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板各部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4.78 MB
- 文档页数:39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主板知识详解1.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一块主板的命名规范也是建立在芯片组名称上面的。
芯片组是由英特尔和AMD发布CPU时为匹配CPU而面向主板厂商发布的,因为不同平台的CPU可能针脚数(插槽类型)、结构和尺寸都不一样,需要搭载了对应的芯片组的主板才能正常工作,比如英特尔最新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就需要搭载了300系列芯片组的主板,目前支持八代酷睿的芯片组只有Z370,换言之就是只有Z370系列主板才能使用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英特尔的芯片组有四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Z系列、B系列和H系列,其中__系列和Z系列可以超频,__系列只能适配__字母结尾的处理器,而Z系列则面向i3/i5/i7带K的处理器。
B系列和H系列为中端和入门级芯片组,不支持超频,规格较于Z系列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可理解为降低了可拓展性,因为芯片组直接决定了主板可以有多少接口、有多快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芯片组只是决定了主板的上限,主板有没有把芯片组支持的接口都做出来还是要看主板厂商怎么设计,比如同为微星B250系列的主板,有卖700元的也有卖500元的,除去用料成本因素,也有可能是500元的主板比700元的少了几个接口。
AMD的芯片组有三个系列,从高端到低端分别是__系列、B系列和A系列,其中__系列和B系列支持超频,A系列为入门主板不支持超频,定位类似于英特尔的Z、B、H系列。
2.常见的板型通常我们说的大板、小板和迷你板就是板型的通俗说法,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板型(已淘汰的板型和服务器主板等不常见板型不做介绍)。
AT__:俗称大板,标准尺寸305mm某244mm,充裕的空间可以保证容纳下尺寸偏大的显卡、散热器等。
Micro AT__ (mAT__):俗称小板,标准尺寸244mm某244mm,较于大板缩小了一部分尺寸。
简述计算机主板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连接各种硬件组件的中心枢纽。
主板包含许多不同的组件,下面简述主板的基本组成部分:
1. 中央处理器插槽:主板上最重要的组件之一是中央处理器(CPU),它负责处理所有计算机操作。
主板上有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插槽,用于安装CPU。
2. 内存插槽: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主板上有多个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模块。
3. PCIe插槽: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插槽用于连接高速的外设,如图形卡、声卡等。
4. 串行ATA插槽:这些插槽用于连接硬盘、光驱等设备。
5. I/O 接口:主板上还有一些输入/输出接口(I/O),如USB、VGA、HDMI、音频等接口。
6. BIOS芯片: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一种程序,用于初始化计算机硬件并引导操作系统。
BIOS芯片存储着BIOS 程序。
7. 电源连接器:主板上还有一个或多个电源连接器,用于接收电源供应。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计算机主板。
不同的主板可能会有不同的组件和插槽,但这些基本部分通常都是相似的。
- 1 -。
主板的功能主板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起着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组件的重要作用。
它被安装在机箱内,作为电路板的集成电路平台,通过插槽和接插口连接着各种部件,包括处理器、内存、扩展卡、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主板不仅提供了硬件组件之间的物理连接,还通过芯片集成电路和电路板上的追踪,实现了数据传输和控制。
下面将介绍主板的一些基本功能:1. CPU插槽:主板上的CPU插槽是用于安装处理器的地方。
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并处理数据。
主板上的CPU插槽与处理器的引脚相匹配,通过插槽上的金属接触点与处理器上的引脚连接,从而将处理器与主板连接在一起。
CPU插槽的设计与处理器的类型和封装有关,例如现代主板上常见的是LGA和PGA插槽。
2. 内存插槽:主板上的内存插槽用于插入内存模块。
内存(RAM)是计算机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的地方。
内存插槽的数量和类型取决于主板的规格,常见的包括DIMM、SO-DIMM等。
通过内存插槽,内存模块与主板上集成的内存控制器相连接,使得处理器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
3. 扩展插槽:主板上的扩展插槽用于插入各种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网卡、硬盘控制器等。
这些扩展卡向计算机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和性能。
扩展插槽通常是PCI或PCIe接口,通过这些插槽,扩展卡与主板之间建立了物理和电信号连接。
主板上的芯片组通常会提供对这些扩展设备的支持。
4. 存储接口:主板上的存储接口用于连接硬盘驱动器和光驱。
常见的存储接口包括SATA(Serial ATA)和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这些接口提供了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使得计算机可以读取和写入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5. 输入输出端口:主板上的输入输出端口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音响、USB设备等。
这些接口通过主板上集成的控制器和接口芯片,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
常见的输入输出端口包括USB、HDMI、VGA、DVI、音频接口等。
主板说明书概述本文档提供了关于主板的详细说明和使用指南。
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设备以及传输数据。
本说明书将向您介绍主板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主要组成部分1. 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分,由北桥和南桥组成。
北桥负责与处理器和内存通信,控制系统总线、内存和图形性能。
南桥则负责与外部设备通信,包括硬盘驱动器、USB接口、声卡、网卡等。
2. 插槽主板上的插槽用于插入其他组件,如处理器、内存、显卡等。
