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工作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951.00 KB
- 文档页数:36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认真履行手续。
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在不同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变化,有着不同的要求。
当前发展党员工作的一般流程:1.自愿提出入党申请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4.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5.确定发展对象6.政治审查7.短期培训8.确定入党介绍人9.填写入党志愿书10.支委会审查11.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12.组织员谈话13.党委审批14.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15.入党宣誓16.预备期的培养考察17.预备党员的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一、自愿提出入党申请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部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党支部接到申请后,应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鼓励其积极创造入党条件。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为半年以上)后,经党支部推荐、党委会审查同意,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其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
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考察意见时,要真实、具体、准确、既要有优点,也要写出缺点)。
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突击编写的现象。
要注意掌握表中时间顺序即工作顺序,按先后顺序一般为:党支部推荐→支部对申请人的政历了解意见→党委会讨论是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考察意见(时间相隔不能超过8个月)→综合政审结论→党内外群众公开测评意见→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意见→党总支意见。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组织人事公文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办发〔2014〕33号)、《关于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意见》(鲁组字〔2018〕63号)、《关于进一步从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试行)》(济组发〔2018〕35号)等有关要求,现将发展党员工作中5个阶段25个步骤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梳理如下。
一、申请入党阶段(2个步骤)1.递交入党申请书(1)申请入党条件。
一是年龄在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二是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三是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四是愿意执行党的决议;五是愿意按期缴纳党费。
(2)申请书有关要求。
入党申请书一般应当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入党,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自己的政治信念、成长经历,以及思想、工作、学习、作风方面的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主要写其职业、政治情况、与本人的关系等;入党的态度和决心,主要是写自己如何积极争取加入党组织,表明自己入党的决心和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打算。
(3)申请入党的途径。
一是有工作、学习单位的人员,单位有党组织的,直接向工作、学习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二是没有工作、学习单位的人员,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申请。
三是流动人员,应当向工作、学习单位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没有建立组织的,可向居住地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的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出地已经在流入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四是在校学生,应当向学校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五是离退休人员,原则上哪个单位管理,就向管理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
生活、管理主要由原单位负责的,向原单位提出申请;生活、管理与原单位基本脱离关系的、主要活动在居住地的,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申请。
发展党员5个主要流程
发展党员5个主要流程是:组织宣传、招募入党、入党教育、党员考核和发展评定。
组织宣传是发展党员的第一步,需要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采取有效的宣传措施,把党的主张、方针和政策深入群众,让群众了解党的精神和理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党的队伍。
招募入党是发展党员的第二步,要把党的招募目标、招募条件、招募程序等搞清楚,采取有效的招募措施,积极招募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党员,把他们纳入党的队伍。
入党教育是发展党员的第三步,要把党的纲领、章程、方针、政策等做好入党教育,使党员深入理解党的精神,掌握党的知识,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
党员考核是发展党员的第四步,要定期对党员进行考核,检查党员是否坚持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是否做到党性修养,是否做到党的组织责任,是否做到党的工作职责,以及是否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
发展评定是发展党员的第五步,要定期对党员的工作和思想作出评定,根据党员的实际表现,对党员的发展进行评估,给予党员相应的奖励和处理措施,以激励党员积极发展。
以上就是发展党员5个主要流程,要想把党员发展好,就要按照这5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申请入党1. 递交入党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2. 党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 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亠4. 上级党委备案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5. 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 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 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 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 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第一步:初步培养、教育和考察阶段⒈申请人提出入党申请报告⒉与申请人谈话,提出要求和鼓励(支部书记或委员)⒊培养、教育、考察(支委会、党小组)⒋向党支部讨论推荐的积极分子(团支部、党小组)第二步:重点培养、教育、考察阶段⒈确定积极分子,落实培养联系人(支委会)⒉培养、教育和考察,时间不少于一年。
(支委会、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培养人定期谈话()定期填写《党员发展对象考察表》()对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政审⒊讨论推荐列入发展计划(团支部、党小组)⒋研究列入发展计划,并报上级党委审批(支委会)⒌确定列入发展计划⒍讨论推荐发展申请人入党。
(团支部、党小组)第三步:预审阶段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介绍申请人基本情况()入党动机()现实表现()政审情况()群众反映()支委会意见()各小组讨论提出是否发展入党的意见,支委会征求党外群众意见⒉上报上级党委()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时间()申请人的申请书及汇报材料()《党员发展对象考察表》()政审材料()申请人所在班排性质,有无党员()对申请人的考察材料进行核实,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前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预审,确定是否履行入党手续,通知党支部,发《入党志愿书》第四步:履行入党手续阶段⒈支部谈话(书记或支委、申请人介绍人)()忠诚考实教育()填写《入党志愿书》及要求()确定入党介绍人⒉讨论研究(支委会)()审查《入党志愿书》及介绍人资格()提出发展申请人入党的书面意见()确定召开支部大会时间、议程及会场布置等⒊讨论申请人入党()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正式预备党员人数、正副书记是否参加,宣布大会开始()申请人汇报本人对党的认识、入学的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应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
()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的主要情况和对其培养教育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审查的情况和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情况。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发展一名新入党员非常重要,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为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发展党员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宣传思想工作。
