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首款超生物精确行走机器人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2
科技上图中这个化石机器人的原型是一种早已灭绝的远古四足动物,名叫“Orobates pabsti”,本文简称它为O先生。
O先生大约生活在2.7亿年前的二叠纪,论资排辈,比恐龙的辈分还要大。
一位名叫约翰·内亚卡图拉的教授带领的团队为O先生量身打造了一个机器人替身—OroBOT,用来研究2.7亿年前的远古四足动物是如何行走的。
约翰教授为何要这么做?他又是如何让O先生的机器人替身学走路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破解这些有趣的谜团。
二叠纪是远古生物从海洋逐渐“走”向陆地的关键时期。
包括约翰教授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非常好奇,这些生物是以怎样的步态开启它们的陆地生活的。
由于O先生是目前被发现的,能将完整的骨骼化石与足迹化石联系起来的最古老的生物,于是,它的替身—OroBOT顺理成章地成了最合适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要让OroBOT学走路?为了更好地研究O先生的步态,OroBOT被制造得比O先生更大。
它的体长足有1.4米,是O先生体长的1.6倍。
为了保障OroBOT的行动灵敏,其掌心、指头和指节都采用了独立的橡胶或塑料部件。
所以,O先生的四肢也十分灵活。
探索号红领巾12500多步!第1步:用计算机构建出O 先生化石的三维模型。
第2步:利用3D 打印技术制造一个与O 先生的化石结构相同的机器人替身——OroBOT。
第3步:用OroBOT 模拟蝾螈贴地行走的步态。
第4步:用OroBOT 模拟鳄鱼抬腹行走的步态。
第5步:用OroBOT 模拟蜥蜴抬起上半身行走的步态。
……让OroBOT 学走路分几步?在总计模拟了512种步态,并撞断了OroBOT 的一根“肋骨”后,约翰教授的团队发现了最适合O 先生骨骼结构的行走步态—先抬高四肢,再将其伸直,让身体远离地面,像鬣蜥一样昂首阔步地移动。
而在此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早期的陆地四足动物行走时身体是靠近地面的,是缓慢、笨拙的行走者。
化石机器人OroBOT 帮助科学家了解到,远古四足动物比人类想象的更早地开启了先进的行走模式。
I 时代风采宁要光荣的失败,不要平庸的成功。
科研工作中有太多的挑战和挫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 然不动",在国家科技事业全面自立自强的伟大征程中,我要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刘连庆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文/本刊记者孙宏波他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25岁 就参与组建出了我国第一套纳米操 作机器人系统;31岁获得“IEEE 机 器人与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34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支持;37岁获得“中国自动化 领域年度人物”称号;39岁获得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支持; 如今刚满41岁,已率领团队在微纳 机器人和类生命机器人领域取得多 项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学 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就是刘连 庆。
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 所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到类生命机器人交叉创 新团队负责人、机器人学研究室副主任、机器人学研究室主任,刘连庆一路走来,不断拼搏、不断攀登、不断突破,以开拓创新和实干担当践行着科技强国中国梦。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他是类生命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2002年,刘连庆从郑州大学毕业后,怀揣着“科技强国”梦想,考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读研究生。
当时,研究所刚开辟出一个与纳米相关的前沿方向,就是基于机器人的理念,研究一种能够精确操作分子、原子的新型机电系统一一纳米操作机器人。
在导师的引导下,刘连庆很快投入到这项具有开拓性的科研工作中。
“这是机器人领域的全新方向, 可供借鉴的资料和研究数据很少,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谈起当年的情 景,刘连庆颇有感触。
他年节无休 埋头在实验中,为了一个数据,连 续几天几夜奋战在实验室都是常事。
经过不懈努力,2〇〇5年,刘连庆参 与组建出了我国第一套纳米操作机 器人系统,实现了“让看不见的看 得到、让摸不到的摸得着”,在纳米 尺度下的系统建模方法、三维纳观 力获取与感知、任务空间的实时反 馈等方面取得很多突破,解决了长 期阻碍纳米操作发展的难题。
尽管人类已经能够借助科技 的力量来改造世界,但许多技能仍然是人类所没有拥有的。
大自然进行“公平选择”后,人类惊奇地发现某些生物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独特“技能”,他们也可以在人类难以触及的地方生存。
那么,能否以 大自然为师,向其他的生物学习, 以提高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适应能力,并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催生了仿生机器人科技。
“仿生机器人的出现,让普通大众有点看花了眼,要是不了解, 人们或许会认为,仿生机器人还远 没有发展起来,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
然而事实是,仿生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在 十几年前,造一个机器人,光是让 它站起来就已经很难,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多造几条腿.这种情况很 常见。
但放到现在,仿生机器人不仅能两条腿走路,它甚至还能跳,跳得比普通人都要好。
”来自华南 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T.程学院的特 聘研究员钟勇博士是这样解释的。
现任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会员的钟 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仿生机器人以及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
奏响机器人之歌自2007年起,钟勇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 港中文大学从事机器人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也见证了机器人知识体系的不断变化。
