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栻 关于硅在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 for 百铸网
- 格式:doc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8
硅在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专家的几点看法!近年来,为了适应多方面的要求,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轻合金铸件、铸钢件的应用都发展很快,但是到目前为止,铸铁件的需求量仍然稳居首位。
2012年,世界各国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为10083万t,其中:灰铸铁件4599.6万吨,占45.6%;球墨铸铁件2516.7万t,占24.9%;可锻铸铁件127.5万t,占1.3%。
也就是说,目前世界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中,灰铸铁件和球墨铸铁件就占70%以上。
近年来,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对铸铁件功能的要求日益增强以外,还增加了轻量化、低成本、节能减排、珍惜资源等多方面的要求。
因此,各国铸造行业都非常重视改进铸铁材质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硅是地壳中蕴藏最丰富的元素,无匮乏之虞,而且在各种铸铁中,硅都是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对铸铁组织中石墨的形态、数量,乃至基体组织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时至今日,硅在铸铁中的作用,我们的认知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仍然广阔。
一、硅在铸铁中的作用硅在铸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最关注的首先是“促进石墨化”和“固溶强化”两项,除此以外,硅还有不少重要的作用,在这里,简单地提一提以下两点:(1)溶于液态铸铁中的硅,使铁液抗氧化能力大为增强,而且硅还可以使氮在铁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正是由于硅的这种作用,铸铁才可以在强氧化性、富氮的条件下熔炼。
各种铸造合金中,只有铸铁才能够用冲天炉、氧气回转炉这类熔炼设备,在富氧、富氮的气氛中熔炼。
(2)将铸铁中硅含量提高到3.5%以上,铸铁的抗氧化能力、抗热生长性能都大为改善。
早期,各国耐热铸铁的标准中,就都有了硅系耐热铸铁的牌号。
近年来,出于节能的考虑,各种内燃机提高了排气的温度,各国汽车行业中,都很重视耐热硅钼球墨铸铁件的应用。
1.硅在铸铁中促进石墨化的作用铸铁中硅是促进石墨化作用最强的合金元素,硅促进石墨化的能力,是镍的3倍,铜的5倍。
不同炉前硅含量对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性能及组织的影响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高铁、电力等工业的发展,国内外标准牌号球墨铸铁的部分性能已难以满足要求。
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作为一种铸态全铁素体的球墨铸铁,与传统标准牌号的球墨铸铁相比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文研究了不同炉前硅含量对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轴承盖基体的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炉前硅含量的增加,轴承盖本体的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均逐渐增加,伸长率先增加再降低;轴承盖选定区域的石墨球数逐渐增加,球径变小,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轴承盖不同的区域的硬度逐渐增加,当炉前硅元素增加到ω(Si)≥3.1%时,各区域硬度变化趋于一致。
关键词:球墨铸铁;固溶强化;QT600-10%球墨铸铁因其石墨在基体呈球状,减小了尖端应力集中效应,使铸铁的强度和延伸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球墨铸铁作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汽车、高铁、电力等工业的发展,一些重要的球铁零件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性能,同时要求加工表面硬度分布均匀,加工性能优异,这些要求使得国内外标准牌号球墨铸铁的部分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球墨铸铁的强韧性和加工性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成为球墨铸铁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常球墨铸铁可以通过合金化和热处理方法调整铸态基体组织来获得的高强韧性。
其中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是利用合金硅元素的石墨化和固溶强化作用生产的一种铸态全铁素体的球墨铸铁,与传统标准牌号的球墨铸铁相比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目前很多关于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研究报道仅局限在试验阶段以及由于部分企业保密的原因,使得这种铸铁材料应用和发展在我国较滞后。
最近我公司与某知名汽车厂商合作开发了一款材质为QT600-10%的球铁轴承盖并批量生产,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的炉前硅含量的铁液浇注轴承盖产品,并对轴承盖本体进行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检测,研究了当炉料配比、铸件工艺排布、浇注工艺参数固定时,不同炉前硅含量对轴承盖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希望高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这种材料能得到更多地推广和应用。
SiC在炼钢上的应用一、碳化硅在炼钢上的应用碳化硅是好脱氧剂,但也只是近几年的事。
现广泛使用的材料是硅化粉、碳粉、碳化钙。
近十年来,由于炼钢原材料价格猛涨,增加炼钢成本,从采伐、廉价的脱氧材料这件事才将SiC从冶金企业推出转到铸造领域。
国外,早在60年代,研究与应用。
经电炉炼钢的实际使用结果十分理想,节约了炼钢成本(1500元/t),还提高了钢水质量。
