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苹果树形及其修剪技术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26.63 KB
- 文档页数:2
【涨知识】对苹果树进行冬剪,首先要学习和了解苹果树的树形:苹果常见树形的优缺点及选用建议。
一、苹果树形分类一般来说,按树冠的外形及是否相互连接,树形可分为圆冠形和扁冠形两大类。
1. 圆冠形:为树株间不相连的果树树形,根据有无中心干可分为有中心干形和无中心干形,有中心干形中又可分为分层形和不分层形,分层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十字形、多中心干形、子母开心形、多主枝开心形等,不分层树形主要有主干形、高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圆柱形等;无中心干形主要有杯状形、开心形(高干开心形、中干开心形、低干开心形、小冠开心形、垂柳形、矮化开心形)等。
2. 扁冠形:为树株间相连接的果树树形。
依照有无支架分为以下两类:①无支架,树株相接成篱墙,行间间隔。
有变则主干形、自然扇形、倒人字形、自由篱壁形、扁纺锤形、树篱式矮灌木形等。
②有支架,主要有单干形、双层栅篱形、棕榈叶扇形、V形、M形等。
苹果采用什么树形应根据不同品种、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特别是栽植密度等综合因子确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检验,亩栽植密度小于60株左右的苹果园,采用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为好;亩栽植密度大于60株左右的苹果园,可采用纺锤形,或园柱形等树形。
不论采用什么树形,都应该达到:低于矮冠,开张透光,骨架牢固,势力均衡,枝组紧凑,密度合理等标准要求。
二、我国苹果树形的发展过程我国是世界苹果原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在苹果树形结构的研究上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自然稀植栽培为主,苹果的树形结构基本上沿用西洋苹果引入之后建立的三大主枝自然半圆、疏散分层形等。
80年代以后,我国苹果生产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此时欧美地区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包括矮化砧木的选用及与之相配套的树形结构。
我国60年代后也先后引入了各种系列的苹果矮化砧木及欧美地区苹果栽培上比较成功的纺锤树形。
但是由于我国的气候土壤条件与欧美地区明显不同,冻害、抽条等问题普遍发生,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不同苹果品种修剪法不同果品,栽培技术
不同苹果品种干性、萌芽率、成枝率等方面不同,对修剪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不同苹果品种修剪手法也不同。
1.普通富士系。
普通富士系品种幼树生长旺盛,干性较强,骨干枝开张。
对修剪反应敏感,萌芽率高且成枝力极强,枝头中截后能抽生5-6个中长枝。
易成花,有腋花芽结果习性,丰产性较好。
初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大量结果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果台抽生副梢能力强,但连续结果能力低,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因此,普通富士幼树以轻剪为主,除短截中心干延长枝外,基本不短截,缓放平斜枝及下垂枝,及时调整骨干枝及其他枝条的角度。
在生长期,采取刻芽、环剥、拉枝、扭梢、摘心等措施,促进成花结果。
盛果期树要及时回缩下垂枝组及细弱枝,复壮更新枝组,剪截中、长果枝,合理疏花疏果,以取得连年优质丰产。
培养枝组要先缓后缩,一般结果后可见果台回缩,弱枝可见花回缩,对中庸枝也可戴帽修剪。
2.短枝型苹果品种。
多数短枝型品种枝条直立,树冠抱拢而紧凑,树体矮化,适于密植栽培。
萌芽率高,栽植的前一、二年成枝力中等,结果后成枝力很低。
为此,对于短枝型苹果品种,以培养矮冠树形为宜,如纺锤形、圆柱形等,栽植后要连续重截修剪2-3年,促发长枝,尽快形成树冠,并注意开张骨干枝的角度。