“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刚开始接触这一领 域,学习研究的是最传统的运动学、动力学、路径规划;随着科研的发展,我们又增加了传感与控制 等相关知识体系的研究,到现在多学科交叉,涉及到材料、物理、生 物、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 这种学科交叉的环境下,机器人的发展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产生了大量新的理念、新的知识,仿生机器人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钟勇最开始研究的是仿生机器鱼,这是一个结合了生物和工程的交叉学科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MIT 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条仿生机器鱼RoboTuna,科研人员惊奇地发现此款仿生机器鱼的游动效率和 机动性都超越了传统螺旋桨推进的水下航行器。
四足蜘蛛机器人行走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超酷的四足蜘蛛机器人的行走原理,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呢!咱先想象一下蜘蛛是咋走路的哈。
真正的蜘蛛那小细腿动起来可灵活了。
四足蜘蛛机器人呢,就有点模仿蜘蛛的感觉。
它的腿呀,可不是简单的小棍儿哦。
每一条腿都像是一个小机关,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零件相互配合。
它的腿上有好多关节呢,就像我们人的膝盖、脚踝一样。
这些关节可以弯曲和伸展。
比如说,当机器人要向前走的时候,它会先把一条腿抬起来。
这时候,这个腿上靠近身体的关节就像我们抬腿时大腿根儿那儿的关节一样,先动起来,把腿抬高一点。
然后呢,中间的关节再调整一下角度,就像是我们小腿在弯曲调整一样。
腿最下面的关节再动一动,就把腿给伸出去啦。
你看啊,这个腿伸出去可不是乱伸的哦。
它是根据机器人想要去的方向来决定伸的角度的。
要是想往左走呢,左边的腿就会伸得更往左一点,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要是想往左边拐,左脚就会往左迈得大一些。
而且呀,这些腿之间是要相互配合的。
不能这条腿还没抬起来呢,另一条腿就已经伸出去了,那就乱套啦,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两条腿得有个协调劲儿。
再说说它的平衡问题。
四足蜘蛛机器人在行走的时候,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得时刻保持平衡。
当一条腿抬起来的时候,其他三条腿就得稳稳地撑住地面。
这就要求机器人的身体能够自动调整重心。
比如说,左边的腿抬起来了,那机器人的身体就会稍微往右边倾斜一点,把重心移到右边的三条腿上。
这就像是我们单脚站立的时候,身体会不自觉地往另一条腿那边歪一点,这样才能站得稳。
而且哦,这个四足蜘蛛机器人的腿上还有传感器呢。
这些传感器就像是小侦察兵一样。
它们能感觉到地面的情况。
要是地面是平的呢,腿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模式走。
但要是地面有个小坑或者小凸起,传感器就会把这个消息告诉机器人的“大脑”,然后大脑就会指挥腿做出调整。
比如说,要是有个小坑,腿可能就会伸得长一点,跨过去这个坑。
要是有个凸起,腿就会抬得更高一点,避免被绊倒。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石能源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大贡献,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核能D.煤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甲烷B.盐酸C.食醋D.石灰水3.化学实验是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取固体粉末C.检查气密性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门捷列夫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杰出贡献5.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根据我国2016 年开始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选项中未计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是A.NO2B.SO2C.CO2D.PM2.56.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7.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来做干电池B.氧气填充食品包装袋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8.华为公布了全球首款柔性屏幕的5G 折叠手机,国内5G 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
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B.镓原子属于金属原子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9.中国科学技术馆“物质之妙”展区有一台分子运动模拟器。
首款超生物精确行走机器人问世
佚名
【期刊名称】《机械》
【年(卷),期】2012(39)7
【摘要】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种行走机器人,被称为第一种以生物精确方式行走的机器人。
【总页数】1页(PI0005-I0005)
【关键词】行走机器人;生物;研究人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42
【相关文献】
1.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我国自主研发的安全芯片问世/我国研制成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美国发明无声语言探测器不出声也能打手机/英开发出舆论分析软件1秒钟读10篇文章/以色列实施心脏病治疗新方法注射基因再造血管 [J],
2.台湾首款保安机器人问世,即将批量生产 [J],
3.科学家最新研制首款超生物精确行走机器人 [J],
4.美国研制首款超生物精确行走机器人 [J],
5.全球首款专为0-6岁宝宝打造的“全自主智能机器人”问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仿生学的发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仿生学是通过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将生物学的原理应用于工程和技术领域,从而创造出具有生物特性的人工系统或产品。
在仿生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发明,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
