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摘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探讨了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树木;园林;建设;作用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园林树木是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从宏观来讲,园林绿化工作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其中又以园林树木所占比重最大。
从城市建设的趋势来看必定是以植物造景为主流。
因此园林树木在城市建设中起重大的作用。
一、改善空气质量功能一是造氧。
树木是环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调节器,通常1 hm2 森林每天可消耗1 t 二氧化碳和730 kg 氧气,10 m2 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当于50 m2 生长良好的草坪,1/15 hm2树林每天释放的氧气,足够65 个人呼吸使用。
二是阻挡和过滤粉尘。
城市空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植物的叶片可以将其吸收解毒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毒物量。
尘埃中除含有土壤微粒外,尚含有细菌和其他金属性粉尘、矿物粉尘、植物性粉尘等,它们会影响人体健康。
尘埃会使多雾地区的雾情加重,降低空气的透明度,减少紫外线含量。
工矿城市中由于烧煤,可产生大量粉尘,而树木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相当一个滤尘器,可以使空气较清洁。
各种树的滞尘力差别很大,如桦树比杨树的滞尘力大2.5 倍,而针叶树比杨树大30 倍。
一般言之,树冠大而浓密、叶面多毛或粗糙以及分泌有油脂或黏液者均有较强的滞尘力,例如柳杉、槐树、白毛杨、丁香、枫树、柑橘等。
夹竹桃也是最能抗污染的植物之一,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同样具有较强的抗性。
二、园林树木的观赏功能1、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特性在美化配植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犹如人体之骨架,这对园林意境的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小地形的高耸感,可在小土丘的上方种植长尖形的树种,在山基栽植矮小、扁圆形的树木,借树形的对比与烘托来增加土山的高耸之势。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尹林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19期一、园林绿化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在园林绿化中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卉、草坪等,它不但在直观给人们一种美感,而且在这些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给人们、给社会都创造了有益的成份,植物的代谢、光合作用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然后释放出氧气,调节空气中的湿度,从而改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环境理想的调节器。
(1)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制造氧气的工厂在城市中,由于人口比较密集,人们的呼吸,各种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3%,当超过这个限度时就会危害人的健康,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份(H20)作为原料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同时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氧气,从而形成一个取之不尽的氧气制造工厂。
据测定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44g二氧化碳,就能放出32g氧气,每公顷森林一天吸收1t二氧化碳,可释放出730kg氧气,每公顷草坪一天吸收900kg二氧化碳能产出600kg氧气,由此推算一个城市中每人只需要10m2的森林绿地或40m2的草坪就可以吸收全部释放的二氧化碳。
城市园林绿化通过点、面、线相结合的园林树木总体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弥补了城市氧气不足的缺陷,对积极恢复并维持生态自然循环和自行净化空气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园林树木是制造氧气的工厂。
(2)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中的净化器随着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的情况也日渐加重。
空气中含有许多有毒气体,当这些气体含量达一定限度时就会使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而很多园林植物都具有吸收不同有毒气体的能力,所以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发挥相当大的作用,降低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程度,净化了城市的空气。
(3)园林绿化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园林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很高,均为30%-60%,在夏季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二是植物通过叶的蒸发,带走热量,增加周围空气湿度,在相对湿度不大的情况下,给人以凉爽的感觉;三是由于城市中建筑物与绿地的温度不同,白天建筑物温度高,热空气上升,绿地气温低,冷空气下降,形成由绿地向建筑物群体的冷热风的交换。
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
以下是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作用细节:首先,园林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一些大型园林植物如松树、榆树、枫树等,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气等,并将其转化为氧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降低空气污染的效果。
此外,园林植物具有消音的作用,能够吸收噪音,使环境更加安静、舒适。
其次,园林植物能够调节气候。
在城市地区,由于道路和建筑物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也愈发明显。
在这种环境下,植物的叶片能够吸收日照中的大量热量,将其转化为水分蒸发时消耗的热能,从而起到降温效果。
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时,要尽可能多地种植树木、草地,让它们扮演调节气候的角色。
再次,园林植物还能够保护水资源。
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质才能保持优良,而生态园林正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
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修建生态湿地和回收中水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雨水和污水资源,使之得以再利用,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此外,园林植物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质、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在建设生态园林时,应该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植物的栽种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
最后,园林植物还能够增加城市绿地的美观性和文化意义。
园林植物和绿色植被能够赋予城市绿地更加活力和生机,使城市的外观更加美观,也赋予了城市以文化意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绿地的文化意义将越来越重要,因为这里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场所。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它们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水资源、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城市绿地的美观性和文化意义。