根据不同的规格和型号,主板上可能有不同类型的插槽,如CPU插槽、内存插槽、PCI Express插槽等。
3. 连接器主板上还有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扩展卡等。
常见的连接器包括USB接口、视频接口(如HDMI、VGA、DVI等)、音频接口、网口接口等。
4. BIOS芯片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芯片存储了主板的基本配置信息和启动程序。
通过BIOS,您可以设置系统的各种参数,如启动顺序、时钟频率等。
主要功能1. 数据传输主板负责数据在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传输。
通过各种总线接口,如PCI Express、SATA、USB等,主板实现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持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2. 外设支持主板提供了丰富的外设支持,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打印机等。
通过连接到主板上的接口和插槽,这些外设可以和计算机进行交互和数据传输。
3. 扩展性主板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不同类型的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网卡等。
这样可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4. 稳定性和可靠性主板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需要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质的主板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提高主板的散热性能、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稳定性,确保计算机的高效运行和长寿命。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主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清理主板和内部组件,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硬件包括第一篇:计算机主板及其组件计算机主板,又叫做主板、母板或系统板,是一块大的电路板,负责将各个硬件组件连接起来,并让它们能在电脑上正常工作。
下面介绍主板的各个组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主板上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也是计算机的心脏。
它的主要功能是执行计算机指令,并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
CPU的速度越快,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2. 内存(RAM)内存,也称为随机存储器(RAM),是计算机主板上的一个重要组件。
它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临时数据和程序代码。
通俗点说,RAM就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计算机关机后内存中储存的数据就会被清除。
3. 扩展插槽扩展插槽,也称为扩展槽或扩展接口,是一种用来连接扩展卡的插槽。
扩展卡可以为计算机提供额外的功能和性能,比如显卡、声卡、网卡等等。
这些扩展卡可以直接插入到主板的扩展槽中。
4. 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组成。
北桥芯片负责连接主板上的CPU、内存和显卡,而南桥芯片则负责I/O接口和存储器控制器等。
5. BIOS芯片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上一个重要的程序,它被存储在主板上的一块芯片中。
当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自动运行,进行初始化并检测主板上的硬件,然后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6. 供电模块供电模块负责为主板上的各个组件供电。
它通常包括一个电源接口、一个逆变器、电容器和稳压器等组件。
这些组件可以让主板获得稳定的电源,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二篇:硬盘和光驱硬盘和光驱是计算机的重要存储设备,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设备。
1. 硬盘硬盘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它通常被安装在电脑的机箱中。
硬盘由一个或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都有读写头负责读取和写入数据。
硬盘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它的容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
硬盘的速度通常以RPM(转每分钟)为单位,速度越快,读取数据的速度也就越快。
一块主板主要由CPU插槽、内存插槽、PCI-E(或AGP)扩展插槽、PCI插槽、南北桥芯片、电源接口、电源供电模块、外部接口、SATA接口和PATA接口、USB接口、功能芯片(声卡、网卡、IEEE1394、硬件侦测、时钟发生器)等组成,而在豪华型的主板上,还有厂商特别设计的芯片或无线模块等。
电脑主板是一台电脑的基石,它的做工、用料、设计和芯片组直接决定了一台电脑在构架完成之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1、CPU 插槽2、芯片组:芯片组由North Bridge(北桥)芯片和South Bridge(南桥)芯片组成。
北桥是CPU 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联系纽带,AGP 、DRAM 、PCI 插槽和南桥等设备通过不同的总线与它相连。
由于北桥的功能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集成的晶体管也就越来越多,发热量自然就会大幅增加,所以时下多数厂商在北桥上加装了散热片或风扇,以免其在高速运行时因过热而损坏。
南桥(South Bridge)与北桥共同组成了芯片组,主要连接ISA 设备和I/O 设备。
南桥芯片负责管理中断及DMA 通道,其作用是让所有的资料都能有效传递。
3、主板供电电路:在电源接口和CPU 插槽的周围有一些整齐排列的大电容和大功率的稳压管,再加上滤波线圈和稳压控制集成电路,共同组成了主板的电源部分。
设计合理的电源电路可以让主板工作更稳定,减少死机现象。
4、AGP 插槽: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即加速图形端口,是主板上靠近CPU 插座的褐色插槽,它通过专用的AGP 总线直接与北桥芯片相连,所以AGP 显卡的传输速率大大超过与其他设备共享总线的PCI 显卡。
AGP 接口从最初的AGP 1x 发展到AGP 2x 、AGP Pro 和AGP 4x,速度越来越快,功耗也越来越高。
AGP 1x 能提供266MB/s 的带宽,而AGP 2x 可达到533MB/s 的带宽,最新的AGP 4x 高达1066MB/s 。