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脱氧剂,可代替价格昂贵的传统脱氧剂——硅铁粉,合金粉,适用于普通碳钢、合金钢,特种钢冶炼过程的脱氧。
优点如下;1、脱氧迅速,成渣早;2、自身由两个强还原元素(C、Si)构成,所以还原气氛浓;3、泡沫多,液面覆盖性好;4、综合价格比传统材料低;5、除了脱氧功能外,还有一定的增碳作用。
在需要C、Si两个元素都不足时,SiC增脱氧剂的功效更显突出,使用更为方便。
SiC增Si同时还可增C,SiC从状态图分析当温度升高时,达2100℃~2500℃,SiC也不能只靠温度而熔化,它是一个由单质形式的碳、硅以共价键方式相互结合成SiC化合物的。
二、SiC对钢铁熔液内的精炼、净化、去渣作用在冲天炉、电炉熔炼钢铁材料过程中,渣相成分内都存在一定数量的FeO,多则15%以上,少则百分之几,越少越好。
FeO的存在能使渣的熔点下降,必然促使更多的渣变成液体。
那些刚刚由固态或粘的渣子感应炉的强烈搅拌下,会在熔体中“均匀化”,以极小尺寸的渣粒悬浮在钢铁液体内,数目以万计的FeO和MnO (常称硅酸锰渣)液态渣粒数不好排除,留在铸件内形成夹杂。
SiC从冶金工业转入铸造的历史,最早是从钢液冶炼及耐火材料行业开始的。
因为铸造是冶金中的一部分,冶金又是铸造的基础。
小电炉与大电炉的冶炼原理、使用原辅材料品种与炉子操作不存在原则区别,所以冶金厂电炉的冶炼过程,使用的添加料SiC很早便被“移居”铸造领域。
三、碳化硅在铸钢冶炼上的应用效果1、脱氧期在氧化末期,钢中含氧量大致在0.01%~0.06%,氧化渣中大约含20%FeO,有小于5%的氧化渣还留于炉内,平均每吨钢液中氧化渣含量为15kg,渣中氧化铁为15×20%,合成纯氧是0.86千克/t钢水,由此得到钢和渣中总氧量0.91kg/t,反应式SiC+3[O]=(SiO2)+CO如使用75号碳化硅,则1吨钢需要的SiC为:kg/t (按反应式算出的理论值)在实际使用中,还应考虑到SiC在炉内受到的烧损,随炉气透出,还应加上损耗,所以应大于1.04kg/t。
如何面对铸铁中干扰元素的影响作者:中国铸造协会李传轼这里所说的“干扰元素”,是对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性能有负面影响而言的,不一定都是通常所谓的有害元素,其中有的在钢材中是重要的合金元素,有的对于某些合金铸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干扰元素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钢材、铸钢件和铸铁件中通常都含有的有害元素,如硫、磷(一些耐磨铸铁中有时故意加入少量的磷)、铅(易切削钢中有时加入少量的铅)等;二是为改善钢材的性能而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如锰、铬、钼、钛、钒、铌、硼等;三则是混杂在炉料中的污染物。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铸造行业欣欣向荣,铸件的产量增长很快,为了使大家有明确的印象,下面简要地列出一组统计数字:1986年,我国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为440万吨;1996年,我国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为1090万吨,其中各种铸铁件占875万吨;2006年,我国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为2810万吨,其中各种铸铁件占2100万吨。
铸件产量的迅速增长,拉动了对各种金属原材料的需求,铸造生铁、废钢和各种铁合金的供应日趋紧张,不仅价格不断上涨,质量也难以稳定一致。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对各类铸件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对高性能球墨铸铁件和厚截面、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需求增多,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和蠕墨铸铁件也逐步推广应用。
所有这些,都要求提高铸铁材质的纯净度,炉料带来的干扰元素的影响逐渐成为大家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1.铸造生铁中的干扰元素炼钢用生铁中所含的磷、硫等干扰元素,可以在以后的炼钢过程中脱除,而铸造生铁只是在重熔后直接制成铸件,各种干扰元素相当一部分仍然保留,如果含量超过允许值,就会影响材质的性能。
制造高质量铸铁件时,原料生铁中干扰元素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为适应这种要求: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GB718-82铸造用生铁》国家标准,以区别于炼钢生铁;1985年又制定了《GB1412-85球墨铸铁用生铁》国家标准;冶金工业部于1990还制定了一项规定微量元素含量的推荐性铸造生铁标准《YB(T)14-90 铸造用生铁》,其中对P、S、As、Pb、Sn、Sb、Zn、Cr、Ni、Cu、V、Ti、Mo等元素的允许含量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择题练习(10)李仕才1.(2016·十堰一中月考)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解析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需在烧杯中进行,热源用酒精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答案 A链接----【2017新课标1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答案】C【名师点睛】该题难度较大,明确电化学原理是以及金属的防腐蚀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的理解是难点,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即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性质不活泼,不会被损耗。
2.【2017江苏卷】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2NO(g)+O2(g) (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v正= 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消耗=A.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4∶5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比容器Ⅰ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50%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T2> T1【答案】CD可以求出平衡常数K=,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8 mol,其中NO占0.4 mol,所以NO的体积分数为50%,。