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园林植物的作用将更加不可或缺。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公园、花园、绿地等绿化空间,种植花草树木,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同时,植物的叶片表面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尘、有害物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净化空气。
一些叶片表面积较大的植物,如草坪、树木等,具有更好的吸附空气污染物的能力,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其次,园林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城市由于大量的建筑和道路等人工硬质表面的存在,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即城市区域的气温比周围农村地区要高。
而通过增加绿地和树木等植被的覆盖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将热量带走,起到降温的效果。
同时,树木的枝叶能够阻挡太阳直射地面的阳光,减少夏季高温对城市的影响,并且在冬季,树木的枝叶可以起到挡风防寒的作用,减少户外温度的下降。
通过增加绿地和树木等植被的保护,可以有效调节城市的微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
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
绿地和树木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能够预防城市雨水径流和洪水的发生。
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的滞留时间,起到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
同时,绿地和树木的树干和树叶可以截留和吸收大气降水中的有害物质,防止其进入城市水体,净化水环境。
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还能提供城市灰色水处理的补给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园林绿化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而通过园林绿化,可以恢复和创造生物栖息地,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条件,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可以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提高园林绿化的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一个生态友好、生物丰富的城市环境。
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追求良好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
园林树木因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景观、遮荫减噪等功能,在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园林树木;城市生态建设;作用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条件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类越发认识到单纯的实现经济发展,忽略生态发展,会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可持续发展、生态等关键词越来越深入人心。
要营造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有效实现生态系统的作用,以保证人类能够有效的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实现统一。
要建设生态城市,园林树木必不可少。
一、园林树木对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基本持平。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更多活力的同时,破坏城市资源、污染环境,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只满足足物质生活,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活环境。
据相关规定要求:凡有条件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20年前应达到50%,达到7~11m2。
创建生态和谐城市,营造一个绿色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创造一个生态型、园林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园林树木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基本元素。
它不仅美化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休憩园地,而且在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习性等诸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二、园林树木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过程我国园林树木的发展,经历了从绿化到美化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都深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园林绿化也概莫例外。
其特点是:不区分地域和环境,园林构图采用一个模式,并要求严格的对称;而且追求宏伟的尺度;充满严肃的气氛和浓厚的政治色彩。
在植物配置上种类单一,主要采用松柏类,而一般的落叶树种、灌木、地被及草坪类相对过少;在种植时也讲究规则的排放,有造型而松散的自然栽植方式稀少。
阐述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建设者所认识,花卉苗木产业中大规格、高标准的园林树木也得到重视,园林工程中高标准的全冠树应用越来越广泛。
文章将重点阐述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树木;城市生态系统;应用1、引言随着经济方面的飞速进步,“环境与发展”的主题逐渐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人类越发认识到单纯的实现政治经济计划,忽略生态协调发展,必然会导致自然对人类无情的报复。
目前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城市交通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废气、噪声污染。
因为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环境污染日益恶劣,在外在环境产生污染现象的同时,人们的心理(视觉、神经系统等不同层次)同样产生了一定的污染现象,因此如不对这些现象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必然会导致以前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所以要营造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有效实现生态系统的作用,以保证人类能够有效的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实现统一。
当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均特别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营造,园林树木营造即为这一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2、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2.1 调节区域气候在城市中,建筑多为钢筋水泥构造,地表土壤多为工业化合物所覆盖,因此不能有效的进行自然循环,水分流动存在巨大差距,热岛效应突出。
在城市公园及不同植被区,树木、防风林等绿色植被中的树木能够有效地调节区域气候,能够有效调整区域中的温度、湿度等,依照研究显示,有植被的区域比没有植被的区域空气湿度高7%~14%;处于成长旺期的杨树,夏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每小时将2kg的水挥发到空气中,全天能够挥发300kg,假如能够集中种植1000棵杨树,那么在这一区域就能够获得浇灌300t水的作用。