主板工作原理概述: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连接和协调各种硬件设备,使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主板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路、信号传输、电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板的工作原理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一、主板结构主板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插槽:用于安装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
2. 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
3. 扩展插槽:用于插入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网卡等。
4. 芯片组:包括北桥和南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和控制。
5. 输入输出接口:包括USB接口、音频接口、视频接口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6. 电源接口:连接电源,为主板和其他硬件提供电源供应。
二、主板工作原理主板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电源管理:主板通过电源接口连接电源,将电能转化为计算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管理芯片负责监测电源状态,为各个硬件设备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
同时,主板还通过电源管理单元(PMU)控制电源的开关和稳定输出。
2. 信号传输:主板上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电路板上的导线进行信号传输。
CPU通过前端总线连接北桥芯片,北桥芯片再通过后端总线连接南桥芯片和其他扩展插槽。
北桥芯片负责处理高速数据传输,如内存访问和显卡数据传输,而南桥芯片负责处理低速数据传输,如硬盘和USB设备。
3. 数据处理:CPU是主板上最重要的组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CPU通过内存总线和内存条进行数据交换,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到内存中,并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CPU还可以通过扩展插槽连接其他设备,如显卡和声卡,以实现图形和声音的处理。
4. 扩展插槽:主板上的扩展插槽提供了连接其他硬件设备的接口。
插入扩展卡后,主板与扩展卡之间通过电路板上的导线进行数据传输。
扩展插槽可以连接各种设备,如显卡、声卡、网卡等,扩展了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
5. 输入输出接口: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简述计算机主板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桥梁。
它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各个部件的连接和控制中心。
下面我们来简述计算机主板的基本组成部分。
1.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北桥和南桥两个芯片。
北桥负责连接CPU、内存和显卡等高速设备,南桥则负责连接硬盘、USB、声卡等低速设备。
芯片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2.CPU插槽CPU插槽是主板上的一个接口,用于插入CPU。
不同的CPU插槽类型适用于不同的CPU,例如Intel的LGA1151插槽适用于第六代及以上的Intel Core处理器,而AMD的AM4插槽适用于AMD Ryzen处理器。
3.内存插槽内存插槽是主板上的另一个接口,用于插入内存条。
主板上通常有两个或四个内存插槽,不同的内存插槽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内存条,例如DDR3和DDR4内存条。
4.PCI插槽PCI插槽是主板上的扩展插槽,用于插入扩展卡,例如显卡、声卡、网卡等。
主板上通常有一个或多个PCI插槽,不同的PCI插槽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扩展卡,例如PCI、PCIe x1、PCIe x16等。
5.SATA接口SATA接口是主板上的硬盘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光驱等存储设备。
主板上通常有多个SATA接口,不同的SATA接口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存储设备,例如SATA 3.0和SATA 2.0。
B接口USB接口是主板上的通用接口,用于连接各种USB设备,例如鼠标、键盘、U盘、移动硬盘等。
主板上通常有多个USB接口,不同的USB接口类型适用于不同的USB设备,例如USB 2.0和USB 3.0。
7.声卡接口声卡接口是主板上的音频接口,用于连接扬声器、耳机、麦克风等音频设备。
主板上通常有多个声卡接口,不同的声卡接口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音频设备,例如3.5mm音频接口和光纤音频接口。
8.网卡接口网卡接口是主板上的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络。
电脑主机内部结构图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总线(Bus)结构。
它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并归结为数据总线(Date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
这样就很适合计算机部件的模块化生产,促进了微计算机的普及。
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化硬件结构图如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总线化硬件结构图电脑主机的各主要模块图主板主板(Mainboard或Motherboard,简称M/B)是电脑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长方形电路板。
主板是主机的躯干,CPU、内存、声卡、显卡等部件都固定在主板的插槽上,另外机箱电源上的引出线也接在主板的接口上。
①CPU插座:CPU就固定在此插槽上。
②内存插槽:内存条就插在此插槽上。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条来增大内存。
③AGP插槽:靠近CPU的棕色插槽,主要用来连接AGP显卡。
④PCI插槽:AGP插槽旁边的白色插槽,比AGP插槽稍长,是数量最多的扩展槽,主要用来插声卡、网卡等PCI设备的。
⑤AMR插槽:在主板边上,长度大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用于连接一些AMR设备,如调制解调器(③④⑤统称总线扩展槽)。
⑥驱动器接口:软驱、硬盘、光驱等设备就是通过数据线接在主板的驱动器接口上的。