在平衡状态下,v正=v(NO2)消耗=v逆=v(NO)消耗,所以k正c2(NO2)=k逆c2(NO)•c(O2),进一步求出。
A.显然容器II的起始投料与容器I的平衡量相比,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容器II在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 mol,故两容器的压强之比一定大于4:5,A错误;B.若容器II在某时刻,,由反应 2NO2 2NO + O2起始量(mol/L) 0.3 0.5 0.2变化量(mol/L) 2x 2x x平衡量(mol/L) 0.3−2x 0.5+2x 0.2+x因为,,解之得x=,求出此时浓度商Q c=>K,所以容器II达平衡时,一定小于1,B错误;C.若容器III在某时刻,NO的体积分数为50%,由反应 2NO2 2NO + O2起始量(mol/L) 0 0.5 0.35变化量(mol/L) 2x 2x x平衡量(mol/L) 2x 0.5−2x 0.35−x由0.5−2x=2x+0.35−x,解之得,x=0.05,求出此时浓度商Q c=>,说明此时反应未达平衡,反应继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进一步减少,所以C正确;D.温度为T2时,>0.8,因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化学平衡常数变大,所以T2>T1,D正确。
·第一章1 为什么有双重相图的存在?双重相图的存在对铸铁件生产有何实际意义?硅对双重相图的影响又有何实际意义?答:1>从热力学观点看,在一定条件下,按Fe-Fe3C相图转变亦是有可能的,因此就出现了二重性2>通过双重相同,可以明显的看出稳定平衡在发生共晶转变及共析转变时,其温度要比介稳定平衡发生时的温度高,而发生共晶、共析转变时所需含C量,以及转变后的r中的含碳量,稳定平衡要比介稳定平衡低。
依此规律,就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成分来控制凝固后的铸铁组织。
3>硅元素的作用:a:共晶点和共析点含碳量随硅量的增加而减少b:硅的加入使相图上出现了共晶和共析转变的三重共存区c:共晶和共析温度范围改变了,含硅量越高,稳定系的共晶温度高出介稳定系的共晶温度越多d:硅量的增加,缩小了相图上的奥氏体区2 分析讨论片状石墨、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的长大的过程及形成条件。
答:片状石墨:按晶体生长理论,石墨的正常生长方式沿基面择优生长,形成片状组织。
实际石墨晶体中存在多种缺陷,螺旋位错缺陷能促进片状石墨的形成。
螺旋位错为石墨的生长提供a、c两个互相垂直的两种生长方向,当a方向的生长速度大于c方向的生长速度时,便行程片状石墨。
球状石墨:石墨晶体中的旋转晶界缺陷可促进球状石墨的形成,此外,在螺旋位错中,当c向的生长速度大于a向的生长速度时就会形成球状石墨。
球状石墨的形成一般先有钙、镁的硫化物及氧化物组成的晶核开始,经球化处理后,还有利于向球状石墨生长。
球状石墨的生长有两个必要条件:较大的过冷度和较大的铁液与石墨间的界面张力。
蠕虫状石墨:有两种形成过程:1>小球墨→畸变球墨→蠕虫状石墨2>小片状石墨→蠕化元素局部富集→蠕虫状石墨3 试讨论磷共晶的分类、析出过程以及如何控制磷共晶体的形态(粗细)及数量。
答:按照组成不同可将磷共晶分为二元磷共晶及三元磷共晶。
磷共晶的形成,是由于磷的偏析造成的,磷属于正偏析元素先析出的部分含P量较少,P不断富集,含量高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磷共晶。
有关Si-Mo 球墨铸铁的一些问题中国铸造协会资深顾问李传拭(在上海铸造展会期间论坛发表演讲)硅钼球墨铸铁是一种价格比较低廉、应用面较广的耐热材料,用以制成的铸件可以长时间在不超过850℃的高温下作业。
为了有助于现场工作的同仁对其有更好的了解,想在这里就有关的问题作简要的介绍。
一、Si-Mo 球墨铸铁的由来1、硅在灰铸铁中的应用19 世纪,继英国之后,一些工业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0 世纪起,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增强了对耐热材料的需求。
20 世纪初期,灰铸铁是最重要的铸造合金,用量是其他各种铸造合金总和的若干倍。
各种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部件,从炉用部件到当时的汽轮机壳体,都用灰铸铁制造。
因此,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灰铸铁的耐热性能。
80 多年前,英国铸铁研究学会(BCIRA)就开发了碳含量1.8~2.2%、硅含量为5~7%、锰含量0.5~0.8%的西拉尔(Silal)耐热铸铁,1931 年,BCIRA 的A. L. Norbury 和E. Morgan在Journal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杂志(Vol. 23)发表了论文《Effects of Carbon and Silicon on Growth and Scaling of Cast Iron》,公布了西拉尔铸铁的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的要点。
这种灰铸铁中,基体组织以铁素体为主,石墨形态以D 型为主,由于硅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铁素体的硬度较高、强度也明显提高。
由于基体组织是铁素体,常温下,这种铸铁的抗拉强度可能略低于常规的珠光体灰铸铁,但脆性反而高一些,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也较差,但是,在260℃以上其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都高于常规的灰铸铁。
提高了铸铁中的硅含量后,不仅铸铁的高温强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显著增强了铸铁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热生长能力,铸件可以在850℃、甚至900℃的高温下作业。
《汽轮机本体检修》职业技能鉴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394道试题)1。
汽轮机找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使汽轮机机组各转子的中心线连成一条线。
( )答案: ×2。
对凝汽式汽轮机的中间各级,在工况变化不太大的条件下,焓降均近似不变.( )答案:√3. 如果汽缸上既装有带加热孔的螺栓,又装有无加热孔的螺栓,那么拆卸螺栓时就应先拆带加热孔的螺栓。