在开始发展工作之前,组织需要对党员标准和阶段考察制度进行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有关的党组织和入党的相关政策。
并对准备加入党组织的人进行思想背景调查。
确保他们对党的理论和政策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
二、开展教育培训。
组织应该根据准备加入党组织的人员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培训计划。
教育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党的历史、方针政策、党章及有关规定等等。
通过组织看望等方式,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帮助他们建立合乎逻辑的思想认识,答疑解惑。
三、组织考察和评议。
对准备加入党组织的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考察和评议。
包括加入党组织指导员考察、初审、群众评议、组织面谈等环节。
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办理,确保新党员的资格符合要求,并且符合入党标准。
四、组织入党宣誓仪式。
在考察结束后,符合入党标准的人员在党组织接受组织的入党宣誓仪式。
组织需要认真组织仪式,加强教育引导,确保新党员真正了解党的宗旨,做到对党的忠诚。
五、开展培训互动。
新党员入党后,需要与组织建立长期交流和沟通机制,从而确保新党员的自我成长和理论训练的持续性。
组织应该在新党员入党后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互动交流,增强新党员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升新党员的政治敏感度和组织纪律观念。
党员队伍是我们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党员工作是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健康发展的需要。
发展党员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党员符合标准,增强新党员的政治认识和组织纪律观念,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党员发展工作流程
1、定期组织党章学习小组,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入党流程进行宣讲
2、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交给团支书,由团支书交党支部书记)
3、各团支部召开大会进行民主评议,推选入党积极分子
4、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团内推优表,报分团委审批
5、上报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6、参加党校培训
7、优选出培养对象,为其确定培养人,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蓝表)
8、培养对象每个季度需要交一份思想汇报
9、每个季度对培养对象进行考察
10、按照党员发展的条件进行考核,符合条件的上报发展计划
11、发函调材料,对发展对象的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进行政治审查
12、召开群众座谈会,对发展对象进行评议
13、打印成绩单
14、公示
15、将党员发展对象预审表上报院党委进行预审。
经院党委批准后填写入党志愿书
16、召开党支部会议,发展新党员,正式党员进行表决,
17、上报院党委审批,通过后成为预备党员
18、预备党员在一年的预备期内每个季度填写季度鉴定表
19、参加预备党员培训班
20、转正期满时(一年),预备党员写转正申请
21、召开群众座谈会,对预备党员的转正进行评议
22、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本人申请、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季度鉴定表及群众反映,对照党员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24、召开支部转正会议,进行表决
25、上报院党委审批,通过后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
入党积极分子条件:
1、成绩优良,专业排名在前50%,没有不及格课程
2、思想进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积极参加支部和班级的建设,在支部和班级或其他学生工作中能起积极的作用
4、已递交过交入党申请书满半年。
发展党员流程一、背景介绍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成员,是党的先锋队员和骨干力量。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党组织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党员的发展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党员的发展流程和相关要求。
二、党员发展流程1. 申请入党党员发展的第一步是申请入党。
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份子,符合党章规定的条件,有志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可以申请入党。
申请人需要向所在单位或者党支部递交书面申请,并附上个人简历、入党志愿书等材料。
2. 党支部审查党支部将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申请人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思想觉悟等方面。
党支部可以组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等方式了解申请人的情况,并征求党员的意见。
3. 党支部大会决议党支部在审查后,将申请人的入党申请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
党支部大会由全体党员组成,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议,并进行投票表决。
表决通过后,党支部将决议结果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4. 党组织培养经过党支部大会通过后,申请人将进入党组织的培养阶段。
党组织将组织申请人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思想教育和组织生活等培养教育活动。
申请人需要参加一定时期的党课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 发展对象公示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教育后,党组织将对申请人进行公示。
公示的时间普通为7天,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在党组织培养期间的表现等。
公示期间,党员可以对申请人提出意见和异议。
6. 党支部讨论公示期结束后,党支部将组织党员进行讨论。
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对申请人的发展情况进行评议,党员可以就申请人的入党条件和发展潜力进行讨论和评价。
7. 党支部大会决定党支部在讨论后,将根据党员的意见和讨论结果,进行投票表决。
表决通过后,党支部将决定结果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8. 豫备党员发誓党支部决定通过后,申请人将进行豫备党员发誓。
发誓仪式普通在党支部举行,由党支部书记主持。
申请人在发誓时,庄严发誓,表示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党员发展工作流程一、申请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规定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
党组织接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及时派人与申请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进行帮助和鼓励,并建立该申请人的《入党材料档案》。
二、拟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讨论推荐,支委会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党支部告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
三、进入培养教育考察期1、党支部拟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
联系人的重要任务:⑴要经常同积极分子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学习和工作表现,及时指出优缺陷,提出具体规定和努力方向。
⑵将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或党小组报告,并认真填写在《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中,作为党支部考察的依据。
2、党支部每半年对联系人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3、入党积极分子要不定期的向党支部报告思想。
4、《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和《思想报告》应装入《入党材料档案》。
四、参与党校培训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
重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文献。
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材料》,可作为学习辅导材料。
因客观因素不能集中进行培训的,党组织应安排他们学习制定的文献,并搞好辅导。
没有通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五、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选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反映。
召开座谈会的党员要向党支部提交一份完整的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召集人必须署名)。
六、拟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一般经一年以上的考察期、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批准,即可拟定为发展对象。