⑦主板电源插座:接机箱电源的主板电源插头,为主板提供电能。
⑧输入/输出接口:详见本版左下角的“I/O接口”部分。
⑨BIOS芯片: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 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组固化到主板上的一个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中的程序,它保存着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⑩电池:在主板断电期间维持系统CMOS的内容和主板上系统时钟的运行。
显卡和声卡显卡主板要把控制信号传送到显示器,并将数码信号转变为图像信号,就需要在主板和显示器之间安装一个中间通讯连接部件,这就是显示适配器,简称为显卡。
v1.0 可编辑可修改一、主板图解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1.线路板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
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
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
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
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
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
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
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
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
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
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有金属连接部位,这时“金手指”部份通常会镀上金,这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
最后,就是测试了。
测试PCB是否有短路或是断路的状况,可以使用光学或电子方式测试。
了解电脑主板的主要组成和功能电脑主板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承载了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各个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很多人对电脑主板的了解仅限于其名称,对其主要组成和功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电脑主板的主要组成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电脑主板。
一、主板的外观电脑主板通常是一个矩形的PCB板,上面有各种插槽、接口和芯片组。
主板的尺寸通常有标准ATX、微型ATX、迷你ITX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机箱的尺寸要求。
主板上还有各种标识和元件,用于指示连接方式和供电情况。
二、主板的主要组成1. CPU插槽:主板上的CPU插槽用于安装并固定中央处理器(CPU),并提供与其他硬件的通信接口。
不同的主板支持不同的CPU插槽类型,如LGA、PGA等。
2. 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RAM)。
主板上通常会有多个内存插槽,以支持更大的内存容量和更高的运行速度。
3. 扩展插槽:主板上还有一些扩展插槽,用于安装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网卡等。
常见的扩展插槽类型有PCI、PCI-E等。
4. 芯片组:主板上的芯片组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各个硬件设备并协调它们之间的通信。
芯片组通常包括北桥和南桥,北桥连接CPU、内存和显卡等高速设备,南桥则负责连接其他低速设备。
5. 电源插口:主板上有一个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口,用来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供应。
6. BIOS芯片:BIOS芯片是主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启动计算机系统并进行系统设置。
用户可以通过BIOS设置参数来调整电脑的一些基本功能。
三、主板的主要功能1. 提供电源管理和供电功能:通过电源插口连接电源,主板负责将电源供应给所有的硬件设备,并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调整和管理,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数据传输和通信:主板上的各种插槽和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主板上的芯片组负责协调这些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3. 提供扩展能力:通过扩展插槽,主板允许用户安装各种扩展卡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安装独立显卡提升图形处理性能等。
第二部分主板芯片组Chipset一、芯片组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芯片组将是整个身体的躯干。
在电脑界称设计芯片组的厂家为Core Logic,Core 的中文意义是核心或中心,光从字面的意义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这是因为目前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不一,如果芯片组不能与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将严重地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类型、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而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如USB2.0/1.1,IEEE1394,串口,并口,笔记本的VGA输出接口)等,是由芯片组的南桥决定的。
还有些芯片组由于纳入了3D加速显示(集成显示芯片)、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
北桥芯片(Nor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
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845E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
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
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