基本成形后,全树缓放,促进成花结果。
结果后注意防止树冠郁闭,疏除背上直立枝和重叠枝、交叉枝。
适当回缩长放枝和过长的骨干枝,培养中小型枝组。
盛果期要注意控制产量,疏除过多的花芽或花序,避免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第1页共1页。
苹果树的五种主要树形
苹果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树形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1. 圆形树冠:这是苹果树最常见的树形,也是最经典的树形。
它具有一个圆形的树冠,树干直立,分枝众多,形成一个紧凑而均匀的树冠。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通常生长茂密,产量高。
2. 垂直树冠:这种树形的苹果树树干直立,树冠呈锥形或圆锥形,分枝较少,上部较为稀疏。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通常具有较长的生长季节,能够充分利用阳光,产量也较高。
3. 扁平树冠:这种树形的苹果树树冠相对较为扁平,分枝较多,树冠比较宽广。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通常适合生长在较为开阔的地方,能够充分吸收阳光,果实较大而多。
4. 倒挂树冠:这种树形的苹果树树枝往往向下倾斜,形成一个倒挂的树冠。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通常需要支架来支撑树枝,果实也会悬挂在下方。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在观赏价值上较高,但产量相对较低。
5. 蔓生树冠:这种树形的苹果树树枝较为柔软且长,可以依附在其他物体上,形成一个蔓生的树冠。
这种树形的苹果树通常需要支架或墙壁来支撑,适合生长在有限空间的地方。
由于树冠靠墙壁或支架,
果实不易受到风雨的侵袭,因此品质较好。
在实际种植中,选择何种树形的苹果树取决于种植者的需求和种植环境。
不同树形的苹果树在阳光利用、产量和观赏价值等方面有所差异,种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树形。
同时,注意适当的修剪和管理也是保持苹果树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
苹果树修剪实用技术分析苹果树修剪是种植苹果树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合理的修剪,既可以使苹果树枝干更加坚挺,又可以使果实更加丰硕,提高产量。
本文将从树形选择、枝条修剪、整枝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树形选择苹果树具有不同的树形,如自由生长形、扇形、圆锥形、斜植形和伏枝式生长等,决定树形时需要考虑苹果树的种类、树龄、土壤环境及栽培特性等因素。
苹果树的生长特点是顶芽生长比侧芽生长更快,因此剪枝时要避免削弱顶芽的生长,保证苹果树的正常生长。
选择适合的树形可以使得苹果树生长更加健康,更加美观,有利于日后的果实生长。
二、枝条修剪苹果树的枝条是果实的基础,修剪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去灰枝、病枝、瘤木、干枯枝、交叉枝等,保留粗壮的主干枝和有强劲生长势头的侧枝。
2.苹果树主干的高度比较重要,因此修剪时需要保留主干,并修剪掉高度过高的枝条,以保证整棵树的生长势头。
3.侧枝也需要精细修剪,要注意去除生长太慢或弱小的枝条,保留生长势头强的幼枝,有助于分散水份和养分,促进果实的生长。
4.下部主枝和下层侧枝要保留短枝,促进枝条细胞分裂,有利于生长,同时也有利于果实自然分散。
三、整枝方式1.整枝的前提是苹果树的总产量和生长势需得到保证。
整枝一般在果实膨大后进行,以修剪适度,切勿过多修剪。
2.调整树冠的结构,精简枝条,让灯光能够充分照射到内部枝丫上,从而促进花芽的生长。
3.整枝还可以促进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和保护。
4.修剪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剪刀,注意剪口位置和角度,避免剪伤木质部,引起感染。
总之,苹果树修剪是一项实用技术,不仅能够保证苹果树的正常生长,还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提高产量。