七、政治审查审查发展对象的《政审材料》,并装入《入党材料档案》。
1、政审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内容涉及: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⑵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及要求(一)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具备入党条件的入党申请人,必须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经过一定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才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其流程如下:(二)发展党员材料要求1、材料要齐全文字材料主要包括:(1)入党申请书。
(右上角需要有入党介绍人的签字确认)(2)个人自传。
(3)党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评议的原始记录。
(4)个人思想汇报。
(5)证明材料(指主要亲属和社会关系以及本人不清楚或发现不交代而应调查的材料)。
(6)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主要表格材料包括:(1)《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2)《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推荐表》(特指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3)《发展党员公示情况登记表》(4)《入党志愿书》(5)《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2、时间要符合要求(1)时间的逻辑顺序要理顺:党员入党材料上的时间要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一次递进填写,后面的时间不得早于前面的时间。
(2)时间的间隔要合理:①入党申请书上签署的时间不能晚于党小组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
②个人自传上交时间在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发展对象之前。
③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时间以党支部签署意见的时间为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意见每半年填写一次,预备党员考察意见每季度填写一次。
④需党委签署的时间须在党支部签署的时间3个月内。
2、书写要规范、整洁(1)所有材料一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不能涂涂改改。
(2)签署意见要规范、准确。
①签署意见要规范。
如“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写成“同意确定为建党对象”,“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不能写成“同意接收为预备党员”。
②签署意见要准确,支部在填写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时,要写明支部党员应到人数(其中正式党员人数)、实到人数、同意其入党人数和不同意或弃权数。
②党组织集体讨论多名申请人入党时,要逐个进行讨论、表决。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党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
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4.上级党委备案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发展党员流程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发展党员的手续和工作程序有:1、要求入党的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书面入党申请(要求存档的材料:书面入党申请,必须手写)。
2、党组织接到申请入党人的申请书后,研究能否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提名,经支部大会同意后,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存档的材料:团组织的推荐表)。
3、申请入党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即应落实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措施,开办党校培训,指定正式党员对其进行培养,并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使他们在其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要求存档的材料:党校学习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思想汇报每季度一份)。
4、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党组织要研究能否将其列为发展对象(支部开提名大会推选)。
5、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后,党组织要对其进行政治审查(要求存档的材料:亲属及其主要社会关系的函调材料)。
6、党组织在进行政治审查的同时,要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要求存档的材料:党员群众座谈会的会议记录)。
7、积极分子需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社会现象及时事政治有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见解,需开答辩会(要求存档的材料:答辩的会议记录)。
8、入党介绍人或支部领导成员指导发展对象认真填写《入党志愿书》。
9、《入党志愿书》填好后,支部委员会要认真进行审查,认为合格后,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是否接收为预备党员,投票表决,作出决议,并报基层党委审批(要求存档的材料:手写的个人自传、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确定为预备党员的会议记录、表决票)。
10、在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之前,由所在党支部将新发展党员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要求存档的材料:支部对其的公示、发展对象公示情况说明表、发展新党员审查表)。
11、支部派专人与其谈话,并报区委组织部门审查。
12、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要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3、被批准入党的预备党员接收党组织一年预备期的教育和考察(要求存档的材料:预备党员考察表)。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一、申请入党(2个步骤)第一步,递交入党申请书。
要求入党的人,采取书面形式提出入党申请。
入党申请书一般由本人书写,且要求为手写稿,不提倡用电脑打印稿。
第二步,党组织派人谈话。
党支部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与申请入党的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进行教育和鼓励。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4个步骤)第三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在本单位、本支部所有申请入党的人员中,由党员或群团组织向党支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党支部根据党员或群团组织的推荐,设支委会的召开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被推荐对象进行审查,审查被推荐对象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以及在政治、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第四步,上级党委备案。
支部将支委会讨论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及相关情况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要求其写出自己的主要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第五步,指定培养联系人。
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应当由经过一定时间党内生活的锻炼,能够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正式党员担任。
第六步,培养教育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期在一年以上,自支部确定其为积极分子之日算起。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主要采取安排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法,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每半年,党支部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考察情况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5个步骤)第七步,确定发展对象。
在一年的培养考察期满之前,适当的时候,先由支部负责同志同拟发展对象人选进行谈话,进一步了解他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等情况,然后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其是否可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建议。
根据谈话情况和培养联系人的意见建议,并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拟发展对象人选的意见建议(公示),公示期满无不良反映的,召开支委会讨论同意的即确定为拟发展对象。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党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
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4.上级党委备案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