一、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是仿生学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运动、感知、控制等机制,科学家们设计和制造出能够模拟生物动作和行为的机器人。
例如,仿生机器人可以模仿蜜蜂的飞行方式,具备较强的机动性和稳定性,用于无人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仿生机器人还可以模仿蛇的爬行方式,用于救援、探险等特殊环境中。
二、仿生材料仿生材料是仿生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组织特性,科学家们制造出类似的材料,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性和功能。
例如,仿生材料可以模仿蜘蛛丝的强度和韧性,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纤维材料。
另外,仿生材料还可以模仿莲花叶面的超疏水性,用于制造自清洁和防污染的表面材料。
三、仿生传感器仿生传感器是仿生学在传感技术领域的应用之一。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感知机制,科学家们设计和制造出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传感器。
例如,仿生传感器可以模仿鱼类的侧线系统,实现对水流的感知和定位,用于水下探测和导航。
此外,仿生传感器还可以模仿昆虫的触角结构,实现对化学物质的感知和分析,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应用。
四、仿生飞行器仿生飞行器是仿生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研究鸟类和昆虫的飞行机理,科学家们设计和制造出具有优良飞行性能的飞行器。
例如,仿生飞行器可以模仿鸟类的羽翼结构和飞行姿态,实现高效稳定的飞行。
此外,仿生飞行器还可以模仿昆虫的飞行机动性,实现灵活悬停和垂直起降,用于无人机和飞行器的研究和应用。
五、仿生医学器械仿生医学器械是仿生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结构,科学家们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医疗器械。
2024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1. 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并拍下“全家福”(如图)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全家福”传回地面利用的是( )A. 电磁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红外线2. 5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临沂市部分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
如图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A. 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D.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3. 2023年11月19日,2023全国中学生射击联赛在临沂举行。
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A. 林中树影B. 水中倒影C. 镜中汽车D. 空中彩虹4. 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叶尖露珠B. 山间薄雾C. 枝头白霜D. 房檐冰挂5. 认真学习是青春最好的模样!下列与学习有关的认知,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读书声的传播速度约8310m/sB.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450gC. 教室内空调的额定电流约0.1AD. 教室内舒适的温度约37℃6. 2024年4月20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53.09%的柴油机正式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刷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仿生行走机器人设计与开发
成果简介:
仿生行走机器人模仿生物行走方式,能在自然环境的复杂地形中自如行走移动,完成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仿生行走机器人适合在室内或野外作业,执行各种移动任务,能广泛应用于特种工业生产物流、野外旅游交通工具、救灾抢险等领域。
主要特点:
1、应用仿生设计技术,使机器人的行走更平稳和更可靠。
2、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现代设计方法,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3、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遥控机器人执行各种作业任务。
技术指标:
1、平均机动速度:≥0.2m/s;
2、行走能力:野外各种复杂地面;
3、操作方式:遥控或自主移动;
4、动力特性:电池、太阳能或内燃机。
项目水平:国际先进,成熟程度:设计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日本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及学校推荐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了众多制造行业,成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更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61%,金属制品业占8%、橡胶及塑料工业和电子电气行业分别占7%,食品工业占2%,其他工业占15%。
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而日本在该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众多日本的大学,研究所以及公司都在竞相研发机器人产业,中日两国对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
也因此,日本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很多,包括了不少世界知名的国公立院校。
大阪大学大阪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非常雄厚。
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石黑浩担任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在2014年5月5日,大阪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出一款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外形机器极其逼真,能够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并可以进行简单的交谈。