同时城市园林树木能够有效调整温度,依照研究显示,载种了银杏树、刺槐、悬铃木等植被的街道同没有植被的街道相比温度能够降低3~5℃,另外,阳光被植被阻挡,约有1/4的阳光发生反射,很大一部分阳光被植被自身吸收,能够快速减低辐射热,对于解决城市的“热岛效应”以及人口自身带来的热污染具有突出而明显的积极影响。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摘要:园林绿化在美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园林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仅仅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更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特色。
因此,本文就对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强化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环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可以很好的控制城市的气候变化,隔离污染,在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对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一)有效调节城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高楼耸立,使得城市的空气很难顺畅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温度就会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园林植被的引入,利用树枝、叶子等吸收或蒸发水分,植被周围就会形成大量的水分气流,从而就能达到降低城市温度的目的;而如果在气温过低的情况下,利用乔木、灌木等可以遮挡周边区域,降低风速,在此过程中,冷空气的流动受到阻碍,有利于气温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城市种植大量植被还能改变气候的湿度,在蒸腾作用的影响下,植被叶面以及地表的水分会有所流失,释放到空气中,此时,空气中的湿度就会有所增加。
(二)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污染城市的园林绿化有茂密的枝叶,排列着整整齐齐的树干,可以很好的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净化空气,而且,园林绿化还能分散和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有效提升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污染[1]。
此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工厂林立,汽车数量持续增加,再加上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汽车噪声持续增加,工业噪声频频出现,导致城市的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园林绿化却很好的改善了这一问题,绿化树木庞大的枝干使得企业、工厂和人们生活的区域相隔离,合理的树木间距,有序的园林布置,使得城市的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及作用园林绿化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市区和居民社区,重视起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及其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及作用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改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园林绿化可以净化水源。
经过园林绿化的土壤可以过滤和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
树木和花草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绝环境中的噪音,为市民提供更加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园林绿化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及作用园林绿化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提供美丽宜人的视觉享受。
绿树成荫、花香弥漫,让人们置身于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减轻生活压力,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
其次,园林绿化可以创造休闲运动的场所。
公园、花坛、健身步道等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纳凉休息、散步健身,增加身体活动,改善身心健康。
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
通过参与园艺活动、观赏植物、与动物接触等方式,让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增加对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园林绿化对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作用园林绿化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
通过引入各种动植物物种,打造独特的生态系统,保护和繁衍本地生物种群,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
其次,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
树木和草地的存在可以调节城市的气温,减轻酷暑和严寒的程度,保持空气湿度和空气质量,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防治自然灾害。
合理的植被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起到防止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的作用如何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让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加赏心悦目,更在改善生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有助于净化空气。
城市中,车辆尾气、工业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而绿色植物就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空气净化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同时,植物的叶片和枝干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以及部分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例如,常见的杨树、柳树等树种,它们的叶片表面较为粗糙,能够有效地滞留灰尘。
而像夹竹桃这类植物,则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净化过程,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能够呼吸到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
其次,城市园林绿化在调节气候方面功不可没。
城市中的水泥、柏油等建筑材料在阳光的直射下会迅速升温,形成“热岛效应”,使得城市的气温普遍高于周边地区。
而大量的树木和绿地则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运输至叶片,然后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
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据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能够使周边地区的气温降低 3 5 摄氏度。
此外,园林绿地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对于调节局部气候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炎热的夏季,走进一片绿树成荫的公园,您会明显感觉到温度的下降和湿度的增加,仿佛置身于一个凉爽宜人的小气候中。
再者,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污染。
城市中车辆的喧嚣、工业生产的噪声以及人群的嘈杂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树木和草地可以起到吸收和阻隔声音的作用。