( )答案: ×4. 机组每次大修都应测量隔板及隔板套的径向膨胀间隙。
()答案:×5。
6。
瓢偏度就是转子上各固定部件端平面与轴心的不垂直程度。
( )答案: √7. 凡是有温差的物体,就一定有热量的传递。
( )答案: √8. 汽轮发电机组的轴靠联轴器相连,并传递扭矩,只有一个推力轴承的转子,其联轴器还传递轴向力。
( )答案:√9。
氢冷发电机整套严密性试验时的检漏试验压力为额定氢压的1.25倍.( )答案:×10.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值越大,则仪表测量越准确。
( )答案: ×11. 当叶轮、轴套等零件在轴上紧力不足引起振动时,其振动值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减少。
( )12。
加热拆卸叶轮后,必须用保温被包好,使其均匀冷却防止变形。
()答案:√13。
用补焊法处理汽轮机轴瓦的局部缺陷时,应在一个局部堆焊到底。
( )答案:×14。
15. 油达到闪点温度时只能闪燃一下,不能连续燃烧。
()答案:√16。
采用回热循环可以减少不可避免的冷源损失,以提高循环效率。
()答案:√17. 推力盘端面不平度的测量方法是:用平尺靠在推力盘端面上,用0.02mm塞尺检查端面与平尺之间的间隙。
( )答案: √18。
凝汽器管束的结垢一般发生在汽侧。
()答案: ×19. 汽轮发电机密封瓦在大修拆卸前,应该用氢气进行打压试验,以便检修时处理泄漏部分。
()答案: ×20. 在汽轮机的各类动叶片中,等截面叶型适宜于长度较长的叶片,而变截面叶型则适宜于长度较短的叶片.( )答案:×21. 焊缝表面经机械加工后,能提高其疲劳强度。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二)■ 中国铸造协会李传栻二.灰铸铁中常用的合金元素灰铸铁中所加的合金元素大体上可分为4类,即石墨化元素,渗碳体稳定元素,珠光体稳定元素和细化珠光体的元素。
铸铁凝固过程中,碳、硅、铝、硫、铜和镍等元素都有促进石墨形成的作用,可认为是石墨化元素。
但是,各元素的效能却很不相同,例如,铜的作用大约是硅的20%。
镍和铜还有双重作用:共晶转变时促进石墨化;共析转变时却抑制石墨化,有助于形成较多较细的珠光体,所以也可以将其视为珠光体稳定元素。
钛的影响也很复杂。
一般说来,钛是很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但当其含量很少时(如<0.08%),它的微细的化合物可作为石墨的核心,有促进石墨化的作用。
锡、锑、锰、钼、铬、钒和铌等都能阻碍石墨的析出和成长,增强形成渗碳体的倾向,都属于渗碳体稳定元素。
其中,钼的作用与其加入量有关。
铸铁中含钼量,<0.8%时,钼的作用温和,表现为使珠光体细化,含量提高就是渗碳体稳定元素。
一般认为:锰的作用是增加铸铁的珠光体量,提高铸铁的强度。
实际上,锰的作也是多方面,含量高时,会使石墨粗大,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
本文的开始,我们就谈到了提高灰铸铁件的强度及其综合质量的目标,现在就从这个角度来谈谈灰铸铁中常用的合金元素。
1.锰和硫一般说来,硫是有害元素。
但对灰铸铁来讲,含少量的硫对于石墨的生核和共晶团的细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灰铸铁中的含硫量不宜低于0.06%,最好保持在0.06% ~0.08%之间。
含硫量太高(>0.1 8%),则各种有害作用都会显现,损害铸件的质量。
硫是化学活性强的元素,在铸铁中含锰量很低时,硫与铁生成化合物FeS(熔点1193℃),也与铁和碳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含碳0.17%,硫31.7%,其余为铁,熔点975℃)。
FeS可以完全溶解于铁液中。
铁液凝固时,硫或FeS在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固溶度很小,逐渐富集于剩余的液相中,最后以硫化物的形式析出,铸铁中含硫量为0.02%时,即可出现独立的硫化物。
对双相不锈钢的一些了解中国铸造协会李传栻含Cr18%左右、含Ni8%左右的不锈钢(18-8铬镍不锈钢),通常称之为奥氏体不锈钢。
实际上这种钢的组织中并不完全是奥氏体,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素体,铁素体所占的体积分数,决定于不锈钢的实际化学成分,约在5%~20%之间。
这里所说的双相不锈钢钢,与其不同之处是铁素体含量高得多,约占50%左右。
铸造双相不锈钢的开发和应用,按正式的记载,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为了寻求一种耐蚀性能不低于18-8铬镍不锈钢、而强度更高的铸造不锈钢,美国合金铸造学会(ACI)支持并资助了这项研究课题,研究的结果是创立了牌号为CD-4MCu的铸造双相不锈钢,并于1959年列为标准牌号,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是:C Si Mn Cr Ni Mo Cu P S≤0.04 ≤1.0 ≤1.0 24.5~26.5 4.75~6.00 1.75~2.25 2.75~3.25 ≤0.04 ≤ 0.04CD4MCu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高,且含有铜和钼,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抗晶间腐蚀、点腐蚀性能都比较好,抗氯化物应力腐蚀的能力有很大改善,尤适于制造在海水中作业的铸件。
同时,CD4MCu的力学性能也优于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是18-8不锈钢的二倍以上。
但是,这种双相不锈钢中,有几种导致脆性的因素,作为一种铸造用钢,在用以制造厚壁铸件、或壁厚差别较大的铸件时,在浇注后的冷却过程中、铸件焊修时、热处理过程中、以及铸件长时间在320℃以上作业时,铸件都易于产生裂纹。
因此,尽管CD4MCu不锈钢有很多优点,但作为一项良好的铸造钢种,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针对这些问题,在合金成分的改进、各项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都有不少同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了适应各种工况条件对铸件质量的要求,双相不锈钢当然不能只局限于CD4MCu一种,因而,通过适当调整成分的组配,不断增加了新的品种。
要特别强调的是:双相不锈钢中增加一定的氮含量,在很多方面都会使钢的性能大幅度改善,几十年来,已为很多研究工作的结果所确认。