在修剪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树形,精细修剪枝条,合理整枝。
对于果树种植爱好者而言,熟练掌握苹果树修剪技术,不仅可以享受到种植的乐趣,还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果实。
苹果常见树形及整形特点!苹果树形很多,一般来说,按树冠的外形及是否相互连接,树形可分为圆冠形和扁冠形两大类。
圆冠形:为树株间不相连的果树树形,根据有无中心干可分为有中心干形和无中心干形,有中心干形中又可分为分层形和不分层形,分层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十字形、多中心干形、子母开心形、多主枝开心形等,不分层树形主要有主干形、高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圆柱形等;无中心干形主要有杯状形、开心形(高干开心形、中干开心形、低干开心形、小冠开心形、垂柳形、矮化开心形)等。
欧洲非常流行的高纺锤形日本的开心形我国目前推广的主干形我国目前推广的高干开心形扁冠形:为树株间相连接的果树树形。
依照有无支架分为以下两类:①无支架,树株相接成篱墙,行间间隔。
有变则主干形、自然扇形、倒人字形、自由篱壁形、扁纺锤形、树篱式矮灌木形等。
②有支架,主要有单干形、双层栅篱形、棕榈叶扇形、V形、M形等。
“Y”字形“V”字形“丰”字形(1)主干形苹果树主干形树形结构与结果状况主干形适合4×2米、4×1.5米、3.5×1.5米、3×1米,甚至更密的密植果园整形。
同纺锤形一样它有一个强健的中央领导干,其上直接着生包括3~5公分和1米左右大小不等的30~60个横向枝。
这些枝的粗度都同中干远远拉开,结果后多自然呈下垂状。
一般干高40~60公分,树冠直径小于1.5米,树高根据株行距灵活而定,一般可略高于行距。
整成形后行间能过三轮车,株间能过人。
它同细长纺锤形很相似,只是比细长纺锤形上的横向枝多、且细,重要的是横向枝都不长,即所谓的单轴而不延伸。
主干形的果实围绕中干结果,受光均匀,果个大。
它的树形建造快,修剪量小、浪费极少,花芽质量高,横向枝更新容易。
1)主干形的优点:① 成形快、结果早。
一般3年成形,2年结果,4年丰产。
由于主干树形根据枝条势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横向枝第一年用调势手段(依据五类枝势)使当年生枝在7月份以前自然停止生长。
苹果高光效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苹果高光效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1细长纺锤形该树形适用于667m2栽80株左右的矮化密植果园。
树高3~3.5m,干高0.8~1.0m,冠径2~2.4m,中央领导干直立健壮。
其上从下往上呈螺旋状排列。
15~20个侧分枝,下部侧分枝开张角度80°左右,上部侧分枝开展角度70°左右。
侧分枝长度1~1.2m,从下往上逐渐缩短,整个树体呈细长纺锤形。
结果枝组直接着生在侧分枝上,间距25cm左右。
干枝比(中干与侧分枝枝轴粗度比)(4~5)∶1,侧分枝与结果枝粗度比(5~7)∶1。
作业道宽1~1.5m。
整形修剪技术要点为:①主枝更新。
当主枝粗度达到株距的1.5%~2%时为预备更新期,超过2%时为更新期。
中、上层主枝依次减细。
预备主枝基本建成时,疏除原结果枝。
②枝组更新。
枝组一般枝龄不超过5年,在更新中调节大、中、小枝组的比例,保持1∶5∶14左右。
③培养结果枝组。
生长期采用摘心、扭梢、拿枝、适期环割等手法培养结果枝,调节平衡枝势,调整树体光照,达到提高光合效能和优质丰产的目的。
2新改良纺锤形该树形是由小冠疏层形改造而来的一种树形,适用于667m2栽55株左右的果园。
树体结构为:树高2.8~3.5m,干高1~1.2m,中干上直接着生6~8个主枝,过渡期内8~12个。
主枝按照东南、西南、西北、东北4个方位角,依次选留1~4个主枝,5~8主枝依次位于1~4主枝的正上方。
东南与西南、东北与西北主枝间夹角为60°~80°,东南与东北、西南与西北主枝间夹角为100°~120°;同侧两个主枝垂直间距100~120cm。
主枝开张角度,一般保持80°~90°,枝势强时宜大、弱时宜小。
下部主枝长度为行距的40%,株间主枝长度为株距的30%,上部主枝短于下部主枝,作业道保持在1~1.3m。
在树体成形的2~3年过渡期内,主枝数量要逐年减少,控制在6~8个,中干上任意两个枝间可插空选留一个大型结果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