它们的枝叶、树干等能够反射和散射声波,从而减弱声音的传播。
不同的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对噪音的削减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密集的灌木丛和高大的乔木林带能够更好地阻挡和吸收噪音。
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树、种草、修建花园等方式,在城市中增加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
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园林树木作为一种有机体,具有生长、繁殖以及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可以吸附污染物、保持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园林树木还可以吸收土壤中毒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系统等。
因此,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起到了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
二、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树木不仅可以发挥生态功能,还可以发挥美化作用。
园林树木的高大、粗壮、繁茂、优美的枝叶形态,可以在城市中创造出一片清新、宁静的绿色天地,增强人们身心愉悦感,缓解城市压力。
此外,园林树木的色彩和芳香,还可以为城市带来花的美丽和香气,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园林树木的经济效益园林绿化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它还具有经济价值。
园林树木通过美化城市的形象,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加了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进而为城市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此外,园林树木还可以作为城市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四、园林树木的历史文化价值园林树木在历史文化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古老园林中的名木古树,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万寿无疆松”、苏州拙政园中的“苏州双橘树”等等。
这些古树名木是国家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珍贵价值。
综上所述,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起到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还可以美化城市形象,创造出一片清新、宁静的绿色天地,增强人们身心愉悦感。
同时,它还具有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因此,在未来城市绿化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园林树木的保护和培育,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在城镇绿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园林植物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走进了城市、集镇、乡村、机关、庭院、公园、沟旁、河旁、路旁、渠旁等地方。
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生态景观,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画卷,它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噪声、净化空气、陶冶情操、美化环境。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化;地位;作用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战略部署,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进行城乡园林绿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保护和发展现代城市园林,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中,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园林植物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日益走进城市,集镇、乡村、机关、庭院、公园、沟旁、河旁、路旁、渠旁等地方。
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生态景观,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画卷,它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噪声、净化空气、陶冶情操、美化环境、建设城市文明。
1 园林植物在城镇绿化中的地位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
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过多排放,而治理二氧化碳污染、减缓温室效应是世界性难题。
能不能找到一个低成本、容易实施的减排途径?而造林绿化却成为一个简便易行的有效途径。
现代城市园林中没有园林植物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园林。
而园林植物以其独有的优美姿态、丰富多变的色彩、吸音纳尘的特殊功能、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景,使城市面貌为之一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增添了生命的景色。
园林植物中的园林树木、草本花卉和草坪这3大类植物形成了上中下的完美空间结构。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形态、色彩、风韵和芳香,随着季节呈现出的物候变化使园景五彩缤纷,景色万千,并且与园林中的建筑、雕像、溪瀑、山石等相互衬托,再加上艺术处理,更使园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热岛效应等。
而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从而净化空气。
例如,阔叶树木的叶片表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一些植物如夹竹桃、银杏等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据研究表明,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 2 万至 6 万千克,吸收二氧化硫 60 千克。
因此,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其次,园林绿化有助于调节城市气候。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硬质表面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城市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树木和植被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
同时,树木的树冠可以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地面热量的吸收。
在炎热的夏季,绿化良好的区域往往比没有绿化的区域温度低几度,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绿化还可以减轻城市的风害。
树木和植被能够降低风速,阻挡风沙,减少风对城市的侵蚀和破坏。
再者,园林绿化能够减少噪音污染。
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社会噪音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树木和植被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挡声音的传播。
树叶和树枝的不规则形状可以使声波发生散射和折射,从而削弱声音的强度。
例如,一条 40 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 10 至 15 分贝。