2010年,日本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学教授石黑浩带领的科研小组开发出可模仿人类表情的女性替身机器人,并于4月3日在大阪市公开展示。
这个名叫“GeminoidTMF”的机器人以一位日本年轻女性为原型,坐着时高140厘米,重量大约为30千克。
在12个控制器的作用下,她可以同步模仿真人的表情。
通过一个表情遥控器,你可以让她时而露齿微笑,时而眉头紧皱。
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可能是中国人最熟知的日本名牌私立大学。
简称早大,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私立大学。
与庆应大学并称“日本私立双雄”。
其前身是1882年大隈重信设立的东京专门学校。
一个具有浓厚田园色彩的校名,它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
1882年伴随着“学问要独立”的宣言声,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东京专门学校诞生在东京郊区的一片稻田里。
而今,早稻田大学已风雨走过132年,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9秋•新疆期末)下列不属于仿生仪器的是( )A.冷光灯B.雷达C.飞机D.打印机2.(2019秋•回民区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一些真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C.地衣是细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地衣在土壤形成中有一定作用D.蜜蜂在汲取花蜜时可帮助植物传粉,它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3.(2019秋•三亚期末)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依赖动物传粉,下列哪种动物不能帮助植物传粉?( )A.太阳鸟B.蝙蝠C.蜜蜂D.蝗虫4.(2019秋•郁南县期末)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使得狼的数量减少,野兔的数量大量增加,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
该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A.在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C.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2019秋•官渡区期末)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仪器和设备,称为仿生。
下列不属于仿生的是( )A.蝙蝠﹣雷达B.生长激素﹣超级鼠诞生C.长颈鹿﹣飞行员“抗荷服”D.蛋壳﹣薄壳建筑6.(2020春•唐县期末)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 )①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②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③生产抗生素类药品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⑤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7.(2019秋•宁德期末)飘落到岛屿上的鸟类尸体腐烂后,胃里的种子掉落出来,在土壤里发芽、生根、成长,这说明动物能够( )A.对植物造成危害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植物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8.(2019秋•顺德区期末)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动物经过时皮毛会沾上一些鬼针草的果实,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哪一项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9.(2019秋•涪陵区期末)下列例子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①蚂蚁“侵食”金合欢②蜜蜂采蜜③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皮毛上④白蚁群体的分工合作⑤某地区大量捕杀蛇而导致鼠类猖獗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0.(2019秋•马鞍山期末)人们仿照蝇的复眼制造的蝇眼照相机,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雷达。
5.1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精确推理的核心是什么?()A.精确性B.不确定性C.逻辑性D.完整性2.符号运算中的“或”运算符通常用哪个符号表示()A.∧B.∧C.→D.↔3.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A.数据泄露B.算法歧视C.自动化带来的失业D.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4.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包括()A.智能投顾B.信用评估C.高风险交易检测D.火箭发动机设计5.下面哪种方法不属于机器学习方法?()A.监督学习B.无监督学习C.强化学习D.基于规则的方法6.下面哪个不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A.数据隐私B.算法偏见C.机器人权利D.计算机病毒防护7.下面哪项不属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A.机器学习B.计算机视觉C.自然语言处理D.生物医学工程8.下列哪项不是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挑战()A.失业问题B.数据隐私泄露C.算法偏见D.提高生活质量9.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A.降低诊断准确率B.提高治疗费用C.缩短患者等待时间D.忽视患者隐私10.在产生式系统中,如何处理多个规则同时满足的情况()A.顺序执行B.并行执行C.冲突消解策略D.忽略多余规则11.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它结合了______和______的优点。