喷晶州喇遇市喊景学校【三维设计】(教师用书)高考化学总复习“点、面、线”备考全攻略(提能力+创新演练经典化)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新人教版设误选项摘录设误角度诊断1.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2.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3.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黏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2SiO2·2H2O4.Si、SiO2、H2SiO3可以满足一步转化SiO2虽为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随堂强化落实]1.将C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一定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A.CaCl2溶液B.石灰水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解析:CO2与B、C、D项中的物质反应分别生成CaCO3、NaHCO3、H2SiO3。
答案:A2.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弱,在高温下也不能跟氢气起化合反应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在所有元素中居第一位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D .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解析:A 项可在高温下与H2化合生成SiH4;B 项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第一,C 项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存在。
答案:D3.(双选题)诺贝尔物理学奖曾授予“光纤之父”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B .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当生成2.24 L 气体(状况)时,得到2.8 g 硅C .6 g 的二氧化硅中含有0.2 mol 的共价键D .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解析:A 项SiO2不溶于水;B 项SiO2+2C=====高温Si +2CO↑,可知当生成2.24 L 气体时,得到1.4 g Si ;C 项6 g SiO2为0.1 mol ,含有0.4 mol Si -O 键;D 项正确。
有关感应电炉熔炼铸造用钢的几个问题李传栻(中国铸造协会 100044)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感应电炉的发展,介绍了感应电炉在铸钢业界中的应用,分析了感应电炉炼钢的长处和短处,以及感应电炉熔炼铸钢的一些特点,介绍了炼钢用炉衬材料的基本情况,感应电炉熔炼铸钢的不氧化法熔炼和氧化法熔炼。
关键词:感应电炉;铸钢;炉衬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induction furnace meltingcast steelLi Chuanshi(China Foundry Association 100044)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ction furnace, introduced application of induction furnace in the cast steel industry,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elting cast steel by induction furnace, as well 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furnace melting cast steel,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lining material, no oxidation and oxidation smelting process of cast steel by induction furnace.Keyword:Induction furnace; cast steel; lining从1899年第一台用于熔炼合金的感应电炉问世,迄今还不到120年,在此期间,感应电炉熔炼技术经历了一段应用不断扩大、设备不断改进的持续、交互发展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惊人的发展:在电源方面,从工频电源供电到高频发电机供电,进而到由静态变频电源供电;在炉型方面,从水平熔沟式熔炉到垂直熔沟式熔炉,进而到无芯的坩埚炉;在熔炼的合金方面,从各种有色合金到铸铁,进而到不同的钢种,包括碳钢、各种低中合金钢、高锰钢、不锈钢、耐热钢乃至镍基高温合金。
第3章:化学与材料的发展李仕才一、单选题1.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中,属于热还原法的是()A. 2HgO2Hg+O2B. Fe3O4+4CO 3Fe+4CO2C. Fe+CuSO4=Cu+FeSO4D.2NaCl(熔融)2Na+Cl2↑2.生活中的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将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 B. 向较多粉尘的地面酒水后再清洁C. 铁制栏杆喷涂油漆 D.将食盐密封好,防止吸潮结块3.我们看到的普通玻璃一般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加入了()A. 氧化钴B. 二价铁 C. 氧化亚铜 D. 氧化镁4.根据陶瓷的生产原理,可以得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①以含硅物质作为原料②主要产物是硅酸盐③反应条件是高温④反应原理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A. ①③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 2AlCl3(熔融)2Al+3Cl2↑B. 2NaCl(熔融)2Na+Cl2↑C. Fe2O3+3CO 2Fe+3CO2D. 2HgO 2Hg+O2↑6.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 (4)>(2)>(1)>(3)B. (4)>(2)>(3)>(1)C. (2)>(1)>(3)>(4)D. (3)>(2)>(4)>(1)7.钢筋混凝土强度大,常常用来建造高楼大厦、桥梁涵洞、高速公路等,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的是()A. 水泥、沙子和钢筋B. 水泥、沙子、碎石和钢筋C. 水泥、碎石和钢筋 D. 水泥、沙子和碎石8.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维生素CB. 牛油 C. 花生油 D. 蛋白质9.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相似B. 二者互为同系物C. 