在城市中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化区域,尤其是在道路两旁、居民区附近和工厂周围种植树木和植被,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另外,园林绿化能够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
简述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
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诸多生态功能,为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人类的舒适生活奠定了基础。
园林树木也就是在城市、街道等人工生态环境中栽植的树木,它也具有各种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园林树木占据了街道上极其重要的两个角色,一是净化空气,二是改善气候。
树木是自然最重要的净化空气的来源,能够吸收大气里的有害物质,净化出清新的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树木还能够缓冲热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温度和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
其次,园林树木还具有非常重要的防护作用,它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和沙尘风沙,改善土壤结构,保护土地和水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它还能帮助提高地表植被率,防止城市暴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抵御城市的大风、降雪和冰冻,改善城市外观,使城市环境更加美观。
最后,园林树木还能提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部的动物冲突,改善社会生态系统。
而且,树木还能给人们带来心理舒适感,让人们快乐自在,从而改善城市人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园林树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态资源,其发挥出来的功能是无价的。
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必须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重要的是要重视绿色
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绿化的重要性,为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园林树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胡匡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园林管理所DOI:10.32629/as.v2i5.1683[摘 要] 在城市发展中,园林植物至关重要,能够对城市空间进行美化,这主要是因为园林植物色彩丰富、种类频繁、形态各异,在城市发展中对园林植物进行应用,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四季如春的景象。
本文主要对园林树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园林树木;城市建设;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当中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此情况下,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降低了人们的生存质量。
通过园林树木的应用,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生态发展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为人们提供一片洁净天空。
1 园林树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1.1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0.03%左右,如果浓度超过这一标准,那么便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在城市大气中,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高达0.5%,人们就会出现血压升高、耳鸣等现象,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严重时,还会使人们出现死亡的现象。
而在另一份调查研究中显示,每1万平方米的树木,就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500千克,同时还能释放氧气370千克,这主要是因为在光合作用之下,树木能够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同时对空气进行净化,为城市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1]。
1.2园林树木能够分泌杀菌素在城市中,细菌较多,因此经常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园林树木能够对杀菌素进行分泌,从而将空气中的部分细菌消除。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24小时之内,每1万平方米的树木,就能够分泌杀菌素15千克,从而将空气中的病菌快速杀死。
例如,松树能够将肺结核病菌杀死,从而降低人们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因此,我国相关城市建设部门必须要提高对园林植物的重视程度,从而及时、高效的将空气中的毒害气体消灭,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发挥出园林植物的重要作用[2]。
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探析摘要:本文从园林绿化的社会作用以及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对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作用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个城市发展的如何不仅要看城市的经济状况如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如何。
改善目前恶劣的生态环境,对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的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的社会作用1、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目前的城市园林都是以空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环境设计艺术。
与过去传统的造园方式相比,现代的园林更追求自然环境美观。
强调以主景突出,客景衬托花草树木的配置和其固有的形态。
现代城市园林更讲究每个布景的曲直、疏密、参差等等这几方面的应用。
例如在很多城市景观中,利用园林植物婀娜多姿、美丽的外形去丰富空间的各种变化:树的品种多种多样,树的形状千奇百怪,每个树干的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树冠的大小也不一致,这样的设计往往会让城市的建筑物变得有朝气、有精神、给人生动、活泼之感。
城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也得以体现。
城市的生活品位亦得到提升。
同时,每一种园林植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季相色彩,进而丰富了城市的色彩。
这不仅体现出大自然的美,还能反映出园林设计师们精心设计的艺术美。
当植物枝繁叶茂的时候,总会引来不少的鸟兽,让城市处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人们看到此番美景就会心情舒畅,产生美感。
因此,园林绿化会使城市变得更加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真正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2、医疗保健的作用如今,人们虽然生活水平好了,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人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差。
人们生活在一个遭受污染的环境里极易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是死亡,根据国外权威数据的统计,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是死于环境污染的。
园林树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田玉荣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2期