()A.广度优先搜索和深度优先搜索B.最短路径搜索和贪婪最佳优先搜索C.广度优先搜索和贪婪最佳优先搜索D.深度优先搜索和最短路径搜索12.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A.制造能够模拟人类思考的机器B.研究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C.解决所有可能的计算问题D.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13.人工智能语言可以分为哪几类()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B.面向过程的语言、面向对象的语言和函数式编程语言C.逻辑编程语言、函数式编程语言和面向对象的语言D.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脚本语言14.在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系统中,如何确定应用哪个规则()A.随机选择B.根据规则的置信度C.根据规则的前件是否满足D.根据规则的优先级15.某研究院开发了一款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它可以完成扫码、采样、把样本放入恒温存储箱、机械臂消毒、检测结果反馈等功能。
安徽省宿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五莲山风景区B.五莲山风景区的所有植物C.五莲山风景区的所有动物D.五莲山风景区的所有生物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B.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C.生物圈是由动物和植物组成的D.凡是生物能到达的地方都属于生物圈的范畴3.宁夏沙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被评为中国“十大湿地”之一,下列关于沙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沙湖中的水B.沙湖中的芦苇C.沙湖中的全部的鱼D.整个沙湖4.下表为基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运动得影响,a和b处应该填()组别土壤湿度温度土壤性质光照1潮湿25℃黏土向阳处2a25℃黏土bA.潮湿,阴暗处B.干燥,向阳处C.干燥,阴暗处D.喷水,向阳处5.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能为生物生存提供以下基本条件()A.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B.阳光、水分、土壤、空气C.阳光、水分、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D.阳光、温度、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6.2022年北京冬奥会无人餐厅实行机器人全套餐饮服务,并首次实现了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
下列哪项特征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A.按照设定程序规律性地运动B.接收指令,并作出准确的应答C.生长和繁殖D.自主学习、存储、升级迭代7.如图所示生物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以下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桃花水母”属于生物的依据()A.漂浮在水中B.有细胞结构C.能生长和繁殖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8.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蚁巢的工蚁是竞争关系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C.草原上的马和草是竞争关系D.草原上的狼和虎是合作关系9.小明想到野外观察动物,以下选项中观察最佳季节、地点和动物相匹配的是( )A.蜜蜂—春天—果园B.知了—夏天—草丛C.燕子—秋天—树林D.青蛙—冬天—池塘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是:A.动物B.植物C.细菌D.真菌11.广东用瓦筒(如下图)来种植韭黄,韭菜本是绿色的,但被瓦筒罩着的韭菜会形成黄色的韭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A.温度B.光C.空气D.瓦筒1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雁B.病毒C.松D.岩石13.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研制首款超生物精确行走机器人
摘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种行走机器人,被称为第一种以生物精确方式行走的机器人。
非常接近于人类步伐: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研究小组最新研制了一款双腿行走机器人,它的平衡性非常好, ..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种行走机器人,被称为第一种以生物精确方式行走的机器人。
非常接近于人类步伐: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研究小组最新研制了一款双腿行走机器人,它的平衡性非常好,行走时无需辅助。
来自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已研制出类似于动画片《超级无敌掌门狗》中的“机械裤”,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类似人类步调的行走机器人,目前能够在走廊中散步行走。
研究小组称,他们现已简化人类行走技能至“肌骨骼结构”,使用感官反馈与腿部保持稳定、平衡地行走。
这款机器人具有完美的生物精确性,这项研究报告现已发表在7月7日出版的《神经工程学物理学会杂志》上,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调查分析人类的行走特征。
这种机器人有助于理解婴儿如何学会走路,以及帮助脊椎损伤患者如何恢复行走能力。
掌管人类行走系统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它是脊椎腰部区域的神经网络,可产生间歇性肌肉信号。
中枢模式发生器的产生及之后的控制,这些信号通过收集身体不同部位的信息,可对环境做出响应动作。
从而使人们不需要思考便能做出行走动作。
最简单的中枢模式发生器是一个半缺结构,它仅包含着两个神经细胞,分别释放信号,产生一定的节奏。
这款最新研制的机器人包含着一个人工半缺结构,传感器可以送递信号反馈至这个半缺结构,其中包括载荷传感器,当腿部受到步进表面压力时可感受到肢体的力量。
该项研究合著作者之一特丽萨-克莱恩(Theresa Klein)博士说:“十分有趣的是,我们能够产生行走步伐,无需平衡系统,可以仅以简单的半缺结构控制臀部和一组反射响应控制下肢来实现模拟人类行走。
”
来自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假定婴儿开始以简单的半缺结构开始行走,类似于目前最新研制的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学会一种更为复杂的行走模式。
这可解释为什么婴儿在学会行走之前当放置在跑步机上,能够看到他们做出简单的行走步伐,他们已形成简单的半缺结构。
克莱恩博士强调,潜在地这种神经网络可以形成中枢模式发生器神经细胞,可以解释为什么脊椎损伤患者受伤之后经过数个月的适当行走能力刺激,可以逐渐恢复行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