二者最简式相同D. 二者分子组成相同10.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4>2>1>3B. 2>1>3>4C. 4>2>3>1D. 3>2>4> 111.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A. 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B. 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C. 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D. 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二、多选题12.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防护方法很多.下列对金属所采取的防护方法正确的是()A. 铁制的健身器材刷油漆 B. 铁制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C. 在轮船船身上焊接一定数量的铜块D. 地下钢铁管道连接锌块13.制造下列文化用品的原料属于有机材料的是()A. 纸B. 铅笔芯 C. 橡皮擦 D. 塑料文具盒14.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其产品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取玻璃和粗硅的同时均产生CO2气体B. 生产高纯硅、铝、铜及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蒸馏的方法D. 黄铜矿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锈蚀B. 纯铁的抗蚀性很强C. 普通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 D. 常温下,铝不被空气氧化,因而可做导线16.化学椭圆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 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腐蚀,而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被腐蚀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氧气D. SiO2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是利用了SiO2的导电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剂法的还原剂B. 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C. 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D. 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三、填空题18.材料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________.②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橡胶属于________(填字母).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③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________腐蚀.发生该腐蚀时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19.钢铁的生产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Si在铸铁中的应用铁器是人类文明开始疾速发展的里程碑。
直至现在,“铸造”依旧是制造业的根底。
近年来,精密铸造尽管为习惯多方面的要求,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轻合金铸件、铸钢件的运用发展也很快,但宏元的技术人员告诉小编铸铁件的需求量依然稳居首位。
从进入铁器时代起,硅与铸造业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宏元精密铸造厂就与我们探讨下硅在铸铁中的效果。
1、硅在铸铁中推进石墨化的效果:在铸铁中,硅是推进石墨化效果最强的合金元素,其推进石墨化的才华,是镍的3倍、铜的5倍。
而且无论在液态或固态的铸铁中,硅与铁联系的效果都比碳强。
液态铸铁中含有硅,就会使碳的溶解度降低。
铁液中硅的含量愈高,碳含量相应地愈低,就会有更多的碳被架空出来。
此外,铸铁中的氧和氮都有安稳碳化物的效果。
铸铁中含有的硅,可以使其中的氧、氮含量降低,这样,又间接地增强了硅对石墨化的效果。
2、硅在铁素体中的固溶强化效果:在固态铸铁中,硅简直悉数固溶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不进入碳化物。
硅原子与铁原子可以联系成具有强共价键的含硅铁素体,不仅推进铁素体形成,而且使铁素体强化的效果很强。
为了解硅强化铁素体的才华,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讨者在碳含量为%、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中,加入不同量的硅,以比较硅对力学功能的影响。
在生产铸铁时,使用硅的固溶强化效果,可以削减或不必铜、镍、锡、钼、铬等进步强度的合金元素,是有益于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合金元素的负面效果的。
3、硅在铸铁中的其他效果硅在铸铁中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除“推进石墨化”和“固溶强化”外,硅还有不少重要的效果,在此,简略介绍两个:1)溶于液态铸铁中的硅,使铁液抗氧化才华大为增强,而且硅还可以使氮在铁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各种铸造合金中,只要铸铁才华够用冲天炉、氧气回转炉这类熔炼设备,在富氧、富氮的气氛中熔炼,恰是因为硅的这种效果。
2)将铸铁中硅含量进步到%以上,铸铁的抗氧化才华、抗热生长功能都大为改进。
前期,各国耐热铸铁的标准中,就都有了硅系耐热铸铁的商标。
关于硅在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中国铸造协会李传栻进入铁器时代,是人类文明开始快速发展的里程碑。
铸铁件的生产、应用,促进了早期的产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到现在,‘铸造’依旧是制造业的基础,但各行各业的发展却又反过来拉动铸造行业,使之进入了现代化的新时代。
近年来,为了适应多方面的要求,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轻合金铸件、铸钢件的应用都发展很快,但是,到目前为止,铸铁件的需求量仍然稳居首位。