摘要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小气候、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景观功能、要荫功能、遮挡功能及减噪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园林树木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为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园林树木;城市环境;自然生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04-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条件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生态等关键词越来越深入人心。
现在的发展已经抛弃了原来的只要经济不要环境的发展观。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
美好
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因而城市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市人的一项重要追求。
20世纪世界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
近10
年来,我国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就达18种,受到灭绝威胁的野生动物达近千种。
现在全球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达5 000种,导致与之相关联的4万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1]。
“生命金字塔”理论表明人类就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千千万万的植物、动物组成了金字塔塔身,塔身受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种植园林树木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树木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改善空气质量功能
一是造氧。
树木是环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调节器,通常1 hm2森林每天可消耗1 t二氧化碳和730 kg氧气,10 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当于50 m2生长良好的草坪,1/15 hm2树林每天释放的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使用。
二是阻挡和过滤粉尘。
城市空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植物的叶片可以将其吸收解毒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毒物量。
尘埃中除含有土壤微粒外,尚含有细菌和其他金属性粉尘、矿物粉尘、植物性粉尘等,它们会影响人体健康。
尘埃会使多雾地区
的雾情加重,降低空气的透明度,减少紫外线含量。
工矿城市中由于烧煤,可产生大量粉尘,而树木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相当一个滤尘器,可以使空气较清洁。
各种树的滞尘力差别很大,如桦树比杨树的滞尘力大2.5倍,而针叶树比杨树大30倍。
一般言之,树冠大而浓密、叶面多毛或粗糙以及分泌有油脂或黏液者均有较强的滞尘力,例如柳杉、槐树、白毛杨、丁香、枫树、
柑橘等。
夹竹桃也是最能抗污染的植物之一,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同样具有较强的
抗性[2]。
2调节城市小气候功能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侯。
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和气温外,直接随作用层的狭隘地方属性而转移,如小地形、植被、水面等,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气候的温度影响尤大。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
减少地面增温。
冬季森林树叶虽然大部分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 ℃,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沥清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 ℃。
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区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
通过分析对比,林区年降水量比无林区多10%~30%[3]。
3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功能
一是保持水土。
园林树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1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森林土壤蓄水量640~680 t/hm2;3 333.33 hm2森林相当于100万m3贮量的水库。
二是涵养水源。
树林是巨型蓄水库。
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
雨过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
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景观功能
无树不成景,树木是城市文化。
各个城市的乡土树种,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各个城市的风土特色。
现在很多城市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不再盲目攀比引进奇花异树,而更多的保留乡土树种,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构建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已成为园林工作者目前工作的重点
之一。
5林荫功能
“绿地不少,绿荫不足”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
许多城市的居民都会怀念道路两侧法国梧桐绿树成荫的情景,因为当夏日炎炎时其所提供的荫凉,使行人受足了恩惠。
现在有些城市为了所谓的“上档次”,不少地方绿化仍然是单纯以“见绿不见荫”的花草和地被花灌木来争奇斗艳,未能
很好地给居民创造户外休憩条件。
6遮挡功能
一些非常漂亮的住宅小区,既有造型优雅的住宅建筑,又有秀丽宜人的花园庭院,更有“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等的四围借景。
但不能使小区景观臻于完善的是,也有“煞风景”的不良或不宜景观,尤其是市区内的住宅小区,(下转第206页)
(上接第204页)
这种与小区氛围很不协调的不良或不宜景观更多,最佳方案是用高大树种将其遮挡。
7减噪功能
树木是绿色的隔音墙。
噪声是一种物理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枝叶茂密的树冠和表面粗糙的树干对噪声有很强的吸收和消减作用。
声波遇到坚硬而平整的建筑物表面,就会受到强烈的反射,而一旦遇到森林,就像皮球落在松软的沙滩上,不会反弹。
交通要道的绿化带,对降低汽车噪声具有明显的效果。
林带宽20~30 m时,汽车噪声可降低10 dB;40 m宽的林带,可使噪声降低10~15 dB[4]。
位于市区或特殊地段(如铁路、公路沿线)的住宅小区,应在四周营造隔音林带,充分利用树木来减噪。
杨树、柏树、香樟、女贞等的减噪功能都很好;夹竹桃、八角金盘、小腊、珊瑚等灌木也具有上好的减噪作用。
如果乔灌搭配,并与地形起伏相配合,造成“隔音坡”、“吸音谷”,城市中也能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环境了。
8小结
园林树木即具有滞流拦沙、水土保持作用,又能加快环境生态建设及良好生态恢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多重作用的绿色活性工程。
它的推广及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一场绿色革命。
因此,应把园林树木工程措施放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9参考文献
[1] 庄雪影.园林树木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邱国金.园林树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王明荣.中国北方园林树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北方本[M].1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