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语的世界》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2
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许艳一: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
再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苏轼的一封“信”(回环诗):暮赏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已花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时归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醒去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微马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力如可见汉语的妙处!酒飞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
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则规范我们的语言,二来也能让我们更好的来应对高考。
2.材料一:汉语热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在德国,去年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
在南非,其最大的电视公司已开始向全国播放汉语教学节目。
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设想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除了要落实本节内容外,还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内容,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
为此,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1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汉语热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在德国,去年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
点击打开以下网址免费获取,最后一天免费/走进汉语的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点。
2、了解汉语从古到今的演变,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3、明确普通话的定义,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与联系。
学好普通话。
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朗读故事,合作探究,明确汉语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
教学过程:导入: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再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苏轼的一封“信”(回环诗):暮赏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已花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时归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醒去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微马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力如可见汉语的妙处!酒飞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
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则规范我们的语言,二来也能让我们更好的来应对高考。
一、讲授新课一.汉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四声”的声调。
比如:“妈、嘛、马、骂”“汤、糖、躺、烫”四个音节。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
(2)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例如:白菜 bai2 cai4 我们wo3 men2 天气 tian1 qi42、词汇: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合成词占优势(1)语素的定义与范例。
美丽而奇妙的汉语——认识汉语一、教材分析《美丽而奇妙的汉语》是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的第一课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应用》要“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因此,它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必修教材,也不同于选修教材的其他系列,它重在学生活动,重在应用。
课堂就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研究语言,热爱语言,运用语言。
作为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课,它是本册教材的开始,担负着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对汉语特点的总括性认识的任务。
二、学生需要分析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这些语言又是零碎的,缺乏系统的。
同时,在传统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缺失或者淡化让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整体感,这都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汉语语言的特点,学生重在感知、体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现代汉语语音上的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2)能够说出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3)能够说出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知汉语与其它语言的差异,从而掌握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汉语、热爱汉语的情感四、重点难点: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五、教学方法阅读发、表演法、点拨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教材“美丽而奇妙的汉语”和教师印发的辅助阅读材料(外国人学汉语故事和笑话)2、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辅助材料的基础上,编写课本剧,通过课本剧的编写呈现自己对现代汉语特点的理解(二)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踏进语言文字的王国,在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之前,我们先来对这种语言的特点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第 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教学设计4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走进汉语的世界》是一篇评论性的随笔,文章运用了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表得了运用语言文字应有的严谨精神以及创作和阅读时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由于评论性的随笔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陌生,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重点研讨。
其核心是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认识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的重点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对评论性的随笔的特点要做一些必要的介绍,同时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中体现出的道理。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定位: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二)目标解析:1)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汉语语音的两个特点2)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3)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语语法上的特点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知识感到比较陌生,这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知识了解不多。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课在教学中,准备运用幻灯片,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增加容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借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之口,表达了他对母语法语的看法,“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