2012年,世界各国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为10083万吨,其中:灰铸铁件4599.6万吨,占45.6%;球墨铸铁件2516.7万吨,占24.9%;可锻铸铁件127.5万吨,占1.3%。
也就是说,目前世界各类铸件的总产量中,灰铸铁件和球墨铸铁件就占70%以上。
近年来,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对铸铁件功能的要求日益增强以外,还增加了轻量化、低成本、节能减排、珍惜资源等多方面的要求。
因此,各国铸造行业都非常重视改进铸铁材质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硅是地壳中蕴藏最丰富的元素,无匮乏之虞,而且,在各种铸铁中,硅都是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对铸铁组织中石墨的形态、数量,乃至基体组织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三千多年前进入铁器时代起,我们铸造行业的同仁,就一天也离不了硅,人类对硅的认识,也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
但是,时至今日,硅在铸铁中的作用,我们的认知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仍然广阔。
一、硅在铸铁中的作用硅在铸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最关注的首先是‘促进石墨化’和‘固溶强化’两项,除此以外,硅还有不少重要的作用,在这里,简单地提一提以下两点:●溶于液态铸铁中的硅,使铁液抗氧化能力大为增强,而且硅还可以使氮在铁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正是由于硅的这种作用,铸铁才可以在强氧化性、富氮的条件下熔炼。
各种铸造合金中,只有铸铁才能够用冲天炉、氧气回转炉这类熔炼设备、在富氧、富氮的气氛中熔炼。
●将铸铁中硅含量提高到3.5%以上,铸铁的抗氧化能力、抗热生长性能都大为改善。
早期,各国耐热铸铁的标准中,就都有了硅系耐热铸铁的牌号。
近年来,出于节能的考虑,各种内燃机提高了排气的温度,各国汽车行业中,都很重视耐热硅钼球墨铸铁件的应用。
1、硅在铸铁中促进石墨化的作用铸铁中硅是促进石墨化作用最强的合金元素,硅促进石墨化的能力,是镍的3倍,铜的5倍。
无论在液态或固态的铸铁中,硅与铁结合的作用都比碳强。
液态铸铁中含有硅,就会使碳的溶解度降低。
铁液中硅的含量愈高,碳含量相应地愈低,就会有更多的碳被排挤出来。
铁液为过共晶成分时,硅含量高,凝固过程中,就有更多的碳以初生石墨的形态析出,直到剩余的铁液达到共晶成分后发生共晶转变。
铁液为亚共晶成分时,凝固过程中,硅富集于初生奥氏体中。
共晶转变时,硅富集于早期结晶的共晶奥氏体中,抑制碳与铁化合成渗碳体,增强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促使碳以共晶石墨的形态析出。
共析转变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硅,仍然抑制碳与铁形成渗碳体,增强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促使碳以共析石墨的形态析出。
在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和黑心可锻铸铁中,碳和硅是影响石墨形态、数量的主要元素。
就是基本上不含石墨的白心可锻铸铁,在其脱碳退火的过程中,硅促进碳在奥氏体中扩散,对于这种可锻铸铁的脱碳也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铸铁中的氧和氮都有稳定碳化物的作用。
铸铁中含有的硅,可以使其中的氧、氮含量降低,这样,又间接地增强了硅对石墨化的作用。
2、硅在铁素体中的固溶强化作用在固态的铸铁中,硅几乎全部固溶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不进入碳化物。
硅原子与铁原子可以结合成具有强共价键的含硅铁素体,不仅促进铁素体形成,而且使铁素体强化的作用很强。
为了了解硅强化铁素体的能力,避免石墨形态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国外有人在碳含量为0.1%、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中,加入不同量的硅,以比较硅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中,还列出了组织为全部珠光体、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碳钢的性能,供对比。
表1 不同硅含量的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由表1可见,硅强化铁素体的作用很明显。
硅含量的提高后,抗拉强度和硬度都随之提高。
但是,硅固溶强化的铁素体,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值仍明显地低于珠光体。
铸铁中,利用硅的固溶强化作用,可以减少或不用铜、镍、锡、钼、铬等提高强度的合金元素,当然是有益的。
可是,很长时间以来。
铸造行业还没有充分地利用硅的这种潜能就灰铸铁而言,由于片状石墨切割基体的作用很大,铸铁的强度不高,一般对伸长率也不要求。
虽然提高灰铸铁的强度,主要是靠控制石墨的形态、数量,以及减小共晶团的尺寸,但也不能不尽可能地增强基体组织。
除需求量很少的低牌号灰铸铁外,一般都要求基体组织全部为珠光体。
为了得到珠光体基体,铸铁中的硅含量当然不宜太高。
因此,铸造行业的同仁也就很少注意硅的固溶强化作用就球墨铸铁而言,所有的牌号对伸长率都有严格的要求。
由表1可见,珠光体中固溶的硅量增多,伸长率相应地有所降低,硅含量超过3%后尤为明显。
此外,从很多有关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试验报告中,都可见到类似的数据。
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铸铁中的硅含量太高,会导致延性、韧性降低。
因此,硅的固溶强化作用往往就没有受到重视。
实际上,有些试验数据中只考虑硅含量的改变,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意中夸大了硅的‘脆化’作用。
二、硅固溶强化作用的应用硅在球墨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最近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谈到这里,不能不提及我国三十多年前在灰铸铁方面所做的工作。
1、硅在灰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牌号HT250以上的灰铸铁,基体组织都是珠光体。
为了确保强度达标,生产中,通常都加入铜、锡、锑之类的合金元素。
