宫缩时行肛查,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10次为宜,每次检查者不超过2人。
潜伏期2-4h查肛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繁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3-4cm送入分娩室。
肛查可以了解宫颈松软度、宫口扩张程度、内骨盆情况、是否破膜及胎先露下降程度,若肛查不清,可行阴道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绘制产程图,有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3.待产妇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血压。
正常情况下,第一产程期间,每个3-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通知意思给予相应处理。
4.胎儿情况监测潜伏期1-2h听胎心一次,每次至少听诊1min,宫缩较密者可增加听诊次数。
活跃期15-30min听胎心一次,若有异常,行胎儿心电监护,并通知主管医生。
5.清洁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大小便后及时冲洗会阴。
6.活动与休息产程早期鼓励待产妇下床活动,但下列情况者需卧床:a胎膜已破者b阴道流血者c心脏功能Ⅲ级以上或者有其他内科合并症者d血压≥150/100mmHg者e孕妇发热或怀疑胎儿宫内窘迫者。
正常分娩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正常分娩是每位孕妇都期待的一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
存在一些护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对于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正常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产程延长、
胎位异常、宫缩乏力、羊水过少或过多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母婴
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针对这些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保持产妇的情绪稳定和舒适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产妇
足够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其次,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胎儿的心率和宫缩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
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产妇的体位、给予氧气、静
脉输液等。
此外,对于羊水过少或过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
监测胎儿的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得到良好的营养和饮食,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以保持体力和精力。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产妇进行
适当的呼吸和放松训练,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紧张情绪。
总之,正常分娩过程中的护理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产妇本人也需要积极配合护理人
员的工作,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合作态度,以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产程观察是指对产妇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反应的观察和评估,以及对产程进行记录和分析。
通过产程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产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产程观察包括以下要点:1.安全观察:产妇在产程中可能出现许多安全问题,如出血、感染、胎儿窘迫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羊水破裂等异常情况。
2.子宫收缩的观察:子宫收缩是产程中最重要的生理现象之一,也是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观察产妇子宫的收缩情况,包括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正常情况下,产妇每10分钟应该有3-5次规律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在30-60秒。
如果子宫收缩强度不足、频率过高或持续时间太短,可能会导致产程延长或产程进展缓慢。
3.排尿和排便的观察:产妇在产程中可能会出现尿潴留或大便失禁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关注产妇排尿和排便的情况,如是否能够正常排尿、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此外,还要观察产妇的肛门是否有大便溢出现象。
4.胎儿心率的观察:胎儿心率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通过胎心监护仪观察和记录胎儿的心率变化,特别是在子宫收缩期间。
正常情况下,胎儿的心率应保持在120-160次/分钟。
如果胎儿心率过快、过慢或有明显的变化,可能表明胎儿窘迫,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5.羊水的观察:羊水是胎儿在子宫腔内生活的环境,也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人员应观察羊水的颜色、气味和量。
正常情况下,羊水应该是清亮的,无气味,量适中。
如果羊水变为混浊、有恶臭味或减少甚至缺乏,可能表明胎儿出现窘迫或感染情况。
6.产妇的情绪和行为观察:产妇在产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如是否出现焦虑、恐惧、痛苦等情绪,是否有咬牙、拳头紧握等疼痛表现。
根据产妇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护理人员可以及时给予安抚和疼痛缓解措施。
正常分娩第一产程的护理摘要】目的使孕妇身心得到护理,提高顺产分娩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方法应用人性化护理,给孕妇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结果为孕妇顺利分娩创造有利条件。
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第一产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第一产程产妇动态评估心理护理第一产程(first stage of labor):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一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产科共分娩160例,孕周为35~43周,孕妇平均年龄26岁。
二护理1、心理护理(1)做好分娩宣教,让产妇理解和掌握分娩的经过,可能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指导产妇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
(2)创造安静、舒适、轻松的待产环境。
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产前给予丈夫或家人有关分娩的知识信息,允许丈夫或家人在待产过程中陪伴产妇以帮助安抚和指导产妇。
(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产妇并给予同情,态度和蔼亲切,多与产妇交流,接受产妇的各种行为表现,并对其不良情绪和表现进行安抚。
护理人员应具备正常妊娠,分娩知识并体现充分的自信,提高产妇对自己的信任度。
耐心回答产妇的问题,对产程中有关操作,应事先给予解释、说明,争取产妇的理解与配合。
2、产程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增加检查次数并给予相应处理。
(2)灌肠:一般认为灌肠有如下的优点:①刺激宫缩,促进产程进展;②清洁直肠,避免接生时粪便溢出污染消毒区,并可增加胎儿通过产道时的空间;③避免产妇在第二产程用力时排便,造成产妇的困窘和不敢用力。
以下情况应避免灌肠:①急产、剖宫产史;②阴道流血;③胎膜已破;④胎头未入盆或胎位异常;⑤胎儿窘迫;⑥中度以上妊高征或血压偏高;⑦内科并发症如心脏病、腹泻等;⑧经产妇宫口扩张>3cm,初产妇5~6cm,胎头较低;⑨先兆早产。
灌肠溶液选用0.2%肥皂水500~1000ml,禁用生理盐水以防钠离子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