珠光体中,铁素体约占90%,如果适当地提高铸铁中的硅含量,在铁素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而铸铁组织中又不至于出现铁素体,当然可以节省合金元素,同时也简化了操作。
1980年前后,北京钢铁学院(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钟雪友等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工作。
在灰铸铁碳当量为4.05%左右的条件下,适当地提高硅含量(Si/C比为0.78左右),不加合金元素,铸铁的抗拉强度就可以保持在300 MPa以上。
80年代,这项工艺曾在多家铸造厂得到确认并在生产中应用。
2、硅在球墨铸铁中的固溶强化作用生产球墨铸铁件,球化率、石墨球数量和石墨球平均尺寸等是基本的质量要求。
在石墨球化正常的条件下,其切割基体的作用较在灰铸铁中大为减轻。
通过控制基体组织,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调整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以适应多种不同工况条件的要求。
除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和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外,常规的球墨铸铁目前已有十多种牌号,抗拉强度可以在350 MPa~900 MPa之间改变,最低伸长率则可相应地在22%~2%之间改变。
QT450-10、QT500-7、QT550-5和QT600-3等牌号的球墨铸铁件,都由控制基体组织中铁素体与珠光体所占的份额,以确保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一般说来,生产这类球墨铸铁件时,应力求通过控制铸铁的化学成分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条件,使铸件的铸态组织符合要求,以避免费时、耗能的热处理工序。
在工艺控制不足以确保铸铁的强度的情况下,加入少量铜、镍之类的合金元素,也是常用的应对措施,但是,这样做,既提高了生产成本,还要耗用珍贵的资源。
随着对球墨铸铁认识的逐渐深化,十多年前,欧洲就开始注意到硅在球墨铸铁中强化铁素体的作用,瑞典的研究工作发现:用途很广的500-7牌号球墨铸铁中,将硅含量提高到3.5%,基体组织全部是铁素体,不仅可以在保持抗拉强度在500 MPa的条件下提高伸长率,更为重要的是,铸件的硬度均匀、切削性能显著改善。
在此基础上,国际标准ISO 1083《球墨铸铁分类》2004年修订时,补充了一项“高硅球墨铸铁”的牌号JS500-10。
欧洲标准EN 1563《球墨铸铁件》2011年修订时,补充了3项“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牌号,见表2。
2012年,德国Herbert Löblich发表了有关硅固溶强化的铁素体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研究报告。
2013年,日本九州大学和日之出水道机器公司技术开发部也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
三、硅固溶强化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近年来,关于硅固溶强化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已经发表了不少研究报告。
目前见到的文献资料中,日本九州大学和日之出水道机器公司提供的数据比较全面,在这里简要地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试验中,熔炼两种珠光体-铁素体球墨铸铁(QT1,QT2),两种高硅铁素体球墨铸铁(SiQT1,SiQT2),铸造厚度30㎜、高50㎜、长200㎜的U-型试块,然后制成试样,测定力学性能。
QT、QT2相当于QT500-7和QT600-3。
SiQT1和SiQT2则是在二者是基础上提高硅含量,并相应地调整碳含量和其他成分。
1、球墨铸铁的成分和金相组织高硅球墨铸铁中,相应地降低碳含量,使碳当量大致相当。
常规球墨铸铁QT1和QT 中,加有少量的铜,并稍稍调高锰含量,以使组织中的珠光体含量符合要求。
4种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见表3,试样金相组织的要点见表4,金相图片见图1。
表4 4种球墨铸铁试样金相组织的要点图1 试样的金相组织2、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为了了解各种球墨铸铁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拉伸性能测试。
常规球墨铸铁取了90种试样,其抗拉强度在400~700 MPa之间,铜含量和锰含量也稍有差别;高硅球墨铸铁取了19种试样,抗拉强度在500~600 MPa之间,硅含量在3.3~4.65%之间。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见图2,屈服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见图3。
图2和图3中,黑点是常规球墨铸铁的数据,空白点是高硅球墨铸铁的数据。
为了与现行标准的要求比较,两图中的小方块是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的最低值,其间还有联有曲线,落在曲线右方的数据都符合标准要求。
图2 几种球墨铸铁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图3 几种球墨铸铁0.2%屈服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由图2可见,在抗拉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高硅球墨铸铁的伸长率比常规球墨铸铁高。
由图3可见,在伸长率相同的条件下,高硅球墨铸铁的屈服强度比常规球墨铸铁高得多。
图4表示几种球墨铸铁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关系。
由图4可见,在抗拉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高硅球墨铸铁的0.2%屈服强度比常规球墨铸铁高得多,硅的固溶强化作用使球墨铸铁的屈强比大为提高。
图4 几种球墨铸铁抗拉强度与0.2%屈服强度的关系3、疲劳特性就表3所列的4种球墨铸铁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应力振幅与断裂循环次数的关系见图5。
硅固溶强化的球墨铸铁,疲劳极限高于常规的球墨铸铁。
图5 4种球墨铸铁的S-N曲线4、冲击韧性为了了解硅固溶强化对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的影响,就SiQT1和QT1两种球墨铸铁,测定了标准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吸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